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
背景技术: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用户控制颈部按摩仪实现某些功能控制,例如实现颈部按摩仪的开启、关闭、按摩模式选择、按摩力度调节等,通常会在颈部按摩仪上设置多个按键,以便于用户可通过按压对应的按键来操控颈部按摩仪的相应操作。
3.然而,颈部按摩仪上的多个按键通常为相互独立且临近设置的按键,在用户佩戴颈部按摩仪后,用户通常看不到颈部按摩仪上的按键,难以区分上述按键,易出现误操作的情况,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无需区分按键,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方便用户的操作。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柄,应用于颈部按摩仪,所述手柄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滚轮按键,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之间的膨胀段,所述膨胀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膨胀段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膨胀段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膨胀段中,所述滚轮按键可活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向对所述电路板发生不同的运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不同的信号。
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两相对端分别为连接端以及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用于安装至所述颈部按摩仪的中间支架,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一侧面;
7.所述第一部分自所述连接端向所述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并逐渐远离所述第一侧面伸展,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自由端,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位置形成所述膨胀段。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第一侧面伸展并延伸至所述自由端,以使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自由端处形成缩口状。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以及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盖合连接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壳体的
朝向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壳体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自所述连接端平滑延伸至所述自由端。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膨胀段的外侧表面,所述外侧表面为所述膨胀段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外表面。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且连通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避让孔。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段的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内表面与所述滚轮按键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或等于2mm。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的宽度为l1,所述避让孔的沿所述滚轮按键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l1<l2。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的所述宽度与所述滚轮按键的所述宽度的差为
△
l,
△
l=l2‑
l1,1mm≤
△
l≤5mm。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可按压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滚轮按键可相对所述电路板在初始状态以及按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滚轮按键未被按压的状态,所述按压状态为所述滚轮按键被按压的状态;
17.所述避让孔具有沿所述滚轮按键的直径方向的边缘,所述避让孔的边缘与所述滚轮按键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隔,所述滚轮按键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间隔大于或等于0.3mm。
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可转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一信号为不同的信号。
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具有感应孔,所述滚轮按键具有靠近所述编码器的第一侧,所述滚轮按键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感应孔内,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相对所述感应孔转动,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在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所述感应孔转动,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二信号。
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还可按压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滚轮按键还用于在被按压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三信号。
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一面还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滚轮按键具有靠近所述控制按键的第二侧,所述滚轮按键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位置与所述控制按键的位置对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被按压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按压所述控制按键,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三信号。
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用于增大所述滚轮按键的外周面的摩擦力。
2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中间
支架以及第一方面的手柄,所述手柄的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
24.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手柄,应用于颈部按摩仪,所述手柄包括:
25.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电路板;以及
26.滚轮按键,所述滚轮按键可转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滚轮按键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向第一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一信号,以及还用于在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不同的信号。
