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3106发布日期:2021-08-17 13:5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也叫骨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必需长期忍受各种麻痛的感觉,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关节软骨在损伤时由于没有血管供给营养,肌体很难自行修复,而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多发生在骨边缘、骨突部位及其肌腱韧带骨间膜的附着部位,多见于骨损伤炎症的修复期及慢性劳损,会造成疼痛、功能性障碍。骨质增生如果是发生在颈椎,问题会更严重,如果骨刺压迫了血管,可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压迫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椎动脉,可造成眩晕、走路不稳、语言不清等症状,如果骨刺伸向椎管内压迫了脊髓,还可导致瘫痪、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从而造成行动受阻或生活不能自理,给个人或家庭造成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

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897303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骨质增生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模块;刺激脉冲输出模块,该装置虽然能够对骨质增生进行一定的治疗,但无法进行定时设置。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定时的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无法进行定时设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定时的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包括有电源供电单元、电源开关、开关按键、定时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治疗电路、强度电位器、治疗电极和第一电位器,所述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开关按键和定时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按键的输出端和定时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定时器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治疗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治疗电路的输出端与强度电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强度电位器输出端与治疗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与定时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的输入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一指示灯提醒使用者,治疗仪正在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报警电路和蜂鸣器,所述报警电路的输入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电路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报警电路可以在治疗过程结束后,控制蜂鸣器响起,提醒使用者治疗已经结束。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电源开关、开关按键、定时器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有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w1、二极管d1、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电位器vr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解电容ec2、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3、继电器rl1和ne555(u1),所述第一开关s1的一端接入电源端+9v,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w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与第三电容c3并联,所述第三电容c3与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并联,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入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并联,所述电位器vr1的可调端与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vr1的固定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c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ec2的负极接地,所述ne555(u1)的1脚接地,所述ne555(u1)的2脚接入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ne555(u1)的3脚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e555(u1)的4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ne555(u1)的5脚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e555(u1)的6脚与7脚连接,所述ne555(u1)的6脚接入第十一电阻r11和电解电容ec2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ne555(u1)的8脚与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e555(u1)的3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vd1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1脚接入电源端+12v,所述继电器rl1的2脚与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3脚接入电源端+24v,所述继电器rl1的5脚接入报警电路,所述继电器rl1的4脚接入治疗电路。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治疗电路、强度电位器和治疗电极包括有第二电容c2、第九电阻r9、电位器vr2、电极a和电极b,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继电器rl1的4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位器vr2的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电位器vr2的另一固定端接地,所述电位器vr2的可调端与电极a连接,所述电极b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继电器rl1的4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指示灯包括有发光二极管vd1,所述发光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入电源端+12v,所述发光二极管vd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报警电路和蜂鸣器包括有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电解电容ec1、pnp型三极管q2和警报器bz1,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继电器rl1的5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c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ec1的负极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接入第四电阻r4和电解电容ec1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警报器bz1的一端连接,所述警报器bz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rl1的5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供电单元、电源开关、开关按键、定时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治疗电路、强度电位器、治疗电极和第一电位器的作用,可以进行对治疗仪的定时设置,以及对治疗仪电流大小的设置,以此达到使用者的目的;通过第一指示灯的作用,可以提醒使用者,治疗仪正在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限流的目的;通过报警电路和蜂鸣器的作用,可以提醒使用者治疗已经结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电源供电单元,2、电源开关,3、开关按键,4、定时器电路,5、继电器驱动电路,6、治疗电路,7、强度电位器,8、治疗电极,9、第一电位器,10、第一指示灯,11、报警电路,12、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有电源供电单元1、电源开关2、开关按键3、定时器电路4、继电器驱动电路5、治疗电路6、强度电位器7、治疗电极8和第一电位器9,所述电源供电单元1的输出端与电源开关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2的输出端分别与开关按键3和定时器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按键3的输出端和定时器电路4的输入端,所述定时器电路4的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与治疗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治疗电路6的输出端与强度电位器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强度电位器7输出端与治疗电极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9的输出端与定时器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

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接上电源供电单元1后,使用者按下电源开关2,电路上电,此时使用者按下开关按键3,通过调节第一电位器9设定定时时间,随后继电器驱动电路5导通治疗电路6,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强度电位器7,去调节电流的强度,以此达到自己合适的电流大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第一指示灯10,所述第一指示灯10的输入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一指示灯10提醒使用者,治疗仪正在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

第一指示灯10可以提醒使用者,治疗仪正在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报警电路11和蜂鸣器12,所述报警电路11的输入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电路11的输出端与蜂鸣器12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报警电路11可以在治疗过程结束后,控制蜂鸣器12响起,提醒使用者治疗已经结束。

报警电路11可以在治疗过程结束后,控制蜂鸣器12响起,提醒使用者治疗已经结束。

所述电源开关2、开关按键3、定时器电路4和继电器驱动电路5包括有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w1、二极管d1、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电位器vr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解电容ec2、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3、继电器rl1和ne555(u1),所述第一开关s1的一端接入电源端+9v,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w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与第三电容c3并联,所述第三电容c3与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并联,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入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并联,所述电位器vr1的可调端与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vr1的固定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c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ec2的负极接地,所述ne555(u1)的1脚接地,所述ne555(u1)的2脚接入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ne555(u1)的3脚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e555(u1)的4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ne555(u1)的5脚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e555(u1)的6脚与7脚连接,所述ne555(u1)的6脚接入第十一电阻r11和电解电容ec2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ne555(u1)的8脚与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e555(u1)的3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vd1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1脚接入电源端+12v,所述继电器rl1的2脚与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3脚接入电源端+24v,所述继电器rl1的5脚接入报警电路11,所述继电器rl1的4脚接入治疗电路6。

所述治疗电路6、强度电位器7和治疗电极8包括有第二电容c2、第九电阻r9、电位器vr2、电极a和电极b,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继电器rl1的4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位器vr2的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电位器vr2的另一固定端接地,所述电位器vr2的可调端与电极a连接,所述电极b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继电器rl1的4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指示灯10包括有发光二极管vd1,所述发光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入电源端+12v,所述发光二极管vd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报警电路11和蜂鸣器12包括有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电解电容ec1、pnp型三极管q2和警报器bz1,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继电器rl1的5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c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ec1的负极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接入第四电阻r4和电解电容ec1串联的共同点之间,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警报器bz1的一端连接,所述警报器bz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rl1的5脚连接。

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路上电后,使用者按下开关按键3,通过调节第一电位器9设定定时时间,随后继电器驱动电路5导通治疗电路6,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强度电位器7,去调节电流的强度,以此达到自己合适的电流大小,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第一指示灯10,以此来判断治疗仪是否正在进行工作,若第一指示灯10亮起,则治疗仪正在进行工作,反之未在进行工作,同时第一指示灯10还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在所设定的时间达到后,治疗过程结束,此时报警电路11可以控制蜂鸣器12响起,提醒使用者治疗已经结束。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