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频脉冲电疗的冷热式分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3787发布日期:2021-01-30 01:2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低频脉冲电疗的冷热式分指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指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频脉冲电疗的冷热式分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患有脑卒中、脑梗塞的患者经常会留下偏瘫的后遗症,由于患者神经系统出现问题,经常会出现部分肢体挛缩的症状,特别是病人手部的习惯性挛缩会给病人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目前许多医疗机构采用分指板帮助病人锻炼恢复,分指板是一种训练手指分开和伸展、保持手指处于正确功能位的器械,其结构通常是在板体上设置分开的手指窝,患者将手指置于其中,并持续一段时间,迫使各个手指相互分开,同时利用分指板与整个手掌的各接触处来进行电疗这类物理疗法,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收缩,降低痛阈,缓解粘连,从而在电疗和分指板的共同作用下,有效治疗神经肌肉疾病,但是面对患者在急性期内突发性的手部局部肿胀和明显的肌肉萎缩时,现有的分指板无法直接刺激内层肌肉,更无法快速消除手掌筋膜肥厚,导致现有的分指板治疗效率太慢,治疗效果不明显,最终导致治疗不及时,出现不可逆转的畸形。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低频脉冲电疗的冷热式分指装置,有效提高整体刺激效率和整体刺激效果。
[0004]
一种基于低频脉冲电疗的冷热式分指装置,包括控制箱和分指组件,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放电电路、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所述分指组件包括五个分指套机构和固定在所述控制箱顶面的分指腔块,所述分指腔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指腔块前半部的指部支撑块和设置在所述分指腔块后半部的掌部支撑块,所述指部支撑块根据手指形状呈五指分体式结构并且由五个依次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一一对应的手指支撑块组成,所述手指支撑块内部中空,五个所述分指套机构依次穿进五个所述手指支撑块,所述分指套机构包括:滑动指套结构,所述滑动指套结构从所述手指支撑块外部延伸至所述手指支撑块内部;和设置在所述手指支撑块内部并且连接所述滑动指套结构底部的管线组;其中,所述管线组连接所述制冷水箱和所述制热水箱,所述管线组电性连接所述放电电路和设置在所述滑动指套结构内部的表层电极。具体流程如下:将患者手掌穿过掌部支撑块,再将患者手指尽量朝着五个手指支撑块上的滑动指套结构,再慢慢送入滑动指套内,同时开启低功率下的放电电路、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在三者共同作用下,顺利将患者的手指全部卡入滑动指套结构内,最后开启高功率下的放电电路、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至此完成整个分指装置的使用。
[0005]
具体地,滑动指套结构包括:从所述手指支撑块外部穿进所述手指支撑块内部的保持体;固定在所述保持体顶部的左套板;固定在所述保持体顶部的右套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套板和所述右套板上的表层电极;其中,所述左套板和所述右套板对称设置并且
围成环形套状结构,所述左套板和所述右套板内部中空并分别形成左储水层和右储水层,所述左储水层通过所述管线组连接有制冷水箱,所述右储水层通过所述管线组连接有制热水箱,所述表层电极通过管线组电性连接有放电电路。每个手指支撑块上的左套板和右套板的尺寸分别与五根手指相对匹配;通过左套板和右套板内的表层电极进行低频脉冲电疗,同时左套板和右套板内部分别形成左储水层和右储水层,在对不同热量水流的传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让二者热量中和消耗掉,只会传导至患者手指中,保证对肿胀部位的合理刺激,有效保证冷热接触法具备较好的刺激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分指装置的可靠性。
[0006]
具体地,手指支撑块顶面从一端中央到另一端中央开设有条形通口,所述条形通口长度与所述手指支撑块顶面长度相同,所述保持体卡设在所述条形通口上并且能够沿着所述条形通口来回滑动。由于患者手指本身长短不一,同时肿胀程度也不一样,为了随时达到最恰当的使用位置,就使得保持体也就是整个滑动指套结构会沿着条形通口滑动,保证滑动指套结构的位置能够跟随患者治疗阶段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使用效果以及扩大整个分指装置的适用范围。
[0007]
具体地,保持体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保持体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条形通口下方,用于限制所述保持体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限位板能够控制保持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量,不仅能让保持体移动地更加稳定,还能阻止位于限位板下方的管线组碰撞到条形通口周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0008]
具体地,管线组包括接通所述制冷水箱的冷管组、接通所述制冷水箱的热管组和电性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电气线组。所有冷管组、热管组和电气线组均会跟随保持体运动。
[0009]
具体地,冷管组包括多个水管,所述水管延伸至所述保持体内部并且在所述保持体顶部接通所述左储水层。通过保持体的固定作用,能够防止水管与左储水层的分离,同时水管分为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接设置有进水泵,出水管连接设置有出水泵。
[0010]
具体地,热管组包括多个水管,所述水管延伸至所述保持体内部并且在所述保持体顶部接通所述右储水层。通过保持体的固定作用,能够防止水管与右储水层的分离,同时水管分为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接设置有进水泵,出水管连接设置有出水泵。
[0011]
具体地,电气线组包括多个线管。线管为两个,分别电性连接两个表层电极,同时电性连接放电电路。
[0012]
