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腰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3475发布日期:2021-01-30 02:1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腰托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腰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腰托。


背景技术:

[0002]
腰托为常见的一种腰椎健康辅助器具,现有的护腰分为两种,一种为单一功能的固定腰托,另一种为带有按摩功能的振动腰托。但是现有的两种的腰托都存在与腰部固定不牢固,若人的坐姿不规范,或者腰托振动时间过长,腰托与人体的腰部容易形成错位,使得按摩效果大打折扣,而单一的护腰腰托功能单一,长期绑扎容易让人疲乏。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设了气囊以及多绑扎的结构的腰托,从而对人体腰部实现加压效果,保证对腰部的塑形效果。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腰托,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背部设有连接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05]
所述支撑部内预埋有气囊、发热片和按摩装置,所述气囊、所述发热片和所述按摩装置均与控制装置实现信号连接。
[0006]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塑料片,所述塑料片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背面,所述塑料片表面设有插孔,所述支撑部插设于所述插孔内与所述塑料片实现可拆卸连接。
[0007]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塑料片之间排布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两端均固定有拉环,通过拉动所述拉环,实现两块塑料片的收紧与松放。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布带,所述布带的两端设有配合搭接的魔术贴,所述布带内填充有柔性填充物。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为柔性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内部设有夹层,所述气囊、所述发热片和所述按摩装置均设于所述夹层内。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腰托,通过加设气囊,气囊可以调整腰托与腰部的贴合度,对腰部实现有效的加压,让腰椎恢复生理曲度。
[0011]
通过特殊的拉线结构设计,在按摩前与按摩中,均可以调整与腰部的收紧,从而保证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腰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腰托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腰托,包括支撑部1和固定部2,支撑部1的背部设有连接件3,固定部2与连接件3可拆卸连接;
[0016]
支撑部1内预埋有气囊、发热片和按摩装置,气囊、发热片和按摩装置均与控制装置实现信号连接。
[0017]
腰托绑扎于人的腰部,固定部2与人体背部的腰部相贴合,通过固定部2缠绕于人体的腰部,固定后,通过控制装置调节相应的模式,此时气囊开始充气,对人体的腰部进行加压,让腰椎恢复生理曲度,与此同时发热片对腰托表面进行加热,促进腰部毛细血管循环,按摩装置使得腰托整体发生振动,促使腰部周围肌筋放松,从而配合对人体腰部达成多功能保健。在具体实施应用中,控制装置上可以设置灯色,不同的灯色代表不同的运行模式。
[0018]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盒7、控制按钮8以及微处理单元,电源盒7为微处理单元供电,进而为包括发热片以及按摩装置同步供电,控制按钮与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用于不同模式的切换。
[0019]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为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塑料片,塑料片固定于固定部2的背面,塑料片表面设有插孔,支撑部1插设于插孔内与塑料片实现可拆卸连接,两块塑料片之间排布有拉线4,拉线4的两端均固定有拉环5,通过拉动拉环5,实现两块塑料片的收紧与松放。在腰托绑扎于人体腰部后,通过拉动两侧的拉环5,使得固定部2收紧,从而使得固定部2紧贴人体的腰部,在按摩过程中,腰托由于长时间的振动,发生松动,此时若重新绑扎则需要将腰托取下,影响按摩的连续性,此时只需要再次拉动两侧拉环5,即可再次实现固定部2与人体的紧贴效果,十分的便捷。
[0020]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为布带,布带的两端设有配合搭接的魔术贴,布带内填充有柔性填充物。
[0021]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为柔性支撑垫,支撑垫内部设有夹层,气囊、发热片和按摩装置均设于夹层内。
[0022]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