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氏多功能整骨牵引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4066发布日期:2020-12-29 09:4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氏多功能整骨牵引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整骨治疗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马氏多功能整骨牵引凳。



背景技术:

整骨是指中医用专业手法治疗脱臼、损伤、脊柱关节错位的技术,即运用手法诊断治疗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技术。整骨不管在内科、外科、美容科基本都有一定的疗效。

目前市场上整骨装置普遍结构较为简单,患者基本由医生人工固定,没有良好的固定结构,患者容易晃动,从而使得医生不能准确找到需要治疗的脊椎骨,不仅使得患者遭受无端的痛苦,治疗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马氏多功能整骨牵引凳,具有便于固定患者、对特定部位进行定位治疗的优点,而且还提高了施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实用性强、占地空间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马氏多功能整骨牵引凳,包括底座和座板,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所述座板,所述底座的侧部固定设置有抽拉机构,所述抽拉机构位于容纳腔的内部,所述抽拉机构与所述容纳腔活动连接,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底座的侧面居中处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两侧对称设置有脚架,所述脚架焊接于所述容纳腔的侧面,所述套杆的顶部侧面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套杆的内部套设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的顶端焊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与伸长杆之间焊接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套杆和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设置有第一制线槽和第二制线槽,所述横管靠近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活动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延伸至所述横管的内部,所述横管与所述弯管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便于倚靠的弓形,所述支撑架包含方便抓取的横杆和竖杆。

优选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盘丝装置、摇把和牵引线,所述盘丝装置安装于所述套杆的顶部侧面,所述牵引线从所述盘丝装置中延伸而出,所述摇把安装于所述盘丝装置的侧部,用于控制所述牵引线的拉伸。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阀、套管、转杆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弯管的表面,所述套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横管的表面,所述套管贯穿设置有所述转杆,所述套管与所述转杆螺纹连接,所述转杆的一端为t形结构并延伸至所述所述限位块的内部与之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旋转阀。

优选的,所述横管、弯管和所述连接件均为空心结构,便于所述牵引线在其内部活动。

优选的,所述牵引线从所述盘丝装置延伸而出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制线槽、所述第二制线槽、所述横管和所述弯管的内部,并从所述弯管延伸而出,所述牵引线的末端设置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架、前固定部、后固定部和粘扣带,所述前固定部和所述后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部的边缘处对称设置有所述粘扣带。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座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首先固定机构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再通过调节拉伸机构将患者的脊椎骨拉伸舒展,避免患者大幅度晃动,便于医生找准需要整骨的位置;

2.收纳腔与底座通过抽拉机构活动连接,医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调节间距,方便医生治疗,而且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抽拉机构收纳于收纳腔内,减小占地空间;

3.横管与弯管之间设置调节机构,便于调节牵引线的出口位置,从而调节患者头部的拉伸位置从垂直向上拉伸可调至斜向上的前后拉伸,调节骨架的舒展角度;

4.底座与座板之间设置升降装置便于根据不同身高体型的患者调节高度,以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更具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容纳腔与底座拆分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与座板连接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杆与限位块连接剖视图。