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具有感应孔,所述滚轮按键具有靠近所述编码器的第一侧,所述滚轮按键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感应孔内,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被向第一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所述感应孔转动,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一信号,以及还用于在被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二信号。
2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滚轮按键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滚轮按键设置,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电路板还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支架由所述容置腔的靠近所述第二面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支架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3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且可相对所述第一轴孔转动。
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还可按压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滚轮按键还用于在被按压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为不同信号。
3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还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滚轮按键具有靠近控制按键的第二侧,所述滚轮按键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位置与所述控制按键的位置对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被按压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按压所述控制按键,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三信号。
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滚轮按键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3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滚轮按键设置,所述控制按键设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电路板还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支架由所述第一手柄的靠近所述第二面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形成并穿设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贯穿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轴孔且可相对所述第二轴孔转动。
3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的穿设于所述通孔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用于增大所述滚轮按键的外周的摩擦力。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及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对接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的中间位置。
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稳固所述滚轮按键,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贴合,所述固定支架设有滚轮过孔,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滚轮过孔。
3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设有支柱,所述支柱抵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固定支架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向外延伸有翻边,所述翻边环绕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翻边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且所述翻边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抵接。
4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还包括设有滑槽的滑槽件,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面设有与所述滑槽件形状相匹配的凹陷,所述滑槽件设于所述凹陷内,且所述滑槽连通于所述滚轮过孔,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滚轮过孔以及所述滑槽。
4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件的所述滑槽呈扩口状,且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为大径端。
4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件设有卡勾,所述凹陷内设有与所述卡勾卡固连接的卡槽,或者,所述滑槽件设有卡槽,所述凹陷内设有与所述卡槽卡固连接的卡勾。
4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mm。
4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件为透光件。
4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有led灯,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线经所述通孔射出。
4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线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所述led灯用于在按压所述滚轮按键时发出所述第一光线,以及所述led灯还用于在转动所述滚轮按键时发出所述第二光线。
4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滚轮按键的外表面不超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或
48.所述滚轮按键的外表面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49.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中间支架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的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
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将按键设计为滚轮按键,该滚轮按键可活动设于电路板上,能够通过控制该滚轮按键相对电路板发生不同的运动以向电路板反馈不同信号,从而可利用一个滚动按键实现多个按键的功能,这样一来,可通过一个按键的滚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实现不同操作命令的选择,以使用户需要对滚轮按键进行操作时,无需辨认、区分不同的按键,只需直接对滚轮按键进行不同操作即可,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52.进一步,本实施例还将滚轮按键设于壳体的膨胀段,利用膨胀段处横截面积大于壳体的与膨胀段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为滚轮按键的活动提供较大的避位空间,避免滚轮按键与电路板或壳体内的其他部件(电池、喇叭等)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
53.并且,通过设置膨胀段使得壳体的横截面积在膨胀段处增大,进而使得壳体在视觉上和触觉上形成段落感,用户手持手柄时,壳体可与用户手部形成限位,提供较佳的握持感,且便于用户通过视觉或触觉的方式快速找到滚轮按键的位置,操作舒适性较佳。
附图说明
