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监测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1169发布日期:2021-01-26 20:5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睡眠监测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监测带。


背景技术:

[0002]
睡眠监测适用于患有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血管病的人群。与此同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睡眠时出现打鼻熟或打呼噜的情况,此时,人体鼻、咽喉部肌肉松弛、增大,挤压咽喉部气流通道,如果咽部结构将气道完全阻塞,气流完全无法进入肺部,此时就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由此可见,对人体睡眠时的呼吸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0003]
现阶段商用的睡眠监测带常采用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传感器受到压力发生形变过程中而产生电荷信号进行监测。然而,现有的压电传感器受力或发生形变很缓慢时,相应的电荷信号会淹没在噪声中,需要监测的真实动作则容易被忽略。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可以解决现有的睡眠监测带的压电传感器受力在缓慢受力作用时信号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包括:
[0006]
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表面;
[0007]
压力感应组件,所述压力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材料层和电极层,所述离子材料层和所述电极层用于形成双电层界面电容;
[0008]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
[0009]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睡眠监测带上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该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材料层以及电极层,在电场作用下,电极层能够与离子材料层中的电解质,即导电离子之间自动形成具有超级电容属性的双电层界面电容,其单位面积电容率是传统平行板电容的1万倍以上,利用该双电层界面电容所具有的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高睡眠监测带监测心率、呼吸率这些轻微运动的准确率,可以解决压力感应组件在缓慢受力作用时信号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
[001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包括叉指电极。该叉指电极能够与离子材料层形成叉指电极传感器,该叉指电极传感器主要包括四个结构参数,分别为:叉指电极对的对数、叉指宽度、相邻叉指之间的间隙距离以及叉指电极的厚度。这四个参数对基于叉指电极的生化传感器关键性能指标都有很大影响。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可以通过优化叉指电极传感器的相关结构参数提高叉指传感器的性能,且便于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设计得到不同的睡眠监测带。
[001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睡眠监测带还包括位置监测组件,所述位置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材层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使得本实用新
型的睡眠监测带兼具位置监测、呼吸监测以及心率监测等功能。
[001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呈长条状设置,所述位置监测组件和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均为多个,所述位置监测组件和所述压力感应组件沿所述基材层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采用这样的布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的监测范围,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监测干扰。
[001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位置监测组件包括电容触摸传感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
[0014]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和所述位置监测组件上,能够进一步对压力感应组件进行保护。
[001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睡眠监测带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用于将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既能够起到绝缘防护作用,还便于将睡眠监测带缠绕在用户身上,同时能够对压力感应组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得睡眠监测带可以实现双面使用。
[001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材料层位于所述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能够对电极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0um-300um;和/或,所述离子材料层的厚度为20um-300um。将基材层的厚度设置为20um-300um,一方面能够避免将基材层设置得过厚而影响睡眠监测带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整个睡眠监测带的使用寿命和结构稳定性。将离子材料层的厚度设置有20um-300um,既能够保证压力感应组件的感应灵敏度,又能够保证压力感应组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001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材料层包括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或含纤维素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作为基体功能材料,赋予所述离子材料层优异的离子导通性能;聚合物用于将液态离子材料固定在离子材料层中,防止液态离子材料扩散或析出,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组件及睡眠监测带具备可折叠、可剪切、可印刷的功能。将含纤维素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作为离子材料层的制备原料,可以赋予所述离子材料层优异的离子导通性、可印刷性、可剪切性、可折叠性和响应线性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包括硅胶膜、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纤维纸或聚碳酸酯,既能够起到绝缘防护作用,还便于将睡眠监测带缠绕在用户身上。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睡眠监测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
