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6526发布日期:2021-06-29 23:3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精神疾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疾病病人往往需要进行远程的监护,目前精神疾病病人大多会佩戴智能定位手环来对精神疾病病人的生理状态和位置进行实时的发送,以便于及时提供治疗,但目前的定位手环还存在易拆的特点,在佩戴完成后通过卡扣式的方式进行连接会使腕带之间十分容易的便可进行拆卸,在精神疾病病人情绪失控对定位手环进行拆除时,便会十分容易得将手环摘下,使手环不再能起到监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解决目前所使用的定位手环的腕带之间通过卡扣式的方式进行连接,在精神疾病病人情绪失控对定位手环进行拆除时,会使手环十分容易摘下而起不到监护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包括手环本体、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所述第一腕带的一端与手环本体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一腕带另一端的下侧横向设有锁紧板,所述第二腕带的一端与手环本体的另一端转动相连,第二腕带另一端的上侧设有锁紧槽;

所述锁紧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凸楞和通透的第一锁紧螺纹孔,所述锁紧槽的槽底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和第二锁紧螺纹孔;

在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相连时,所述锁紧板与锁紧槽相连,且所述定位凸楞卡设在定位槽内,第一锁紧螺纹孔和第二锁紧螺纹孔之间通过锁紧螺钉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的内侧均设有亲肤材料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手环本体的外侧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手环本体内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手环本体上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手环本体内设有中控组件以及与中控组件信号相连的温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氧浓度传感器、定位模块、语音通讯模块、发声报警装置、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病人的体温进行监测;

所述脉搏传感器用于对病人的心率进行监测;

所述血氧浓度传感器用于对病人的血氧浓度进行监测;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病人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测;

所述语音通讯模块连接有扬声装置,用于进行语音通讯并且使语音通讯的音量增大;

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与远程终端无线信号相连,用于将所监测到的数据发送至远程终端;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终端的警报信号,并将警报信号通过中控组件传递至发声报警装置,以使发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腕带与手环本体相连的一端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相对两侧的槽壁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手环本体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横向设有通透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块转动设置在连接槽内,所述连接孔和安装孔之间通过转轴转动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耳设置为两个并且在第一腕带的端部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块与连接耳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手环本体对病人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相配合起到固定手环本体的作用,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相连时,先通过锁紧板贴合进锁紧槽中,再利用定位凸楞和定位槽之间的相互卡设实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进一步的连接,并且定位之后不仅可以避免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出现纵向滑动,还可以便于第一锁紧螺纹孔和第二锁紧螺纹孔之间进行定位,此时通过从第一腕带的外侧逐渐拧入一锁紧螺钉,通过锁紧螺钉逐渐拧进第一锁紧螺纹孔和第二锁紧螺纹孔内,以使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的连接十分稳固,进而避免病人能轻易得到将手环本体拆卸下来,使手环本体一直都能起到监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环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手环本体内信号传输的结构框图。

图标:1-手环本体,2-第一腕带,3-第二腕带,4-锁紧板,5-锁紧槽,6-定位凸楞,7-第一锁紧螺纹孔,8-收纳槽,9-光伏板,10-连接耳,11-连接槽,12-安装孔,13-连接块,14-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护装置具体包括手环本体1、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第一腕带2的一端与手环本体1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一腕带2另一端的下侧横向设有锁紧板4,第二腕带3的一端与手环本体1的另一端转动相连,第二腕带3另一端的上侧设有锁紧槽5,锁紧板4上设有若干定位凸楞6和通透的第一锁紧螺纹孔7,锁紧槽5的槽底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和第二锁紧螺纹孔,在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相连时,锁紧板4与锁紧槽5相连,且定位凸楞6卡设在定位槽内,第一锁紧螺纹孔7和第二锁紧螺纹孔之间通过锁紧螺钉相连。

