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口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3714发布日期:2021-05-14 15:0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口腹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带,具体涉及一种造口腹带。


背景技术:

2.因疾病治疗需要运用手术在腹壁上开口,肠粘膜缝合于此,人工肛门没有括约肌,不能控制粪便排泄。故人工肛门予接造口袋,造口袋的佩戴限制了传统腹带的捆扎。本文所述的造口腹带即是用于包扎患者伤口,使得伤口不开裂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腹带又能固定连接造口袋,对造口袋能起到支托作用。
3.目前,在市场上已经进行销售的造口腹带,通常是在棉布条上开设塑料卡圈套设的造口通道,棉部条的两侧缝接弹网状透气面料,然后在透气面料上布设魔术贴或者雌雄扣(搭扣),在包扎完毕后用于固定。
4.这种结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5.1、由于病患的年龄结构不同,身材胖瘦不同,在实际包裹伤口时,魔术贴或雌雄扣连接的形式,往往会错位,从而影响造口腹带实际使用效果。
6.2、腹带采用弹网状面料,看似这种材质结构在常规使用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遇到体型稍胖的病人,在包覆时为了使两侧魔术带或雌雄扣能够合上,势必会拉紧弹网腹带进行搭接,但是若是拉得太紧,腹带回缩后会勒紧伤口,影响愈合效果,若是拉得不够长,腹带两边又不能搭接上,这样腹带就又失去保护和支托的功能,影响病人伤后愈合以及正常的生理现象。
7.3、棉布仅仅只敷设于造口处,腰身其余部位都是由弹性腹带包裹,这种结构舒适性不佳,且整体透气性能不好,腰身其他部位受压感特别明显,会直接影响伤口部位,肌肤受压后,遍布于肌肤上的毛孔呼吸受到影响,由于长期闷热会使伤口溃烂,不利于患者康复。
8.综上,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舒适性佳、透气性好且使用方便的新型造口腹带。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口腹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在第二部的两侧分别缝制有一根以上的捆扎带,且第二部两侧捆扎带的数量相等,在所述第三部上开设有造口通孔,在所述第一部上开设有定位腰孔。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部上的造口通孔直径要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上的定位腰孔直径,从而当造口通孔与定位腰孔相互重叠时,避免出现定位腰孔部分或者全部遮挡造口通孔,从而影响造口通孔与外界相通的情况。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位于所述第二部同侧的捆扎带沿着其共同的缝合线一字排布,从而当造口腹带整体包裹后,一对对称的捆扎带能够有效的进行捆绑紧固。
13.另外,作为再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以及捆扎带的材质均采用织造方便、透气性佳的棉布,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造口腹带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又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造口腹带的生产加工成本。
14.一种技术改进方案,在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的边缘处均缝制有第一封边条,在捆扎带的边缘处缝制有第二封边条。
15.上述改进技术方案中对造口腹带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封边处理,能够保证造口腹带的织物结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造口周边环境的卫生、整洁,避免散落的织物线头影响造口愈合。
16.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一种造口腹带,其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17.在临床上使用时,可以将造口腹带的造口通孔对准病患腹部造口处,第三部先单手预固定,然后将腹带从患者背后绕过,使第二部紧贴患者背部或腰部,再将第一部回正,使得定位腰孔与造口通孔重合,然后可以分别从两侧拉出捆扎带,根据患者身材在腹前预扎紧,最后将腹带调整到最合理状态,尤其是定位腰孔与造口通孔位置排布需合理,最后用捆扎带再次扎紧。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在患者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造口腹带能够微调腹带松紧程度,同时保证造口与外界始终相通;而且,在造口腹带整体包裹后再采用两侧的捆扎带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魔术贴或者雌雄扣进行紧固,因造口腹带的两侧捆扎带打结的结点位置可灵活调整,实现根据包裹的松紧度以及患者的身材情况进行有效紧固的同时,还能保证其包裹的舒适性。
20.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造口腹带还具备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21.图1是实施例1中造口腹带示意图;
22.图2是实施例1中造口腹带使用实例图一;
23.图3是实施例1中造口腹带使用实例图二;
24.图4是实施例1中造口腹带使用实例图三;
25.图5是实施例2中造口腹带示意图。
26.图中:第一部1、第二部2、第三部3、捆扎带4、造口通孔5、定位腰孔6、第一封边条7、第二封边条8。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口腹带,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的第一部1、
第二部2以及第三部3,在第二部2的两侧分别缝制有五根捆扎带4,位于第二部2同侧的捆扎带4均沿着其共同的缝合线一字排布,且延伸至其对应侧造口腹带部分的边界以外,在所述第三部3上开设有造口通孔5,在所述第一部1上开设有定位腰孔6,所述造口通孔5的直径小于定位腰孔6的直径。
30.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部1、第二部2和第三部3的边缘处均缝制有第一封边条7,在捆扎带4的边缘处缝制有第二封边条8。
31.由于棉布材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故此与患者肌肤紧密接触的腹带部分均采用棉布。
32.上述一种造口腹带在使用时,定位腰孔6与造口通孔5的排布位置如图2

4中所示。例如,定位腰孔6与造口通孔5上下叠合,造口通孔5位于定位腰孔6的左侧设置;定位腰孔6与造口通孔5上下叠合,造口通孔5靠近定位腰孔6的中部位设置;定位腰孔6与造口通孔5上下叠合,造口通孔5位于定位腰孔6的右侧设置。
33.实施例2:
34.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造口腹带,其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根据实际捆扎需求,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部2两侧的捆扎带4数量均为四根。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