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检测遮眼器及视力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0612发布日期:2021-06-18 16: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视力检测遮眼器及视力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及视力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眼球是人体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尤其是在当下信息大爆炸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人眼这个器官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导致眼科疾病频发。眼科疾病种类多且复杂,一旦患上眼睛疾病就难以治愈,但是眼睛疾病在爆发之前,都会有预兆,因此,对眼睛视力进行及时、定期地检测在预控眼科疾病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对视力检测的主要方法依然是传统的视力表,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和兰氏环视视力表,还有一些led灯箱视力表等。但是这些视力表均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人引导,对很多人来说,便捷地获取自己的视力信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到医院或者眼镜店,找专业人士做引导检测,才能获得自己的视力信息。

因此,在脱离专业人士的情况下,如何快速、便捷地获取视力信息是视力检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及视力检测系统,视力检测方便、快捷。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中提供了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

遮眼件,所述遮眼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于遮住眼球;

视觉捕捉部,所述视觉捕捉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或遮眼件上,用于与中控主机上的视觉系统配合,以获取所述视觉捕捉部到所述中控主机的距离;

方向触发结构,所述方向触发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至少部分从所述壳体内露出,所述方向触发结构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发出方向信号;

以及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将所述方向信号发送至所述中控主机。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向触发结构包括电路板和方向按键,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方向按键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处,通过按压所述方向按键能够使所述方向按键接触所述电路板,从而发出所述方向信号。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四个对应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方向触点,所述方向按键具有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从所述第一开口处伸出,其背面具有四个对应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凸起,通过按压所述正面能够使所述凸起与对应的方向触点接触。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向按键的正面凸起形成有十字标,在所述十字标上凹陷形成有三角凹槽。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向触发结构还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方向按键之间,且所述硅胶垫凸起形成有四个空心帽,所述空心帽对应套设在所述方向触点上,并与所述方向触点形成间隙,所述空心帽和所述凸起对应设置。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垫在四个所述空心帽的中间位置形成有通孔,所述方向按键在四个所述凸起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通孔并抵接于所述电路板。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射器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信号发射器采用无线射频模块。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觉捕捉部采用圆形图案形成。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眼件采用板体形成,所述板体和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板体的一表面凹陷形成遮眼腔。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遮眼件的另一表面设置有参照板,所述参照板上设置有所述视觉捕捉部。

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电池模块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泡棉,用于填充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视力检测系统,包括:

中控主机,所述中控主机用于显示具有指示方向的视力表;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视力检测遮眼器,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信号连接至所述中控主机,所述中控主机能够接收所述视力检测遮眼器发出的方向信号,并将所述方向信号与所述视力表的指示方向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发出显示结果的信息。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视力检测遮眼器及视力检测系统,通过视觉捕捉部能够和中控主机的配合,能够获取两者之间的距离,在距离确定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方向触发结构产生方向信号,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将该方向信号发送到中控主机中,继而由中控主机将方向信号与视力表的指示方向对比,完成视力检测,在该视力检测过程中,完全可以脱离专业人士的引导,由用户自己完成视力检测,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系统的原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的前壳和方向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的前壳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的后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力检测遮眼器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壳体;200-遮眼件;300-视觉捕捉部;400-方向触发结构;500-信号发射器;600-参照板;700-电池模块;800-泡棉;900-开关按键;101-安装腔;102-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第一安装腔;105-第二安装腔;110-前壳;120-后壳;130-延伸臂;210-遮眼腔;410-电路板;420-方向按键;430-硅胶垫;111-螺丝安装柱;112-限位结构;121-支撑筋;131-螺钉孔;132-螺钉柱;411-方向触点;412-开关触点;413-led指示灯;421-凸起;422-十字标;423-三角凹槽;424-支撑柱;425-限位凸缘;431-空心帽;432-通孔;433-开关空心帽;1021-限位凹槽;1051-第一限位板;1052-第二限位板;1000-视力检测遮眼器;2000-中控主机;2100-视力表;2200-显色区域;2300-视觉系统;b-卡扣;c-卡口;10-无线充电组件;11-线轮;12-线圈;13-引线缺口;14-台阶;15-中轴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力检测系统,用于视力检测,该视力检测系统能够脱离专业人士的引导,使用户自行完成检测。

请参考图1,该视力检测系统包括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及中控主机2000,两者配合以实现视力检测。

该中控主机2000用于显示具有指示方向的视力表2100,该视力表2100可以采用传统的“e”字图案进行指示,此时该图案所具有的指示方向为右。该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蓝牙或者wifi)信号连接至中控主机2000,中控主机2000能够接收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发出的方向信号,并将方向信号与视力表2100的指示方向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发出显示结果的信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所发出的方向信号是通过用户操控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而发出的,换言之,在进行检测时,用户先会注视到“e”字图案,然后根据其所获取的该图案的指示方向来操控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使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发出和该指示方向相匹配的方向信号。

