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7199发布日期:2021-06-22 15:2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尤其是长期卧床的病人,为了防止病人发生压疮,需要为病人不断的更换体位。传统方法常利用三角形的翻身枕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辅助翻身。但传统的翻身枕没有办法固定,在病人使用中常常容易脱落,并且由于长期使用翻身枕,身体接触部位舒适度不佳。

因此有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垫,包括支撑垫,支撑垫的上表面下方开有若干条通风道,通风道的两端均安装有风扇,支撑垫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通风孔,风扇开启后向通风道内部吹风,气流从通风孔向上吹出,提高人体皮肤表面的空气流速,提高了舒适性,但风扇在工作过程中,床单表面的细小纤维和空气中的灰尘容易碎气流附着在风扇的扇叶等部位,不仅影响风扇的工作,而且清理费时费力。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既能被固定又能防止风扇吸附灰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可以防止细小纤维和灰尘附着在风扇的扇叶上,还可以在使用时预防装置移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空心三角体和风冷部件,空心三角体斜面上粘连有海绵垫,空心三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绳带,风冷部件包括安装口、风扇、过滤网、储水罩、挡风罩以及载板,风冷部件通过安装口设置在空心三角体背面,载板固定设置在安装口外侧,风扇固定安装在载板面向空心三角体的一侧,挡风罩和储水罩依次平行设置在载板背离空心三角体的一侧,过滤网固定设置在挡风罩下端。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心三角体作为支撑板使用,在空心三角体斜面上粘连海绵垫,使患者可以靠在柔软的垫子上,使用更舒适,下部连接的绳带,可以穿过患者身体下部栓系在床边上,防止空心三角体随意窜动;风冷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使用时靠在空心三角体上局部受热造成皮肤不舒适,其中过滤网可以过滤细小纤维和灰尘,载板为风扇、挡风罩、储水罩提供支撑载体,储水罩中添加水可以湿润细小纤维和灰层,避免在清理过程中细小纤维和灰尘再次飘散到空气中,风扇为患者靠着空心三角体的身体部位提供微风进行散热和空气流通;使用空心三角体和风冷部件可以达到帮助患者翻身以及改善患者使用空心三角体时皮肤舒适的效果,还可以避免灰尘和纤维附着在扇叶上。

进一步的,海绵垫面向空心三角体的一面缝制有两个第一魔术贴毛面,空心三角体上缝制有第一魔术贴勾面。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魔术贴固定海绵垫和空心三角体,便于取放海绵垫,以及及时更换和清洗。

进一步的,空心三角体底部设置有绳带,空心三角体通过缝制的第二魔术贴毛面与绳带缝制的第二魔术贴勾面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魔术贴连接绳带和空心三角体,可以固定身位,不易脱落,还便于拆卸、换洗绳带,防止绳带久用断裂。

进一步的,挡风罩下端设有与载板固定连接的边框,过滤网安装在边框内部。

进一步的,载板与边框相交处开设有条形槽,边框一端固定在条形槽内。

进一步的,挡风罩背离载板的一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下表面粘贴有与边框贴合的橡胶垫。

进一步的,空心三角体内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灯,红外线发射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的情况下,接通红外线发射灯的电路,红外线发射灯产生红外线照射在空心三角体内,可以增加局部温度,增加血液循环,杀死病菌,起到照射杀菌的作用。

进一步的,海绵垫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透气孔,空心三角体的斜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透气孔相重合的第二透气孔。

进一步的,空心三角体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溢风孔。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透气孔和溢风孔的设计是便于空气流通,其中溢风孔可以将风扇吹向空心三角体内部的空气排出。

进一步的,储水罩下表面安装有排水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风扇的进风侧设置挡风罩,并在挡风罩底部安装过滤网,风扇在工作时,气流通过过滤网流向风扇,过滤网对气流中的细小纤维和灰尘就可以进行过滤,从而防止细小纤维和灰尘随气流流向风扇并附着在扇叶等部位;

