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血氧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5236发布日期:2021-08-06 12:4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血压血氧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血压血氧测量仪。



背景技术:

血压计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血压的产品,血氧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血氧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血压有问题的人会随时准备血压计以备随时测量血压,血氧有问题的人会随时准备血氧仪以备随时测量血氧。但是如果血压和血氧都有问题的人,则需要随时准备血压计和血氧仪,以备随时对血压和血氧进行测量。但是,随时携带血压计和血氧仪会很不方便,且两个设备的价格总额相对较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压血氧测量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压和血氧都有问题的人需要随时准备血压计和血氧仪,导致携带不方便及花费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压血氧测量仪,包括用于测量人体血压的血压计,所述血压计上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中安装有血氧测量结构,所述血氧测量结构用于测量人体血氧;

所述血压计还包括血压测量结构,与所述血氧测量结构电连接的主控制板,以及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的显示屏;所述血氧测量结构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血压数值和血氧数值。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血压计还包括安装盒,所述主控制板设于所述安装盒的内腔中,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安装盒的表面;所述安装部设置为所述安装盒表面凹设的安装槽,所述血氧测量结构收容于所述安装槽中。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开口朝上,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安装盒的上表面,且所述显示屏的上方设有面板,所述安装盒的顶部还设有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的按键区,所述按键区与所述血氧测量结构分别设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侧。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血氧测量结构包括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及铰接组件;所述发射组件或所述接收组件与所述安装盒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射组件及所述接收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形成铰接,所述发射组件及所述接收组件之间位于所述铰接组件一侧形成有用于供手指插入的测量腔,所述发射组件及所述接收组件之间位于所述铰接组件另一侧形成有v型腔。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组件或所述接收组件上设有按压区,所述按压区用于按压所述发射组件或所述接收组件以使所述v型腔合拢并使所述测量腔张开。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血氧测量结构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发射板及光接收板;所述光发射器安装于所述光发射板上并与所述光发射板电连接,所述光接收器安装于所述光接收板上并与所述光接收板电连接,所述光发射板及所述光接收板分别电连接至所述主控制板。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血氧测量结构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器及所述光接收器分别直接通过连接线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组件还包括第一上壳及第一指模,所述第一上壳与所述安装盒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光发射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第一指模安装于所述第一上壳的上表面。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包括底板及罩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上罩,所述安装槽形成于所述上罩上,所述底板向所述安装槽方向延伸有侧板,所述第一上壳与所述侧板相互扣合,所述上罩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并用于避让所述第一上壳的避让口。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组件包括第二上壳、第二下壳及第二指模,所述第二下壳与所述第一上壳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所述第二上壳与所述第二下壳相互扣合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光接收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中,所述第二指模安装于所述第二下壳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指模与所述第二指模围合形成所述测量腔。

本申请提供的血压血氧测量仪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血氧测量仪,通过将血氧测量结构集成至血压计中形成血压血氧测量仪,从而使得该血压血氧测量仪不仅能够用于测量血压,还能够用于测量血氧,使得同时具有血压疾病和血氧疾病的患者只需要随时配备一台血压血氧测量仪即可,便于携带。同时,通过将血氧测量结构电连接至血压计的主控制板,使得可以将血氧测量结构的至少部分电路集成至主控制板中,从而可以减少血氧测量结构电路部分占用空间;此外,显示屏能够同时用于显示血压数值和血氧数值,从而可以减少血氧测量结构中关于显示屏的设计,节约成本,且简化结构,进而使得该血压血氧测量仪相对于两台独立的血压计和血氧仪的总和,成本降低了,结构简化了,且便于携带,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血氧测量仪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血压血氧测量仪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血氧测量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血氧测量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血压血氧测量仪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血压血氧测量仪去掉上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血压计;11、安装盒;111、底板;1111、侧板;112、上罩;1121、安装部;1122、避让口;113、安装支架;114、电池盖;115、电池弹簧;12、血压测量结构;121、气接头;122、气路组件;123、气压传感器;13、主控制板;14、显示屏;15、面板;16、按键区;20、血氧测量结构;21、发射组件;211、第一上壳;212、光发射板;213、光发射器;214、第一指模;22、接收组件;221、第二上壳;2211、按压区;222、第二下壳;223、光接收板;224、光接收器;225、第二指模;226、启动按键;23、铰接组件;231、转动销;232、复位弹簧;24、测量腔;25、v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血氧测量仪进行说明。该血压血氧测量仪可以同时用于人体血压和人体血氧的测量,且携带方便。

血压血氧测量仪包括血压计10及血氧测量结构20。血压计10用于测量人体血压,血氧测量结构20用于测量人体血氧,血压计10上形成有安装部1121,血氧测量结构20安装于安装部1121中。

具体的,血压计10还包括血压测量结构12、主控制板13及显示屏14,血压测量结构12用于测量人体血压,主控制板13与血压测量结构12电连接,且血氧测量结构20与主控制板13电连接,显示屏14与主控制板13电连接,显示屏14用于显示血压数值和血氧数值。

