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滴眼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4068发布日期:2021-09-11 00:1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滴眼液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药瓶专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滴眼液瓶。


背景技术:

2.眼科手术过程离不开对滴眼液的使用,现有的滴眼液瓶不仅规格较为单一,而且瓶身的设计也极不合理,这种滴眼液瓶的瓶身内部主要分为两块区域,瓶身内部的前端区域为储液囊,储药囊顶端连接着滴液出口,瓶身的后端区域则是为与储液囊同等长度的塑料实体,只是,这块塑料实体是属于工厂在加工生产瓶身时多余压合出的区域,其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起不到任何功用,还会对瓶身的整体长度进行延长,令医护人员在进行术中滴液操作时,会因为瓶身较长,导致滴液无法预定视野,从而造成滴液不能准确滴入患者眼部、或是滴液过量的情况发生,而且瓶身的滴液出口因为是直接设立在储液囊的顶部,且滴液出口的开口较大,使医护人员手持瓶身准备倾斜滴液操作时,会因为滴液出口和储液囊之间没有延长缓冲区域,再加上滴液出口较大的问题,令滴液出口还未对准患者眼部,液体就已经从出口内滴出,从而造成药品的浪费,现有的滴眼液瓶还存在容量较大的问题,因滴眼液瓶的容量较大,一台手术下来却只能使用其五分之一的量,可是滴眼液为一次性使用药品,剩余的都需在术后全部丢弃,而这也就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滴眼液瓶,通过瓶体的体形较小,令储液囊内部滴眼液的储存量不会过多,防止术后滴眼液瓶使用完毕将其丢弃时,会剩余大量的滴眼液,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防滑区的设立,使其既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拿捏瓶体的指腹贴合,又能够防止瓶身较小,且表面光滑,容易在医护人员使用过程中出现打滑、拿捏不稳的情况发生,通过瓶颈为细长型,可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滴液操作时视野不会受到遮挡,滴液出口能够轻易对准患者眼部,同时,也能对瓶颈内腔的液体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倾斜瓶体时,滴眼液易通过瓶颈内腔流出至滴液出口外部,通过凹痕的设立、转片与密封盖的固定连接,可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瓶口打开操作时,只需转动转片,就能够通过凹痕的开设,将瓶颈与密封盖内圈的连接处折断的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滴眼液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部为储液囊,所述瓶体两端设有防滑区,所述瓶体顶部与瓶颈固定连接,所述瓶颈内部为瓶颈内腔,所述瓶颈内腔顶端开设滴液出口,所述瓶颈顶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与瓶颈连接外围开设凹痕,所述密封盖与转片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瓶体体形小,且瓶体形状为圆锥形;通过瓶体体形较小,令储液囊对滴眼液的储存量不会过多,防止术后滴眼液瓶使用完毕将其丢弃时,会剩余大量的滴眼液,从而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6.优选的,所述防滑区为半椭圆形,且防滑区向瓶体内部微微凹陷;通过防滑区为半椭圆形,且防滑区向瓶体内部微微凹陷,可便于贴合医护人员的手指指腹,增添医护人员拿
捏瓶体的舒适度。
7.优选的,所述防滑区表面为颗粒状;通过防滑区表面为颗粒状,可以增强摩擦力,防止医护人员在使用滴眼液瓶过程中,因瓶身较小,且表面光滑,在手指拿捏瓶体时易出现打滑、拿捏不稳的情况发生。
8.优选的,所述瓶颈为细长型;通过瓶颈为细长型,可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滴液操作时,因瓶颈较长,使其能够将滴液出口轻易对准患者眼部,防止滴液出口与瓶体的距离较近、导致医护人员进行滴液操作时,视野会被瓶体遮挡住,从而易造成滴眼液不能准确的滴入患者眼部、或是滴入过量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因瓶颈较细,令其内部的瓶颈内腔可以对滴眼液进行缓冲,防止因瓶颈较粗,从而导致瓶颈内腔、滴液出口较大,令滴液出口还未对准患者眼部,液体便轻易流出,使滴眼液形成浪费。
9.优选的,所述转片为长方形,且转片下端中部固定安设在密封盖的上端和左右两端;通过转片与密封盖的固定连接,可便于通过掰动或旋转转片,就能够将密封盖与瓶颈连接处折断,使密封盖与瓶颈分离,从而令滴液出口露出。
