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患者身体受压的手术器械托盘。
背景技术:2.医生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多种手术器械,手术过程中需要把手术器械放置在单独配置的托盘上,便于手术时及时取用相应的器械。手术室常用的的托盘是独立支撑在地面上的,可以自由移动。
3.手术器械托盘的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可调节托盘主体的高度。而手术时也常需要降低托盘或升高手术床。无论是调节托盘主体还是手术床,护理人员均要触摸患者肢体与手术器械托盘之间的距离,检查患者肢体是否受压,操作麻烦。并且,若使用高频电刀,未关注到器械托盘与肢体的接触,极易导致电烧伤的发生。以上情况,均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报警提示患者身体与托盘主体间距过小的防止患者身体受压的手术器械托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防止患者身体受压的手术器械托盘,包括支架,支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支架上连接有托盘主体,托盘主体的下侧安装有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电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安装于托盘主体或支架上。红外线接近传感器感应到患者身体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将信号发送给报警器,报警器发出警报,提示医护人员患者身体与托盘主体过近,有受压风险。此时,医护人员可停止调节手术床或托盘主体,以避免患者身体受压。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托盘主体的下侧还连接有用于将被子或衣物鼓起部位往下压的接触伸缩机构。当接触伸缩机构的下端接触鼓起的被子或衣物时,被子或衣物的鼓起部位很容易落下。由于被子或衣物鼓起过高时,红外线接近传感器得到感应时,患者身体与托盘主体之间还有较大间隙,则通过接触伸缩机构将被子或衣物往下压,避免了红外线接近传感器感应到鼓起的被子或衣物时报警的情况。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触伸缩机构包括若干伸缩管,下层伸缩管套设于上层伸缩管内;除最上端伸缩管以外的伸缩管的上端设置有凸台,除最下端的伸缩管以外的伸缩管的下端设置有挂环,下层伸缩管的凸台挂于上层伸缩管的挂环上,最上端的伸缩管与托盘主体连接。当最下端的伸缩管接触鼓起的衣物或被子时,下层的伸缩管收回到上层伸缩管内,则接触伸缩机构的总长变短,接触伸缩机构不会压住患者身体。下层伸缩管的凸台挂于上层伸缩管的挂环上,则伸缩管不会掉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最上端的伸缩管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托盘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滑块套设于滑槽内。滑块可在滑槽内自由移动,根据需要,可将接触伸缩机
构移动到确定位置。并且,接触伸缩机构在受到侧向的力时,滑块能带着这个接触伸缩机构移动,避免接触伸缩机构阻挡患者身体侧向移动的情况。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最下端的伸缩管的下端的形状为半球形,避免最下端的伸缩管的底部为尖锐部位时带来安全隐患的情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管上设置有通孔,若干伸缩管在通孔处通过锁紧螺钉连接在一起。根据使用需要,可将部分伸缩管或全部伸缩管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则接触伸缩机构的伸出长度得以改变。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接触传感器能感应到下方物体的距离,当该距离小于预设值时,红外线接近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报警器,报警器发出警报。医护人员根据警报提示,停止对手术床或托盘主体高度的调节,避免患者身体被托盘主体压住的情况。
14.2.由于被子或衣物鼓起过高时,红外线接近传感器得到感应时,患者身体与托盘主体之间还有较大间隙,则通过接触伸缩机构将被子或衣物往下压,避免了红外线接近传感器感应到鼓起的被子或衣物时报警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接触伸缩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接触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接触伸缩机构的剖视图。
19.图中,1
‑
支架;2
‑
万向轮;3
‑
托盘主体;4
‑
