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4300发布日期:2021-07-20 16:0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输尿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



背景技术:

金属输尿管支架由于具有优异的支撑能力且术后结石率、感染率较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压迫或输尿管狭窄严重的患者。然而,金属输尿管支架初期植入会对患者的输尿管组织造成急性损伤,促使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形成急性狭窄;待金属输尿管支架植入一段时间后,由于患者自身条件及金属输尿管支架在体内随输尿管蠕动造成的持续刺激,极易诱发输尿管组织无法愈合,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形成瘢痕组织,导致继发性狭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输尿管支架会导致输尿管继发性狭窄发生的问题,提供一种输尿管支架。

一种输尿管支架,所述输尿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内膜层、外膜层以及用于抗急性瘢痕形成并促组织修复的药物涂层;

所述内膜层、所述外膜层分别覆设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内、外表面上;

所述药物涂层设置在所述外膜层的外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涂层为单层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涂层包括:依次层叠的抗急性瘢痕形成层和促组织修复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涂层设置在所述外膜层的两端或/和所述外膜层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支撑环;

所述支撑环由多个呈正弦结构的支撑杆围设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部均朝着所述支架本体的中轴线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部的倾斜角度均小于等于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部的波峰数目小于中部的波峰数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部的波峰数目均为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部的支撑环数目小于中部的支撑环数目。

上述输尿管支架,覆设在外膜层的外表面上的药物涂层可抗急性瘢痕形成并促组织修复,可预防输尿管支架在服役中由于形成瘢痕导致的输尿管继发狭窄,进而实现减少输尿管支架相关临床并发症,延长输尿管支架的服役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平铺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00-输尿管支架;

110-支架本体;

111-支撑环;

120-内膜层;

130-外膜层;

141-抗急性瘢痕形成层;

142-促组织修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尿管支架100,该输尿管支架100包括:支架本体110、内膜层120、外膜层130以及用于抗急性瘢痕形成并促组织修复的药物涂层(附图中并未示出);其中,内膜层120、外膜层130分别覆设在支架本体110的内、外表面上;药物涂层设置在外膜层130的外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100的结构,图1所示出的支架本体110仅中部的外表面上覆设有外膜层130,在实际应用时,整个输尿管支架100的外侧均覆设有外膜层130。

作为一种示例,支架本体110的材质可为金属。举例来说,支架本体110的材质可以为镍钛合金、不锈钢、钴铬合金、钛合金中的任一种的不可降解金属材料,也可以为镁合金、铁合金、锌合金中的任一种的可降解金属材料。

作为一种示例,内膜层120、外膜层130均为完整的膜层结构,也就是说,若沿输尿管支架100的轴向将输尿管支架100平铺之后的内膜层120、外膜层130大体呈图2所示出的长方形结构。其中,内膜层120、外膜层130的材质可为同种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为不同种高分子材料。举例来说,内膜层120、外膜层130的材料可为聚氨酯及其衍生物、硅橡胶、醋酸纤维素等不可降解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也可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聚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聚三亚甲基聚碳酸酯、聚酸酐等可降解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内膜层120、外膜层130的材料的可降解性与支架本体110的材料的可降解形一致,也就是说,支架本体110、内膜层120及外膜层130的材料要么均可降解,要么均不可降解。

作为一种示例,内膜层120可采用超声雾化喷涂、表面浸涂法、旋转涂覆法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制备。为保证内膜层120的均匀性,内膜层120的加热温度为100℃~115℃(举例来说可以为100℃、111℃、112℃、113℃、114℃、115℃等),加热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举例来说可以为30分钟、40分钟、50分钟、60分钟等)。

作为一种示例,外膜层130可以采用超声雾化喷涂、表面浸涂法、旋转涂覆法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制备。其中,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抗瘢痕形成的效果,外膜层130的材料除了包括上述所提供的材料之外,也含有抑制类药物(例如紫杉醇、姜黄素、雷帕霉素等抑制瘢痕形成的药物)。该类外膜层130的制备过程可描述为:将聚合物(即上述中的高分子材料)和抑制类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例如丙酮、二氯甲烷)中,得到聚合物浓度为0.5wt%-5wt%(例如0.5wt%、1wt%、2wt%、3wt%、4wt%、5wt%等)的混合溶液,其中聚合物与抑制类药物的质量比为(10~100):1(例如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1、100:1等);再将混合溶液采用超声雾化喷涂等方式覆设于支架本体110的外表面上。

作为一种示例,药物涂层包括含有姜黄素、紫杉醇、雷帕霉素中至少一种用于抗急性瘢痕形成的成分以及含有接枝铜元素、载铜纳米微球、透明质酸等成分中一种或几种的用于促输尿管组织修复的成分。

如上所述的输尿管支架,设置在外膜层130的外表面上的药物涂层可抗急性瘢痕形成并促组织修复,可预防输尿管支架100在服役中由于形成瘢痕导致的输尿管继发性狭窄,进而实现减少输尿管支架100相关临床并发症,延长输尿管支架100的服役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药物涂层为单层结构。也就说,先将用于抗急性瘢痕形成的材料与用于促组织修复的材料混合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混合溶液覆设在支架本体110的外表面上,这样便于输尿管支架100的制备。其中,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聚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聚三亚甲基聚碳酸酯、聚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示例地,上述混合溶液可为紫杉醇-载铜纳米微球-聚乳酸-丙酮,其中聚乳酸-丙酮溶液浓度为0.5wt%~5wt%(举例来说可为0.5wt%、1wt%、2wt%、3wt%、4wt%、5wt%等),紫杉醇与聚乳酸比例为1:(5~1)(举例来说可以为1:5、1:4、1:3、1:2或1:1),紫杉醇与载铜纳米微球的比例为(5~0.2):1(举例来说可以为5:1、4:1、3:1、2:1、1:1或0.2:1等)。

