一种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5070发布日期:2021-05-25 12:2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牵引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折的常用手段和方法,但是牵引过程中使用的牵引弓存在尖端外露的缺陷,容易刺伤患者的健肢,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医护人员通常会在外露的尖端上设置防护物件,但是这种方式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此外,当需要左右翻动患者时,容易使牵引弓左侧或右侧受压,导致牵引弓的牵引针移动,进而造成患者伤口渗血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用于解决下肢骨牵引过程中,牵引弓容易刺伤患者健肢的问题,还用于解决医护人员左右翻动患者时,牵引弓容易受压而造成患者伤口渗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包括一底板、两防护侧板、一支架以及用于将患者下肢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绑带;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两防护侧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防护侧板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底板顶面的中部,并位于所述两防护侧板之间;所述支架与所述两防护侧板间隔设置,且所述防护侧板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架的长度;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患者大腿的第一支撑板和用于支撑患者小腿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倾斜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并低于所述防护侧板。

优选地,所述防护侧板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所述安装块上垂直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块和所述底板均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用于放置患者大腿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用于放置患者小腿的第二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置槽和所述第二放置槽内均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海绵垫。

优选地,所述绑带活动设置,其数量为两条,所述绑带为弹性带,其一端设置有毛面贴,另一端设置有勾面贴,所述毛面贴的长度大于所述勾面贴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还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架、定滑轮、升降装置、拉力计、牵引绳以及弹性件;所述牵引架设置在底板顶面的一侧,并高于所述防护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牵引架之间;所述定滑轮设置在所述牵引架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牵引架上,所述拉力计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并位于所述定滑轮的下方,所述拉力计的拉力测量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为用于连接牵引弓的活动端,另一端跨过所述定滑轮,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拉力计的拉力测量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螺杆以及旋钮,所述升降板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牵引架滑动连接,所述螺杆垂直穿设所述升降板,并与所述升降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上部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牵引架转动连接,所述旋钮固定安装在所述螺杆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弹性绳。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牵引架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于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患者下肢的支架,患者在进行下肢骨牵引治疗过程中,将下肢枕靠在支架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侧板,防护侧板能够在左右方向上遮挡牵引弓的外露尖端,避免出现牵引弓刺伤患者的健肢或者刺破床单的问题,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其中,防护侧板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使用时,先将防护侧板从底板上拆下,再将患者下肢放置在支架上,并将牵引弓打入患者下肢,最后将防护侧板安装至底板上即可,避免防护侧板的存在影响到牵引弓打入患者下肢的操作。

2.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将患者下肢固定在支架上的绑带,当医护人员需要向左或者向右翻动患者时,可通过绑带将患者下肢固定在支架上,再连同整个装置一起翻转,由于支架与两防护侧板间隔设置,翻转后患者下肢固定在支架上,牵引弓与两防护侧板间隔设置,因此,牵引弓不会出现受压而造成患者伤口渗血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提高牵引弓的使用安全性,降低患者在下肢骨牵引过程中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用于调节下肢骨牵引的牵引力大小;医护人员可驱动升降装置上升或者下降,调节弹性件的拉伸量,即可调节弹性件的拉力大小,弹性件的拉力等于牵引绳的牵引力;升降装置和弹性件之间设置有拉力计,便于医护人员直接读取牵引力的数值,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牵引力调节至符合医嘱要求的大小。此外,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向左或者向右翻动时,连同整个装置一起翻转,牵引机构翻转后,依然可对患者下肢进行牵引,且牵引绳与患者下肢的夹角并没有发生改变,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4.本实用新型用于驱动拉力计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实用性强的优点;使用时,只需要通过旋钮旋转螺杆,升降板即可缓慢地上下移动,且稳定性高,便于医护人员调节弹性件的拉伸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与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与两防护侧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牵引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图中,1-底板、2-防护侧板、3-支架、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缓冲垫、7-第一放置槽、8-第二放置槽、9-绑带、10-牵引架、11-定滑轮、12-拉力计、13-牵引绳、14-弹性件、15-升降板、16-螺杆、17-旋钮、18-第一轴承、19-第二轴承、20-牵引弓、21-勾面贴、22-毛面贴、23-安装块、24-螺栓。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一种下肢骨牵引保护装置,包括一底板1、两防护侧板2、一支架3、两绑带9以及牵引机构。其中,底板1作为载体,两防护侧板2起防刺伤作用,支架3用于放置患者下肢,绑带9用于将患者下肢固定在支架3上,牵引机构用于连接牵引弓20,并向牵引弓20施加牵引力。

