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排痰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1386发布日期:2021-07-16 20:4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排痰背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排痰背心。


背景技术:

2.病人在肺部感染时会产生大量的痰液需要及时排出。目前采用的排痰方式为人工排痰,以人工拍背产生的振动来使附着在肺内及气管中的痰液松动以利于排出。申请号为201922339589.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腔室排痰背心及变频排痰设备,其中所涉及的多腔室排痰背心包括背心气囊,在背心气囊上设置有充气接口、充气通道和多个背心腔室,当由充气接口通入高压气流时,高压气流会在多个背心腔室内形成叩击动作以对人体进行叩击,达到振动排痰的目的。但是,当患者的体重较大时,该排痰背心的气囊容易被压住,影响高压气流的流动,造成局部位置振动效果减弱进而影响振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患者体重较大时容易压住排痰背心气囊,造成高压气流受阻进而影响局部位置的振动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动排痰背心,通过在相邻空气振动管间设置分隔凸起,使得在遇到较大体重患者时,由分隔凸起承担患者体重,进而使空气振动管不至于被压住,影响振动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气动排痰背心,包括背心本体,在背心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用来收紧背心的粘扣带,背心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在背心本体的背部设置有对称分布于脊柱两侧且彼此间平行分布的条状的分隔凸起,空气振动管以 s形绕过分隔凸起分布于脊柱两侧,空气振动管的一端与第一进气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进气管连接。空气振动管的直径大于分隔凸起沿着垂直于背心本体背部表面方向的高度。
6.进一步地,背心本体的背部为帆布材料制成。
7.进一步地,分隔凸起和空气振动管设置于背心本体的背部贴合人体的一侧。
8.进一步地,分隔凸起等间距分布,且相邻分隔凸起之间的距离比空气振动管的直径大50%

100%。
9.进一步地,最上端的空气振动管的上方设置有条状的颈椎分隔凸起。
10.进一步地,背心下端位于腰部位置的空气振动管的两侧设置有条状的腰部分隔凸起。
11.进一步地,分隔凸起为硬质海绵制成。
12.进一步地,分隔凸起为预充气气囊。
13.进一步地,颈椎分隔凸起为硬质海绵制成。
14.进一步地,腰部分隔凸起为预充气气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空气振动管间设置分隔凸起,使得在遇
到较大体重患者时,由分隔凸起承担患者体重,使空气振动管不至于被压住而影响高压气流的流动进而影响振动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痰背心的正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痰背心的背部贴合人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背心本体;2、粘扣带;3、第一进气管;4、第二进气管;5、分隔凸起;6、空气振动管;7、颈椎分隔凸起;8、腰部分隔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
21.具体实施例如下:
22.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气动排痰背心,包括背心本体1,在背心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用来收紧背心的带有扣子作用的粘扣带2,患者穿好背心后,通过粘扣带2的收紧作用,调整背心与人体的锲合度。在背心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用来与外部提供振动空气脉冲设备相连的第一进气管3和第二进气管4。例如可以采用如申请号为201922339589.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主机,该主机包括缸体组件、控制组件和显示组件,缸体组件包括电机、风机、振动膜片、连接管、出气口以及缸体壳,电机转动使振动膜片发生变形以对密封的缸体进行压缩,形成高压气流,然后通过连接管将高压气流传输到出气口后最终流入空气导管,主机通过空气导管与第一进气管3和第二进气管4位于背心本体1外部一端相连。
23.在背心本体1的背部设置有对称分布于脊柱两侧且彼此间平行分布的条状的分隔凸起5,空气振动管6从脊柱一侧的背心本体的下端开始引入,以s形路径绕过位于脊柱一侧的分隔凸起后延伸至脊柱另一侧,并以s形路径绕过位于该侧的分隔凸起后,最后于背心本体1下端引出。分隔凸起5和空气振动管6要设置于背心本体1的背部贴合人体的一侧,这样由空气振动管6所产生的振动可以更好地作用于人体。位于背心本体1下端的空气振动管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气管3和第二进气管4位于背心本体1内侧的一端连接。为了空气振动管6通气高压气流时产生的振动可以作用于人体背部,将空气振动管6的直径设置的大于分隔凸起5沿着垂直于背心本体1背部表面方向的高度,这样空气振动管6产生的振动会直接作用于人体背部,不至于被分隔凸起5所挡住。
24.对于背心本体1背部的材料,在选择时需要选择较硬的材质以防止空气振动管6所产生的振动被软质材料所吸收而减弱振动效果。因此,对于背心本体1 背部选择帆布材料制成,然后将分隔凸起5和空气振动管6设置于帆布材料上。
25.在排痰背心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排痰背心与人体背部长时间接触,造成患者背部由于通风不畅而出汗,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因此在设计时,将分隔凸起 5等间距设置,且相邻分隔凸起5之间的距离比空气振动管6的直径大50%

100%,例如空气振动管6的直径为10mm,那么相邻的分隔凸起5之间的距离要设置为 15

20mm,以此保证将空气振动管6设置于两个分隔凸起5之间时,空气振动管 6与分隔凸起5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使排痰背心
背部与人体接触后具有可供空气流动的间隙。另外,对于排痰背心背部的上方和下方为从脊柱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空气振动管,当患者平躺时很容易将这两个位置的空气振动管挤压而影响气流的流动,因此在排痰背心背部上方的空气振动管的上部设置有条状的颈椎分隔凸起7,通过该凸起形成对颈椎部位的支撑,避免此处的空气振动管6受到挤压。同理,在背心背部下方位于腰部位置的空气振动管的两侧也需要设置有条状的腰部分隔凸起8,以保证此处的空气振动管不至于遭受挤压而影响气流的流动。
26.对于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分隔凸起5、颈椎分隔凸起7以及腰部分隔凸起8 位于人体背部,在患者平躺时要对人体进行支撑,因此分隔凸起5、颈椎分隔凸起7以及腰部分隔凸起8可以选用硬质海绵制成或者采用预充气的气囊以实现对人体的有效支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