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1122发布日期:2021-07-09 12:3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深静脉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静脉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引流手术是外科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内积聚的脓、血或其它液体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的技术,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3.目前,临床上胸腔积液引流均使用深静脉置管包,但是深静脉置管包的导管与引流管连接不匹配,经常采用在引流管外缠绕纱布或者将较大尺寸的引流管间断套接在细引流管外侧,操作繁琐,且转接不牢固,容易发生引流管脱落的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接牢固的深静脉闭式引流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深静脉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引流管、深静脉管和转换接头,转换接头由上部的第一套筒和下部的第二套筒构成,第一套筒设有多个卡件,多个卡件呈长条状并且圆周阵列于第一套筒外壁,引流管一端内壁设有多个与卡件匹配的卡槽,第一套筒插入引流管内,卡件卡入卡槽内,引流管另一端与引流袋连接,第二套筒与深静脉管螺纹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所述第一套筒呈自上而下直径依次增大的圆锥状,卡件顶部设有斜面。使第一套筒更容易插入引流管内。
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连接处设有凸环。便于转换接头的拔插操作。
10.所述深静脉管包括输液管、四通阀、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四通阀分别与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和输液管固定连接,第一导管和第三导管的非连接端设有肝素帽,第二导管插入第二套筒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既能进行深静脉闭式引流,又能注射药物。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四通阀包括空心结构且外壁呈圆周均匀布置有4个通孔的四孔盘,设置于四孔盘内部的转向盘,以及设置于四孔盘外部与转向盘相连并用于控制转向盘转动的旋转盘,转向盘外壁设有贯通的凹槽,转向盘转动后,凹槽可分别与任意两个通孔相连通;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和输液管分别插入4个通孔内且均与四孔盘连通。四通阀的具体结构,保证各管道之间随意转换。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包括扇形槽和圆孔,扇形槽小端与圆孔连通;扇形槽的横截面积大于圆面积的1/4,且小于圆面积的1/2,圆孔的横截面积小于通孔的面积。能够确保在使用上述四通阀时仅有两个通孔是相通的。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盘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套设于转向盘上,密封环与转向盘之间形成环槽,四孔盘端头插入环槽内。提高四通阀的密封性。
14.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盘顶部设有指示图案。可清楚观察调节旋转盘,控制的是哪个通孔导通,避免误操作。
15.所述引流袋上设有刻度。便于观察液量。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7.1.在引流管与深静脉管之间设有转换接头,通过转换接头,实现将引流管与深静脉管的有效连接,充分引流,避免因接口不配套而导致无法连接。
18.2.卡件与卡槽配合,使引流管与转换接头连接更加稳固。深静脉管与转换接头螺纹连接,使深静脉管与转换接头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从而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19.图1是深静脉闭式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四通阀的爆炸示意图。
21.图3是转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转向盘与旋转盘连接的剖视图。
23.图5是转向盘与四孔盘的剖视图。
24.图6是四孔盘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引流袋;2、引流管;3、转换接头;4、深静脉管;5、肝素帽;31、第一套筒;32、第二套筒;33、卡件;34、凸环;35、斜面;41、第二导管;42、第三导管;43、四通阀;44、第一导管;45、输液管;430、通孔;431、旋转盘;432、转向盘;433、四孔盘;434、圆孔;435、扇形槽;436、凹槽;437、指示图案;438、环槽;439、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深静脉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1、引流管2、深静脉管4和转换接头3,转换接头3由上部的第一套筒31和下部的第二套筒32构成,第一套筒31设有多个卡件33,多个卡件33呈长条状并且圆周阵列于第一套筒31外壁,引流管2一端内壁设有多个与卡件33匹配的卡槽,第一套筒31插入引流管2内,卡件33卡入卡槽内,引流管2另一端与引流袋1连接,第二套筒32与深静脉管4螺纹连接。第一套筒31呈自上而下直径依次增大的圆锥状,卡件33顶部设有斜面35。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连接处设有凸环34。引流袋1上设有刻度。
29.其中,深静脉管4包括输液管45、四通阀43、第一导管44、第二导管41和第三导管42,四通阀43分别与第一导管44、第二导管41、第三导管42和输液管45固定连接,第一导管44和第三导管42的非连接端设有肝素帽5,第二导管41插入第二套筒32内且与其螺纹连接。四通阀43包括空心结构且外壁呈圆周均匀布置有4个通孔430的四孔盘433,设置于四孔盘433内部的转向盘432,以及设置于四孔盘433外部与转向盘432相连并用于控制转向盘432转动的旋转盘431,转向盘432外壁设有贯通的凹槽436,转向盘432转动后,凹槽436可分别与任意两个通孔430相连通;第一导管44、第二导管41、第三导管42和输液管45分别插入4个
通孔430内且均与四孔盘433连通。凹槽436包括扇形槽435和圆孔434,扇形槽435小端与圆孔434连通;扇形槽435的横截面积大于圆面积的1/4,且小于圆面积的1/2,圆孔434的横截面积小于通孔430的面积。旋转盘431设有密封环439,密封环439套设于转向盘432上,密封环439与转向盘432之间形成环槽438,四孔盘433端头插入环槽438内。旋转盘431顶部设有指示图案437。指示图案437与凹槽436的横截面一致。调节旋转盘431,扇形槽435同时与相邻两个通孔430连通时,圆孔434处于封闭状态。相对设置的两个通孔430连通时,圆孔434处于打开状态,一个通孔430与扇形槽435连通,另一个通孔430与圆孔434连通。
30.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31.使用时,首先,将引流管2插入第一套筒31,从而使第一套筒31的卡件33卡入引流管2的卡槽内。然后,第二套筒32与第二导管41螺纹连接。最后,观看指示图案437,利用旋转盘431转动转向盘432,使输液管45与第二导管41相连通。
32.清洗时,首先,将引流袋1注入清洗液后。然后,利用旋转盘431转动转向盘432,使输液管45与第二导管41相连通,将引流袋1内的清洗液挤入输液管45和第二导管41管内,从而完成输液管45和第二导管41的清洗。第一导管44与第二导管41相连通,完成第一导管44的清洗。第三导管42与第二导管41相连通,完成第三导管42的清洗。最后,将引流袋1内剩余清洗液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