2、需要清理过滤网上的细小纤维和灰尘时,向储水罩内加入适量水分,并使水分没过过滤网,就可以起到润湿细小纤维和灰尘的目的,并且避免了在清理过程中细小纤维和灰尘再次飘散在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其中,1、空心三角体;2、海绵垫;3、第一透气孔;4、绳带;5、溢风孔;6、第二透气孔;7、风扇;8、安装口;9、过滤网;10、红外线发射灯;11、第一魔术贴毛面;12、第一魔术贴勾面;13、载板;14、挡风罩;15、进风口;16、储水罩;17、排水阀;18、第二魔术贴毛面;19、第二魔术贴勾面;20、边框;21、橡胶垫;22、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空心三角体1,空心三角体1的斜面上安装有海绵垫2,海绵垫2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气孔3,空心三角体1的斜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透气孔3相重合的第二透气孔6,第一透气孔3和第二透气孔6的设计便于空气的流通。

空心三角体1背面开设有安装口8,安装口8的设计便于将风扇7置于空心三角体1内。

安装口8外侧设有与空心三角体1固定连接的载板13,载板13面向空心三角体1的一面安装有处于空心三角体1内的风扇7,载板13为风扇7、挡风罩14、储水罩16和边框20提供支撑载体。

载板13与风扇7相交处开设有进风口15,进风口15外侧设有与载板13固定连接的挡风罩14,挡风罩14下端设有与载板13固定连接的边框20,边框20内安装有用于过滤细小纤维和灰尘的过滤网9,在风扇7的进风侧设置挡风罩14,并在挡风罩14底部安装过滤网9,从而风扇7在工作时,气流通过过滤网9流向风扇7,过滤网9对气流中的细小纤维和灰尘进行过滤,从而防细小纤维和灰尘随气流流向风扇7并附着在扇叶等部位。

挡风罩14外侧设有储水罩16,储水罩16与载板13固定连接,储水罩16下表面安装有排水阀17,需要清理过滤网9上的细小纤维和灰尘时,向储水罩16内加入适量水分,并使水分没过过滤网9,从而起到润湿细小纤维和灰尘的目的,避免在清理过程中细小纤维和灰尘再次飘散在空气中,打开排水阀17,便可排出储水罩16内的水分。

海绵垫2面向空心三角体1的一面安装有两个第一魔术贴毛面11,第一魔术贴毛面11粘连有第一魔术贴勾面12,第一魔术贴勾面12与空心三角体1固定连接,第一魔术贴勾面12与第一魔术贴毛面11的设计便于后期更换海绵垫2。

空心三角体1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魔术贴毛面18,第二魔术贴毛面18粘连有第二魔术贴勾面19,第二魔术贴勾面19上缝制有绳带4,将第二魔术贴勾面19与第二魔术贴毛面18相粘连,完成绳带4与空心三角体1的连接,空心三角体1置于患者背部后,将绳带4穿过患者身体下部栓系在床边上,防空心三角体1随意窜动。

载板13与边框20相交处开设有条形槽,边框20一端固定在条形槽内,条形槽为边框20提供安装空间。

挡风罩14背离载板13的一面下部边缘处固定有支板22,支板22下表面粘贴有与边框20相贴合的橡胶垫21,挡风罩14与边框20安装完毕后,支板22上的橡胶垫21与边框20相贴合,从而提高挡风罩14与边框20之间的密封性。

空心三角体1内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灯10,红外线发射灯10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接通红外线发射灯10的电路,红外线发射灯10产生红外线照射在空心三角体1内,可以增加局部温度,增加血液循环,杀死病菌,起到照射杀菌的作用。

空心三角体1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溢风孔5,当海绵垫2上的第一透气孔3均被患者背部堵塞时,风扇7吹向空心三角体1内的空气通过溢风孔5排出。

采用上述预防压力性损伤装置时:首先将空心三角体1置于患者背后,将绳带4穿过患者身体下部栓系在床边,打开风扇7,让气流通过风扇7由透气孔3或溢风孔5吹向患者或流动,接通红外线发射灯的电路,对空心三角体1进行局部加热,进而促进患者背部血液的循环。当过滤网9上有积累的细小灰尘时,向储水罩16加入适量水分,直至水分没过过滤网9,当灰层被润湿时,可以打开排水阀17,将带有灰尘的污水排出。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