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5382发布日期:2021-04-21 04:1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管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疫情初期,建筑行业对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居住区域的管理方式主要采用人员出入登记、进出人员体温测量、出示健康码、禁止外来人员访问的方法控制疫情。这些方法在疫情初期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发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登记值守人员劳动强度大,交叉感染风险高,管理漏洞大,信息收集不及时、易遗漏,信息上报滞后,进出施工区域效率低,容易造成排队、人员聚集,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人员动态的问题。对于常态化疫情管控阶段,室外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单纯采用人工现场登记、报告、禁止来访人员等方法会造成登记管理人员工作懈怠、高温中暑、防护不到位等问题,并且正常复工复产工作进度受到影响,疫情管控效率低,疫情管理易失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用于减小登记值守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提高信息收集效果,提高人员管理效率,减小疫情扩散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区、居住区和隔离区,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门禁设备和电子测温设备,所述的电子测温设备连接有处理器。
5.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监控设备。
6.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健康码拍照设备。
7.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扫码摄像头。
8.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签到设备。
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器无线连接有若干个定位设备。
10.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离区设置有能够打开或关闭的送餐口。
11.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方案能够从工程开始初期对进入施工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管控,具有信息收集效
率高、信息遗漏少、信息监测准确率高等优点,在施工区内通过电子测温设备进行自动测温,提高测温的效率,降低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交叉感染的风险,并且能够对疫情信息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信息智能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疫情在施工范围内扩散。
附图说明
13.图1为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主要架构;
14.图2为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数据集成处理方法;
15.图3为施工区域布局示意图;
16.其中:1