具体地,掌部支撑块顶面套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掌部支撑块顶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顶部设置有固定在所述限位圈上的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通过限位圈的作用,能够让患者手掌以及手腕部位进行限位,从而变相使得滑动指套结构与手指皮肤紧密接触,同时在气囊充气变大的作用下,使得整个手掌能够更加紧密地接触掌部支撑块,进一步提高手掌限位的可靠性,保证整个分指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13]
具体地,掌部支撑块顶面设置有多个正对所述气囊的放电圈,所述放电圈电性连接所述放电电路。放电圈可以刺激手掌部的穴位,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开启,从而提高了患者整个手掌的刺激面积,保证内层肌肉的全面刺激,有效完成进一步加快刺激并产生较好的刺激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5]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管线组的连接,让放电电路和表层电极形成低频脉冲电流来进行刺激治疗,也让滑动指套结构内部接入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的水流,同时由于滑动
指套与患者手指直接接触,实现对手指的直接冷热刺激,促进手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肿胀程度,从而快速消除手掌筋膜肥厚,让整个分指板的低频脉冲电流直接刺激内层肌肉,有效解决急性期内突发性的手部局部肿胀和明显的肌肉萎缩情况,防止治疗不及时,出现不可逆转的畸形,进而大大提高整个分指装置的使用范围、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0016]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左套板和右套板内的表层电极进行低频脉冲电疗,同时左套板和右套板内部分别形成左储水层和右储水层,在对不同热量水流的传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让二者热量中和消耗掉,只会传导至患者手指中,保证对肿胀部位的合理刺激,有效保证冷热接触法具备较好的刺激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分指装置的可靠性。
[0017]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患者手指本身长短不一,同时肿胀程度也不一样,为了随时达到最恰当的使用位置,就使得保持体也就是整个滑动指套结构会沿着条形通口滑动,保证滑动指套结构的位置能够跟随患者治疗阶段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使用效果以及扩大整个分指装置的适用范围。
[0018]
4、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能够控制保持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量,不仅能让保持体移动地更加稳定,还能阻止位于限位板下方的管线组碰撞到条形通口周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0019]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圈的作用,能够让患者手掌以及手腕部位进行限位,从而变相使得滑动指套结构与手指皮肤紧密接触,同时在气囊充气变大的作用下,使得整个手掌能够更加紧密地接触掌部支撑块,进一步提高手掌限位的可靠性,保证整个分指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20]
6、本实用新型中,放电圈可以刺激手掌部的穴位,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开启,从而提高了患者整个手掌的刺激面积,保证内层肌肉的全面刺激,有效完成进一步加快刺激并产生较好的刺激效果。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立体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指套机构的结构正视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套板和右套板展开后的分指套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五个滑动指套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0027]
附图中,1-控制箱,2-分指套机构,21-滑动指套结构,211-表层电极, 212-保持体,2121-限位板,213-左套板,214-右套板,22-管线组,221-冷管组,222-热管组,223-电气线组,3-分指腔块,31-指部支撑块,311-手指支撑块,312-条形通口,32-掌部支撑块,321-限位圈,322-放置空间,323-气囊,3231-气管,324-放电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9]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2]
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一种基于低频脉冲电疗的冷热式分指装置,包括控制箱1和分指组件,控制箱1内设置有放电电路、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分指组件包括五个分指套机构2和固定在控制箱1顶面的分指腔块3,分指腔块3 包括设置在分指腔块3前半部的指部支撑块31和设置在分指腔块3后半部的掌部支撑块32,指部支撑块31根据手指形状呈五指分体式结构并且由五个依次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一一对应的手指支撑块311组成,手指支撑块311内部中空,五个分指套机构2依次穿进五个手指支撑块311,分指套机构2包括:滑动指套结构21,滑动指套结构21从手指支撑块311外部延伸至手指支撑块311内部;和设置在手指支撑块311内部并且连接滑动指套结构21底部的管线组22;其中,管线组22连接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管线组 22电性连接放电电路和设置在滑动指套结构21内部的表层电极211。