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1792发布日期:2021-02-09 17:3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湿化罐和雾化结构是常用的呼吸治疗设备,其内部存储有水分,将输送给患者的气体(如氧气)先导入湿化罐中进行增湿增温,进而滋润患者的呼吸道;雾化器是将药物进行雾化,进而直接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给药治疗。
[0003]
但是,现有技术中患者需要在需要供氧时,往往是将氧气通过湿化罐曾湿增温;而当患者需要在供氧的同时进行雾化治疗时,却是需要将湿化罐管路(即供氧管路)拆开,然后将雾化器接入患者端,才能完成对患者的雾化治疗,而雾化治疗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即增加患者安全风险,又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先拆湿化罐管路,然后接入雾化器,再拆雾化器,然后再接入湿化罐)。
[0004]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兼具湿化和雾化功能的湿化罐,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旨在解决现有湿化罐不能兼具湿化和雾化功能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其包括:
[0007]
湿化罐本体;
[0008]
呼吸回路,所述呼吸回路与所述湿化罐本体连通;
[0009]
雾化结构,所述雾化结构与所述呼吸回路连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雾化结构连接于所述呼吸回路上的三通管;
[0011]
所述三通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0012]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一字型设置,所述第三接口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结合处;或,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相互垂直连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回路包括罐体进气口;
[0014]
所述第一接口与供氧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罐体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雾化结构连接。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回路包括罐体出气口;
[0016]
所述第一接口与患者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罐体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雾化结构连接。
[0017]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回路包括罐体出气口和呼吸管;
[0018]
所述呼吸管的一端与所述罐体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
一接口与患者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雾化结构连接。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管与所述三通管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0020]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管的内表面设置为平滑表面。
[0021]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结构包括:
[0022]
雾化箱,所述雾化箱用于容纳待雾化药物;
[0023]
雾化加热盘,所述雾化加热盘设置于所述雾化箱的底部;
[0024]
出雾口,所述出雾口与所述呼吸回路连通。
[0025]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结构还包括雾化电源,所述雾化电源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加热盘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所述电源端口电连接外部电源。
[0026]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还包括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包括识别芯片,所述识别芯片用于识别湿化罐本体是否连接雾化结构,并控制所述湿化罐本体和雾化结构分别运行。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其包括:湿化罐本体;呼吸回路,所述呼吸回路与所述湿化罐本体连通;雾化结构,所述雾化结构与所述呼吸回路连通。可以理解,所述湿化罐本体用于对气体(如氧气)进行增湿和/或增温,所述雾化结构用于对药物进行雾化,所述呼吸回路用于将所述雾化结构和湿化罐本体同时连接于患者端;通过额外设置雾化结构,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同时具备雾化结构和湿化结构,即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同时具备增温增湿和雾化的功能;通过将所述雾化结构和湿化罐本体都连接于所述呼吸回路,进而有效的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立体结构一变形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立体爆炸一变形示意图;
[0032]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立体结构另一变形示意图;
[0033]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立体爆炸另一变形示意图;
[0034]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雾化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较佳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的雾化结构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0、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1、湿化罐本体;12、呼吸回路;13、雾化结构;14、三通管;121、罐体进气口;122、罐体出气口;123、呼吸管;131、雾化箱;132、雾化加热盘;133、出雾口;134、雾化电源;135、电源端口;136、注液口;137、密封盖;138、连接件;139、雾化箱本体;141、第一接口;142、第二接口;143、第三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9]