显示结果的信息则是用来提醒用户,使用户获知其发出的方向信号是否准确,该提醒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语音,声、光变换等,以光变换为例,可在“e”字图案的四周设置各设置一个显色区域2200(可由led灯组成三角形区域),当方向信号和指示方向匹配时,该“e”字图案右侧的显色区域2200显示绿色,当方向信号和指示方向不匹配时,该“e”字图案右侧的显色区域2200显示红色,从而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语音方式则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直接提醒用户,更为直接。检测过程中,当用户操控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所发出的方向信号准确时,提醒用户进行下一步的检测。例如,在前一检测步骤中,对应视力等级为1.0的“e”字图案的方向随机出现在中控主机2000上,用户再操控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若发出的方向信号和指示方向匹配,且可进入视力等级为1.1的检测,此时该视力等级对应的“e”字图案出现在中控主机2000上,若发出的方向信号和指示方向不匹配,则进入视力等级为0.9的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视力检测时,需要具有确定的距离,例如5米、4.5米、4米或2.5米等,该距离由本系统中的中控主机2000和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之间的距离体现,为获取该距离,中控主机2000还配置有视觉系统2300,该视觉系统2300可以通过摄像头实现,通过视觉系统2300捕捉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中的相应部分(例如下文将要提到的视觉捕捉部300),随着距离的变化,该相应部分的大小也会变化,据此将其转化为距离,或者视觉系统200的摄像头也可通过红外测距等方式测算与视觉捕捉部300之间的距离。

综合前文所述,对中控主机2000而言,其在结构上至少具有用于显示视力表2100的显示屏和视觉系统2300,另外还需要配置能够发出显示结果的信息的提醒装置,例如上述显色区域2200,或者发声模块,例如扬声器等。在软件上,该中控主机2000需要具有运算和对比的功能,主要完成方向信号和指示方向的对比判断,实现过程较为容易,本文对此不作过多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4,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包括壳体100、遮眼件200、视觉捕捉部300、方向触发结构400以及信号发射器500。

该壳体100具有安装腔101,该安装腔101用于安装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的相关部件,该壳体100可以被设计成各种造型,但为了更好地与人手配合,便于用户使用,该壳体100宜被设计成圆柱状,或大致呈圆柱状。

遮眼件200连接于壳体100,用于遮住眼球,此处可以理解,该遮眼件200用于遮住一只眼球,该遮眼件200的覆盖面积不宜过大,否则将容易影响另一眼球的视线。

视觉捕捉部300设置在壳体100或遮眼件200上,用于与中控主机2000上的视觉系统2300配合,以获取视觉捕捉部300到中控主机2000的距离。

方向触发结构400安装在安装腔101内,并至少部分从壳体100内露出,方向触发结构400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发出方向信号,信号发射器500用于将方向信号发送至中控主机20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视觉捕捉部300能够和中控主机2000的配合,能够获取两者之间的距离,在距离确定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方向触发结构400产生方向信号,并通过信号发射器500将该方向信号发送到中控主机2000中,继而由中控主机2000将方向信号与视力表2100的指示方向对比,完成视力检测,在该视力检测过程中,完全可以脱离专业人士的引导,由用户自己完成视力检测,方便、快捷。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方向触发结构400包括电路板410和方向按键420,壳体100具有第一开口102,方向按键420活动安装在第一开口102处,通过按压方向按键420能够使方向按键420接触电路板410,从而发出方向信号。

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电路板410上具有四个对应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方向触点411,方向按键420具有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从第一开口102处伸出,其背面具有四个对应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凸起421,通过按压正面能够使凸起421与对应的方向触点411接触。

此处可以理解,当方向按键420的对应于右边的凸起421和电路板410上对应于右边的方向触点411接触后,即可发出指示右边的方向信号,此时可以和中控主机2000中所显示的“e”字图案进行配合,“e”字图案刚好指示右边,则表示发出的方向信号正确。

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方向按键420的正面凸起形成有十字标422,并且在该十字标422上凹陷形成有三角凹槽423。

由此,该十字标422能够加强用户按压方向按键420的触感,可以实现盲操作,可以解决在进行检测时,眼睛无法看到方向按键420的问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6,方向触发结构400还包括硅胶垫430,硅胶垫430设置在电路板410和方向按键420之间,且硅胶垫430凸起形成有四个空心帽431,空心帽431对应套设在方向触点411上,并与方向触点411形成间隙,空心帽431和凸起421对应设置。

