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锁扣及设置有所述医用锁扣的医用锁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中经常需要对医用线(如缝合线、用作人工腱索的修复线、对瓣膜做缘对缘修复的修复线等)进行打结并固定的操作步骤,传统外科手术是在开刀直视条件下操作,通常由医生手动打结。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微创手术及介入手术日益普遍,例如腔镜下手术、经导管介入手术等,这类手术只需在患者身体上切开较小的操作窗口,由此将内窥镜或介入导管等器械伸入患者体内,到达预定位点进行治疗。在这类手术中,如需对患者体内的医用线进行打结或固定操作,通常需要操作者通过较小的操作窗口,在患者体外进行远程操作来对患者体内的医用线进行打结。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锁扣,在锁扣主体内设置中空的内腔,锁定销沿内腔轴向运动,使得锁定销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来固定穿设在该内腔中的缝合线。然而,由于缝合线是靠锁定销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之间间隙逐渐变小,把缝合线挤压在二者之间完成锁结,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及手术完成后,缝合线会被不断地拉扯,容易使锁定销与所述锁扣主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锁定销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增大,导致对缝合线的锁结力下降甚至发生缝合线从锁扣中松脱、锁扣脱落的现象,对人体造成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用锁扣及设置有所述医用锁扣的医用锁结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医用锁扣,用于锁紧医用线,包括锁扣主体、锁线件、推杆,以及位置锁定结构;所述锁线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锁扣主体内,所述推杆的远端抵接所述锁线件,以驱动所述锁线件在所述锁扣主体内运动,使得所述医用线被夹紧于所述锁扣主体与所述锁线件之间;在所述医用线被夹紧的状态下,所述位置锁定结构抵顶或牵拉所述推杆,以保持所述锁线件与所述锁扣主体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锁扣主体内开设有容置空间以及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穿线槽,所述锁线件包括活动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压辊,所述医用线穿设于所述穿线槽与所述压辊之间;所述推杆自所述锁扣主体的近端向所述锁扣主体的远端运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压辊在所述容置空间中运动使得所述压辊与所述穿线槽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锁扣主体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有导轨或导槽,所述导轨或导槽自所述容置空间的近端向所述容置空间的远端延伸并逐渐趋近于所述穿线槽的底面;所述锁线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压辊两侧的滚轴,所述滚轴与所述导轨或导槽适配。
优选地,所述压辊的直径值、所述医用线的直径值、所述导槽或导轨的远端的高度值、所述穿线槽的底面距所述导槽或导轨的远端的最大高度值满足:0≤h1-h2/2-d1/2≤d2,其中,h1表示所述穿线槽的底面距所述导槽或导轨的远端的最大高度值,h2表示所述导槽的远端的高度值,d1表示所述压辊的直径值,d2表示所述医用线的直径值。
优选地,所述推杆的近端连接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暴露于所述锁扣主体之外。
优选地,所述锁扣主体上设有限位结构,在所述推杆驱动所述锁线件在所述锁扣主体内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锁扣主体运动。
优选地,所述位置锁定结构包括沿轴向穿通所述锁扣主体的螺孔,以及设于所述推杆至少部分外表面上的传动螺纹,所述传动螺纹与所述螺孔适配。
优选地,所述位置锁定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扣主体远端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限定所述锁线件的远端的极限位置。
优选地,所述位置锁定结构包括沿轴向穿通所述锁扣主体以供所述推杆活动穿过的通孔以及套设在所述推杆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通孔的外围,另一端抵接所述推杆的远端或者连接所述推杆的近端。