本实施例中的血压血氧测量仪,通过将血氧测量结构20集成至血压计10中形成血压血氧测量仪,从而使得该血压血氧测量仪不仅能够用于测量血压,还能够用于测量血氧,使得同时具有血压疾病和血氧疾病的患者只需要随时配备一台血压血氧测量仪即可,便于携带。同时,通过将血氧测量结构20电连接至血压计10的主控制板13,使得可以将血氧测量结构20的至少部分电路集成至主控制板13中,从而可以减少血氧测量结构20电路部分占用空间;此外,显示屏14能够同时用于显示血压数值和血氧数值,从而可以减少血氧测量结构20中关于显示屏14的设计,节约成本,且简化结构,进而使得该血压血氧测量仪相对于两台独立的血压计和血氧仪的总和,成本降低了,结构简化了,且便于携带,便于使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血压计10还包括安装盒11,安装盒11形成有内腔,主控制板13设于安装盒11的内腔中,显示屏14设于安装盒11的表面,具体是安装盒11的上表面,血压测量结构12部分设于内腔中,部分设于安装盒11外。具体的,血压测量结构12包括袖带(图中未示出)、气接头121、气路组件122及气压传感器123,气接头121安装于安装盒11上并连通安装盒11内外,袖带连接于气接头121的外端并用于采集人体血压,气路组件122连接于气接头121的内端与气压传感器123之间并用于将人体血压传输至气压传感器123处,气压传感器123安装于主控制板13上并与主控制板13电连接,气压传感器123用于检测血压信号并将血压信号发送至主控制板13,主控制板13将接受到的血压信号转换成血压数值并发送至显示屏14以供显示屏14显示。

请参阅图1及图2,安装部1121设置为安装盒11表面凹设的安装槽,血氧测量结构20收容于安装槽中。通过在安装盒11表面设置安装槽,从而能够将血氧测量结构20与血压计10相互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便于血氧测量结构20采集手指的血氧。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槽也可以形成于安装盒11的内部,并在安装盒11表面设置一个插口以供手指伸入血氧测量结构20中测量,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安装槽开口朝上,血氧测量结构20收容于安装槽中。显示屏14设于安装盒11的上表面,且显示屏14的上方设有面板15,安装盒11的顶部还设有与主控制板13电连接的按键区16,按键区16用于控制血压计10的开始、停止、设置及记忆等。按键区16与血氧测量结构20分别设于面板15的相对两侧,具体是,在整个血压血氧测量仪的正面上方,且沿血压血氧测量仪的长度延伸方向上,血氧测量结构20、面板15及按键区16依次设置,这样,当需要测量血氧的时候,将手指插入左侧的血氧测量结构20中即可,当需要测量血压时,将手伸入右侧的袖带中,然后通过右侧的按键区16来控制血压的测量,最后血压及血氧数值均显示在面板15上。整个血压血氧测量仪结构布局紧凑,且使用方便。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附图1和附图2中,血氧测量结构20位于面板15的左侧,按键区16位于面板15的右侧;可以理解地,在实际设计制作中,也可以将血氧测量结构20位于面板15的右侧,而按键区16位于面板15的左侧,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1,实际上,在测量血氧时,会同时将人体脉搏测出,因此显示屏14上将会显示血氧、脉搏及血压数值。具体是,血氧数值显示于左上方,脉搏数值显示于左下方,血压的高压数值显示于右上方,血压的低压数值显示于右下方,布局清楚,观察一目了然。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血氧测量结构20包括发射组件21、接收组件22及铰接组件23。其中,发射组件21或接收组件22与安装盒11形成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发射组件21设于接收组件22的下方,发射组件21与安装盒11形成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发射组件21设于接收组件22的上方,也可以将接收组件22与安装盒11形成可拆卸连接,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通过铰接组件23形成铰接,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之间位于铰接组件23一侧(具体是前侧)形成有用于供手指插入的测量腔24,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之间位于铰接组件23另一侧(具体是后侧)形成有v型腔25。请参阅图1,安装槽贯穿安装盒11的前侧,测量腔24的开口朝向安装盒11的前侧,测量时,用户将手指从安装槽的前侧伸入测量腔24中即可测量,很顺手,便于使用。

请参阅图3,铰接组件23连接于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区域,铰接组件23用于将发射组件21与接收组件22形成铰接,发射组件21的前端与接收组件22的前端形成上述测量腔24,发射组件21的后端与接收组件22的后端之间形成v型腔25,此外,接收组件22的上表面位于后端的位置设有按压区2211,按压区2211呈圆形,且按压区2211呈条纹状,按压区2211用于按压接收组件22以使v型腔25合拢并使测量腔24张开。当需要测量血氧时,按压接收组件22上的按压区2211,使得发射组件21的后端与接收组件22的后端靠近,则测量腔24打开变大,便于手指插入,待手指插入之后,放开按压区2211,发射组件21的前端与接收组件22的前端相互靠近,手指被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包围,从而开始血氧测量。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当发射组件21设于接收组件22的上方时,也可以将按压区2211设于发射组件21上,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4,铰接组件23包括转动销231及复位弹簧232,转动销231分别与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转动连接,复位弹簧232套设转动销231上,且复位弹簧232的两端分别与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连接,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通过转动销231形成铰接,复位弹簧232能够在用户放开按压区2211后带动发射组件21及接收组件22复位。