现有湿化罐和雾化结构是常用的呼吸治疗设备,其内部存储有水分,将输送给患者的气体(如氧气)先导入湿化罐中进行增湿增温,进而滋润患者的呼吸道;雾化器是将药物进行雾化,进而直接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给药治疗。但是,现有技术中患者需要在需要供氧时,往往是将氧气通过湿化罐曾湿增温;而当患者需要在供氧的同时进行雾化治疗时,却是需要将湿化罐管路(即供氧管路)拆开,然后将雾化器接入患者端,才能完成对患者的雾化治疗,而雾化治疗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即增加患者安全风险,又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先拆湿化罐管路,然后接入雾化器,再拆雾化器,然后再接入湿化罐);本实用新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患者需要在供氧的同时进行雾化治疗时,需要反复拆装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和雾化器管路,增加患者安全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同时具备增湿增温和雾化功能的湿化罐,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本体和呼吸回路上增加雾化结构,进而使得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同时具备湿化结构和雾化结构,进而使得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同时具备增温增湿和雾化功能,并且湿化罐本体和雾化结构公用同一呼吸管路,进而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路,有效的降低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工作量,具体烦请详参下述实施例。
[0040]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其包括:湿化罐本体11、呼吸回路12及雾化结构13;所述呼吸回路12与所述湿化罐本体11连通;所述雾化结构13与所述呼吸回路12连通。
[0041]
可以理解,所述湿化罐本体11用于对气体(如氧气)进行增湿和/或增温,所述雾化结构13用于对药物进行雾化,所述呼吸回路12用于将所述雾化结构13和湿化罐本体11同时连接于患者端;通过额外设置雾化结构13,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同时具备雾化结构13和湿化结构,即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同时具备增温增湿和雾化的功能;通过将所述雾化结构13和湿化罐本体11都连接于所述呼吸回路12,进而有效的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123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42]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还设置有三通管14,所述三通管14用于将所述雾化结构13连接于所述呼吸回路12上;具体的,所述三通管1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141、第二接口142和第三接口143;其中,所述第一接口141与第二接口142一字型设置,第三接口143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141和第二接口142结合
处;或,所述第一接口141、第二接口142和第三接口143相互垂直连接。
[0043]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三通管14,进而简单有效的将所述雾化结构13和湿化罐本体11同时连接于同时呼吸回路12上,进而有效的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123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而降低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成本,提升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稳定性。
[0044]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回路12包括罐体进气口121;所述第一接口141与供氧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接口142与所述罐体进气口121连接,所述第三接口143与所述雾化结构13连接。
[0045]
可以理解,所述罐体进气口121设置于所述湿化罐本体11上,也就是现有技术中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罐体的进气口;所述三通管14的一个接口连接雾化结构13,所述三通管14的另一个接口连接供氧设备(现有设备,本实施方式具体不在赘述),最后一个接口接所述罐体进气口121。进而简单有效的将所述雾化结构13和湿化罐本体11同时连接于同时呼吸回路12上,进而有效的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123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而降低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成本,提升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稳定性。
[0046]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回路12包括罐体出气口122;所述第一接口141与患者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142与所述罐体出气口122连接,所述第三接口143与所述雾化结构13连接。
[0047]
可以理解,所述罐体出气口122设置于所述湿化罐本体11上,也就是现有技术中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罐体的出气口;所述三通管14的一个接口连接雾化结构13,所述三通管14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患者端,最后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罐体出气口122。进而简单有效的将所述雾化结构13和湿化罐本体11同时连接于同时呼吸回路12上,进而有效的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123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而降低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成本,提升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稳定性。
[0048]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5和图6,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回路12包括罐体出气口122和呼吸管123;所述呼吸管123的一端与所述罐体出气口1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142连接,所述第一接口141与患者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143与所述雾化结构13连接。
[0049]