优选地,所述位置锁定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扣主体远端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限定所述锁线件的远端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医用锁结装置,至少包括所述医用锁扣以及操控组件,所述操控组件与所述推杆的近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操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推杆的动作,且所述操控组件在所述推杆与所述锁扣主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后与所述推杆的近端分离。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锁扣主体,所述限位组件与设于所述锁扣主体上的限位结构相配合,以在所述推杆驱动所述锁线件在所述锁扣主体内运动的过程中,防止所述锁扣主体发生轴向移动,且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操控组件与所述推杆的近端分离之前与所述锁扣主体分离。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管组件,所述锁扣主体活动穿设于所述支撑管组件的远端内,所述操控组件及所述限位组件活动穿设于所述支撑管组件内并延伸出所述支撑管组件的近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管组件包括自远端向近端依次连接的套筒、连接筒及外管;所述锁扣主体活动穿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与设于所述锁扣主体上的限位结构相配合,以在所述推杆驱动所述锁线件在所述锁扣主体内运动的过程中,防止所述锁扣主体发生转动;所述连接筒内设置包绕所述操控组件的远端的腔道。
优选地,所述操控组件包括第一内芯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芯远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端与所述推杆的近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内芯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内芯远端的限位螺杆,设于所述锁扣主体上的限位结构包括沿轴向设置的限位螺孔,所述限位螺杆与所述限位螺孔螺接。
优选地,所述操控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芯的近端的第一操控钮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内芯外并与所述第一操控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件;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芯的近端的第二操控钮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内芯外并与所述第二操控钮固定连接的第二筒件。
优选地,还包括手柄壳,所述外管的近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手柄壳内,所述第一内芯及第二内芯在所述手柄壳内延伸;所述第一筒件的部分设于所述手柄壳内,所述第一筒件上设置第一挡圈,所述手柄壳内间隔设置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圈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二筒件的部分设于所述手柄壳内,所述第二筒件上设置第二挡圈,所述手柄壳内间隔设置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所述第二挡圈位于所述第三挡板与第四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锁扣及设置有所述医用锁扣的医用锁结装置,由于设置有所述位置锁定结构,在所述推杆驱动所述锁线件在所述锁扣主体内运动以使得所述医用线被夹紧于所述锁扣主体与所述锁线件之间后,所述位置锁定结构能够保持抵顶或牵拉所述推杆,所述推杆的远端又抵接所述锁线件,从而能够防止所述锁线件与所述锁扣主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保持所述锁线件与所述锁扣主体之间得以夹紧所述医用线的间隙,有效防止所述医用线从所述锁线件与所述锁扣主体之间松脱,从而实现对所述医用线的牢固锁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锁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医用锁扣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医用锁扣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锁扣主体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锁扣主体与止挡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2中的医用锁扣省略止挡件后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的医用锁扣的初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图2中的医用锁扣的锁紧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