请参阅图4,血氧测量结构20包括两组铰接组件23,两组铰接组件23分别连接于发射组件21与接收组件22的左右两侧,从而使得发射组件21与接收组件22转动平稳,复位平稳。

请参阅图1及图3,血氧测量结构20还包括启动按键226,启动按键226设于接收组件22的上表面且靠近前端的位置,启动按键226与接收组件22电连接。使用时,当手指伸入测量腔24后,按压启动按键226,从而开始血氧测量。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及图5,血氧测量结构20包括光发射器213、光接收器224、光发射板212及光接收板223,光发射器213安装于光发射板212上并与光发射板212电连接,光接收器224安装于光接收板223上并与光接收板223电连接,光发射板212及光接收板223分别通过跳线电连接至主控制板13。光发射器213能够发出两种不同波长的光,一是波长为660nm的红光,一是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光发射板212上设有光驱动电路及数模转换电路,在光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光发射器213按照预设的发射频率在不同的时刻发射波长不同的光。光接收器224用于接收光发射器213发出的光,光接收板223上设有光电转换电路及模数转换电路,从而将光接收器224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发送至主控制板13,然后主控制板13将数字信号发送至显示屏14以供显示屏14显示。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6,发射组件21还包括第一上壳211及第一指模214,第一上壳211与安装盒11形成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有第一安装腔,光发射器213及光发射板212安装于第一安装腔中,第一指模214安装于第一上壳211的上表面。其中,第一上壳211与第一指模214上对应光发射器213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窗口,光发射器213发射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一上壳211及第一指模214上的第一窗口射向人体手指上。本申请通过将第一上壳211与安装盒11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无需设置第一下壳,从而可以简化发射组件21的结构,同时也使得发射组件21与安装盒11之间连接紧密。

请参阅图2、图5及图6,安装盒11包括底板111及上罩112,上罩112罩于底板111上,安装槽形成于上罩112上,底板111向安装槽方向延伸有侧板1111,侧板1111的外周轮廓与第一上壳211的外周轮廓相适配,第一上壳211与侧板1111上下相互扣合,上罩112上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并用于避让第一上壳211的避让口1122,第一上壳211穿过避让口1122并位于安装槽中。安装时,首先将血氧测量结构20装配好,然后将血氧测量结构20整体扣在侧板1111并通过螺钉锁紧,最后将上罩112罩在底板111上,同时避让血氧测量结构20设置。本申请通过将血氧测量结构20安装于底板111上,从而可以最大化的减小血氧测量结构20的占用体积,简化整个血压血氧测量仪,使得其便于携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接收组件22包括第二上壳221、第二下壳222及第二指模225,第二下壳222与第一上壳211通过铰接组件23铰接,第二上壳221与第二下壳222相互扣合形成第二安装腔,光接收器224及光接收板223均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中,第二指模225安装于第二下壳222的下表面,第一指模214与第二指模225围合形成测量腔24。其中,第二下壳222与第二指模225上对应光接收器224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窗口,光发射器213发射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二指模225及第二下壳222的第二窗口并被光接收器224接收。

请参阅图2,底板111从外向内凹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弹簧115,电池弹簧115与主控制板13电连接,电池仓的仓口处盖设有电池盖114。

请参阅图2,安装盒11还包括安装支架113,安装支架113安装于底板111和上罩112之间,主控制板13安装于安装支架113的下侧,显示屏14安装于安装支架113的上侧,面板15安装于显示屏14的上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血氧测量结构20包括光发射器213及光接收器224,而不包括光发射板212及光接收板223,光发射器213及光接收器224分别通过连接线直接电连接至主控制板13,连接线具体为跳线。则上述的光驱动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光电转换电路及模数转换电路均设于主控制板13上,通过主控制板13直接驱动光发射器213发射不同波长的光,并通过主控制板13将光接收器224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发送至显示屏14。这样,避免了在血氧测量结构20中设置光发射板212及光接收板223,而是将电路均集成于主控制板13上,简化了血氧测量结构20的整体结构,同时也简化了整个血压血氧测量仪的电路,减低成本。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血氧测量结构20包括光发射器213、光接收器224及血氧电路板,光发射器213及光接收器224分别电连接至血氧电路板,血氧电路板电连接至主控制板13,即将光发射板212及光接收板223的电路集成于血氧电路板中,同样简化了该血氧测量结构20的整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发射组件21上设置第一下壳,即发射组件21还包括第一上壳211、第一下壳及第一指模214,第一下壳与安装盒11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一上壳211与第一下壳相互扣合后形成第一安装腔,光发射器213安装于第一安装腔中,第一指模214安装于第一上壳211的上表面。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下壳的设置,使得血氧测量结构20的结构完整,并将完整的血氧测量结构20安装于安装盒11中,组装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