可以理解,所述呼吸管123将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连接于患者端处,所述三通管14设置于所述呼吸管123远离所述湿化罐本体11的一端处,即所述三通管14设置于所述呼吸管123与患者端之间,所述三通管14的一接口连接呼吸管123,另一端连接患者端,最后一端连接雾化结构13,进而简单有效的将所述雾化结构13和湿化罐本体11同时连接于同时呼吸回路12上,进而有效的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123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而降低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成本,提升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稳定性;同时,也缩短雾化结构13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药物雾化气体直接进入患者端,减少因为雾气留滞呼吸回路12内壁导致的药物浪费。
[0050]
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管123与所述三通管14可拆卸连接;可以理
解,通过将所述呼吸管123与所述三通管14可拆卸连接,进而方便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维护维修。
[0051]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管123与所述三通管14一体成型;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呼吸管123与所述三通管14一体成型,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的气密性。
[0052]
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且所述呼吸管123的内表面设置为平滑表面;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呼吸管123的内表面设置为平滑表面,进而防止雾化过程中,药物水凝后停滞在传统呼吸管123褶皱内壁中,避免药物浪费。
[0053]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管123设置为波纹管;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呼吸管123设置为波纹管,进而可以拉伸和翘曲所述呼吸管123,进而调节呼吸管123的角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管123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平滑表面,进而有效的避免呼吸管123缠绕其他医疗设备的各种线,也有效的避免呼吸管123的外表面沉积灰尘。
[0054]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7和图8,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结构13包括:雾化箱131、雾化加热盘132及出雾口133;所述雾化箱131用于容纳待雾化药物;所述雾化加热盘132设置于所述雾化箱131的底部;所述出雾口133与所述呼吸回路12连通。可以理解,在需要进行药物雾化时,将待雾化药物置入雾化箱131中,之后运行雾化结构13,即可使药物雾化,然后经出雾口133与所述呼吸回路12连通,进而患者在不拆卸呼吸管123路的情况下进行雾化治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雾化结构13,也可以设置为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或震动雾化器等现有雾化结构13。
[0055]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结构13还包括雾化电源134,所述雾化电源134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加热盘132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135,所述电源端口135电连接外部电源;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部电源包括市电接口或呼吸机上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源端口135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呼吸机上的电源接口或电连接外部电源。
[0056]
更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箱131具体包括雾化箱本体139、注液口136、密封盖137和连接件138;其中,所述雾化箱本体139一端连接所述雾化加热盘132,所述注液口136设置于雾化箱本体139远离所述雾化加热盘132的一端处,所述连接件138的一端连接所述雾化箱本体139,所述连接件13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密封盖137,所述密封盖137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口136,需要雾化的药物经过注液口136注入雾化箱本体139中,通过设置密封盖137,进而防止药物挥发至雾化箱本体139外部,或防止药物意外抛洒;通过设置连接件138进而防止所述密封盖137丢失。
[0057]
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还包括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包括识别芯片,所述识别芯片用于识别湿化罐本体11是否连接雾化结构13,并控制所述湿化罐本体11和雾化结构13分别运行。可以理解,所述控制回路可自动识别湿化罐本体11上是否安装雾化结构13,进而减少医护人员手动操作,减少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10运行控制出错;所述控制回路沿着所述湿化罐本体11、呼吸回路12和雾化结构13设置,用于检测所述湿化罐本体11、雾化结构13和呼吸回路12的加热功率及温度;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芯片可以设置为可编程存储器(如:ds28e05)、单片机或处理器等;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雾化机构的雾化电源134接通电源时,所述雾化结构13内部电气元件与所述识别芯片形成回路,进而使得所述识别芯片识别到雾化结构13的接入,然后为
精准控制所述湿化罐本体11和雾化结构13的分别运行提供了保障;具体的,当所述识别芯片识别到雾化结构13接入时,停止所述湿化罐本体11运行,并控制所述呼吸回路12的温度值37℃以下,进而避免高温和水分破坏雾化药物的性能。
[005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其包括:湿化罐本体;呼吸回路,所述呼吸回路与所述湿化罐本体连通;雾化结构,所述雾化结构与所述呼吸回路连通。可以理解,所述湿化罐本体用于对气体(如氧气)进行增湿和/或增温,所述雾化结构用于对药物进行雾化,所述呼吸回路用于将所述雾化结构和湿化罐本体同时连接于患者端;通过额外设置雾化结构,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同时具备雾化结构和湿化结构,即所述带有雾化功能的高流量呼吸湿化罐同时具备增温增湿和雾化的功能;通过将所述雾化结构和湿化罐本体都连接于所述呼吸回路,进而有效的避免反复拆装呼吸管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59]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