5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5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第一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57.图3是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8.图4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第一手柄(省略第一壳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6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6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一手柄的剖视图;
6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一手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63.图9是图8中的第一手柄未示出第一壳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6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电路板和第二壳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6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电路板和第二壳体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66.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67.图13是图9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68.图14是图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69.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70.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固定支架和滑槽件的结构示意图;
71.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72.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
73.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滑槽件的结构示意图;
74.图20是图16的剖视图;
75.图21是图19的俯视图。
76.图标:100
‑
颈部按摩仪;1
‑
中间支架;2
‑
第一手柄;3
‑
第二手柄;20
‑
壳体;201
‑
容置腔;202
‑
通孔;203
‑
外表面;204
‑
第一侧面;205
‑
第二侧面;2051
‑
第一部分;2052
‑
第二部分;20a
‑
第一壳体部分;20b
‑
第二壳体部分;20c
‑
自由端;20d
‑
膨胀段;20e
‑
连接端;21
‑
滚轮按键;211
‑
第一转轴;212
‑
第二转轴;213
‑
防滑结构;21a
‑
第一侧;21b
‑
第二侧;21c
‑
外周面;22
‑
电路板;22a
‑
第一面;22b
‑
第二面;22c
‑
避让孔;22d
‑
边缘;221
‑
编码器;221a
‑
感应孔;222
‑
控制按键;223
‑
第一过孔;23a
‑
第一支架;23b
‑
第二支架;231
‑
第一轴孔;232
‑
第二轴孔;233a
‑
第一端面;233b
‑
第三端面;234a
‑
第二端面;234b
‑
第四端面;235a
‑
第三侧面;235b
‑
第五侧面;236a
‑
第四侧面;236b
‑
第六侧面;237a
‑
第一支撑部;237b
‑
第二支撑部;24
‑
固定支架;241
‑
滚轮过孔;242
‑
支柱;243
‑
翻边;244
‑
凹陷;2441
‑
卡槽;25
‑
滑槽件;251
‑
滑槽;252
‑
卡勾;第一间隔a1;第二间隔a2。
具体实施方式
7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78.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79.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0.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8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无需区分按键,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方便用户的操作。
83.实施例一
84.请一并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颈部按摩仪100的结构示意图。该颈部按摩仪100可佩带至人体颈部,对人体颈部进行按摩。该颈部按摩仪100包括中间支架1以及两个手柄,其中,两个手柄分别为第一手柄2以及第二手柄3,该中间支架1被构造成c字形,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分别连接至该中间支架1的左、右两端。其中,中间支架1、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可为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手柄2和该第二手柄
3的外形及结构大致相同,但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该第一手柄2和该第二手柄3的外形或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85.该第一手柄2和该第二手柄3分别是指用户佩戴该颈部按摩仪100时,位于用户颈部左侧、右侧的部分,中间支架1则对应用户的颈部后侧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可应用于商旅用户、商务办公用户或者居家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时,该中间支架1的c字形开口可刚好适配用户的颈部,从而使得中间支架1可贴合于用户的颈部后侧,而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则分别贴合于用户颈部的左侧和右侧。
86.本实施例以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结构相同,且下文主要结合附图对第一手柄2的具体结构为例展开详细说明。
87.一并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手柄2包括壳体20、滚轮按键21以及电路板22,该壳体20具有容置腔201,该壳体20还具有位于该壳体20的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之间的膨胀段20d,该膨胀段20d的横截面积大于该壳体20的与该膨胀段20d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该膨胀段20d设有连通于该容置腔201的通孔202,该电路板22设于该容置腔,且该电路板22至少部分位于该膨胀段20d中,该滚轮按键21可活动设于该电路板22上,且该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该通孔202,该滚轮按键21用于在相对该电路板22发生不同的运动时向该电路板22反馈不同的信号。
88.该通孔202设于该膨胀段20d的外表面203。
89.其中,膨胀段20d是指从外观上看,该壳体20上的相较于壳体20的其他部分向容置腔201外的扩张的一段,由于壳体20各处的壳厚大致相同,壳体20的膨胀段20d处向容置腔201外扩张,从而增大了膨胀段20d处的横截面积,进而增大容置腔201在膨胀段20d处的体积,为安装滚轮按键21提供了较大的安装空间。
90.壳体20在膨胀段20d处向容置腔201外扩张,使得壳体20在视觉上和触觉上形成段落感,用户手持手柄时,壳体20可与用户手部形成限位,提供较佳的握持感,且便于用户通过视觉或触觉的方式快速找到滚轮按键21的位置,操作舒适性较佳。
91.该通孔202设于该膨胀段20d的外侧表面,该外侧表面为该膨胀段20d的背离用户颈部的外表面203。也就是说,该颈部按摩仪100佩戴至用户颈部时,该通孔202不受用户颈部遮挡,便于用户通过该通孔202操作该滚轮按键21,用户使用体验较佳。
92.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本实施例的滚轮按键21,可通过操控滚轮按键21使其相对电路板22发生不同的运动,以向电路板22反馈不同的信号,从而可利用一个滚轮按键21实现多个按键的功能,即,可通过一个按键的不同运动实现不同的操作命令的选择,使得用户在操作颈部按摩仪100时,无需辨认、区分不同的按键,可通过不同方式操作滚轮按键21使其向电路板22反馈不同的信号,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大大方便用户的操作。