图2中的医用锁扣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图2中的医用锁扣的锁紧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中的医用锁结装置的手柄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手柄壳除去其上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沿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中的操控组件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2中的限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中的医用锁扣与部分第一内芯及部分第二内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锁结装置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7为三尖瓣瓣膜上缝有缝线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医用锁结装置的远端部分结构的剖视放大图;图20示意出了该医用锁结装置沿缝线接近三尖瓣瓣膜;图22是图21中医用锁结装置的远端部分结构的剖视放大图;图24是图23中医用锁结装置的远端部分结构的剖视放大图;图26是图25中xxv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锁扣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的医用锁扣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9是图27中的医用锁扣的初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30是图27中的医用锁扣的锁紧状态的侧视图。
图31是图27中的医用锁扣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32是图27中的医用锁扣的锁紧状态的剖视图。
图33-图3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锁结装置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其中,图34、图36、图38示意出了该医用锁结装置远端的状态,图33、图35、图37分别示意出了对应于图34、图36、图38的手柄壳上的操作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方位定义:为了描述清晰,以下将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远端”;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上述定义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7至图10,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医用锁结装置100包括医用锁扣20、手柄壳40、操控组件50、支撑管组件70,以及限位组件80。医用锁扣20用于锁紧医用线300(医用线300可以是单纯用于缝合切口或破口的缝线,也可以是用于对心脏瓣膜做缘对缘修复的缝线、用作人工腱索的修复线、还可以是植入在瓣环等人体内部组织上的缝线等,医用线30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tfe、e-ptfe、pet、uhmwpe等),医用锁扣20包括锁扣主体21、锁线件23、推杆25及位置锁定结构27,锁线件23活动设置于锁扣主体21内,推杆25的远端抵接锁线件23,操控组件50控制推杆25动作,以驱动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内运动,使得医用线300被夹紧于锁扣主体21与锁线件23之间;位置锁定结构27与推杆25相配合,在医用线300被锁扣主体21和锁线件23夹紧的状态下,位置锁定结构27抵顶推杆25,以保持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的相对位置不变。操控组件50的远端与推杆25的近端可拆卸连接、近端延伸出手柄壳40,且操控组件50在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后与推杆25分离。支撑管组件70自手柄壳40向远端延伸,用于容置医用锁扣20、操控组件50及限位组件80。限位组件80的远端与锁扣主体21可拆卸连接、近端延伸出手柄壳40,用于与设于锁扣主体21上的限位结构配合,以在推杆25驱动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内运动的过程中,防止锁扣主体21运动。
