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升降的物理加压CRRT排废液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2818发布日期:2021-09-08 00:3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升降的物理加压CRRT排废液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移动升降的物理加压crrt排废液辅助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升降的物理加压crrt排废液辅助器。


背景技术:

2.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是通过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连续、缓慢清除水及溶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替代肾脏功能。相较普通血液透析而言,crrt延长了血液净化治疗时间而降低了单位时间的治疗效率,使血液中溶质浓度及容量变化对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采用高通透性、生物相容性好的滤器;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内稳态平衡。
3.现有技术中利用精密设备进行crrt对血液进行净化时,从血液中清除的物质和废液均排放至废液袋中,当废液排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换袋处理。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管路不畅或者患者在治疗中烦躁多动,容易导致设备误报警,还会导致废液袋内的液体倾洒溢出;同时,废液袋直接挂靠在设备的下方且悬空设置,一旦废液倾洒将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4.因此,现有的crrt治疗设备和环境还存在亟待改进之处,需要对废液袋的设置进行优化,为排放废液的过程提供更为合理的防患措施,以使 crrt治疗过程更加安全可靠,避免出现废液污染的情况。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改进,提出新的可行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升降的物理加压crrt排废液辅助器,旨在设置用于承托废液袋的结构,当废液从废液袋内溢出时帮助将废液引流至废液缸内;同时设置重力施压的结构,帮助提高废液袋提高排空速度。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可移动升降的物理加压crrt排废液辅助器,包括架体,架体的顶部设置有承重面板,所述承重面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吊挂废液袋的悬挂装置;承重面板的下方还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悬垂体,选垂体用于对废液袋施压;所述悬挂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漏斗装置,漏斗装置下端连通废液缸。
8.上述公开的排废液辅助器,可将crrt设备放置在承重面板上,通过悬挂装置固定废液袋,悬垂体接触并抵触废液袋,当废液袋内的废液增多时,悬垂体被废液袋挤开,同时悬垂体也对废液袋施加一定的压力,帮助废液袋内的液体排出;当废液袋发生渗漏、溢出等现象时,废液会直接落入下方的漏斗装置内,漏斗装置可将废液直接排放至废液缸。
9.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悬挂装置可采用多种结构,此处举出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悬挂装置包括挂钩,且挂钩设置在承重面板的下表面。
10.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种公开的悬垂体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进行优化设置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悬垂体包括悬挂座,连接至悬挂座的悬垂臂,悬垂臂的下端设置有施压块。
11.进一步的,为避免施压块对废液袋施加压力导致废液袋破损,对施压块进行优化设置,具体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施压块为柔性块,或者所述的施压块上设置有柔性垫。
12.进一步的,为方便漏斗装置与废液袋配合,将漏斗装置与架体设置为相对可调节,故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漏斗装置通过升降装置与架体连接固定。
13.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漏斗装置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漏斗装置包括敞口部,敞口部位于悬挂装置的下方;且敞口部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排液管,排液管连通至废液缸。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当废液从废液袋中溢出时,进入漏斗中并通过排液管排除,不同的排液管连接至不同的废液缸,可提供充足的容纳空间。
14.进一步的,排液管的结构不同,其所起到的排液效果也不同,此处对排液管的设置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敞口部下方至少有一根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液管,且至少有一根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液管和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分别连通至不同的废液缸。这样设置时,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的排液口较竖直设置的排液管高,故可将竖直设置的排液管连通位置较低的废液缸,而将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连通位置较高的废液缸。
15.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排液管进行优化设置,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按照倾斜45
°
向下延伸。
16.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敞口部进行优化设置,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竖向设置的敞口部设置有换向调节器,换向调节器用于将敞口部与排液管择一连通。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通过换向调节器可主动选择废液的排向。
17.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架体进行改进,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架体的下部设置有行走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器,能够方便放置crrt设备,同时对废液袋进行吊挂设置,以悬垂体对废液袋施加压力帮助废液袋加快排空的速度;当废液从废液袋中溢出时,位于下方的漏斗体可帮助收集和排放废液,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辅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是:1、架体;2、承重面板;3、悬挂装置;4、悬挂座;5、悬垂臂;6、施压块;7、废液袋;8、升降装置;9、敞口部; 10、换向调节器;11、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液管;12、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13、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2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25.实施例
26.本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废液袋7容易出现溢出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辅助装置,帮助crrt治疗过程中废液袋7的承托和废液的处理,避免出现废液溢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27.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28.如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升降的物理加压crrt排废液辅助器,包括架体1,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承重面板2,所述承重面板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吊挂废液袋7的悬挂装置3;承重面板2的下方还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悬垂体,选垂体用于对废液袋7施压;所述悬挂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漏斗装置,漏斗装置下端连通废液缸。
29.上述公开的排废液辅助器,可将crrt设备放置在承重面板2上,通过悬挂装置3固定废液袋7,悬垂体接触并抵触废液袋7,当废液袋7内的废液增多时,悬垂体被废液袋7挤开,同时悬垂体也对废液袋7施加一定的压力,帮助废液袋7内的液体排出;当废液袋7发生渗漏、溢出等现象时,废液会直接落入下方的漏斗装置内,漏斗装置可将废液直接排放至废液缸。
30.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悬挂装置3可采用多种结构,此处举出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悬挂装置3包括挂钩,且挂钩设置在承重面板2的下表面。
31.上述技术方案种公开的悬垂体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进行优化设置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悬垂体包括悬挂座4,连接至悬挂座4 的悬垂臂5,悬垂臂5的下端设置有施压块6。
32.优选的,为避免施压块6对废液袋7施加压力导致废液袋7破损,对施压块6进行优化设置,具体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施压块6 为柔性块,或者所述的施压块6上设置有柔性垫。
33.为方便漏斗装置与废液袋7配合,将漏斗装置与架体1设置为相对可调节,故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漏斗装置通过升降装置8与架体1连接固定。
34.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漏斗装置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漏斗装置包括敞口部9,敞口部9位于悬挂装置3的下方;且敞口部9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排液管,排液管连通至废液缸。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当废液从废液袋7中溢出时,进入漏斗中并通过排液管排除,不同的排液管连接至不同的废液缸,可提供充足的容纳空间。
35.优选的,排液管的结构不同,其所起到的排液效果也不同,此处对排液管的设置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敞口部9下方至少有一根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液管11,且至少有一根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 12,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液管1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12分别连通至不同的废液缸。这样设置时,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12的排液口较竖直设置的排液管高,故可将竖直设置的排液管连通位置较低的废液缸,而将倾斜设置的第
二排液管12连通位置较高的废液缸。
36.优选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排液管进行优化设置,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倾斜设置的第二排液管12,按照倾斜45
°
向下延伸。
37.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敞口部9进行优化设置,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竖向设置的敞口部9设置有换向调节器10,换向调节器10 用于将敞口部9与排液管择一连通。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通过换向调节器10可主动选择废液的排向。
38.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架体1进行改进,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架体1的下部设置有行走轮13。
39.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