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9304发布日期:2021-08-10 14:1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正常生活已经收到了严重影响,加上季节转换期间气候的骤寒骤暖,全球呼吸道疾病的使用者病例持续增加,如何控制病情的发展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人们采用将水溶性药物雾化成微小雾粒让病人吸入,从而缓解了病痛,使得药液雾化的产品就是药物雾化器,现有的药物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呼吸道疾病,是不可或缺的医用器械,药物雾化器是将微小雾粒吸入人体呼吸道中,相对于传统的服药治疗哮喘等呼吸道的疾病的手段,药物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形成微小颗粒的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较为迅速有效治疗,属于二类医疗器械。

如需要雾化治疗的方式,去医院看病排队挂号麻烦,等待时间较长,加上医院本身的环境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价钱较高,不利于使用,如果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用传统治疗方式可能会有副作用,而且药物流经全身的话可能有副作用,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市面上的雾化器结构复杂,不利于携带,而且雾化效果不是很好,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在室内使用,如出门在外需要使用的话,部件较多且不便于携带,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研发一款手持式医用雾化器,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够满足家庭使用的基本要求,且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批量生产与推广使用,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医用雾化器,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端的药杯,所述药杯的底部设有出药管,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出药管连接的雾化片,所述雾化片的前端连接设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设有静电发生器,所述雾化管的前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外并连接设有雾化面罩,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雾化片和静电发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后壳以及设于所述后壳前端并与所述后壳配合的前壳,所述前壳上设有通孔,所述雾化管的前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于所述前壳外,所述控制模块和电池设于所述后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后壳内并与所述雾化片和静电发生器电连接的变压器以及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的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板前端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开关,所述前壳上对应所述开关的位置处设有穿孔,所述开关的前端穿过所述穿孔并伸出于所述前壳外。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信号灯,所述前壳上对应所述信号灯的位置处设有过孔,所述信号灯的前端穿过所述过孔并伸出于所述前壳外。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usb接口,所述后壳上对应所述usb接口的位置处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内位于所述主板的下端还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仓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上对应所述电池仓的位置处设有仓口以及与所述仓口配合的电池盖。

进一步的,所述药杯的顶部设有杯盖。

进一步的,所述药杯为透明药杯,所述药杯的表面设有沿其高度设置的刻度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医用雾化器当将药物放入药杯中后,药物可以沿着出药管流至雾化片的位置处,通过电池提供能量,控制模块控制雾化片震动从而将药物雾化并向前喷出,静电发生器可释放静电杀灭雾化后的药物与空气中混合的细菌,经过雾化后的药物通过雾化管并达到雾化面罩处,使用者通过佩戴雾化面罩便可以直接将经过雾化后的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较为迅速有效治疗,并且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够满足家庭使用的基本要求,且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批量生产与推广使用,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手持式医用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2为手持式医用雾化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手持式医用雾化器,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呈放药物的药杯1,药杯1的下端设有用于药物流经的出药管11,出药管11向下伸入至壳体1的内部,在壳体的内部位于出药管11的末端位置处设有与出药管11连接的雾化片12,雾化片12的前端连接设有雾化管13,雾化管13的内部设有静电发生器20,雾化管13的前端伸出于壳体的外部并连接设有雾化面罩14,在壳体的内部还设有与雾化片12电连接的用于控制整个雾化器工作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池21;上述结构中,当将药物放入药杯1中后,药物可以沿着出药管11流至雾化片12的位置处,通过电池21提供能量,控制模块控制雾化片12将药物雾化并向前喷出,经过雾化后的药物流经雾化管13,在雾化管13内可利用静电发生器20释放出的静电杀灭雾化后的药物与空气中混合的细菌,之后雾化后的药物流向雾化面罩14,使用者可以佩戴雾化面罩14从而可以直接将经过雾化后的药物通过鼻部或口部吸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较为迅速有效治疗。

具体的,在药杯1的下端固定连接设有雾化片固定件15,雾化片固定件15上设有用于容纳雾化片12的凹槽16,雾化片12固定设于凹槽16内,在凹槽16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与雾化片12连接的管道接口17,出药管11设于雾化片固定件15的后端并与管道接口17连接,在雾化片固定件15的前端设有用于固定雾化管13的雾化管安装座18,静电发生器20安装设于雾化管安装座18上,雾化管13固定设于雾化管安装座18的前端;通过将雾化片12固定设于雾化片固定件15上凹槽16内,并且通过管道接口17将出药管11和雾化片12连接,使得整体结构便于拆卸,当需要更换雾化片12的时候能够较为快速方便的操作。

具体的,药杯1的顶部设有杯盖10,且药杯1为透明药杯,在药杯1的前端的表面上设有沿其高度设置的刻度条19,杯盖10能够防止药杯1内的药物发生倾倒,药杯1为透明药杯故而刻度条19能够较为方便的读取药杯1内所剩药物的多少,便于使用者按次按量进行使用。

具体的,壳体包括后壳2以及设于后壳2的前端并与后壳2配合的前壳4,前壳4上设有通孔41,雾化管13的前端穿过通孔41并伸出于前壳4的外部,控制模块和电池21设于后壳2内,在后壳2内还设有用于稳定雾化片固定件15的卡槽22,雾化片固定件15可与卡槽22配合固定,防止设于雾化片固定件15上的雾化片12以及雾化管安装座18等部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晃动从而造成雾化器的损坏。

具体的,在后壳2的内部设有电池仓23,在后壳2上对应电池仓23的位置处设有电池仓口(图中未示出),与电池仓口配合还设有电池盖24,电池21设于电池仓23内并与控制模块连接为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无需再增加外接电源,便于携带,当电池21的使用寿命衰退时,可通过打开电池盖24进行更换。

具体的,在后壳2内位于电池仓23的前端设有主板卡台25,在后壳2内位于电池仓23的上端设有变压器卡台26,控制模块包括固定设于主板卡台25上的主板27以及固定设于变压器卡台26上并与主板27电连接的变压器28,主板27与电池21电连接,变压器28与雾化片12和静电发生器20电连接;上述结构中,通过电池21供电,主板27控制变压器28进而控制雾化片12震动,使得通过出药管11到达雾化片12后端的药物在雾化片12处雾化并向前喷出,经过雾化后的药物流经雾化管13,在雾化管13内可利用静电发生器20释放出的静电杀灭雾化后的药物与空气中混合的细菌,之后雾化后的药物流向雾化面罩14处。

具体的,在主板27的前端还设有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29以及用于显示雾化器工作状态的信号灯30,在前壳4上对应开关29的位置处设有用于供开关29穿过的穿孔42,开关29的前端穿过穿孔42并伸出于前壳4的外部,在前壳4上对应信号灯30的位置处设有用于供信号灯30穿过的过孔43,信号灯30的前端穿过过孔43并伸出于前壳4的外部;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进而控制雾化器是否工作,信号灯30能够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表明雾化器当前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主板27的底端还设有与主板27电连接的usb接口31,在后壳2上对应usb接口31的位置处设有开口32;usb接口31可以外接电源对主板27进行供电,进而对电池21进行充电,也可以在不使用电池21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进而实现雾化器的工作,增加了雾化器的使用方式,使用更为灵活。

在上述实施例中,usb接口31为usb-c接口或micro-usb接口,使用不同的接口可增加雾化器的使用便利性,能够为不同喜好的使用者所选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