该医用锁扣20及医用锁结装置100,由于设置有位置锁定结构27,在推杆25驱动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内运动以使得医用线300被夹紧于锁扣主体21与锁线件23之间后,位置锁定结构27能够保持抵顶推杆25,推杆25的远端又抵接锁线件23,即使医用线300受到牵拉,也能够防止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锁扣主体21与锁线件23之间不会松动,保持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之间得以夹紧医用线300的间隙,有效防止医用线300从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之间松脱,从而实现对医用线300的牢固锁结。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锁扣主体21内开设有容置空间210及连通容置空间210的穿线槽211,锁线件23包括活动容置于容置空间210内的压辊230,医用线300穿装于穿线槽211与压辊230之间;推杆25自锁扣主体21的近端向锁扣主体21的远端的运动过程中,驱动压辊230在容置空间210中运动,以变换相对于锁扣主体21的位置,使得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直至夹紧穿装于间隙中的医用线300。
锁扣主体21包括远端面212、近端壁213、以及位于远端面212与近端壁213之间的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214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215,两个第一侧壁214的外表面为平行相对的平面,两个第二侧壁215的外表面为相对的圆弧面。容置空间210由两个第一侧壁214、两个第二侧壁215及近端壁213围成,且容置空间210的远端贯穿锁扣主体21的远端面212。穿线槽211与容置空间210相连通,具体地,穿线槽211自其中一第二侧壁215的内表面向下凹陷(图4所示),锁扣主体21内于穿线槽2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台2150。穿线槽211沿轴向延伸,穿线槽211的一端穿通锁扣主体21的远端面212,穿线槽211的另一端穿通设于锁扣主体21的近端的缺口216,医用线300经穿线槽211后从缺口216伸出。
本实施例中,锁扣主体21对应于两第一侧壁214上设有两相互对正的导槽2140,导槽2140自容置空间210的近端远离缺口216的一侧向容置空间210的远端延伸并逐渐趋近于支撑台2150及穿线槽211的底面。锁线件23还包括连接于压辊230的滚轴232,滚轴232与导槽2140相适配。进一步地,导槽2140与支撑台2150的远端相交后沿支撑台2150向远端延伸并穿通锁扣主体21的远端面212。导槽2140的轮廓优选为弧形,该弧形朝向穿线槽211所在的一侧弯曲。压辊230的形状概呈圆柱形,压辊230固定套设于滚轴232的中部,压辊230与滚轴232共轴心线,即滚轴232相对的两端分别沿压辊230的轴心线方向延伸出压辊230相对的两端面。滚轴232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挡片234,挡片234沿滚轴232径向的尺寸大于导槽2140的槽宽,以防止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的容置空间210内大幅晃动。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由于压辊230的直径已大于导槽2140的宽度,滚轴232相对两端的挡片234也可以省略。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锁扣主体21对应于容置空间210的侧壁上可以设置导轨(未图示)来代替导槽2140,导轨自容置空间210的近端向容置空间210的远端延伸并逐渐趋近于穿线槽211的底面,滚轴23与所述导轨适配。进一步地,锁扣主体21的两个第一侧壁214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导轨,每一导轨自容置空间210的近端远离缺口216的一侧向容置空间210的远端延伸并逐渐趋近于穿线槽211。滚轴232相对的两端分别可滚动设于两个导轨上,滚轴232沿导轨滚动,带动压辊230滚动,且压辊230逐渐接近穿线槽211的底面,使得穿设于穿线槽211内的医用线300被夹紧于压辊230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压辊230的直径值、医用线300的直径值、导槽2140的远端的高度值、穿线槽211的底面距导槽2140的远端的最大高度值满足:0≤h1-h2/2-d1/2≤d2,其中,h1表示穿线槽211的底面距导槽2140的远端的最大高度值,h2表示导槽2140的远端的高度值,d1表示所述压辊的直径值,d2表示所述医用线的直径值。具体地,在压辊230与穿线槽211的底面夹紧医用线300时,压辊230的外周面最靠近穿线槽211底面的部位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a等于穿线槽211的底面距导槽2140的远端的最大高度值减去导槽2140的远端的高度值的1/2和压辊230的直径值的1/2,即有a=h1-h2/2-d1/2;为了使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牢固地夹紧穿装于间隙a中的医用线300,间隙a的直不能大于医用线300的直径值。压辊230沿其轴向的长度值w1小于或等于穿线槽211的宽度值w2,从而压辊230可以无障碍地进入穿线槽211内。当推杆25沿轴向向远端抵推压辊230时,滚轴232在导槽2140内边滚动边受导槽2140引导而向穿线槽211底面趋近,带动压辊230向穿线槽211底面趋近,直至穿线槽211内的医用线300被锁固于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