93.考虑到滚轮按键21相较于常规按键具有一定的直径,体积较大,占用手柄的空间较大。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壳体20形成膨胀段20d,膨胀段20d处的容置腔201的体积较大,将滚轮按键21安装于膨胀段20d处,膨胀段20d为滚轮按键21提供较大的避位空间,避免滚轮按键21在相对电路板22发生运动时与电路板22或壳体20内的其他部件(电池、喇叭等)甚至于壳体自身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
94.由上述可知,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该通孔202,因此,该滚轮按键21可凸出于该通孔202,或位于该通孔202中。
9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不超过该壳体20的外表面203(即设有通孔202的一面)。这样,可以避免用户使用时误触滚轮按键21而导致无操作该颈部按摩仪100的情况发生,例如,可能误切换按摩模式、增大或减小按摩力度等情况。
96.作为另一种可选的的实施方式,该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凸出于该壳体20的外表面203(即设有通孔202的一面)。这样,易于用户触碰滚轮按键21,便于用户迅速找到该滚轮按键21。尤其是颈部按摩仪100佩戴至用户颈部时,用户难以通过视觉判断滚轮按键21的具体位置。
97.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20的两相对端分别为连接端20e以及自由端20c,该连接端20e用于安装至该颈部按摩仪100的中间支架1,该壳体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204以及第二侧面205,该第二侧面205包括第一部分2051以及第二部分2052,该通孔202设于该第一侧面204,该第一部分2051自该连接端20e向该自由端20c的方向延伸并逐渐远离该第一侧面204伸展,该第二部分2052自该第一部分2051远离该连接端20e的一端延伸至该自由端20c,该壳体20在该第一部分2051和该第二部分2052的连接处与该第一侧面204之间的位置形成该膨胀段20d。其中,该连接端20e为该壳体20连接于该中间支架1的一端,该自由端20c为与该连接端20e相反的一端,其远离该中间支架1设置,由于该颈部按摩仪100整体具有一定弹性,可适配用户颈部发生一定形变,改变c字形开口的大小,则此时,该第一手柄2和该第二手柄3的自由端20c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98.该第二侧面205为该壳体20的朝向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该第一侧面204为该壳体20的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该第一侧面204自该连接端20d平滑延伸至该自由端20c。也就是说,在形成该膨胀段20d以为滚轮按键21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的同时,一方面,该膨胀段20d朝向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第二侧面205)形成凸起,适配用户颈部形态,提高颈部按摩仪100的佩戴舒适性;另一方面,膨胀段20d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第一侧面204)平滑过渡,用户通过第一侧面204的通孔202操作该滚轮按键21时,用户滚动该滚轮按键21可沿该第一侧面204自连接端20e向自由端20c或自自由端20c向连接端20e的方向滑动,滑动时用户手指可贴近第一侧面204,用户手指随第一侧面204的平滑延伸而平滑滚动该滚轮按键21,落差较小,操作体验较佳。
9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第一部分2051逐渐远离该第一侧面204伸展,使得该第一部分2051与该第一侧面20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使得该壳体20从外观上看逐渐向外膨胀,即,该壳体20的容置腔201的体积逐渐增大,该第一部分2051远离该连接端20e的一端处的容置腔201相较于第一部分2051的其他位置的容置腔201体积较大,从而该第一部分2051和该第二部分2052的连接处与该第一侧面204之间形成该膨胀段20d。
100.进一步地,该第二部分2052自该第一部分2051远离该连接端20e的一端逐渐靠近该第一侧面204伸展并延伸至该自由端20c,以使该第二部分2052和该第一侧面204在该自由端20c处形成缩口状。也就是说,在从连接端20e至自由端20c的方向上,该第二侧面205与该第一侧面204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使得该壳体20整体呈容置腔201的体积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从连接端20e处逐渐增大,在膨胀段20d处体积较大,而后体积减小,在自由端20c处形成缩口状。该颈部按摩仪100佩戴至用户颈部时,由于该壳体20的横截面积沿连接端20e向该膨胀段20d逐渐增大,该膨胀段20d能够对应用户颈部一侧至用户颈部的前侧皮肤(靠近喉结两侧的皮肤)过渡的弧形,呈水滴形贴合于用户颈部,膨胀段20d可补充因用户颈部
自一侧向前侧皮肤逐渐远离壳体20形成的间隙,具有限位效果,使得壳体20紧贴用户颈部,进而使得颈部按摩仪100可紧凑夹持与用户颈部,有效防止颈部按摩仪100自用户颈部脱落的情况发生。
101.可选地,该第一部分2051和该第二部分2052均为弧形段,且第一部分2051和第二部分2052为弧形过渡连接,第二部分2052和第一侧面204为弧形过渡连接。这样,可使得该第一部分2051和该第二部分2052的过渡平滑,第二部分2052和第一侧面204的过渡平滑,使得该壳体20的第一侧面204和第二侧面205的过渡平滑,便于用户佩戴时壳体20的外表面203贴合用户颈部线条,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102.可选地,上述壳体20可为完整的壳体20或由多个壳体20对接形成。示例性地,该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0a以及第二壳体部分20b,该第二壳体部分20b与该第一壳体部分20a盖合连接形成该容置腔201,该第一壳体部分20a具有该第一侧面204,该第二壳体部分20b具有该第二侧面205,该电路板22设于该第二壳体部分20b。采用第一壳体部分20a和第二壳体部分20b盖合连接的设计,有利于拆装壳体20,方便生产及检修该颈部按摩仪100。其中,第一壳体部分20a为该壳体20位于外侧的部分,该第二壳体部分20b为该壳体20位于内侧的部分,外侧是指该颈部按摩仪100配置至用户颈部时,背离用户颈部的一侧,内侧是指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这样,方便用户触摸寻找到滚轮按键21,方便操作;而且在颈部按摩仪100放置于桌面上时,滚轮按键21不易与桌面接触到,从而可避免误触该滚轮按键21。
103.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电路板2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22a以及第二面22b,该第一面22a朝向该通孔202设置,该电路板22设有与该通孔202相对且连通的避让孔22c,该避让孔22c贯穿该第一面22a和该第二面22b,该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该避让孔22c。通过使得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该避让孔22c,使得该滚轮按键21与电路板22设置更加紧凑,第一手柄2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有利于颈部按摩仪100的小型化设计。并且可避免滚轮按键21与电路板22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
104.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电路板22朝向滚轮按键21设置一面定义为第一面22a,将电路板22背离滚轮按键21设置的一面定义为第二面22b,上述定义仅作为示例,不以此限定本实施例的范围。
105.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考虑到采用该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该避让孔22c的设计,则该膨胀段20d的与电路板22的第二面22b相对的内表面与滚轮按键21之间不存在电路板22将两者分隔。因此,本实施例的膨胀段20d的与该第二面22b相对的内表面与该滚轮按键2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a1,该第一间隔a1大于或等于2mm。这样,滚轮按键21在相对该电路板22发生运动时,可避免滚轮按键21与膨胀段20d的内表面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实现避让。
106.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该滚轮按键21的宽度为l1,该避让孔22c的沿该滚轮按键21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l1<l2。其中,
△
l=l2‑
l1,1mm≤
△
l≤5mm。可以理解的是,
△