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上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该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材料层以及电极层,在电场作用下,电极层能够与离子材料层中的电解质,即导电离子之间自动形成具有超级电容属性的双电层界面电容,利用该双电层界面电容所具有的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亚毫秒级)、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高睡眠监测带监测心率、呼吸率这些轻微运动的准确率,可以解决压力感应组件在缓慢受力作用时信号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睡眠监测带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图1的睡眠监测带(去掉控制器)的仰视图;
[0024]
图3是图1的睡眠监测带(去掉控制器)的俯视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睡眠监测带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图4的睡眠监测带(去掉控制器)的仰视图;
[0027]
图6是图4的睡眠监测带(去掉控制器)的俯视图。
[0028]
图标:10、基材层;11、第一表面;20、压力感应组件;21、电极层;22、离子材料层;30、控制器;40、电极引线;50、位置监测组件;60、保护层;70、粘接层;8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31]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4]
正如前文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那样,现有的睡眠监测带常采用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传感器受到压力发生形变过程中而产生电荷信号进行监测。然而,现有的压电传感器受力或发生形变很缓慢时,相应的电荷信号会淹没在噪声中,需要监测的真实动作则容易被忽略。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睡眠监测带,本实用新型中的睡眠监测带中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该压力感应组件具有灵敏度高、相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高现有睡眠监测带监测心率、呼吸率这些轻微运动的准确率。
[0035]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36]
实施例一
[0037]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该睡眠监测带包括基材层10、压力感应组件20以及控制器30。
[0038]
其中,基材层10具有第一表面11;压力感应组件20设置于第一表面11,压力感应组件2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材料层22和电极层21;控制器30与电极层21之间通过电极引线40连接。
[0039]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组件2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材料层22和电极层21可指在第一表面11上依次叠设离子材料层22和电极层21,还可以在第一表面11上依次叠设电极层21和离子材料层22方式。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离子材料层22位于电极层21背离基材层10的一侧,便于对电极层21进行保护。
[0040]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睡眠监测带上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20,该压力感应组件2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材料层22以及电极层21,在电场作用下,电极层21能够与离子材料层22中的电解质,即导电离子之间自动形成具有超级电容属性的双电层界面电容,其单位面积电容率是传统平行板电容的1万倍以上,利用该双电层界面电容所具有的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亚毫秒级)、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高睡眠监测带监测心率、呼吸率这些轻微运动的准确率,可以解决压力感应组件20在缓慢受力作用时信号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
[0041]
使用时,用户将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缠绕在身体上或者躺在睡眠监测带上,用户呼吸或者产生心跳时,能够对压力感应组件20施加一定的微小压力,在此过程中,压力感应组件20会发生一定的按压变形,离子材料层22能够与电极层21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双电层界面电容产生变化,通过电极引线40的作用,能够将该双电层界面电容产生变化传输至控制器30,该控制器30接收该信号后,能够对用户的呼吸或者心跳进行监测,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0042]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基材层10呈长条状设置,该基材层10包括硅胶膜、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纤维纸或聚碳酸酯(pc)。其中,pu抗多种酸碱和有机溶剂腐蚀,因此经常被用在橡胶制品在恶劣环境下的替代品。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该聚乙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加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包装材料、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
[0043]
可见,本实施例中的基材层10包括硅胶膜、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纤维纸或聚碳酸酯(pc)的一种或几种,既能够起到绝缘防护作用,还便于将睡眠监测带缠绕在用户身上。
[0044]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基材层10的厚度为20um-300um,例如20um、50um、100um、150um、200um、250um、300um等。将基材层10的厚度设置为20um-300um,一方面能够避免将基材层10设置得过厚而影响睡眠监测带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整个睡眠监测带的使
用寿命和结构稳定性。