如图2、图3、图5、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锁扣主体21的近端壁213上开设间隔的锁定螺孔2131及限位螺孔2133,锁定螺孔2131较限位螺孔2133更靠近近端壁213的中部位置,优选地,锁定螺孔2131与锁扣主体21共轴。锁定螺孔2131及限位螺孔2133均沿轴向延伸,锁定螺孔2131连通容置空间210。推杆25包括杆体251及设于杆体251远端的径向凸出部253,径向凸出部253的直径大于杆体251的直径,杆体251上设有传动螺纹255,传动螺纹255与锁扣主体21上的锁定螺孔2131螺接。当旋转推杆25时,传动螺纹255在锁定螺孔2131内螺旋运动,推杆25相对于锁扣主体21发生同步的轴向移动,推动着压辊230向远端运动,且压辊230逐渐靠近穿线槽211的底面,直至压辊230与穿线槽211之间的医用线300被二者压紧;此后,停止旋转推杆25,推杆25远端因抵推压辊230而受到压辊230对推杆的轴向作用力,使得推杆25上的传动螺纹255与锁定螺孔2131上的螺牙之间相互挤压而实现自锁,从而能够保持压辊230与穿线槽211的相对位置,即使医用线300受到牵拉,也不会改变压辊230的位置,保持压辊230与穿线槽211之间得以夹紧医用线300的间隙,防止医用线300松脱,保持对医用线300的牢固锁结。即,本实施例中,位置锁定结构27包括锁扣主体21上的锁定螺孔2131及推杆25上的传动螺纹255。
位置锁定结构27还包括止挡件29,以限定锁线件23的远端极限位置,止挡锁线件23脱离锁扣主体21。如图2及图3所示,止挡件29包括挡板291及凸设于挡板291近端面相对两侧的卡块293,挡板291的近端面抵接锁扣主体21的远端面212,两个卡块293分别卡入锁扣主体21的两个导槽2140的远端开口中,卡块293用于止挡滚轴232在导槽2140内继续向远端滚动,挡板291用于限定压辊230的远端极限位置。进一步地,挡板291上开设有穿线孔295,穿线孔295连通锁扣主体21的穿线槽211,医用线300经穿线孔295后穿装于穿线槽211中。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推杆25的近端还连接有第一接头28,在推杆25安装于锁扣主体21后,第一接头28暴露于锁扣主体21之外。具体地,推杆25的近端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接头28的固定孔256。第一接头28包括连接部281及设于连接部281远端的固定柱283,固定柱283与固定孔256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连接部281与后述操控组件50中的第一内芯51的远端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头28与推杆25也可以一体成型。
锁扣主体21上的限位螺孔2133与两个第一侧壁214构成限位结构,其中的限位螺孔2133与后述限位组件80远端的限位螺杆83螺接,以在推杆25驱动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内运动的过程中,防止锁扣主体21发生轴向移动;两个第一侧壁214的平面与后述支撑管组件70的套筒71内腔中的相应平面相贴合,以在推杆25驱动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内运动的过程中,防止锁扣主体21发生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0,使用该医用锁扣20时,将一组医用线300穿装于压辊230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驱动第一接头28旋转,使推杆25相对于锁定螺孔2131边旋转边沿轴向朝远端移动,推杆25的径向凸出部253抵推压辊230带动锁线件23沿导槽2140朝向挡板291及穿线槽211的底面运动,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直至医用线300被夹紧于压辊230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此后,由于推杆25的传动螺纹255与锁定螺孔2131之间螺纹锁定,能防止锁扣主体21与锁线件2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避免医用线300从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之间松脱。
本实施例中,锁扣主体21、锁线件23及推杆25均可以但不限定由不锈钢、镍钛、纯钛等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如图11及图12所示,手柄壳40包括相互对合的上壳41与下壳42,以及与上壳41和下壳42螺纹配合的前旋件43。下壳42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外管固定件44,支撑管组件70中外管75的近端与外管固定件44固定连接。手柄壳40内设置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46及第二挡板47,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三挡板48及第四挡板49。具体地,第一挡板46及第二挡板47设于下壳42内腔近端的中部,第三挡板48及第四挡板49设于下壳42内腔近端邻近中部处。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11至图16:锁扣主体21活动穿设于支撑管组件70的远端;操控组件50的远端与推杆25可拆卸连接,近端延伸出手柄壳40;限位组件80的远端与锁扣主体21螺接,近端延伸出手柄壳40。