红外线接近传感器;5
‑
报警器;6
‑
接触伸缩机构;11
‑
底座;12
‑
套管;13
‑
伸缩杆;14
‑
锁死螺钉;31
‑
滑槽;61
‑
伸缩管;62
‑
凸台;63
‑
挂环;64
‑
滑块;65
‑
通孔;66
‑
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止患者身体受压的手术器械托盘,包括支架1,支架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支架1上连接有托盘主体3,托盘主体 3的下侧安装有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电连接有报警器 5,报警器5安装于托盘主体3或支架1上。支架1包括底座11,万向轮2 安装于底座11上,底座11上固定有套管12,套管12的一端与底座11固定,套管12内套设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的另一端与托盘主体3连接,套管12上连接有用于将伸缩杆13锁紧的锁死螺钉14。
22.调节托盘主体3的高度时,可通过拉动伸缩杆13在套管12内的伸出距离,再用锁死螺钉14锁紧,从而托盘主体3可调节到确定高度。调节手术床或托盘主体3的高度时,患者身体与托盘主体3之间的间距改变。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感应到患者身体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将信号发送给报警器5,报警器5发出警报,提示医护人员患者身体与托盘主体3过近,有
受压风险。此时,医护人员可停止调节手术床或托盘主体3,以避免患者身体受压。
23.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的型号为e3s
‑
gs20p1,其探测距离为20cm。当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与下方物体的距离小于20cm时,将信号传输给报警器 5,报警器5发出警报。
24.为了避免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误判患者身体距离,如图2~图4所示,所述托盘主体3的下侧还连接有用于将被子或衣物鼓起部位往下压的接触伸缩机构6。当接触伸缩机构6的下端接触鼓起的被子或衣物时,被子或衣物的鼓起部位很容易落下。由于被子或衣物鼓起过高时,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得到感应时,患者身体与托盘主体3之间还有较大间隙,则通过接触伸缩机构6将被子或衣物往下压,避免了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感应到鼓起的被子或衣物时报警的情况。接触伸缩机构6自然垂下时的长度可为30~40cm,而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的探测距离为20cm,当鼓起的被子或衣物被红外线接近传感器4感应到之前即可被接触伸缩机构6压下去。
25.具体地,所述接触伸缩机构6包括若干伸缩管61,下层伸缩管61套设于上层伸缩管61内;除最上端伸缩管61以外的伸缩管61的上端设置有凸台62,除最下端的伸缩管61以外的伸缩管61的下端设置有挂环63,下层伸缩管61的凸台62挂于上层伸缩管61的挂环63上,最上端的伸缩管61 与托盘主体3连接。当最下端的伸缩管61接触鼓起的衣物或被子时,下层的伸缩管61收回到上层伸缩管61内,则接触伸缩机构6的总长变短,接触伸缩机构6不会压住患者身体。下层伸缩管61的凸台62挂于上层伸缩管61的挂环63上,则伸缩管61不会掉落。伸缩管61的数量可为三根,三根收缩管收缩后的长度为接触伸缩机构6自然垂下时长度的三分之一,则接触伸缩机构6能收缩到较短长度,避免接触伸缩机构6压住患者身体的情况。
26.更进一步,最上端的伸缩管61的上端设置有滑块64,托盘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滑槽31,滑块64套设于滑槽31内。滑块64可在滑槽31内自由移动,根据需要,可将接触伸缩机构6移动到确定位置。并且,接触伸缩机构6在受到侧向的力时,滑块64能带着这个接触伸缩机构6移动,避免接触伸缩机构6阻挡患者身体侧向移动的情况。接触伸缩机构6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接触伸缩机构6的滑块64能在滑槽31内自由移动,从而通过调节两个接触伸缩机构6的位置后,两个接触伸缩机构6能在配合下共同将鼓起的被子或衣物压下去。
27.更进一步,最下端的伸缩管61的下端的形状为半球形,避免最下端的伸缩管61的底部为尖锐部位时带来安全隐患的情况。
28.更进一步,所述伸缩管61上设置有通孔65,若干伸缩管61在通孔65 处通过锁紧螺钉66连接在一起。根据使用需要,可将部分伸缩管61或全部伸缩管61通过锁紧螺钉66锁紧,则接触伸缩机构6的伸出长度得以改变。通孔65的位置设置于伸缩管61的上端,则通过锁紧螺钉66将各伸缩管61锁紧在一起时,接触伸缩机构6的长度最短,避免接触伸缩机构6压住患者身体。
2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