[0045]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基材层10呈长条状设置,便于缠绕固定于人体上,定义所述基材层10的较长边所在的方向为所述基材层10的长度方向。压力感应组件20为多个,多个压力感应组件20沿基材层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基材层10的长度方向即是长条的长度方向,通过设置多个压力感应组件20,能够提高本实施例中的睡眠监测带的监测范围。与此同时,将压力感应组件20设置为多个,还能够提高睡眠监测带的使用便捷性,避免将压力感应组件20设置为一个时需要不断调整该压力感应组件20才能够对准用户需要监测的部位的问题。
[0046]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组件20为四个,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压力感应组件20还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或是四个以上。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离子材料层22包括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该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包括液态离子材料和聚合物,液态离子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90%,例如1%、10%、20%、30%、40%、50%、60%、70%、80%或者90%,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90%,例如1%、10%、20%、30%、40%、50%、60%、70%、80%或者90%。本实施例中采用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作为基体功能材料,赋予所述离子材料层22优异的离子导通性能;聚合物用于将液态离子材料固定在离子材料层22中,防止液态离子材料扩散或析出,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组件20及睡眠监测带具备可折叠、可剪切、可印刷的功能。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离子材料层22包括含纤维素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该含纤维素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包括液态离子材料、聚合物以及纤维素,其中,液态离子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90%,例如1%、10%、20%、30%、40%、50%、60%、70%、80%或者90%,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90%,例如1%、10%、20%、30%、40%、50%、60%、70%、80%或者90%,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2%-30%,例如2%、5%、10%、15%、20%、25%或者30%。本实施例中采用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层作为基体功能材料,赋予所述离子材料层22优异的离子导通性能;聚合物用于将液态离子材料固定在离子材料层22中,防止液态离子材料扩散或析出,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组件20及睡眠监测带具备可折叠、可剪切、可印刷的功能。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离子材料层22含有纤维素,该纤维素的引入提供了纤维状微观结构,为离子材料层22用作传感器时感知压力变化提供了粗糙表面,同时赋予所述离子材料层22优异的折叠性能。此外,采用液态离子材料、聚合物和纤维素作为原料,按照上述比例要求得到的离子材料层22,具有很好的响应线性度。综上,将含纤维素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作为离子材料层22的制备原料,可以赋予所述离子材料层22优异的离子导通性、可印刷性、可剪切性、可折叠性和响应线性度。
[0049]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液态离子材料选自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溶液、固态电解质溶液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离子液体溶液、固态电解质溶液中的溶剂在所述离子材料层22中保留。进一步地,离子液体为在温度为10℃-35℃条件下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液体可选自咪唑类离子液体、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吡啶类离子液体、哌啶类离子液体中的至少一种,当然,不限于此。可选地,离子液体类型在常温(10℃-35℃)下为液态,且具有较好的离子导通性,进而使得得到的离子材料层22作为离电子式传感器使用时,能有效发挥其功能。
[005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聚合物选自聚合物单体中含有羟基、羧基、酰胺基、氨基、
硝基、卤原子、酯基、氰基、氨基甲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种。含有上述活性官能团的单体形成的聚合物,极性较强,对所述液态离子材料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聚氨酯、聚酰胺、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此类聚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极性,能够与液态离子材料之间结合,将液态离子材料禁锢在离子材料层22中不发生扩散、转移或析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素可选择但不限于树木类植物纤维、韧皮纤维、矿物纤维、合成造纸纤维等,优选为树木类植物纤维。
[0051]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子材料层22包括离子纸层、离子硅胶层或离子橡胶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这里所述的离子纸层、离子硅胶层或离子橡胶层均包括上述提及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或者含纤维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能够提高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组件20及睡眠监测带的可折叠性、可剪切性以及可印刷形,便于将电极层21设置于该离子材料层22上。
[005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离子材料层22的厚度为20um-300um,例如20um、50um、100um、150um、200um、250um、300um。将离子材料层22的厚度设置有20um-300um,既能够保证压力感应组件20的感应灵敏度,又能够保证压力感应组件20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电极层21由银浆、碳浆、铜、掺锡氧化铟中的一种或多种,成本低,便于实现。实际加工时,电极层21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至离子材料层22上下两侧。离子材料层22也可以通过印刷、涂布等方式制作与电极层21或者基材层10上。