底板1水平设置,两防护侧板2垂直设置在底板1的左右两侧,防护侧板2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防护侧板2朝向支架一侧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块23,安装块23与底板1平行设置,安装块23上垂直连接有螺栓24,安装块23和底板1均与螺栓24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一防护侧板2均设置有三块安装块23。支架3设置在底板1顶面的中部,并位于两防护侧板2之间。支架3与两防护侧板2间隔设置,且防护侧板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支架3的长度。本实施例中,防护侧板2的长度大于支架3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下肢放置在支架3上,牵引弓20固定在患者下肢上,并位于两防护侧板2之间,防护侧板2能够在左右方向上遮挡牵引弓20的外露尖端,避免出现牵引弓20刺伤患者的健肢或者刺破床单的问题,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防护侧板2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使用时,先将防护侧板2从底板1上拆下,再将患者下肢放置在支架3上,并将牵引弓20打入患者下肢,最后将防护侧板2安装至底板1上即可,避免防护侧板2的存在影响到牵引弓20打入患者下肢的操作。牵引弓20的宽度小于两防护侧板2之间的距离。

支架3包括用于支撑患者大腿的第一支撑板4和用于支撑患者小腿的第二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4倾斜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底板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水平设置,并低于防护侧板2。患者在进行下肢骨牵引治疗过程中,将下肢枕靠在支架3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其中,第一支撑板4具有用于放置患者大腿的第一放置槽7,第二支撑板5具有用于放置患者小腿的第二放置槽8,第一放置槽7和第二放置槽8内均设置有缓冲垫6。本实施例中,缓冲垫6为海绵垫。第一放置槽7、第二放置槽8以及缓冲垫6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患者下肢枕靠在支架3上的舒适度,且对患者下肢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当绑带9与支架3配合固定患者下肢时,对患者下肢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绑带9活动设置,绑带9为弹性带,其一端设置有毛面贴22,另一端设置有勾面贴21,毛面贴22的长度大于勾面贴21的长度,便于绑带9固定不同体型患者的下肢。当医护人员需要向左或者向右翻动患者时,可通过绑带9将患者下肢固定在支架3上,再连同整个装置一起翻转,由于支架3与两防护侧板2间隔设置,翻转后患者下肢固定在支架3上,牵引弓20与两防护侧板2间隔设置,因此,牵引弓20不会出现受压而造成患者伤口渗血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提高牵引弓20的使用安全性,降低患者在下肢骨牵引过程中的痛苦。其中,绑带9的数量为两条,其中一条可用于固定小腿,另一条可用于固定大腿。使用时,先将绑带9从第一支撑板4或者第二支撑板5下方穿过,再将绑带9拉紧,最后将毛面贴22和勾面贴21粘在一起即可。

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架10、定滑轮11、升降装置、拉力计12、牵引绳13以及弹性件14。牵引架10设置在底板1顶面的一侧,并高于防护侧板2,第二支撑板5位于第一支撑板4和牵引架10之间,第二支撑板5远离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与牵引架10固定连接。定滑轮11设置在牵引架10的顶部,升降装置设置在牵引架10上,拉力计12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并位于定滑轮11的下方,拉力计12的拉力测量端竖直向上设置。牵引绳13的一端为用于连接牵引弓20的活动端,另一端跨过定滑轮11,并通过弹性件14与拉力计12的拉力测量端相连。弹性件14为弹簧或者弹性绳。

牵引机构用于连接牵引弓20,并调节下肢骨牵引的牵引力大小;医护人员可驱动升降装置上升或者下降,调节弹性件14的拉伸量,即可调节弹性件14的拉力大小,弹性件14的拉力等于牵引绳13的牵引力。升降装置和弹性件14之间设置有拉力计12,便于医护人员直接读取牵引力的数值,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牵引力调节至符合医嘱要求的大小。此外,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向左或者向右翻动时,连同整个装置一起翻转,牵引机构翻转后,依然可对患者下肢进行牵引,且牵引绳13与患者下肢的夹角并没有发生改变,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15、螺杆16以及旋钮17,升降板15水平设置,并与牵引架10滑动连接,螺杆16垂直穿设升降板15,并与升降板15螺纹连接,螺杆16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18与底板1转动连接,螺杆16的上部通过第二轴承19与牵引架10转动连接,旋钮17固定安装在螺杆16的顶部;弹性件14为弹簧。本实用新型用于驱动拉力计12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实用性强的优点;使用时,只需要通过旋钮17旋转螺杆16,升降板15即可缓慢地上下移动,且稳定性高,便于医护人员调节弹性件14的拉伸量。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