l为该避让孔22c的沿该滚轮按键21的宽度方向的宽度l2与该滚轮按键21的宽度的l1的差值,通过设计该差值使得该滚轮按键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与避让孔22c之间形成间隙,避免滚轮按键21与避让孔22c发生干涉而导致磨损滚轮按键21或电路板22的情况发生。则
△
l可为1mm、2mm、3mm、4mm或5mm,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较具体限定。
107.一些实施例中,该滚轮按键21可转动设于该电路板22上,该滚轮按键21用于在沿
第一方向转动时向该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向该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与该第一信号为不同的信号。可选地,用户可通过转动该滚轮按键21实现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力度的档位切换,以调节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力度,例如: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增大按摩力度;而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减小按摩力度。又例如: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增大按摩力度;而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减小按摩力度。其中顺时针方向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逆时针方向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108.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也可通过转动该滚轮按键21实现按摩模式的选择切换,选择不同的按摩模式;或实现颈部按摩仪100的开启或关闭。
109.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100可包括自动模式(缓解肌肉紧张、疲劳、疼痛)、舒缓模式(缓解及修复急性肌纤维损伤)和活力模式(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等按摩模式。例如,颈部按摩仪100的当前按摩模式为自动模式,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以将当前的按摩模式切换成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而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启动或关闭该颈部按摩仪100。又例如:颈部按摩仪100的当前按摩模式为自动模式,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启动或关闭该颈部按摩仪100;而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以将当前的按摩模式切换成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
110.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该电路板22设有编码器221,该编码器221具有感应孔221a,该滚轮按键21具有靠近该编码器221的第一侧21a,该滚轮按键21设有连接于该第一侧21a的第一转轴211,该第一转轴211穿设于该感应孔221a内,该滚轮按键21用于在沿该第一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该第一转轴211相对该感应孔221a转动,以向该电路板22反馈该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在沿该第二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该第一转轴211相对该感应孔221a转动,以向该电路板22反馈该第二信号。
111.示例性地,用户沿第一方向转动该按压该滚轮按键21时,与此同时该第一转轴211相对感应孔221a转动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增大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力度。用户沿第二方向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与此同时该第一转轴211相对感应孔221a转动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减小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力度。
11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滚轮按键21可转动设于该电路板22上,该壳体20的容置腔201内可设有第一支架23a,该第一支架23a位于该滚轮按键21的第一侧21a,且该第一支架23a与该第一转轴211转动连接。示例性地,该第一支架23a上可设有贯穿的第一轴孔231,第一转轴211穿设于第一轴孔231且可相对第一轴孔231转动,以实现第一转轴211与第一支架23a转动连接。
113.可选地,该第一支架23a由容置腔201的靠近第二面22b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朝向该电路板22延伸形成,且第一支架23a穿设于该避让孔22c与第一转轴211转动连接。这样,除了实现滚轮按键21可转动设于电路板22上,可通过避让孔22c对电路板22的安装起预定位作用,有利于快速定位电路板22以实现电路板22的安装,降低生产难度。
114.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23a也可设于该电路板22的第一面22a上,此时,该第一支架23a和该滚轮按键21位于该电路板22的同一侧,第一支架23a可与第一转轴211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支架23a可为条形板状结构。
115.一些实施例中,该按键还可按压设于该电路板22上,该滚轮按键21还用于在被按压时向该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其中,第三信号与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不同的信号。
116.示例性地,用户可通过按压该滚轮按键21实现按摩模式的选择切换,以选择不同的按摩模式;或实现颈部按摩仪100的开启或关闭。例如:用户可通过长按压该滚轮按键21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启动或关闭颈部按摩仪100。又例如: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模式为自动模式,若此时用户想使用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则用户可通过短按压该滚轮按键21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将当前的按摩模式切换成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
117.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滚轮按键21可以控制颈部按摩仪100的开启、关闭、按摩模式选择、按摩力度调节,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够通过按压或滚动该滚轮按键21向电路板22反馈不同信号,从而可利用一个滚轮按键21实现多个按键的功能,即可通过一个滚轮按键21的按压和滚动操作实现不同操作命令的选择,以使用户需要对滚轮按键21进行操作时,无需辨认、区分不同的按键,只需直接对滚轮按键21进行按压或滚动操作即可,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更加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118.其中,长按压滚轮按键21是指按压该滚轮按键21的时间超过2s,则短按压滚轮按键21是指按压该滚轮按键21的时间不超过2s。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长按压滚轮按键21是指按压该滚轮按键21的时间超过3s、4s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并且,还可通过短时间内双击的按压方式(例如2s或3s内按压滚轮按键21两次)向电路板22反馈第四信号,以实现控制颈部按摩仪100的其他功能。
119.也就是说,该滚轮按键21可相对该电路板22在初始状态以及按压状态之间切换,该初始状态为该滚轮按键21未被按压的状态,该按压状态为该滚轮按键21被按压的状态。