[0054]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极层21包括叉指电极。该叉指电极如指状或梳状的面内有周期性图案的电极,这种电极被用来产生与可穿透材料样品和敏感涂层的电场相关的电容。该叉指电极能够与离子材料层22形成叉指电极传感器,该叉指电极传感器主要包括四个结构参数,分别为:叉指电极对的对数、叉指宽度、相邻叉指之间的间隙距离以及叉指电极的厚度。这四个参数对基于叉指电极的生化传感器关键性能指标都有很大影响。通过分析叉指电极阻值的计算公式可发现,叉指的长宽比越大,叉指的密度越大,叉指电极的初始电阻越小,从而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就会越高。叉指电极结构周围的电场分布可以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计算结果表明叉指电极传感器的电场强度与电极厚度成近似反比关系,电极越厚,电场强度越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可以通过优化叉指电极传感器的相关结构参数提高叉指传感器的性能,且便于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设计得到不同的睡眠监测带。
[0055]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将压力感应组件20固定在基材层10上,本实施例中的睡眠监测带还包括粘接层70,该粘接层70可以粘接在压力感应组件20与基材层10之间,还可以覆盖在基材层10的第一表面11上并将压力感应组件20覆盖,只要是能够将压力感应组件20粘接固定在基材层10上均可。
[0056]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粘接层70可是无影胶,还可以是热固型胶水等。其中,无影胶(uv胶)又称光敏胶、紫外光固化胶,无影胶是一种必须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它可以作为粘接剂使用,也可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等的胶料使用。无影胶固化原理是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该无影胶能够对压力感应组件20进行快速固定,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样地,热固型胶水也能够对压力感应组件20起到固定作用,结构简单,能够简化睡眠监测带的生产工艺。
[005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的睡眠监测带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还设置有保护层60,该保护层60覆盖设置在压力感应组件20上,能够进一步对压力感应组件20进行保护。
[0058]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层60与基材层10一样,可以包括硅胶膜、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纤维纸或聚碳酸酯(pc)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层60包括硅胶膜、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纤维纸或聚碳酸酯(pc),既能够起到绝缘防护作用,还便于将睡眠监测带缠绕在用户身上,同时能够对压力感应组件2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得睡眠监测带可以实现双面使用。
[0059]
根据上述的内容可以知道,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睡眠监测带上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20,该压力感应组件2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材料层22以及电极层21,在电场作用下,电极层21能够与离子材料层22中的电解质,即导电离子之间自动形成具有超级电容属性的双电层界面电容,利用该双电层界面电容所具有的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高睡眠监测带监测心率、呼吸率这些轻微运动的准确率,可以解决压力感应组件20在缓慢受力作用时信号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
[0060]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中的压力感应组件20通过可变形的离子材料层22和电极层21接触时,离子材料层22中的电解质(导电离子)与电极层21可以形成具有超级电容属性的双电层界面电容。该双电层界面电容具有灵敏度高、相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进而能够监测人体的呼吸、心率等普通技术难以监测的微弱信号,并且具有高的准确性。
[0061]
实施例二
[0062]
参见图4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一种睡眠监测带,本实施例中的睡眠监测带与实施例一中的睡眠监测带的结构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睡眠监测带还设置有位置监测组件50,该位置监测组件50设置于第一表面11并通过导线80与控制器30连接,利用该位置监测组件50的作用,便于对用户的位置进行监测。
[0063]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位置监测组件50包括电容触摸式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的电容触摸式传感器可以是自容式的电容触摸式传感器,还可以是互容式的电容触摸式传感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
[0064]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监测组件50为多个,实际设计时,本实施例中的多个位置监测组件50与多个压力感应组件20沿基材层10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也就是说,相邻两个位置监测组件50之间设置一个压力感应组件20,采用这样的布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带的监测范围,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监测干扰。
[0065]
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睡眠监测带也设置有保护层60,该保护层60覆盖在压力感应组件20和位置监测组件50上,能够进一步对压力感应组件20进行保护。
[0066]
同样地,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睡眠监测带上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20,该压力感应组件20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21以及离子材料层22,在电场作用下,电极层21能够与离子材料层22中的电解质,即导电离子之间自动形成具有超级电容属性的双电层界面电容,利用该双电层界面电容所具有的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亚毫秒级)、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高现有睡眠监测带监测心率、呼吸率这些轻微运动的准确率。
[006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监测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睡眠监测带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