此处不难理解,硅胶垫430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在空心帽431和方向触点411之间形成间隙,此时在未按压方向按键420时,电路板410上的方向触点411没有触发,而在按压该方向按键420时,需要给方向按键420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在克服弹性力的条件下,使空心帽431和方向触点411接触,从而发出方向信号,此处通过设置硅胶垫430能够明显提高按压方向按键420的手感。

需要说明的是,间隙的大小根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间隙一般设置成0.4~0.5mm。

进一步地,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6,硅胶垫430在四个空心帽43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通孔432,方向按键420在四个凸起42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支撑柱424,支撑柱424穿过通孔432并抵接于电路板410。

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方向按键420通过单个支撑点支撑在电路板410上,并且该支撑点位于方向按键420的中间位置,由此可以保证当用户按压方向按键420时,仅会触发一个方向信号,由此降低误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6,方向按键420的周壁凸起形成有限位凸缘425,同时在第一开口102的内壁处凹陷形成有限位凹槽1021,当将该方向按键420安装到第一开口102处后,该限位凹槽1021能够对限位凸缘425形成阻挡,防止方向按键420在第一开口102内转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4及图7,信号发射器500集成在电路板410上,该信号发射器500采用无线射频模块。

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无线射频模块采用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具有低功耗、性能优的技术特征,能够满足视力检测系统所需要传播的信息量和传播距离。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及图8,视觉捕捉部300采用独特鲜明的图案,独特鲜明的图案主要是可以让中控主机2000的视觉系统2300快速捕捉到图案本身,进一步地,可以选用圆形图案,由此可以以该圆形图案的直径作为参照,不容易因为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位置的偏摆而造成测量失准,有利于准确地测出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和中控主机2000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遮眼件200采用板体形成,板体和壳体100一体成型,板体的一表面凹陷形成遮眼腔210。

此处板体和壳体100一体成型,可以简化生产工艺,而板体的一表面凹陷则可以很好的覆盖住眼球,能很好地阻挡视线。

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遮眼件200的另一表面设置有参照板600,在该参照板600上设置有视觉捕捉部300。

具体而言,视觉捕捉部300可以采用丝印的方式形成在该参照板600上,并且为了简化安装,该参照板600可以采用通过背胶粘贴在遮眼件200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及图4,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还包括电池模块700,电池模块700和电路板410连接,在电池模块700背离电路板410的一侧还设置有泡棉800,用于填充电池模块700和壳体100之间的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模块700在充电或者使用过程会有一点膨胀或者缩小,而通过泡棉800的设置,可以在对电池模块700形成限位的情况下,还可以为电池模块700提供一定的膨胀空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无线射频模块设置在电路板410的远离电池模块700的一端,由此可减少电磁波对信号的干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4,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还包括开关按键900,在壳体100上还形成有第二开口103,该开关按键900活动安装在该第二开口103处,在电路板410上还具有对应于该开关按键900的开关触点412,通过按压该开关按键900即可触发该开关触点412,从而起到实现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的启停。

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硅胶垫430上还形成有能够套设到该开关触点412上的开关空心帽433,该开关空心帽433和开关触点412之间具有一段间隙,此处该开关空心帽433的作用可参照前文有关空心帽431的描述,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配合方向按键420或者开关按键900,在电路板410上可集成安装多个led指示灯413,用于指示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的工作状态。

为使led指示灯413能够透过壳体100而显示亮度,壳体100可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在壳体100对应于该led指示灯413的位置处局部做薄,因为塑胶本身就具本一定透光性能,而局部做薄可让led指示灯413透过壳体100显示的更清楚。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及图9,壳体100包括前壳110和后壳120,在前壳110的外边缘形成有多个卡扣b和/或卡口c,在后壳120的外边缘形成有多个卡口c和/或卡扣b,卡扣b能够卡入到卡口c中并形成固定,前壳110和后壳120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104和第二安装腔105,第二安装腔105位于第一安装腔104的一端,且第二安装腔105呈柱状,前述电路板410和电池模块700均可以安装在该第一安装腔104内,且电池模块700连接于电路板410。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还包括呈柱状的无线充电组件10,该无线充电组件10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05内,并与电路板410电连接。

由于前壳110和后壳120采用卡扣b和卡口c相互卡接的方式实现装配,且卡扣b、卡口c位于前壳110或后壳120的外边缘,由此可使由前壳110和后壳120形成结构体更为紧凑,其内部能够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同时由于呈柱状的无线充电组件10设置在呈柱状的第二安装腔105内,该无线充电组件10占据空间小,由此使得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在兼具充电功能的前提下,能够设计的更加小巧,使用方便。