120.可选地,结合图3所示,该避让孔22c具有沿该滚轮按键21的直径方向的边缘22d,该避让孔22c的边缘22d与该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之间具有第二间隔a2,该滚轮按键21处于初始状态时,该第二间隔a2大于或等于0.3mm。考虑到该滚轮按键21具有一定的按压行程,其在初始状态时,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距离避让孔22c的边缘22d较远,在按压状态时,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距离避让孔22c的边缘22d较近,该按压行程大致为0.25mm。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二间隔a2采用大于或等于0.3mm的设计,可避免滚轮按键21从初始状态切换至按压状态时,与电路板22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
121.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2朝向该通孔202的一面设有控制按键222,该滚轮按键21具有靠近该控制按键222的第二侧21b,该滚轮按键21设有连接于该第二侧21b的第二转轴212,该第二转轴212的位置与该控制按键222的位置对应,该滚轮按键21用于在被按压时同步带动该第二转轴212按压该控制按键222,以向该电路板22反馈该第三信号。
122.也就是说,用户按压该滚轮按键21时,与此同时该第二转轴212触碰按压该控制按键222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例如:启动或关闭该颈部按摩仪100,或者是切换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模式。
1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实现滚轮按键21可按压设于电路板22上,该
壳体20的容置腔201内还设有第二支架23b,该第二支架23b位于滚轮按键21的第二侧21b,且第二支架23b与第二转轴212转动连接。示例性地,该第二支架23b上可设有贯穿的第二轴孔232,该第二转轴212穿设于第二轴孔232且可相对第二轴孔232转动,以实现第二支架23b与第二转轴212的转动连接。
124.可选地,该第二支架23b由容置腔201的靠近第二面22b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朝向该电路板22延伸形成,且第二支架23b穿设于该避让孔22c与第二转轴212转动连接。这样,除了实现滚轮按键21可按压设于电路板22上,可通过避让孔22c对电路板22的安装起预定位作用,有利于快速定位电路板22以实现电路板22的安装,降低生产难度。
125.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3b也可设置在电路板22的第一面22a上,此时同时第二支架23b和滚轮按键21位于电路板22的同一侧,第二支架23b同样可以与第二转轴212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二支架23b可为条形板状结构。
126.可选地,该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设有防滑结构213,该防滑结构213用于增大该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的摩擦力。示例性地,防滑结构213可为多个,且间隔分布于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可以增大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21c的摩擦力,便于用户滚动该滚轮按键21。防滑结构213具体可为防滑凸起或防滑纹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1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仪100及其手柄,将按键设计为滚轮按键21,该滚轮按键21可活动设于电路板22上,能够通过控制该滚轮按键21相对电路板22发生不同的运动以向电路板22反馈不同信号,从而可利用一个滚动按键实现多个按键的功能,这样一来,可通过一个按键的滚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实现不同操作命令的选择,以使用户需要对滚轮按键21进行操作时,无需辨认、区分不同的按键,只需直接对滚轮按键21进行不同操作即可,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128.进一步,本实施例还将滚轮按键21设于壳体20的膨胀段20d,利用膨胀段20d处的横截面积大于壳体20的与膨胀段20d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为滚轮按键21的活动提供较大的避位空间,避免滚轮按键21与电路板22或壳体20内的其他部件(电池、喇叭等)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
129.并且,通过设置膨胀20d段使得壳体20的横截面积在膨胀段20d处增大,进而使得壳体20在视觉上和触觉上形成段落感,用户手持手柄时,壳体可与用户手部形成限位,提供较佳的握持感,且便于用户通过视觉或触觉的方式快速找到滚轮按键21的位置,操作舒适性较佳。
130.实施例二
131.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100,该颈部按摩仪100可佩戴于人体颈部,对人体颈部进行按摩。该颈部按摩仪100包括中间支架1和两个手柄,其中,该两个手柄分别为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该中间支架1被构造成c字形,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则分别连接于中间支架1的左、右两端,其中,中间支架1、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的外形及构造大致相同,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两个手柄的外形或构造进行适应性调整。
132.其中,该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分别是指用户佩戴该颈部按摩仪100时,位于用户颈部左侧、右侧的部分,中间支架1则是对应用户的颈部后侧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可应用于商旅用户、商务办公用户或者是家居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的
颈部按摩仪100时,该中间支架1的c字形开口可刚好卡在用户的颈部,从而使得中间支架1可刚好贴合用户的后颈部,而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3则可分别贴合在用户颈部的左侧和右侧。
133.请参阅图7、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2包括壳体20和滚轮按键21,该壳体20具有容置腔201,且壳体20设有连通于容置腔201的通孔202,容置腔201内设有电路板22。滚轮按键21可转动设于电路板22上,且滚轮按键21设于容置腔201内且部分穿设于通孔202。该滚轮按键21可用于在被向第一方向转动时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以及该滚轮按键21还用于在被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不同的信号。
134.可选地,用户可通过转动该滚轮按键21实现颈部按摩仪的按摩力度的档位切换,以调节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力度,例如: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增大按摩力度;而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减小按摩力度。又例如: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增大按摩力度;而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减小按摩力度。
135.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也可通过转动该滚轮按键21实现按摩模式的选择切换,选择不同的按摩模式;或实现颈部按摩仪100的开启或关闭。
136.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100可包括自动模式(缓解肌肉紧张、疲劳、疼痛)、舒缓模式(缓解及修复急性肌纤维损伤)和活力模式(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等按摩模式。例如,颈部按摩仪100的当前按摩模式为自动模式,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以将当前的按摩模式切换成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而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启动或关闭该颈部按摩仪100。又例如:颈部按摩仪100的当前按摩模式为自动模式,在顺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启动或关闭该颈部按摩仪100;而在逆时针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可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以将当前的按摩模式切换成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