作为一种示例,药物涂层采用超声雾化喷涂、表面浸涂法、旋转涂覆法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制备。优选地,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法制备,其中,喷涂参数可以设置为:温度为室温,制备环境湿度为40%,溶液流速为0.08ml/min,超声功率为0.9w。另外,药物涂层的混合溶液可为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浓度为1.5wt.%的二氯甲烷溶液,其中姜黄素:载铜纳米微球: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1。

当然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药物涂层包括:依次层叠的抗急性瘢痕形成层141和促组织修复层142。示例地,图3示出的抗急性瘢痕形成层141覆设在促组织修复层142的外表面上,或者图4所示出的抗急性瘢痕形成层141覆设在促组织修复层142的内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药物涂层设置在外膜层130的两端或/和外膜层130的中部。可以理解的是,药物涂层在外膜层130上的分布方式有三种,要么设置在外膜层130的两端(即设置在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的上方),要么设置在外膜层130的中部(即设置在支架本体110的中部的上方),要么覆盖在外膜层130的整个外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外膜层130中除了两端部之外的部位称为外膜层130的中部。由于输尿管在蠕动的过程中主要与输尿管支架的两端发生摩擦进而对患者的输尿管组织造成急性损伤,再加上出于制备成本的考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将药物涂层设置在外膜层130的两端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支架本体110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支撑环111;支撑环111由多个正弦结构的支撑杆围设而成。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正弦结构包括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相比网状结构而言,该类支架本体110可以进行拉丝,便于从患者体内取出。当然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环111也可以由多个锯齿结构的支撑杆围设而成。上述的支架本体110可以由金属丝弯折形成。

具体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内膜层120中未覆设在支架本体110内表面上的部位与外膜层130中未覆设在支架本体110外表面上的对应部位相粘合。如此,可以保证支架本体110与内膜层120、外膜层130形成一个连接牢固的结构,便于将输尿管支架100植入至患者体内。需要说明的是,用于促使内膜层120、外膜层130粘合的有机溶剂需保证同时溶解内模层和外膜层13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均朝着支架本体110的中轴线倾斜。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与患者的输尿管组织不直接接触,减少输尿管支架100对患者的刺激面积。

具体地,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的倾斜角度小于等于30°。示例地,该倾斜角度为1°、5°、10°、15°、20°、25°、30°等。该倾斜角度值的设置,既可以保证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不与患者的输尿管组织进行直接接触,也可以保证输尿管内的尿液正常流通。

作为一种示例,支架本体110两端部、中部上覆设的药物涂层中的用于抗急性瘢痕形成的成分含量与用于促组织修复的成分含量比值不同,其中用于抗急性瘢痕形成的成分含量与用于促组织修复的成分含量比值为(5~1):1。示例地,该比值可以为5:1、4:1、3:1、2:1、1:1等。可以理解的是,药物涂层中位于支架本体110端部上方的区域,还是位于支架本体110中部上方的区域的上述两个成分的比值均在(5~1):1这一范围区间。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的波峰数目小于中部的波峰数目。如此,使得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的支撑强度小于支架本体110的中部的支撑强度,可以减小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对患者体的输尿管组织的刺激。

具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的波峰数目为2~3(例如2个或图2所示出的3个)。示例地,支架本体110的中部的波峰数目为6~8(例如8个、7个或图2所示出的6个)。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的支撑环数目小于中部的支撑环数目。既可以减轻输尿管支架100对患者的输尿管组织的刺激,也可以保证输尿管支架100的正常使用。

具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0的两端部的支撑环数目小于等于2(例如1个或图2所示出的2个)。

下面就输尿管支架100的制备过程进行描述:

支架本体110的制备:将直径为0.3mm的镍钛合金丝固定于支架模具中,经热处理定型处理后得到端部的内径9mm,中部的内径为10mm的支架本体110。

内膜层120、外膜层130的制备:将0.5g聚氨酯溶于10ml二氯甲烷溶液中,得到浓度为5wt.%的聚氨酯-二氯甲烷溶液。之后,采用浸提法(即表面浸涂法)将该溶液涂覆于聚四氟芯棒表面,在60℃恒温箱中加热1h。将支架本体110固定于覆有聚氨酯的聚四氟芯棒上。将0.15g聚氨酯、0.015g紫杉醇溶于10ml二氯甲烷溶液中,得到聚氨酯浓度为1.5wt.%的聚氨酯-紫杉醇-二氯甲烷溶液。之后,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法将该溶液涂覆于支架本体110的外表面上。其中,喷涂参数为:溶液流量为0.1ml/min,超声功率为0.85w,环境湿度为40%,温度为室温,转速为100rpm。之后置于恒温箱中,在37℃下干燥24h后,将覆设有内、外膜层130从聚四氟芯棒上取下。

药物涂层的制备:将0.1g且分子量为10万的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0.1g姜黄素、0.1g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包覆的载铜纳米微球溶于10ml的丙酮中,得到混合溶液。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法,将混合溶液涂覆于外膜层130的外表面上,支架本体110的端部喷涂次数为中部的2倍。其中,喷涂参数为:溶液流量0.05ml/min,超声功率0.78w,环境湿度60%,室温,转速200rpm。最后,将制备得到的输尿管支架100置于恒温箱中,在37℃下干燥24h。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