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护理床可供生病的人、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健康人在住院或居家治疗康复休养时使用。
目前的护理床存在性能单一的问题,例如一些护理床的床板不能够自动升降,不便于行动不便的使用者使用;部分行动不便的使用者往往一日三餐都要在床上就餐,但目前的护理床要么没有设计供使用者在床上饮食的桌板,要么设计的桌板需要在每次使用时手动安装,且不需要桌板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收纳桌板;一些使用者有输液的需求,但目前的护理床没有配备输液所需的装置,使用者需要输液时,往往需要在护理床旁放置输液架等。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能够满足使用者日常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桌体、输液杆和输液固定装置,所述床体包括抬升部和静止部,所述静止部固定于床体上,所述抬升部一端与静止部铰接,另一端下方通过推杆连接有电机;所述输液杆和桌体设于静止部的一侧或两侧,所述输液杆下端设有输液固定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护理床集自动升降、就餐便利、输液便利、输液固定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使用者日常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静止部一侧设有支撑桌体的支撑架a,所述支撑架a的长度大于等于桌体的长度,所述桌体的一端通过转轴可旋转固定于支撑架a上,使得桌体可以旋转收纳于静止部一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桌体可以在使用者使用完或用餐结束后旋转收纳于静止部一侧,不影响使用者起身下床等动作,且处于收纳状态的桌体下方有支撑架a,确保收纳状态的桌体稳固性,可以摆放物品,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静止部与支撑架a相对的一侧设有支撑架b,所述支撑架b的长度大于等于桌体的宽度,所述桌体的长度大于等于支撑架a和支撑架b之间的长度,使得桌体可以处于支撑架a和支撑架b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桌体在使用时,支撑架a和支撑架b支撑于桌体的下方两端,使桌体在使用时更为稳固,防止桌面上的物品因桌面支撑点不均匀而发生倾倒。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下方连接有电机,使得转轴可以带动桌体自动旋转。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桌体可以通过转轴自动旋转完成收纳,无需医护人员协助,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固定装置包括长条状的固定板和若干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于固定板上并沿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围绕固定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在输液时,手部可以通过固定带固定于固定板上,防止使用者不自觉得大幅度移动输液的手臂造成二次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橡胶垫。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具有防滑得作用且材质较为柔软,既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部相对固定板滑动,也提高了使用者手部固定在固定板上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靠近床尾的一端设有便于手掌放置的向上突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输液时,掌心自然得抵于突起上,手部能够自然得放于固定板上,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固定装置上设有可调节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沿输液杆上下滑动或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更换输液固定装置下的被褥,使用者也可根据需要调节输液固定装置的高度,提高使用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杆包括套杆上端设有照明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需要在夜晚输液时,方便使用者或医护人员观察输液的情况,及时换瓶。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杆中段设有用于固定多余导管的固定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收纳多余的导管,防止使用者在输液时因导管过长发生牵扯,为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使用者日常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
2、本实用新型桌体可收纳,且稳固性高。
3、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
4、本实用新型可防止使用者不自觉得大幅度移动输液的手臂造成二次伤害。
5、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固定装置舒适度高。
6、本实用新型方便使用者或医护人员观察输液的情况。
7、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多余的导管,防止使用者在输液时因导管过长发生牵扯,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床体,2-桌体,3-输液杆,4-输液固定装置,5-抬升部,6-静止部,7-支撑架a,8-转轴,9-支撑架b,10-固定板,11-照明装置,12-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1、桌体2、输液杆3和输液固定装置4,所述床体1包括抬升部5和静止部6,所述静止部6固定于床体1上,所述抬升部5一端与静止部6铰接,另一端下方通过推杆连接有电机;所述输液杆3和桌体2设于静止部6的一侧或两侧,所述输液杆3下端设有输液固定装置4。
所述静止部6一侧设有支撑桌体2的支撑架a7,所述支撑架a7的长度大于等于桌体2的长度,所述桌体2的一端通过转轴8可旋转固定于支撑架a7上,使得桌体2可以旋转收纳于静止部6一侧。
所述静止部6与支撑架a7相对的一侧设有支撑架b9,所述支撑架b9的长度大于等于桌体2的宽度,所述桌体2的长度大于等于支撑架a7和支撑架b9之间的长度,使得桌体2可以处于支撑架a7和支撑架b9上。
所述转轴8下方连接有电机,使得转轴8可以带动桌体2自动旋转。
所述输液固定装置4包括长条状的固定板10和若干固定带11,所述固定带11设于固定板10上并沿固定板10的宽度方向围绕固定板10。
所述固定板10上设有橡胶垫。
所述橡胶垫靠近床尾的一端设有便于手掌放置的向上突起。
所述输液固定装置4上设有可调节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沿输液杆3上下滑动或固定。
所述输液杆3包括套杆上端设有照明装置12。
所述输液杆3中段设有用于固定多余导管的固定夹13。
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按钮控制电机转动,带动推杆推动抬升部5沿铰接处旋转,使得使用者上身抬高呈坐立的状态,满足使用者坐立的需求;还可以通过按钮控制转轴带动桌体2转动,使桌体2处于支撑架a7和支撑架b9上,方便使用者使用或用餐,用餐完毕或不需要桌体2时,使用者也可通过按钮控制转轴带动桌体2旋转收纳于静止部6一侧,处于收纳状态的桌体2下方有支撑架a7,确保收纳状态的桌体2稳固性,可以摆放物品,节约空间。
使用者需要输液时,可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杆3上,并开启输液杆3上的照明装置12方便使用者或医护人员观察输液的情况,及时换瓶。使用者可将输液的手部放于输液杆3下端的输液固定装置4上,并通过固定带11将手部固定于固定板10上防止使用者不自觉得大幅度移动输液的手臂造成二次伤害。输液时,可将多余的导管,通过输液杆3上的固定夹13收纳固定于输液杆3上,防止使用者在输液时因导管过长发生牵扯,为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
需要更换床上被褥时,可调节输液固定装置4上的紧固件,使输液固定装置4可沿输液杆3抬高,方便更换输液固定装置4下的被褥,使用者也可根据需要调节输液固定装置4的高度,提高使用舒适感。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