在一种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组件10包括线轮11以及沿周向缠绕在线轮11上的线圈12,线圈12从线轮11的一端引出并连接于电路板410。

此处可知,该种结构类型的无线充电组件10可以360度产生电磁感应,使得该无线充电组件10可以适配市场大多无线充电器,可便利地为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充电,尤其满足高频使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线轮11朝向电路板410的一端形成有引线缺口13,线圈12从引线缺口13引出,使得在组装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时,线圈12能够方便从线轮11上引出,同时还可以避免引出的线圈12被压断。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线轮11朝向电路板410的一端形成有台阶14,第二安装腔105的腔壁形成有第一限位板1051和与第一限位板1051相对的第二限位板1052,第一限位板1051到第二限位板1052之间的距离与线轮11的长度相适配,线轮11安装在第一限位板1051和第二限位板1052之间,台阶14和第一限位板1051配合以限制线轮11转动。

此处通过设置台阶14、第一限位板1051、第二限位板1052能够使线轮11被固定在第二安装腔105内,线轮11的自由度被完全限制,能够提高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线轮11的中心轴线留空以形成中轴空腔15,便于套设在转轴上,由此可通过机械化生产的方式,快速线圈12缠绕在该线轮11上,有利于提高无线充电组件10的生产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前壳110向第一安装腔104和/或第二安装腔105内延伸形成有多个螺丝安装柱111,电路板410紧固安装在螺丝安装柱111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及图7,前壳110和/或后壳120向第一安装腔104内延伸形成有限位结构112,电池模块700被限制在限位结构112中。

具体地,该限位结构112可以由前述卡扣b的侧壁形成,即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卡扣b的相向的内壁对电池模块700形成限位,从而将电池模块700限制在该两个卡扣b之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12也可以独立于卡扣b而存在,此时只需在前壳110和/后壳120的适应位置处增设一个能够与电池模块700的端部配合的结构即可,例如板状结构等。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前壳110和遮眼件200之间设置有延伸臂130,延伸臂130自前壳110的端部向外弯折延伸而成,前壳110、延伸臂130以及遮眼件200一体成型,对应地,在后壳120的相应位置处也具有延伸臂130,当前壳110和后壳120连接之后,两个延伸臂130相互对接形成连接在前壳110和遮眼件200之间的连接结构,由此可以增加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的结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另外,该延伸臂130的存在,还可以改变遮眼件200和壳体100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为用户操控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例如按压前文中所介绍的方向按键420时提供更多的操控空间。

此外,为提高操控空间,当遮眼件200采用板体,以及壳体100采用圆柱状结构时,过壳体100的切面和遮眼件200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如图4所示),此时可以理解,当用户手持该壳体100,并使遮眼件200遮住眼球时,壳体100实际上需要整体向上翘起一定角度,由此可以在人脸和壳体100之间留出更大空间,便于按压方向按键420。

为了不至于遮挡未被遮眼件200遮住的眼球的视线,连接结构的尺寸相应设计的较为细小,由此难以在延伸臂130上设置卡扣b或者卡口c。

对此,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在一个延伸臂130上设置有螺钉孔131,在另一个延伸臂130上设置有螺钉柱132,由此通过螺钉锁入到该螺钉孔131和螺钉柱132即可实现两者的连接,稳定可靠,并且由于采用的是螺钉,还可进一步提高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的结构强度。

为了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视力检测遮眼器1000的结构组成,下面将结合图3-4,对一种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作出说明。

首先请参考图3-4,壳体100由前壳110和后壳120组成,在使用时,该前壳110更为靠近用户的脸部,在该前壳110上具有第一开口102,首先从前壳110的背部将方向按键420(开关按键900类似,不另外说明)套入到该第一开口102内,该方向按键420的正面从该第一开口102处伸出,接着再依次装入硅胶垫430和电路板410,该电路板410是通过螺钉安装到前壳110上的螺丝安装柱111上,由此电路板410将硅胶垫430和方向按键420限定在由电路板410和前壳110所形成的空间内,在安装好电路板410之后,接着可将无线充电组件10装入到第二安装腔105内,此时该无线充电组件10位于电路板410的一端。接着在后壳120内装入泡棉800和电池模块700,该电池模块700由后壳120上的限位结构112进行限位,最后将前壳110和后壳120压合在一起,通过卡扣b和卡口c实现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按压方向按键420时,会对电路板410形成一定的压力,由此可能会造成电路板410变形。对此,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在后壳120上还形成有支撑筋121,该支撑筋121能够抵接到电路板410,用于平衡上述压力,缓解电路板410的变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