图中:1容纳腔,2底座,201升降装置,3座板,4支撑架,5套杆,6脚架,7盘丝装置,8摇把,9第一制线槽,10第二制线槽,11牵引线,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横管,15旋转阀,16套管,17转杆,18弯管,19拉力计,20固定机构,2001支架,2002前固定部,2003后固定部,2004粘扣带,21抽拉机构,22伸长杆,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马氏多功能整骨牵引凳,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2和座板3,底座2的上方安装有座板3,底座2的侧部固定设置有抽拉机构21,抽拉机构21位于容纳腔1的内部,抽拉机构21与容纳腔1活动连接,容纳腔1远离底座2的侧面居中处设置有套杆5,套杆5两侧对称设置有脚架6,脚架6焊接于容纳腔1的侧面,套杆5的顶部侧面设置有拉伸机构,套杆5的内部套设有伸长杆22,伸长杆22的顶端焊接有横管14,横管14的两端分别与伸长杆22之间焊接有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套杆5和第一加强筋12分别设置有第一制线槽9和第二制线槽10,横管14靠近第二加强筋13的一端活动设置有弯管18,弯管18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延伸至横管14的内部,横管14与弯管18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容纳腔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设置为便于倚靠的弓形,支撑架4包含方便抓取的横杆和竖杆,拉伸机构包括盘丝装置7、摇把8和牵引线11,盘丝装置7安装于套杆5的顶部侧面,牵引线11从盘丝装置7中延伸而出,摇把8安装于盘丝装置7的侧部,用于控制牵引线11的拉伸,调节机构包括旋转阀15、套管16、转杆17和限位块23,限位块23固定设置于弯管18的表面,套管16固定设置于横管14的表面,套管16贯穿设置有转杆17,套管16与转杆17螺纹连接,如图5所示,转杆17的一端为t形结构并延伸至限位块23的内部与之转动连接,转杆1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旋转阀15,横管14、弯管18和连接件均为空心结构,便于牵引线11在其内部活动,牵引线11从盘丝装置延伸而出分别经过第一制线槽9、第二制线槽10、横管14和弯管18的内部,并从弯管18延伸而出,牵引线11的末端设置有拉力计19,拉力计19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机构20,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20包括支架2001、前固定部2002、后固定部2003和粘扣带2004,前固定部2002和后固定部2003的两端分别与支架2001的两端固定连接,前固定部2002的边缘处对称设置有粘扣带2004,如图3所示,为节省用料,在制作该装置时也可将容纳腔1、底座2和抽拉机构21通过钢管焊接制成,在保证装置稳固性的同时,制作成本更低,更轻便,底座2侧面四周可特地焊接有横向钢管(如图3中所示),便于医生治疗时踩踏、定位;如图4所示,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201,升降装置201与座板3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

首先患者跨坐于座板3的两侧,医生立于患者身后,一脚踏稳在地面,另一脚踏于合适高度的横向钢管上,或踏于摆放在患者身后的普通方凳凳面上,然后用膝前部选择顶推的具体靶点施术;或者患者面朝支撑架4坐于座板3上,同时在颈椎枕颌牵引下,医生立于患者身后,然后将患者头部、颈椎向上拔伸施术整骨手法,增宽脊椎上下小关节之间的咬合距离,降低椎间压力,避免小关节之间犹如齿轮发生联动效应,提高整骨精准性;

患者可选择面朝套杆5或背对套杆5,当患者选择面朝套杆5时,可将脚的前端伸入脚架6的内部,进一步固定人体,医生坐在患者身后的普通方凳上,一脚踏稳地面,另一只脚踏在地面或踏在方便施力的相应横向钢管上,用膝前部选择合适的靶点施术,其方式主要针对患者胸椎、腰椎、骶椎等关节侧歪或者左右错位做整复治疗;当患者选择背朝套杆5时,医生可跨坐在抽出的抽拉机构21之上(此时医生位于患者和套杆5之间),然后背部可倚靠在支撑架4上,支撑架4可人性化安装有软性的靠垫;或者患者面朝支撑架4,跨坐在抽出的抽拉机构21之上,医生单脚踏在座板3之上,通过座板3的升降控制医生膝盖和患者背部的高度位置,可针对患者上胸椎段的椎体额状位(前后位)的错位和胸椎小关节的错位进行整复治疗;患者坐下来之后,医生用前固定部2002托住患者的下巴,将后固定部2003置于患者后脑勺部位,并通过粘扣带2004将前固定部2002和后固定部2003固定,从而将患者头部与固定机构20固定,然后转动摇把8,使得牵引线11将患者头部向上拉伸,从而舒展患者的脊椎,便于医生整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