企业级平台层;2

项目级平台层;3

数据集成处理层;4
‑ꢀ
单系统业务层;5

硬件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18.实施例1:
1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系统,包括施工区、居住区和隔离区,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门禁设备和电子测温设备,所述的电子测温设备连接有处理器,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与处理器连接的录入设备。
20.利用录入设备,在工作人员初次进入施工范围内时,录入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便于在施工初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避免带病人员进入施工范围内而引起疫情扩散。利用电子测温设备能够对进、出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快速测温,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上传至处理器进行储存,并且有利于使相应的值守人员对进出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工作人员的提问进行远程掌握,避免值守人员与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而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利用处理器也便于快速接收消息、下达命令,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的成本。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监控设备。利用监控设备,能够对工作人员进出施工区与居住区的现场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控,增加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强度,能够在工作人员异常离场的情况下进行快速锁定并监控后续,并且能够根据工作人员异常离场的情况启动预警,降低施工区域内出现疫情的风险。
2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健康码拍照设备。利用健康码拍照设备能够收集工作人员健康码相关的信息,增加工作人员健康状态的可靠性,所述的健康码拍照设备与控制器连接,以此便于将健康码拍照设备拍摄的照片及时上传至处理器以便于进行储存或分析处理。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扫码摄像头。利用扫码摄像头能够对工作人员健康相关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扫码读取,避免伪造、同一二维码或条形码多次使用的问题出现,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所述的扫码摄像头与控制器连接,以此便于将扫码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处理器以便于进行储存或分析处理。
2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施工区与居住区的出入口安装有签到设备。利用签到设备是
工作人员在进入、离开施工区与居住区的时候能够记录进出的时间。所述的签到设备控制器连接,以此便于将签到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处理器以便于进行储存或分析处理。
25.实施例2:
26.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由硬件层5中设置的各种设备采集相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人员疫情信息在单系统业务层4中进行分类汇总。将单系统业务层4中分类汇总的信息集成至数据集成处理层3,在集成数据处理层3中对单系统业务层4中汇总的数据采用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将分析、处理完成的数据分别上传至项目级平台层2,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从项目级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查看、获得本项目相关人员健康信息、疫情预警信息。单一项目部相关疫情防控信息由项目级平台层2向企业级平台层1汇总,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从企业级人员疫情防控指挥中心中获得各项目部施工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访客人员等健康信息、疫情预警信息。
27.实施例3:
28.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人员疫情防控可视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9.步骤s31:确认管理系统运转正常。
30.步骤s32:工作人员初次进入施工区或居住区时通过硬件层5中的录入设备录入疫情相关信息,并上传至处理器进行储存。所述的录入设备可采用手机客户端以及电脑客户端。并且随录入的信息明确进场人员是临时人员还是长期固定人员。录入设备记录进场人员钱14日内的流动信息、是否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日期等疫情信息。
31.步骤s33: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划分一级应急响应、二级应急响应、三级应急响应,并分别对应一级应急措施、二级应急措施、三级应急措施。
32.步骤s34:处理器每日接受全国及地方疫情信息,并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根据每日接受的全国及地方疫情信息判断疫情的疫情严重程度,并选择不同的应急措施,有利于合理安排防疫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3.步骤s35:根据步骤s34的判断结果,在一级应急响应或二级应急响应时,根据步骤s32录入的疫情信息,将工作人员分为本地人员和非本地人员。
34.在三级应急响应时,将工作人员分为普通工作人员和疫情高风险区归来工作人员。
35.步骤s36:基于步骤s35中判断的结果,针对各种作业人员、办公人员的工作性质采取现场办公、居家办公或立即隔离等措施。
36.对于非本地人员与疫情高风险区归来工作人员在隔离区进行隔离处理,隔离时长至少为14天。
37.对本地人员、居家办公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采集相应的健康信息。
38.步骤s37:对工作人员采集健康信息,并上传至处理器。
39.一级、二级应急响应时,在工作人员进出施工区或居住区时,利用硬件层5包含的电子测温设备、监控设备、健康码拍照设备、扫码摄像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数据采集。
40.居家办公人员需要通过手机、电脑客户端上报每日健康信息、体温信息、拍照上传每日健康码信息。
41.一级、二级和三级响应时需要隔离的人员,其隔离区设置有监控系统,系统对于隔
离区饮食由专人负责,隔离人员每日需在相应手机、电脑客户端上报每日健康信息、体温信息、拍照上传每日健康码信息。
42.步骤s38:将硬件层5采集的签到信息、体温信息、健康码信息、作业区人员定位信息等一系列信息在单系统业务层4中整理、汇总后统一上传至处理器,即疫情信息处理中心3,针对集成的门禁、监控、体温、健康码等疫情信息展开分析处理。
43.一级、二级应急响应时应对现场工作人员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工作时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定位设备,分别在施工区和居住区签到、量测体温、健康码拍照认证,并且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两点一线工作方式,不得前往除施工区和居住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4.利用施工区与居住区的签到时间间隔控制现场作业人员的往返。对于超出签到间隔时间的违规外出工作人员,处理器将及时将信息推送至相关项目和企业疫情指挥中心,同时通过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通知分管领导,并且外出人员归来后需要在系统内报告门禁签到超时原因,例如通过录入系统报告,情节严重的应及时隔离。
45.要外出的人员,应在系统内及时上报、申请,得到上级领导、责任人批准后方能外出。
46.对于体温检测不在正常范围、健康码异常、身体健康状态异常的工作人员,处理器将及时将信息推送至相关项目和企业疫情指挥中心,并且同时通过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通知分管领导。
47.对于隔离人员,疫情信息处理中心根据步骤32中申报信息和步骤 37中采集信息合理判断是否隔离,对隔离区出入口,送餐口采取视频设备监控,保证隔离正常、有序。
4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送餐口包括两个能够打开或关闭的窗口,送餐人员以及隔离人员位于送餐口两侧,在传递食物的过程中使送餐口的两个窗口交错打开,以此避免送餐人员与隔离人员接触,降低送餐人员感染的风险。
4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器能够查询工作人员的健康信息、是否核酸检测、隔离天数、剩余隔离天数、每日体温、门禁签到、人员定位等信息。并且相关领导、责任人可通过移动客户端查询分管人员疫情信息。为防止责任人疏于管控,人员疫情信息处理中心3添加了责任人管理反馈机制。对于每日人员疫情信息,相关责任人必须认真管理、核查、反馈管理信息。对于责任人不及时反馈、核查疫情信息的情况,人员疫情信息处理中心将自动向上一级责任人反馈当前责任人不负责的管理情况,确保疫情管控合理、有效。
50.步骤39中,人员疫情信息处理中心对于体温过高,身体不适,健康状态异常的工作人员及时预警、及时报告,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相关领导、责任人处。企业级和项目级人员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可以及时监控异常人员信息,考核、管理相关责任人是否及时有效查看、接收、管控疫情。
51.本方案具有登记值守人员劳动强度低、交叉感染风险低等优点。能够及时完成信息的收集、上报,并具有信息遗漏少、准确性高等优点。
52.本方案具备疫情信息推送、能够及时反馈、具备违规处理措施等功能,能够实时掌握工作人员疫情信息、工作人员动态,人为漏洞少,疫情防控管理严谨效率高。
53.实施例4:
5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36中,工作人员佩戴与处理器
无线连接的定位设备。利用定位设备记录工作人员的位置,以便于监控工作人员是否私自离开施工区或居住区,降低施工区或居住区内工作人员受感染的风险。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