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足创口负压吸引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0735发布日期:2021-09-04 09:3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尿病足创口负压吸引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糖尿病足创口负压吸引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3.糖尿病足病症有干性和湿性两种,但都会有细菌感染、脓液、局部坏死等症状。在局部治疗手段中,清创术使用较多。
4.对于已经发生脓肿的患者,需要将脓肿切开插入引流管进行负压吸引,长期保持负压状态使脓腔产生的脓液及时吸出,防止毒邪内蓄扩散,促进创口愈合。但是现有的负压吸引主要采用气泵或中心负压两种方式提供动力吸引,噪音大,影响患者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糖尿病足创口负压吸引治疗装置,为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创口负压吸引治疗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糖尿病足创口负压吸引治疗装置,包括盒体及引流瓶,所述盒体内安装有驱动电机、第一气筒及第二气筒,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大头端的圆心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气筒及所述第二气筒分别设置于所述凸轮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气筒及所述第二气筒均朝向所述凸轮的一端开口;
8.所述第一气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气筒开口端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凸轮的小头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摆杆,所述第二气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二气筒开口端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凸轮的小头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摆杆,所述凸轮转动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及所述第二活塞向相同的方向左右滑动;
9.所述第一气筒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气单向阀及第一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二气筒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进气单向阀及第二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气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出气单向阀之间连通有导气管,所述第二进气单向阀连通有伸出所述盒体的负压连接管;所述引流瓶的上端连通有引流管及与所述负压连接管连通的负压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引流管插入到患者切开的脓肿口内,并与创口固定后,启动驱动电机缓慢转动,开始负压吸引,当凸轮转动带动第一摆杆及第二摆杆向左侧运动时,第一活塞将第一气筒内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推出,第二活塞向外滑动使第二进气单向阀打开,气体从负压管吸入,产生负压使脓液通过引流管吸引到引流瓶内,当凸轮转动带动第一摆杆及第二摆杆向右侧运动时,第二活塞将第二气筒内的气体从所述
第二出气单向阀推出,第一活塞向外滑动使第一进气单向阀打开,使气体通过导气孔从第二气筒流入到第一气筒,通过凸轮转动循环上述操作,形成持续的负压环境,进行创口负压吸引治疗,并且驱动电机缓慢转动带动两个活塞在气筒内滑动,不易产生大噪音,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于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出气格栅孔。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气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二进气单向阀及所述第二出气单向阀均包括管体及四片方向相同的叶瓣。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的小头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摆杆及所述第二摆杆转动连接的连接轴。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的后侧连接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的电源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连通的气筒用凸轮驱动来回吸气排气的方式形成持续的负压环境,进行创口负压吸引治疗,相较于现有气泵叶轮快速转动产生极大的噪音,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缓慢转动带动两个活塞在气筒内滑动,不易产生大噪音,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主要用于展示盒体的内部结构;
18.图3是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负压原理的局部剖视图。
19.图中:1、盒体;2、引流瓶;3、驱动电机;31、凸轮;32、连接轴;4、第一气筒;41、第一活塞;42、第一推杆;43、第一摆杆; 44、第一进气单向阀;45、第一出气单向阀;5、第二气筒;51、第二活塞;52、第二推杆;53、第二摆杆;54、第二进气单向阀;55、第二出气单向阀;6、负压连接管;7、导气管;8、引流管;9、负压管;10、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一种糖尿病足创口负压吸引治疗装置,参照图1

3,包括盒体1及引流瓶2,盒体1内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3、一根第一气筒4及一根第二气筒5,盒体1的后侧连接有一根与驱动电机3电连的电源线10,驱动电机3连接有一个凸轮31,凸轮31大头端的圆心与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第一气筒4及第二气筒5分别设置于凸轮31的左右两端,第一气筒4及第二气筒5均朝向凸轮31的一端开口。
22.第一气筒4内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活塞41,第一活塞41连接有一根伸出第一气筒4开口端的第一推杆42,第一推杆42的自由端与凸轮31的小头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一摆杆43,第二气筒5内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活塞51,第二活塞51连接有一根伸出第二气筒5 开口端的第二推杆52,第二推杆52的自由端与凸轮31的小头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二摆杆53,凸轮31的小头端连接有一根与第一摆杆43及第二摆杆53转动连接的连接轴32,凸轮31转动驱动第一活塞41及第二活塞51向相同的方向左右滑动。
23.第一气筒4远离凸轮31的一端连通有一个第一进气单向阀44及一个第一出气单向阀45,第二气筒5远离凸轮31的一端连通有一个第二进气单向阀54及一个第二出气单向阀55,第一进气单向阀44、第一出气单向阀45、第二进气单向阀54及第二出气单向阀55均包括管体及四片方向相同的叶瓣,第一进气单向阀44与第二出气单向阀55之间连通有一根导气管7,第二进气单向阀54连通有一根伸出盒体1的负压连接管6,盒体1于第一出气单向阀45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出气格栅孔(图略);引流瓶2的上端连通有一根引流管8及与一根负压连接管6连通的负压管9。
24.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引流管8插入到患者切开的脓肿口内,并与创口固定后,启动驱动电机3缓慢转动,开始负压吸引,当凸轮 31转动带动第一摆杆43及第二摆杆53向左侧运动时,第一活塞41 将第一气筒4内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45推出,第二活塞51 向外滑动使第二进气单向阀54打开,气体从负压管9吸入,产生负压使脓液通过引流管8吸引到引流瓶2内,当凸轮31转动带动第一摆杆43及第二摆杆53向右侧运动时,第二活塞51将第二气筒5内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出气单向阀55推出,第一活塞41向外滑动使第一进气单向阀44打开,使气体通过导气孔从第二气筒5流入到第一气筒4,通过凸轮31转动循环上述操作,形成持续的负压环境,进行创口负压吸引治疗,并且驱动电机3缓慢转动带动两个活塞在气筒内滑动,不易产生大噪音,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