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4258发布日期:2021-06-08 16:0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腔镜手术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2.相比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感染及不易愈合风险小、术后恢复快、愈后瘢痕小且隐蔽等优点,在外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腔镜手术由于切口小,手术部位的显露不能像开放手术那样使用各种拉钩辅助,其只能依靠改变患者的体位、或使用钳夹器械通过穿刺通道对组织/器官进行夹持或推拉。使用钳夹器械钳夹组织时,钳夹力度不足时容易松脱,钳夹过紧或反复钳夹易导致组织/器官受损;使用钳夹器械时,通常需要多人协助,且多人之间还存在相互干扰,故而不仅造成人力浪费,且影响钳夹操作;此外,使用钳夹器械时,需占用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以解决采用现有的钳夹器械对目标组织进行夹持时存在的损伤目标组织、人力浪费较多、及占用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包括用于对目标组织进行夹持和牵拉的第一牵拉钩,第一牵拉钩包括:夹头,夹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形变和/或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夹头连接有用于牵拉目标组织的牵拉线,牵拉线上设有连接套环;连接套环用于与牵线装置相连,以在牵线装置的作用下牵拉牵拉线伸出至患者体外并固定,以实现对目标组织的牵拉,进而使目标区域的手术视野显露。
6.进一步地,夹头包括用于夹持目标组织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者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者的第二端相对布设;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相对靠拢并形变以夹紧目标组织。
7.进一步地,夹头包括用于夹持目标组织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者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者的第二端相对布设,且第一夹臂的第二端设有插片,第二夹臂的第二端设有与插片匹配的锁头;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拢,以使插片插入锁头内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
8.进一步地,夹头包括用于夹持目标组织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者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者的第二端相对布设,且第一夹臂的第二端设有插片,第二夹臂的第二端设有与插片匹配的锁头;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拢形变以夹持目标组织,并使插片插入锁头内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
9.进一步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者相对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外凸的防滑凸起,以用于使夹头稳定夹持目标组织。
10.进一步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夹角为30
°
~70
°
;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
者的长度分别为5mm~15mm。
11.进一步地,连接套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套环沿牵拉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
12.进一步地,牵拉线的长度为100mm~300mm;相邻两个连接套环之间的间距为10mm~20mm。
13.进一步地,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一牵拉钩进行牵拉的第二牵拉钩,第二牵拉钩的结构与第一牵拉钩的结构相同;第二牵拉钩的夹头用于与第一牵拉钩的连接套环相连后夹紧患者体内的支撑组织,以使支撑组织通过第二牵拉钩的夹头、第一牵拉钩的牵拉线和夹头对目标组织进行牵拉。
14.进一步地,第一牵拉钩的连接套环为供第二牵拉钩的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穿设相连的空心环。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牵拉钩进行体外牵拉时,由于牵拉的实现较大程度上是利用施夹钳、持针器、腔镜拉钩、穿刺器械等现有常用手术器械进行的,故而不仅操作便捷性好,经济有效,且第一牵拉钩通过该些常用手术器械可灵活进出患者体内,应用灵活性好;牵拉时,采用施夹钳对夹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夹头形变和/或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相比采用钳夹器械夹持目标组织,或采用牵拉钩钩住目标组织,夹头的形变和/或锁合的夹紧方式,不仅能够稳定夹持目标组织,且不易导致目标组织损伤,夹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且无需反复多次钳夹,夹持效率高;由于施夹钳施力使夹头夹紧目标组织后撤离目标区域,且牵线装置或穿刺器械作用完成后也撤离目标区域,故而整个手术过程中,仅第一牵拉钩位于目标区域内,故而无需占用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并对腔镜手术的操作不产生干涉和影响,且无需多人协助牵拉,不会造成人力的浪费。
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中第一牵拉钩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第一牵拉钩;10、夹头;101、防滑凸起;11、第一夹臂;110、插片;12、第二夹臂;120、锁头;20、牵拉线;30、连接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3.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包括用于
对目标组织进行夹持和牵拉的第一牵拉钩1,第一牵拉钩1包括:夹头10,夹头10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形变和/或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夹头10连接有用于牵拉目标组织的牵拉线20,牵拉线20上设有连接套环30。连接套环30用于与牵线装置相连,以在牵线装置的作用下牵拉牵拉线20伸出至患者体外并固定,以实现对目标组织的牵拉,进而使目标区域的手术视野显露。
2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牵拉钩1对目标组织进行体外牵拉时,首先使用施夹钳夹持第一牵拉钩1从内窥通道进入患者体内的目标位置;然后推动施夹钳的施夹机构闭合以使第一牵拉钩1的夹头10夹紧目标组织;接着再采用持针器、腔镜拉钩等牵线装置从患者体外预定方位利用穿刺通道进入患者体内,或采用形如广东实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腹壁吻合器等穿刺器械直接穿刺进入患者体内,牵线装置或穿刺器械勾住连接套环30后将牵拉线20引出至患者体外并于合适位置固定,进而实现目标区域手术视野的显露。