10.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瓶颈的内圈为固定相连,外圈则开设为凹痕;通过密封盖与瓶颈的内圈为固定相连,外圈开设为凹痕,可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凹痕的开设,能够在进行密封盖与瓶颈之间的分离操作时,使密封盖能够轻易被打开。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瓶体体形较小,令储液囊对滴眼液的储存量不会过多,防止术后滴眼液瓶使用完毕将其丢弃时,会剩余大量的滴眼液,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防滑区为半椭圆形,且防滑区向瓶体内部微微凹陷,可便于贴合医护人员的手指指腹方便医护人员拿捏瓶身,同时,增添医护人员拿捏瓶体的舒适度,通过防滑区表面为颗粒状,可以增强摩擦力,防止医护人员在使用滴眼液瓶过程中,因瓶身较小,且表面光滑,在手指拿捏瓶体时易出现打滑、拿捏不稳的情况发生,通过瓶颈为细长型,可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滴液操作时,因瓶颈较长,使其能够将滴液出口轻易对准患者眼部,防止滴液出口与瓶体的距离较近、导致医护人员进行滴液操作时,视野会被瓶体遮挡住,从而易造成滴眼液不能准确的滴入患者眼部、或是滴入过量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因瓶颈较细,令其内部的瓶颈内腔可以对滴眼液进行缓冲,防止因瓶颈较粗,从而导致瓶颈内腔、滴液出口较大,令滴液出口还未对准患者眼部,液体便轻易流出,使滴眼液形成浪费,通过转片与密封盖的固定连接,可便于通过掰动或旋转转片,就能够将密封盖与瓶颈连接处折断,使密封盖与瓶颈分离,从而令滴液出口露出,通过密封盖与瓶颈的内圈为固定相连,外圈开设为凹痕,可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凹痕的开设,能够在进行密封盖与瓶颈之间的分离操作时,使密封盖能够轻易被打开。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细节图;
17.图中:1、瓶体;2、储液囊;3、防滑区;4、瓶颈;5、瓶颈内腔;6、滴液出口;7、凹痕;8、密封盖;9、转片。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请参阅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内部为储液囊2,所述瓶体1两端设有防滑区3,所述瓶体1顶部与瓶颈4固定连接,所述瓶颈4内部为瓶颈内腔5,所述瓶颈内腔5顶端开设滴液出口6,所述瓶颈4顶端与密封盖8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8与瓶颈4连接外围开设凹痕7,所述密封盖8与转片9固定连接。
21.具体的,所述瓶体1体形小,且瓶体1形状为圆锥形;通过瓶体1体形较小,令储液囊2对滴眼液的储存量不会过多,防止术后滴眼液瓶使用完毕将其丢弃时,会剩余大量的滴眼液,从而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22.具体的,所述防滑区3为半椭圆形,且防滑区3向瓶体1内部微微凹陷;通过防滑区3为半椭圆形,且防滑区3向瓶体1内部微微凹陷,可便于贴合医护人员的手指指腹,增添医护人员拿捏瓶体1的舒适度。
23.具体的,所述防滑区3表面为颗粒状;通过防滑区3表面为颗粒状,可以增强摩擦力,防止医护人员在使用滴眼液瓶过程中,因瓶身较小,且表面光滑,在手指拿捏瓶体1时易出现打滑、拿捏不稳的情况发生。
24.具体的,所述瓶颈4为细长型;通过瓶颈4为细长型,可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滴液操作时,因瓶颈4较长,使其能够将滴液出口6轻易对准患者眼部,防止滴液出口6与瓶体1的距离较近、导致医护人员进行滴液操作时,视野会被瓶体1遮挡住,从而易造成滴眼液不能准确的滴入患者眼部、或是滴入过量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因瓶颈4较细,令其内部的瓶颈内腔5可以对滴眼液进行缓冲,防止因瓶颈4较粗,从而导致瓶颈内腔5、滴液出口6较大,令滴液出口6还未对准患者眼部,液体便轻易流出,使滴眼液形成浪费。
25.具体的,所述转片9为长方形,且转片9下端中部固定安设在密封盖8的上端和左右两端;通过转片9与密封盖8的固定连接,可便于通过掰动或旋转转片9,就能够将密封盖8与瓶颈4连接处折断,使密封盖8与瓶颈4分离,从而令滴液出口6露出。
26.具体的,所述密封盖8与瓶颈4的内圈为固定相连,外圈则开设为凹痕7;通过密封盖8与瓶颈4的内圈为固定相连,外圈开设为凹痕7,可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凹痕7的开设,能够在进行密封盖8与瓶颈4之间的分离操作时,使密封盖8能够轻易被打开。
2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防滑区3为半椭圆形,且防滑区3向瓶体1内部微微凹陷,可便于贴合医护人员的手指指腹,增添医护人员拿捏瓶体1的舒适度,通过防滑区3表面为颗粒状,可以增强摩擦力,防止医护人员在使用滴眼液瓶过程中,因瓶身较小,且表面光滑,在手指拿捏瓶体1时易出现打滑、拿捏不稳的情况发生,通过瓶颈4较长,可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滴液操作时,能够轻易将滴液出口6对准患者眼部,通过瓶颈4较细,可便于
其内部的瓶颈内腔5能够对滴眼液进行缓冲,防止因瓶颈4较粗,从而导致瓶颈内腔5、滴液出口6较大,令滴液出口6还未对准患者眼部,液体便轻易流出,使滴眼液形成浪费,通过转片9与密封盖8的固定连接,可便于通过掰动或旋转转片9,就能够将密封盖8与瓶颈4连接处折断,使密封盖8与瓶颈4分离,通过密封盖8与瓶颈4的内圈为固定相连,外圈开设为凹痕7,可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凹痕7的开设,能够在进行密封盖8与瓶颈4之间的分离操作时,使密封盖8能够轻易被打开。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