具体的,支撑管组件70包括自远端向近端依次连接的套筒71、连接筒73及外管75。锁扣主体21活动穿设于套筒71内,套筒71相对的两侧设有与锁扣主体21的两第一侧壁14的外表面贴合的平面,第一侧壁14的平面与套筒71内的平面贴合,以在推杆25驱动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内运动的过程中,防止锁扣主体21发生转动。套筒71具有沿轴向延伸穿通其远端面及近端面的内腔711,锁扣主体21置于套筒71的内腔711中,且仅能够在内腔711中沿轴向滑动。套筒71外周壁的近端对应穿线槽211处开设出线缺口713,穿线槽211内的医用线300自出线缺口713延伸出支撑管组件70。连接筒73的远端面固定贴合于套筒71的近端面,连接筒73沿轴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槽731及第二通槽733,第一通槽731位于连接筒73的中部且对准推杆25,第二通槽733对准锁扣主体21的限位螺孔2133。连接筒73的近端与外管75的远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中,外管75为具有支撑效果、且能弯曲的柔性管,以便于介入人体管腔。
操控组件50包括第一内芯51及连接于第一内芯51远端的连接杆52。具体地,第一内芯51活动穿装于外管75内,为适应介入人体的需要,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芯51为柔性可弯曲的;连接杆52的远端设有第二接头521,第二接头521与推杆25的第一接头28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上分别设有形状互补的“z”形、“s”形、齿形或波浪形等的凹凸结构。当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连接后并被穿装于连接筒73的第一通槽731中时,二者的连接关系得以保持;当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失去外围的第一通槽731的包络时,如外露出套筒71的远端时,第二接头521与第一接头28之间便可以脱离,以解除二者的连接。
如图14所示,操控组件50还包括外露出手柄壳40近端的第一操控钮54及与第一操控钮54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件55,第一操控钮54设置于第一筒件55的近端。第一内芯51的近端活动穿过外管75及外管固定件44后固定连接于第一操控钮54。当第一筒件55与第一操控钮54相对位置锁定时,第一筒件55能随第一操控钮54转动并一同沿轴向移动;当第一筒件55与第一操控钮54相对位置不锁定时,第一操控件55相对于第一筒件55能沿轴向移动。具体地,第一操控钮54包括中空的外壳541、沿轴向延伸设置于外壳541内的连接柱543,以及设置于外壳541的近端并固定连接于连接柱543的端盖545。连接柱543与外壳541之间设有环形的导滑槽546,第一筒件55的近端沿轴向可滑动地插接于导滑槽546内。第一筒件55的远端沿轴向凸设导杆551,第一筒件55的近端面的中部沿轴向设有导滑孔553,连接柱543滑动地插接于导滑孔553内。第一内芯51的近端沿轴向穿过第一筒件55并固定连接于端盖545。导杆551活动嵌设于分别设于第一挡板46及第二挡板47上的缺口内,导杆551上设置沿周向凸出的第一挡圈555,第一挡圈555位于第一挡板46及第二挡板47之间,从而第一筒件55可相对于第一挡板46与第二挡板47旋转,以及可在第一挡板46与第二挡板47之间轴向移动,即第一挡圈555可止挡于第一挡板46与第二挡板47之间。外壳541沿其径向设有连通导滑槽546的螺孔547,第一操控钮54还包括螺接于螺孔547中的紧固螺钉548,当旋紧该紧固螺钉548时,第一筒件55与第一操控钮54被固定在一起以同步动作,反之,当旋松该紧固螺钉548时,第一筒件55与第一操控钮54可分别动作。优选地,第一筒件55的外周面上还设有位移量标识,所述位移量标识用于显示第一操控钮54相对于第一筒件55沿轴向的移动量。
如图12、图13及图15所示,限位组件80的远端可拆卸连接于锁扣主体21,限位组件80与设于锁扣主体21上的限位螺孔2133相配合,以在推杆25驱动锁线件23在锁扣主体21内运动的过程中,防止锁扣主体21发生轴向移动,且限位组件80在操控组件50与推杆25的近端分离之前与锁扣主体21分离,以不阻碍医用锁扣20被推出套筒71。具体地,限位组件80包括第二内芯81及连接于第二内芯81远端的限位螺杆83,第二内芯81活动穿装于外管75内。为适应介入人体的需要,本实施例中,第二内芯81为柔性可弯曲的。限位螺杆83可活动地穿装于连接筒73的第二通槽733中,且限位螺杆83能与锁扣主体21的限位螺孔2133适配螺接。当限位螺杆83螺接于限位螺孔2133时,限位螺杆83能防止锁扣主体21沿轴向移动;限位螺杆83解除与限位螺孔2133的螺接后,锁扣主体21能被推杆25带动着沿轴向移动。
限位组件80还包括外露出手柄壳40近端的第二操控钮84及与第二操控钮84固定连接的第二筒件85,第二操控钮84位于第二筒件85的近端。第二内芯81的近端活动穿过外管75及外管固定件44后固定连接于第二筒件85或第二操控钮84。第二筒件85活动嵌设于分别设于第三挡板48及第四挡板49上的缺口内,第二筒件85上设置沿周向凸出的第二挡圈86,第二挡圈86位于第三挡板48及第四挡板49之间。第二筒件85可相对于第三挡板48与第四挡板49旋转,以及可在第三挡板48与第四挡板49之间轴向移动,即第二挡圈86可止挡于第三挡板48与第四挡板49之间。
请参阅图17至图26,以下以心脏三尖瓣的瓣膜修复术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锁结装置100的使用过程。