利用手环本体1对病人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相配合起到固定手环本体1的作用,在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相连时,先通过锁紧板4贴合进锁紧槽5中,再利用定位凸楞6和定位槽之间的相互卡设实现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进一步的连接,并且定位之后不仅可以避免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出现纵向滑动,还可以便于第一锁紧螺纹孔7和第二锁紧螺纹孔之间进行定位,此时通过从第一腕带2的外侧逐渐拧入一锁紧螺钉,通过锁紧螺钉逐渐拧进第一锁紧螺纹孔7和第二锁紧螺纹孔内,以使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的连接十分稳固,进而避免病人能轻易得到将手环本体1拆卸下来,使手环本体1一直都能起到监护效果。

如图2所示,定位凸楞6可以设置为3个,并且沿着锁紧板4上侧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第一锁紧螺纹孔7在锁紧板4的上侧设置于3个定位凸楞6之间,第二腕带3的锁紧槽5内的定位槽的数量与定位凸楞6的数量相同,定位槽的位置与定位凸楞6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锁紧螺纹孔的数量与位置与第一锁紧螺纹孔7的数量与位置相适配,且第二锁紧螺纹孔为不通透的孔,进而避免锁紧螺钉穿过第二锁紧螺纹孔而对病人产生伤害。

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的内侧均设有亲肤材料层,刚性材质的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便于对二者进行掰动,且便于锁紧板4中定位凸楞6与定位槽之间的相互卡设,同时也便于锁紧螺钉的拧入,而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的内侧均设置亲肤材料层,进而提升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与人体肌肤之间的触感。

手环本体1的外侧设有收纳槽8,收纳槽8内设有光伏板9,光伏板9与手环本体1内的蓄电池电连接,手环本体1上还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通过光伏板9进行太阳能充电,在病人外出时也可随时进行充电,使手环本体1的待机时间更长,而充电接口用于进行直接充电,通过光伏板9和充电接口两种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充电更加便捷。

手环本体1内设有中控组件以及与中控组件信号相连的温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氧浓度传感器、定位模块、语音通讯模块、发声报警装置、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温度传感器用于对病人的体温进行监测,脉搏传感器用于对病人的心率进行监测,血氧浓度传感器用于对病人的血氧浓度进行监测,定位模块用于对病人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测,语音通讯模块连接有扬声装置,用于进行语音通讯并且使语音通讯的音量增大,信号发射模块与远程终端无线信号相连,用于将所监测到的数据发送至远程终端,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终端的警报信号,并将警报信号通过中控组件传递至发声报警装置,以使发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声。

利用温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氧浓度传感器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将体温数据、心率数据和血氧浓度数据实时的通过中控组件传递至信号发射模块中,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传输至远程终端进行显示,以便于进行远程监测,当远程监测到病人身体有恙时,第一种方式可以是发射报警信号至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传输至中控组件,中控组件将报警信号传输至发声报警装置,以使发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声,从而使周围的监护人员或是其他家属能及时的知晓病人的身体不适;第二种方式是可以发送通讯信号,语音通讯模块实现通讯对接,语音通讯的声音通过扬声装置进行扩大,以使周围的监护人员或其他家属能接到通讯电话,以便于更好的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而在病人想要和远端的工作人员直接沟通时,也可通过语音通讯模块对远端进拨号,以便于远端的监护人员即是了解到病人的需求。

中控组件为中央处理芯片,用于对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

第一腕带2与手环本体1相连的一端设有连接耳10,连接耳10设有连接槽11,连接槽11相对两侧的槽壁上均设有安装孔12,手环本体1上设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横向设有通透的连接孔14,连接块13转动设置在连接槽11内,连接孔14和安装孔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相连。连接耳10设置为两个并且在第一腕带2的端部对称设置,连接块13与连接耳10相适配。

连接耳10上的连接槽11与连接块13之间相互转动卡设以实现第一腕带2和手环本体1之间的转动相连,安装孔12和连接孔14内通过转轴相连,以实现转动的发生,其中连接耳10设置为两个进而使转动更加稳定和平衡。

第二腕带3与手环本体1之间可以采用与第一腕带2相同的方式实现连接。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