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支抗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7266发布日期:2021-07-30 13:1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支抗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领域,特别是一种支抗板。



背景技术:

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施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作“支抗”,支抗是一个提供产生牙齿矫治力的基础。传统的支抗是采用患者的一个或多个牙齿,但是这种支抗难于提供绝对稳定的支抗力,在正畸治疗中,还会导致作为支抗的牙齿也产生移动,正畸效果不好。现如今,采用种植体作为支抗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口腔种植支抗是将纯钛或不锈钢制作的特殊的微小骨钉植入到患者的上颌后牙区、下颌后牙区、硬腭部,牙齿槽间隔等等的部位,利用这种植入的微种植钉作正畸治疗的支抗,牵引排列不齐的牙齿作移动,从而达到矫治牙列不齐的目的。图1为目前现有技术的这种微小骨钉式的种植支抗,包括牵引部1-1和固定部1-2,固定部1-2带螺纹,可旋入待植入部位处,牵引部用于连接牵引牙齿的弹性材料。这种种植支抗植入到患者牙槽骨深度较深,对牙槽骨有一定的破坏性,甚至会损伤牙根及上颌窦等重要结构;再次,正畸过程中牙齿的位置是不断在变化的,而且这种种植支抗植入牙槽骨之后其位置是固定的,不容易进行微调,使用不方便;另外,这种支抗在集中作用力下容易产生松动,而且这种支抗离阻抗中心较远,较难做到控根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支抗板,这种支抗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片状结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至少二个凸销,当支抗板安装于口腔内时,所述至少二个凸销凸设于本体的一面;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件穿设于固定孔可将本体固设于口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凸销包括颈部和端部,所述端部的尺寸大于颈部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分布于本体的前后端,所述至少二个凸销分布于固定孔之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销钉。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凸销至少为三个,包括两个设于本体靠前后端的端部凸销和至少一个设于本体中部的中部凸销,所述中部凸销固设于本体上,所述端部凸销下端带螺纹,所述端部凸销下端可穿设于固定孔,从而将本体固设于口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为沉孔,所述固定件包括插入部和头部,所述头部可容置或部分容置于沉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销钉包括插入部和头部,所述插入部的直径范围为0.5mm~2mm。

进一步地,所述凸销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沿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弧形,其弧度与上颌或下颌外侧面的弧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这种可调支抗板具有如下优点:

片状的支抗板上设有多个作为支抗的凸销,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牙齿移动的位置选择将牙齿连接至不同的凸销上,随着牙齿的慢慢移动再不断连接到不同的凸销上,从而实现可调的功能。对于患者来说,不需要一次就施加很大的牵引力,可以逐步调整,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支抗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呈片状结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至少二个凸销2,当支抗板安装于口腔内时,所述至少二个凸销2凸设于本体1的一面;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件3穿设于固定孔可将本体固设于口腔内。固定孔设于本体上靠近前后两个端部的位置,图1中由于固定件3已装配于固定孔中,因此固定孔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凸销2数量为三个,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排布,并且分布于固定孔之间位置。所述凸销2包括颈部21和端部22,所述端部22的尺寸大于颈部21尺寸,从而可以方便在进行正畸时采用皮筋将待正畸的牙齿连接到凸销上,并且皮筋不容易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为螺钉,固定件3包括插入部31和头部32,插入部31带螺纹,当插入部31旋入颌部时,头部32可抵靠于本体1上。本实施例中,插入部31的直径为1mm~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为沉孔,所述固定件的头部32可容置或部分容置于沉孔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为弧形,其弧度与上颌或下颌外侧面的弧度相适配,从而可以更好地贴附于上颌或下颌外侧面。

在实际操作中,牙科医师需要先将本体1抵靠在需要提供支抗力的上颌或下颌外侧面上,确定位置后,采用工具刀将固定件3旋入颌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虽然为螺钉,但其插入部31直径较小,因此不需要预先在颌部打孔,操作更方便,对牙槽骨损伤较小。再采用皮筋将待矫正的牙齿通过皮筋连接到较近的凸销2上,皮筋扣紧在凸销2的颈部21位置。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待矫正的牙齿会在皮筋拉力的作用下逐渐移动。当牙齿移动到较近的位置后,可以将皮筋调整到另一凸销2上,从而实现缓慢拉动牙齿,减轻矫正过程中的痛苦,实现可调支抗的功能。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支抗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呈片状结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至少二个凸销2,当支抗板安装于口腔内时,所述至少二个凸销2凸设于本体1的一面;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件3穿设于固定孔可将本体固设于口腔内。固定孔设于本体上靠近前后两个端部的位置,图2中由于固定件3已装配于固定孔中,因此固定孔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凸销2数量为三个,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排布,凸销2包括颈部21和端部22,所述端部22的尺寸大于颈部21尺寸,从而可以方便在进行正畸时采用皮筋将待正畸的牙齿连接到凸销上,并且皮筋不容易脱落。本实施例中,凸销2至少为三个,包括两个设于本体靠前后端的端部凸销201和至少一个设于本体中部的中部凸销202,所述中部凸销202固设于本体1上。所述端部凸销202的下段连接有固定件3,本实施例中,端部凸销202与固定件3为一体结构的上下段。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为螺钉,固定件3包括插入部31和头部32,插入部31带螺纹,当插入部31旋入颌部时,头部32可抵靠于本体1上。本实施例中,插入部31的直径为1mm~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为沉孔,所述固定件的头部32可容置或部分容置于沉孔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为弧形,其弧度与上颌或下颌外侧面的弧度相适配,从而可以更好地贴附于上颌或下颌外侧面。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采用端部凸销与固定件一体结构,可以使得支抗板的长度更短,实用性更强。

实施例三:

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固定件3不同。本实施例的固定件3为销钉,销钉包括插入部31和头部32,所述插入部31的直径范围为0.5mm~2mm。采用这种销钉操作更方便,在将本体固定至口腔颌部时,只需要采用工具将销钉敲入牙槽骨即可,销钉的插入部31直径很小,很细,不需要预先在牙槽骨上取孔,对牙槽骨的破坏性低,患者恢复更快。

实施例四:

参照附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是,凸销2和固定孔的分布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凸销2的数量为三个,分布于本体的前后中位置,两个固定孔分布于间隔的两个凸销2之间。该实施例凸销2之间的间隔距离更大一些。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凸销、固定孔、固定件的数量都不受限于实施例中的数量,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