137.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够通过滚动该滚轮按键21向电路板22反馈不同信号,从而可利用一个滚轮按键21实现多个按键的功能,即可通过一个按键的滚动操作实现不同操作命令的选择,以使用户需要对滚轮按键21进行操作时,无需辨认、区分不同的按键,只需直接对滚轮按键21进行按压或滚动操作即可,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138.由上述可知,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该通孔202,因此,该滚轮按键21可凸出于该通孔202,或者是位于该通孔202中。
139.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滚轮按键21的外表面不超过壳体20的外表面203(即设有通孔202的一面),即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不超过壳体20的外表面203。这样,可以避免用户使用时误触滚轮按键21而造成颈部按摩仪100的功能变更的情况,例如,可能出现切换按摩模式、增大按摩力度或减小按摩力度等变更情况。
140.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该滚轮按键21的外表面伸出于壳体20的外表面(即设有通孔202的一面),即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伸出于壳体20的外表面203。这样,易于用户触碰滚轮按键21,便于用户寻找到该滚轮按键21。
141.可选地,该滚轮按键21的穿设于通孔202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结构,
即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结构,通过在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上设置防滑结构,可以增大滚轮按键21的外周面的摩擦力,便于用户滚动该滚轮按键21。
142.可选地,上述壳体20可为完整的壳体或者是由两壳体对接形成的。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该壳体20可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0a及第二壳体部分20b,则壳体20的容置腔201由第一壳体部分20a与第二壳体部分20b对接形成,该通孔202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20a的一端,即该通孔202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20a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上,并且该通孔202位于第一壳体部分20a的中间位置,即滚轮按键21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20a远离中间支架的一端上,并且该滚轮按键21位于第一壳体部分20a的中间位置。这样,方便用户触摸寻找到滚轮按键21,方便操作;而且在颈部按摩仪100放置于桌面上时,滚轮按键21不易与桌面接触到,从而可避免误触该滚轮按键21。
143.请参阅图8、图9,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2设有编码器221,该编码器221具有感应孔221a,滚轮按键21具有靠近编码器221的第一侧,且滚轮按键21设有连接于滚轮按键的第一侧的第一转轴211,该第一转轴211穿设于感应孔221a内,以使该滚轮按键21用于在被向第一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第一转轴211相对感应孔221a转动,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以及使该滚轮按键21在被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
144.示例性地,用户向第一方向转动该按压该滚轮按键21时,与此同时该第一转轴211相对感应孔221a转动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一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增大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力度。用户向第二方向转动该按压该滚轮按键21时,与此同时该第一转轴211相对感应孔221a转动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二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减小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力度。
145.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如图8所示,将电路板22朝向滚轮按键21设置一面定义为第一面22a,将电路板22背离滚轮按键21设置的一面定义为第二面22b,上述定义仅作为示例,不以此限定本实施例的范围。其中,该编码器221设于电路板22的第一面22a。
146.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滚轮按键21可转动设于电路板22上,该壳体20的容置腔201内可设有第一支架23a,该第一支架位于滚轮按键21的第一侧,且第一支架23a与第一转轴211转动连接。示例性地,该第一支架23a上可设有贯穿的第一轴孔231,该第一转轴211穿设于第一轴孔231且可相对第一轴孔231转动,以实现第一支架23a与第一转轴211的转动连接。
147.可选地,该电路板22可设有贯穿第一面22a和第二面22b的第一过孔223,第一支架23a由容置腔201的靠近第二面22b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朝向电路板22延伸形成,且第一支架23a穿设于第一过孔223与第一转轴211转动连接。这样,除了可实现滚轮按键21可转动设于电路板22上,还能借助第一过孔223对电路板22的组装起到定位作用。
148.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3a也可设置在电路板22的第一面22a上,此时同时第一支架23a和滚轮按键21位于电路板22的同一侧,第一支架23a同样可以与第一转轴211转动连接。
149.可选地,第一支架23a可为条形板状结构。如图12所示,第一支架23a具有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面233a和第二端面234a,以及厚度方向上的第三侧面235a和第四侧面236a,其中,第一端面233a固接于壳体20。该第一轴孔231贯穿第二端面234a、第三侧面235a和第四侧面236a,这样方便第一转轴211穿设于第一轴孔231。
150.为了便于描述,第一支架23a的长度方向为沿着如图12中的由下至上的方向所示,则第一支架23a的第一端面233a可为如图12所示的向下方向的一端面(如图12中向下箭头示出的方向),而第一支架23a的第二端面234a可为如图12所示的向上方向的一端面(如图12中向上箭头示出的方向)。第一支架23a的厚度方向为沿着如图13中的由后至前的方向所示,则第一支架23a的第三侧面235a可为如图12所示的向前方向的一侧面(如图12中向前箭头示出的方向),而第一支架23a的第四侧面236a可为如图12所示的向后方向的一侧面(如图12中向后箭头示出的方向)。
151.其中,上述所有方向仅为便于理解做的示例,不限定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152.可选地,该第一支架23a的第三侧面235a凸设有第一支撑部237a,该第一支撑部237a抵接于电路板22的第二面22b,起到支撑电路板22的作用。
153.请参阅图13,该滚轮按键21还可按压设于电路板22上,该滚轮按键21还用于在被按压时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其中第三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一信号为不同信号。
154.示例性地,用户可通过按压该滚轮按键21实现按摩模式的选择切换,以选择不同的按摩模式;或实现颈部按摩仪100的开启或关闭。例如:用户可通过长按压该滚轮按键21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启动或关闭颈部按摩仪100。又例如: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模式为自动模式,若此时用户想使用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则用户可通过短按压该滚轮按键21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以将当前的按摩模式切换成舒缓模式或活力模式。