2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牵拉钩1进行体外牵拉时,由于牵拉的实现较大程度上是利用施夹钳、持针器、腔镜拉钩、穿刺器械等现有常用手术器械进行的,故而不仅操作便捷性好,经济有效,且第一牵拉钩1通过该些常用手术器械可灵活进出患者体内,应用灵活性好;牵拉时,采用施夹钳对夹头10施加作用力,以使夹头10形变和/或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相比采用钳夹器械夹持目标组织,或采用牵拉钩钩住目标组织,夹头10的形变和/或锁合的夹紧方式,不仅能够稳定夹持目标组织,且不易导致目标组织损伤,夹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且无需反复多次钳夹,夹持效率高;由于施夹钳施力使夹头10夹紧目标组织后撤离目标区域,且牵线装置或穿刺器械作用完成后也撤离目标区域,故而整个手术过程中,仅第一牵拉钩1位于目标区域内,故而无需占用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并对腔镜手术的操作不产生干涉和影响,且无需多人协助牵拉,不会造成人力的浪费。
26.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未示,夹头10包括用于夹持目标组织的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第二端相对布设。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相对靠拢并形变以夹紧目标组织。具体地,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由材质较软的金属制备形成,如钛合金,通过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的形变夹紧目标组织。
27.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未示,夹头10包括用于夹持目标组织的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第二端相对布设,且第一夹臂11的第二端设有插片110,第二夹臂12的第二端设有与插片110匹配的锁头120。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拢,以使插片110插入锁头120内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具体地,插片110和锁头120与结扎钳上的锁合结构的结构和作用相同,通过插片110和锁头120的锁合夹紧血管等目标组织。
28.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1所示,夹头10包括用于夹持目标组织的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第二端相对布设,且第一夹臂11的第二端设有插片110,第二夹臂12的第二端设有与插片110匹配的锁头120。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拢形变以夹持目标组织,并使插片110插入锁头120内锁合以夹紧目标组织。具体地,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由材质较软的金属制备形成,如钛合金;插片110和锁头120与结扎钳上的锁合结构的结构和作用相同。使用时,可通过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的形变夹紧目标组织,
也可通过插片110和锁头120的锁合夹紧血管等目标组织,还可通过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的形变夹持住目标组织,同时通过插片110和锁头120的锁合更加稳定地夹紧血管等目标组织。
29.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相对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外凸的防滑凸起101,以用于使夹头10稳定夹持目标组织,防止夹头10夹紧目标组织后因外力产生滑动。进一步地,防滑凸起101呈条状,沿夹持面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且与夹头10和目标组织之间可能产生的滑动方向垂直,以便更有效地防止夹头10相对目标组织滑动。防滑凸起101也可呈半球状,沿夹持面规律排布。
30.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之间的夹角为30
°
~70
°
,由于夹持过程中,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在施夹钳的作用下相互靠拢,故而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之间的夹角应小于施夹钳钳口的张角,以便施夹钳的钳口钳住夹头10,并在施夹钳闭合过程中,使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相对靠拢。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长度分别为5mm~15mm;当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长度小于5mm时,夹头10不易在施夹钳的作用下夹紧目标组织,且即使夹紧目标组织后,也容易在后续的手术操作中滑动,夹持不稳定;当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两者的长度大于15mm时,受施夹钳钳口大小的影响,当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的长度较长时,施夹钳不易对夹头10施加作用力,夹头10也不易夹紧目标组织。
31.可选地,如图1所示,连接套环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套环30沿牵拉线2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连接套环30的个数为多个时,便于在体外牵拉时,牵线装置于牵拉线20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即选择合适长度的牵拉线20,以便牵拉线20在体外的固定。
32.可选地,如图1所示,牵拉线20的长度为100mm~300mm。相邻两个连接套环30之间的间距为10mm~20mm。具体地,牵拉线20由柔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制备形成,如尼龙线;使用过程中,牵拉线20包括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第一形态时,牵拉线20卷起收拢于夹头10的封闭端,以便第一牵拉钩1能被施夹钳等器械夹持进入患者体内的目标位置;第二形态时,牵拉线20于患者体内释放并展露连接套环30,以便牵线装置从患者体外预定方位利用穿刺通道或直接穿刺进入患者体内,并勾住连接套环30将牵拉线20引出。
33.可选地,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一牵拉钩1进行牵拉的第二牵拉钩,第二牵拉钩的结构与第一牵拉钩1的结构相同。第二牵拉钩的夹头10用于与第一牵拉钩1的连接套环30相连后夹紧患者体内的支撑组织,以使支撑组织通过第二牵拉钩的夹头10、第一牵拉钩1的牵拉线20和夹头10对目标组织进行牵拉。使用时,第一牵拉钩1的夹头10夹紧目标组织,第二牵拉钩的夹头10首先与第一牵拉钩1上的连接套环30相连,然后第二牵拉钩的夹头10再夹紧支撑组织,使支撑组织通过第二牵拉钩的夹头10、第一牵拉钩1的牵拉线20和夹头10对目标组织进行间接牵拉,进而实现患者体内牵拉。
34.本可选方案中,第一牵拉钩1的连接套环30为供第二牵拉钩的第一夹臂11或第二夹臂12穿设相连的空心环。
3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进行患者体内牵拉时,首先使用施夹钳夹持第一牵拉钩1从内窥通道进入患者体内的目标位置,并推动施夹钳的施夹机构闭合以使第一牵拉钩1的夹头10夹紧目标组织;然后再使用施夹钳夹持第二牵拉钩从内窥通道进入患者体内,并将第二牵拉钩的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穿过第一牵拉钩1的牵拉线20上合适
位置的连接套环30;接着再推动施夹钳的施夹机构闭合以使第二牵拉钩的夹头10夹紧预定位置的支撑组织,目标组织、支撑组织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本实用新型的腔镜手术组织牵拉装置相互牵拉,从而实现目标区域手术视野的显露。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