三尖瓣为右心房(简称:ra)和右心室(简称:rv)之间的单向“阀门”,可以保证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正常健康的三尖瓣具有多根腱索。三尖瓣的瓣叶分为前叶、后叶和隔叶,右心室处于舒张状态时,三者处于张开状态,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右心室处于收缩状态时,腱索被拉伸,保证各瓣叶不会被血流冲到心房侧,各瓣叶闭合良好,从而保证血液从右心室经过肺动脉瓣(简称:pv)流向肺动脉。若三尖瓣出现病变,当右心室处于收缩状态时,各瓣叶关闭不全,血流的冲力会进一步导致瓣叶脱入右心房,造成血液返流。
如图17所示,在使用该医用锁结装置100之前,首先向三尖瓣的前叶、后叶和隔叶分别植入多根带有弹性垫片310的医用线(此例中可称为缝线)300,缝线300与瓣叶之间的点接触被转变为弹性垫片310与瓣叶之间的面接触,可有效降低瓣叶撕裂的风险;缝线300的自由端延伸出体外。
第一步:如图18与图19所示,在患者体外把多根缝线300自穿线孔295穿入穿线槽211,并从出线缺口713穿出。此时,压辊230靠近锁扣主体21的近端;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穿装于连接筒73的第一通槽731中;限位螺杆83与限位螺孔2133螺接;紧固螺钉548被旋紧,第一筒件55与第一操控钮54固定在一起;第一挡圈555与第一挡板46贴合;第二挡圈86与第三挡板48贴合。
第二步:如图20所示,并参照图21与图22,借助缝线300的引导,将支撑管组件70的远端经介入路径(如股静脉、下腔静脉)推入心脏右心房,向三尖瓣的瓣叶移动靠近,同时调节各瓣叶上缝线300的松紧度,同时通过超声确定三尖瓣返流最轻的状态,当到达该状态时,旋转第一操控钮54带动第一内芯51、连接杆52及推杆25转动,使得推杆25远端的径向凸出部253抵推压辊230,滚轴232沿导槽2140朝向挡板291及穿线槽211的底面运动,使得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直至缝线300被夹紧于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推杆25上的传动螺纹255与锁扣主体21的锁定螺孔2131之间形成自锁;此时,第一筒件55的第一挡圈555自第一挡板46沿轴向移动至抵顶第二挡板47,表明医用锁扣20已锁紧缝线300。该步骤的执行过程中,限位螺杆83与限位螺孔2133保持螺接,以防止锁扣主体21沿轴向向远端移动。
第三步:参照图21与图22,旋转第二操控钮84以带动第二内芯81转动,第二内芯81带动限位螺杆83相对于锁扣主体21旋转,直至限位螺杆83脱离与限位螺孔2133的螺接。此时,第二挡圈86自第三挡板48运动至抵接第四挡板49。
第四步:如图23与图24所示,旋松紧固螺钉548,以解除第一操控钮54与第一筒件55之间的相对锁定,向远端推动第一操控钮54以带动第一内芯51沿轴向朝远端移动,第一内芯51抵推推杆25及整个医用锁扣20外露出套筒71,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的外围包络消失,解除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的连接。
此后,撤出该医用锁结装置100,再使用切线装置切断医用锁扣20外的缝线300。如图25与图26所示,医用锁扣20及被其锁紧的缝线300留置在心脏内,此时,三尖瓣的各瓣叶被多根缝线300拉向彼此,完成缘对缘修复。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以三尖瓣的缘对缘修复为例,说明了该医用锁扣及医用锁结装置的使用过程。该医用锁扣及医用锁结装置也可用于三尖瓣腱索修复(将医用线用作人工腱索,医用线一端缝在瓣叶上,另一端穿设在锚定于心室壁或乳头肌的锚钉上并被医用锁扣锁紧)、二尖瓣缘对缘修复、二尖瓣腱索修复、瓣环成形(多个锚钉锚入瓣环组织,医用线串连各锚钉的近端,收紧医用线以缩小瓣口面积之后使用医用锁扣锁紧)、以及单纯的切口或破口缝合等其他手术过程中的医用线的锁紧和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27至图3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锁扣2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但第二实施例中的医用锁扣20a的位置锁定结构27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位置锁定结构27的结构略有不同。结合图33至图38,医用锁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操控组件50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控组件50的结构也略有不同。