155.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滚轮按键21可以控制颈部按摩仪100的开启、关闭、按摩模式选择、按摩力度调节,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够通过按压或滚动该滚轮按键21向电路板22反馈不同信号,从而可利用一个滚轮按键21实现多个按键的功能,即可通过一个滚轮按键21的按压和滚动操作实现不同操作命令的选择,以使用户需要对滚轮按键21进行操作时,无需辨认、区分不同的按键,只需直接对滚轮按键21进行按压或滚动操作即可,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更加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156.其中,长按压滚轮按键21是指按压该滚轮按键21的时间超过2s,则短按压滚轮按键是指按压该滚轮按键21的时间不超过2s。
157.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2还设有控制按键222,该滚轮按键21还具有靠近控制按键222的第二侧,且该滚轮按键21还设有连接于滚轮按键21的第二侧的第二转轴212,该第二转轴212的位置与控制按键222的位置对应,以使该滚轮按键21在被按压时同步带动第二转轴212按压该控制按键222,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
158.也就是说,用户按压该滚轮按键21时,与此同时该第二转轴212触碰按压该控制按键222以向电路板22反馈第三信号,以使电路板22做出相应的反馈,例如:启动或关闭该颈部按摩仪100,或者是切换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模式。
159.请参阅图14、图1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滚轮按键21可按压设于电路板22上,该壳体20的容置腔201内还设有第二支架23b,该第二支架23b位于滚轮按键21的第二侧,且第二支架23b与第二转轴212转动连接。示例性地,该第二支架23b上可设有贯穿的第二轴孔232,该第二转轴212穿设于第二轴孔232且可相对第二轴孔232转动,以实现第二支架23b与第二转轴212的转动连接。
160.可选地,电路板22还设有贯穿第一面22a和第二面22b的第二过孔,其中,该第二过
孔可与第一过孔223连通也可以不与第一过孔223连通。示例性地,如图11所示,该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223连通。该第二支架23b由第一手柄2的靠近第二面22b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朝向电路板22延伸形成并穿设于第二过孔与第二转轴212转动连接。
161.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3b也可设置在电路板22的第一面22a上,此时同时第二支架23b和滚轮按键21位于电路板22的同一侧,第二支架23b同样可以与第二转轴212转动连接。
162.可选地,第二支架23b可为条形板状结构。如图15所示,第二支架23b具有长度方向上的第三端面233b和第四端面234b,以及厚度方向上的第五侧面235b和第五侧面236b,其中,第三端面233b固接于壳体20,第五侧面235b与第四侧面236a相对设置。该第二轴孔232贯穿第四端面234b、第五侧面235b和第六侧面236b,这样方便第二转轴212穿设于第二轴孔232。
163.为了便于描述,第二支架23b的长度方向为沿着如图15中的由下至上的方向所示,则第二支架23b的第三端面233b可为如图15所示的向下方向的一端面(如图15中向下箭头示出的方向),而第二支架23b的第四端面234b可为如图15所示的向上方向的一端面(如图15中向上箭头示出的方向)。第二支架23b的厚度方向为沿着如图15中的由后至前的方向所示,则第二支架23b的第五侧面235b可为如图15所示的向前方向的一侧面(如图15中向前箭头示出的方向),而第二支架23b的第六侧面236b可为如图15所示的向后方向的一侧面(如图15中向后箭头示出的方向)。
164.其中,上述所有方向仅为便于理解做的示例,不限定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第二支架23b的长度方向可与第一支架23a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二支架23b的厚度方向可与第一支架23a的厚度方向同向。
165.可选地,该第二支架23b的第六侧面236b凸设有第二支撑部237b,该第二支撑部237b抵接于电路板22的第二面22b,起到支撑电路板22的作用。
166.请参阅图16、图1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2还包括用于稳固滚轮按键21的固定支架24,该固定支架24设于通孔202内,且固定支架24的外侧面与通孔202的内壁面贴合。固定支架24设有滚轮过孔241,该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该滚轮过孔241,这样,固定支架24可起到稳定滚轮按键21的作用,避免按压或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滚轮按键21发生移动而有可能出现松动、误操作,甚至失灵的情况。
167.可选地,该固定支架24朝向电路板22的一面设有支柱242,该支柱242抵接于电路板22,且固定支架24靠近电路板22的一端向外延伸有翻边243,该翻边243环绕固定支架24的外侧面设置,翻边243背离电路板22的一面与壳体20的内表面抵接,且翻边243的外径大于通孔202的外径,这样可以避免固定支架24从通孔202脱离。
168.请参阅图18、图19、图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2还包括设有滑槽251的滑槽件25,该固定支架24背离电路板22的一面设有与滑槽件25形状相匹配的凹陷244,该滑槽件25设于凹陷244内,滑槽251连通于滚轮过孔241,则滚轮按键21部分穿设于滚轮过孔241以及滑槽251。可选地,该滑槽件25可为长圆形部件,滑槽251可为近似的长方形滑槽,且滑槽251可呈扩口状,其远离电路板22的一端为大径端,且滑槽251的表面可为平滑弧面,这样,方便用户转动滚轮按键21。
169.可选地,该滑槽件25设有卡勾252,固定支架24的凹陷244内设有与卡勾252卡固连
接的卡槽2441,或该滑槽件25设有卡槽2441,固定支架24的凹陷内设有与卡槽2441卡固连接的卡勾252。采用卡扣连接方式,连接方式简单,装配便捷。
170.可选地,如图21所示,滑槽251的宽度d大于或等于5mm,例如5mm、6mm、7mm或8mm。将滑槽251的宽度d控制在上述范围,在按压或滚动该滚轮按键21时,用户不易触碰滑槽件25的表面,方便用户操作该滚轮按键21。
171.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2上还设有led灯(未图示),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线可经壳体20的通孔202射出。这样,可以利用led灯发出的灯光快速准确地找到滚轮按键21的位置,解决了用户在佩戴上颈部按摩仪100后看不到滚轮按键21的问题,方便用户操作该滚轮按键21。
172.可选地,上述的光线可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该led灯可用于在按压滚轮按键21时发出第一光线,以及该led灯还可用于在转动滚轮按键21时发出第二光线。这样,在操作滚轮按键21实现不同功能时,led灯会发出对应颜色的光线,从而方便用户分辨不同的按摩模式,或知晓是在增大按摩力度还是在减小按摩力度。
173.示例性地,设定不同的按摩模式对应led灯不同颜色的光线,其对应关系如下表1的所示,按摩力度的调节也对应led灯不同颜色的光线,其对应关系如下表2的所示。
174.按摩模式led灯的光线颜色自动模式红色舒缓模式绿色活力模式黄色
175.表1
176.调节按摩力度led灯的光线颜色增大按摩力度蓝色减小按摩力度紫色
177.表2
178.例如,在颈部按摩仪100启动后,led灯发出的光线为绿色,则此时颈部按摩仪100的按摩模式为舒缓模式。若用户按压该滚轮按键21,led灯发出光线由绿色变成红色,则按摩模式由舒缓模式切换为自动模式,此时用户可通过led灯发出的光线为红色,分辨出此时的按摩模式为自动模式。又例如,用户转动该滚轮按键21时,led灯发出光线为蓝色,则此时是在增大按摩力度。
179.可选地,该滑槽件25为透光件,上述led灯设置在电路板22对应滑槽件25的位置,以使led灯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滑槽件25射出。
18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将按键设计为滚轮按键,能够通过按压或滚动该滚动按键向电路板反馈不同信号,从而可利用一个滚轮按键实现多个按键的功能,即可通过一个按键的按压和滚动操作实现不同操作命令的选择,以使用户需要对滚轮按键进行操作时,无需辨认、区分不同的按键,只需直接对滚轮按键进行按压或滚动操作即可,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18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施例公开的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
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