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管线组22的连接,让放电电路和表层电极211形成低频脉冲电流来进行刺激治疗,也让滑动指套结构21内部接入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的水流,同时由于滑动指套与患者手指直接接触,实现对手指的直接冷热刺激,促进手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肿胀程度,从而快速消除手掌筋膜肥厚,让整个分指板的低频脉冲电流直接刺激内层肌肉,有效解决急性期内突发性的手部局部肿胀和明显的肌肉萎缩情况,防止治疗不及时,出现不可逆转的畸形,进而大大提高整个分指装置的使用范围、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具体流程如下:将患者手掌穿过掌部支撑块32,再将患者手指尽量朝着五个手指支撑块311上的滑动指套结构21,再慢慢送入滑动指套内,同时开启低功率下的放电电路、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在三者共同作用下,顺利将患者的手指全部卡入滑动指套结构21内,最后开启高功率下的放电电路、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至此完成整个分指装置的使用;还需要说明的是,制冷水箱和制热水箱内有温度控制单元,能够自主设定输出水流的温度上限和下限,保证滑动指套结构21按照预设温度来进行冷热刺激。
[0034]
具体地,滑动指套结构21包括:从手指支撑块311外部穿进手指支撑块 311内部的保持体212;固定在保持体212顶部的左套板213;固定在保持体 212顶部的右套板214;以及分别设置在左套板213和右套板214上的表层电极211;其中,左套板213和右套板214对称设置并且围成环形套状结构,左套板213和右套板214内部中空并分别形成左储水层和右储水层,左储水层通过管线组22连接有制冷水箱,右储水层通过管线组22连接有制热水箱,表层电极211通过管线组22电性连接有放电电路。
[0035]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手指支撑块311上的左套板213和右套板214的尺寸分别与五根手指相对匹配;通过左套板213和右套板214内的表层电极211进行低频脉冲电疗,同时左套板213和右套板214内部分别形成左储水层和右储水层,在对不同热量水流的传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让二者热量中和消耗掉,只会传导至患者手指中,保证对肿胀部位的合理刺激,有效保证冷热接触法具备较好的刺激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分指装置的可靠性。
[0036]
具体地,手指支撑块311顶面从一端中央到另一端中央开设有条形通口 312,条形通口312长度与手指支撑块311顶面长度相同,保持体212卡设在条形通口312上并且能够沿着条形通口312来回滑动。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患者手指本身长短不一,同时肿胀程度也不一样,为了随时达到最恰当的使用位置,就使得保持体212也就是整个滑动指套结构21会沿着条形通口312滑动,保证滑动指套结构21的位置能够跟随患者治疗阶段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使用效果以及扩大整个分指装置的适用范围。
[0038]
具体地,保持体212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保持体212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限位板2121,两个限位板2121位于条形通口312下方,用于限制保持体212 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0039]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2121能够控制保持体212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量,不仅能让保持体212移动地更加稳定,还能阻止位于限位板2121下方的管线组22碰撞到条形通口312周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0040]
具体地,管线组22包括接通制冷水箱的冷管组221、接通制冷水箱的热管组222和电性连接放电电路的电气线组223。
[0041]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冷管组221、热管组222和电气线组223均会跟随保持体212运动。
[0042]
具体地,冷管组221包括多个水管,水管延伸至保持体212内部并且在保持体212顶部接通左储水层。
[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保持体212的固定作用,能够防止水管与左储水层的分离,同时水管分为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接设置有进水泵,出水管连接设置有出水泵。
[0044]
具体地,热管组222包括多个水管,水管延伸至保持体212内部并且在保持体212顶部接通右储水层。
[0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保持体212的固定作用,能够防止水管与右储水层的分离,同时水管分为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接设置有进水泵,出水管连接设置有出水泵。
[0046]
具体地,电气线组223包括多个线管。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线管为两个,分别电性连接两个表层电极211,同时电性连接放电电路。
[0048]
具体地,掌部支撑块32顶面套设有限位圈321,限位圈321与掌部支撑块32顶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322,放置空间322顶部设置有固定在限位圈321 上的气囊323,气囊323连接有气管3231。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位圈321的作用,能够让患者手掌以及手腕部位进行限位,从而变相使得滑动指套结构21与手指皮肤紧密接触,同时在气囊323充气变大的作用下,使得整个手掌能够更加紧密地接触掌部支撑块32,进一步提高手掌限位的可靠性,保证整个分指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50]
具体地,掌部支撑块32顶面设置有多个正对气囊323的放电圈324,放电圈324电性连接放电电路。
[0051]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放电圈324可以刺激手掌部的穴位,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开启,从而提高了患者整个手掌的刺激面积,保证内层肌肉的全面刺激,有效完成进一步加快刺激并产生较好的刺激效果。
[005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