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钉成型件及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1197发布日期:2021-05-19 00:4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吻合钉成型件及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吻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吻合钉成型件及吻合器。


背景技术:

2.吻合器被广泛地用于缝合人体消化道器官、呼吸道器官和泌尿生殖器官,替代手工缝合操作,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割被缝合组织时,可以在操作吻合器击发机构推出吻合器的切割刀切割被夹紧的待缝合组织,同时,吻合钉从钉仓内脱出,将组织缝合。吻合钉脱出钉仓后需要通过成型件使其夹紧在人体组织上,切割刀行进时,成型件上的刀槽对切割刀导向。现有的成型件通常是一体设置的,将一块金属件上加工刀槽等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11129742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成型件。但是,由于刀槽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打磨、抛光等加工步骤,刀槽很难进行上述加工步骤,同时,加工完成后也难以观察刀槽的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便于刀槽加工及观察的吻合钉成型件及吻合器。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吻合钉成型件,包括主体和上盖,所述主体设有导孔,主体上表面设有容纳部,容纳部与导孔通过镂空部连通,导孔上方具有刀槽,镂空部的面积大于导孔的面积,所述上盖设置在容纳部中且与主体连接,上盖具有导槽,导槽与导孔相对设置。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纳部具有腰形开口部。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纳部包括底板,镂空部设置在底板上。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槽位于镂空部和导孔之间。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槽一端具有斜面。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孔为直线导孔,所述导槽为直线导槽。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两端为弧形。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与上盖通过焊接连接。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盖边缘与容纳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13.一种吻合器,包括吻合钉成型件和钉仓座,吻合钉成型件与钉仓座之间具有钳口。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吻合钉成型件及吻合器,将成型件拆分为主体和上盖两个部件,从而使主体上的刀槽在加工时能够被观察到,方便加工;此外,上盖和主体连接后能够保持表面平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吻合钉成型件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的另一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吻合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吻合钉成型件10包括主体1和上盖2,所述主体1设有导孔11,导孔11用于使切割刀能够沿导孔方向移动。主体1上表面设有容纳部12,容纳部12与导孔11通过镂空部13连通,导孔11上方具有刀槽14,镂空部13的面积大于导孔11的面积,当主体1在加工时,使得导孔11上方的刀槽14能够露出。所述上盖2设置在容纳部12中且与主体1连接,方便上盖在主体上定位安装;上盖2具有导槽21,导槽21与导孔11相对设置,使得切割刀能够在吻合钉成型件中滑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现有技术的一体的吻合钉成型件分成主体1和上盖2两个部件分别加工,使得在加工主体上的刀槽14时,能够使刀槽14通过镂空部13露出,方便打磨、抛光,同时也便于观察加工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槽14位于镂空部13和导孔11之间。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12具有腰形开口部121,上盖2通过腰形开口部121放入容纳部12中,使得上盖与主体上表面能够保持平整。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12包括底板122,镂空部13设置在底板122上,上盖2在安装时能够抵靠底板上,便于上盖定位。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槽14一端具有斜面141,从而切割刀能够从斜面上滑入刀槽。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槽14为直线刀槽,所述导槽21为直线导槽,使得切割刀能够沿直线运动。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两端为弧形,便于上盖的安装。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与上盖2通过焊接连接,使得主体和上盖之间连接后能够保持平整,无需在上盖和主体上设置其他连接结构,具体的,所述上盖边缘与容纳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即上盖四周通过焊接与容纳部连接。
29.一种吻合器,吻合钉成型件10和钉仓座20,吻合钉成型件10与钉仓座20之间具有钳口30,钳口关闭时,吻合器的切割刀能够沿刀槽滑动,实现人体组织的切割。
30.本实施例的一种吻合钉成型件及吻合器,将成型件拆分为主体和上盖两个部件,从而使主体上的刀槽在加工时能够被观察到,方便加工;此外,上盖和主体连接后能够保持表面平整。
31.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