具体地,如图27至图32所示,该第二实施例中,位置锁定结构27a包括沿轴向穿通锁扣主体21a以供推杆25a活动穿过的通孔2135、设于推杆25a的远端上的径向凸出部253,以及套设在推杆25a上的压缩弹性件275,压缩弹性件275的两端分别抵接径向凸出部253及锁扣主体21a上位于通孔2135的外围的部位。径向凸出部253围绕推杆25a的杆体251的远端,径向凸出部253的外径大于杆体251的直径。通孔2135沿轴向贯通锁扣主体21a的近端壁213并连通容置空间210,通孔2135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杆体251的直径,但小于径向凸出部253的直径,从而杆体251能活动地穿装于通孔2135中,且径向凸出部253能够止挡于通孔2135,以防止推杆25a从通孔2135脱离锁扣主体21a。本实施例中,压缩弹性件275优选压缩弹簧。当推杆25a的近端不受外力牵拉时,该压缩弹簧275即自动弹开,自驱动推杆25a远端的径向凸出部253抵推压辊230带动锁线件23沿导槽2140朝向挡板291及穿线槽211的底面运动,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直至医用线300被夹紧于压辊230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此后,由于推杆25a远端的径向凸出部253始终受到压缩弹簧朝向远端的抵推力,能防止锁扣主体21a与锁线件2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避免医用线300从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a之间松脱。
如图33、图35及图37所示,位于操控组件50a的第一挡圈555近端的第一挡板46与远端的第二挡板47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挡板46与第二挡板47之间的间距。具体地,该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挡板46与第二挡板47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第一挡圈555的轴向厚度,第一挡板46和第二挡板47用于轴向定位第一挡圈555,以防止第一筒件55在压缩弹簧275弹开时被带动着沿轴向移动。第一筒件55的外周面上设有位移量标识557,位移量标识557包括自近端向远端依次间隔地数字“0”、“1”及“2”。
如图33及图34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医用锁结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位移量标识557上的数字“0”“1”及“2”暴露于第一操控钮54之外。初始状态即紧固螺钉548被旋紧,第一筒件55与第一操控钮54固定在一起,压缩弹性件275处于被压缩状态,锁线件23位于导槽2140的近端。
如图35及图36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医用锁扣处于锁线状态时,紧固螺钉548被旋松,压缩弹性件275自动弹开,带动第一操控钮54沿轴向向远端移动,位移量标识557上的数字“0”已被第一操控钮54覆盖,数字“1”及“2”暴露于第一操控钮54之外,压缩弹性件275自驱动推杆25抵推压辊230至锁紧医用线300,且压缩弹性件275继续保持对压辊230的弹性抵顶。
如图37及图38所示,继续向远端推动第一操控钮54至位移量标识557上的数字“1”被第一操控钮54覆盖,而数字“2”暴露,第一操控钮54带动第一内芯51沿轴向朝远端移动,第一内芯51抵推推杆25a及整个医用锁扣20a外露出套筒71,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的外围包络消失,即可解除第一接头28与第二接头521的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操控钮54与第一筒件55之间也可以通过定位杆与定位孔的配合使第一操控钮54与第一筒件55之间的位置相对限定或解除限定;具体地,第一筒件55的外周面沿径向开设第一定位孔,第一操控钮54的外周壁开设对应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当定位杆插接于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中时,第一操控钮54与第一筒件55之间的位置相对限定;当抽出插接于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中的定位杆时,第一操控钮54可相对于第一筒件55沿轴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拉伸弹性件如拉伸弹簧来代替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压缩弹性件275。对照图29至图32,当使用拉伸弹性件时,拉伸弹性件不再设于锁扣主体21a的容置空间210内,而是设于容置空间210之外,拉伸弹性件的一端仍抵接所述锁扣主体21a上位于通孔2135的外围的部位,另一端则向近端延伸并连接至所述推杆25a的近端,如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当推杆25a受到朝向近端的外力作用时,该拉伸弹性件被拉伸开;当推杆25a所受的外力解除时,该拉伸弹性件即自动收缩,自驱动推杆25a的远端抵推压辊230带动锁线件23沿导槽2140朝向挡板291及穿线槽211的底面运动,压辊230的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直至医用线300被夹紧于压辊230外周面与穿线槽211的底面之间;此后,由于推杆25a的近端始终受到拉伸弹性件朝向远端的牵拉力,能防止锁扣主体21a与锁线件2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避免医用线300从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a之间松脱。即,该实施例中,在所述医用线被夹紧的状态下,位置锁定结构牵拉所述推杆25a,以保持锁线件23与锁扣主体21a的相对位置。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