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控镇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3080发布日期:2021-06-11 19:3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自控镇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自控镇痛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术后镇痛包含基础镇痛和自控镇痛,自控镇痛是在电子注药泵上外接一个用户手动自控部件,在用户觉得基础镇痛不够,需要进一步镇痛的时候,由医护人员、用户家属或者用户本人主动按压控件,电子注药泵在获得自助给药控制信号后,依据预设的输注量对用户进行一次自控补充镇痛。

现有技术中的pca(patientcontrolanalgesia,病人自控镇痛)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控件,在患者感觉需要镇痛的时候,主动按压pca,进行一次预先设定好量的镇痛给药。目前的pca在设定时间内超过一定次数按压后就不再给药,但是没有任何提示信息,患者在使用的时候并不了解某次按压是否有效给药,以及下次能正常给药的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自控镇痛装置,包括:

按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镇痛指令,并将镇痛指令发送到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用于获取镇痛次数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并将次数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发送到显示屏,以及将镇痛指令发送到电子注药泵;

显示屏,用于显示镇痛次数信息和时间信息;

其中,按键模块以及显示屏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微处理器与电子注药泵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显示屏,包括:

数量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用户当前已按压的总次数,显示用户当前有效按压的次数,显示单位时间内用户有效按压的次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时间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距离下一次可进行有效镇痛的剩余时间。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

震动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进行震动反馈。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

提示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进行视觉提示。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

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为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

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和电子注药泵通信连接,用于将镇痛指令发送到电子注药泵。

进一步地,通信模块,包括:

芯片的串口通讯、蓝牙单元、4g单元、5g单元、wifi单元、lora物联网单元、zigbee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

蜂鸣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发出提示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自控镇痛装置,可以在pca屏幕上显示用户的按压次数,显示距离下一次可进行有效镇痛的剩余时间,有效的为用户做出使用提示,帮助用户更加方便智能地使用pca,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镇痛装置在倒计时结束后还有视觉提示功能,在用户进行给药时还伴随震动反馈,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自控镇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现有技术中的pca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控件,只能通过按压触发一个启动信号,启动泵端输注镇痛药物,功能单一。用户不知道自己按下的总次数,也不知道下次按压是否有效,也没有视觉提示功能,黑暗环境中无法找到pca按键,而且也没有有效按压提示功能,患者无法知道当次按压是否已经有效给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自控镇痛装置,通过内置微处理器,可以统计用户的镇痛次数信息以及镇痛时间信息,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有效的为用户做出使用提示,还具有视觉提示功能和震动功能,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该智能自控镇痛装置,包括:

按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镇痛指令,并将镇痛指令发送到微处理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键模块设置于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上,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上的按键,触发镇痛指令。按键模块与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中的微处理器电连接,当用户按压按键,触发镇痛指令后,可将镇痛指令发送到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镇痛指令,并将其发送到电子注药泵。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处理器,包括具备逻辑运算能力的芯片及与该芯片对应的电路,该微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输入端,和,一个或多个信号输出端。例如,该微处理器为单片机系统,该单片机系统包括某一型号单片机芯片及与该型号的单片机芯片对应供电电路、晶振电路等,该单片机系统包括与单片机芯片的引脚直接连接的输入端/输出端,以及通过信号转接器(例如继电器)与单片机的引脚间接连接输入端/输出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微处理器与电子注药泵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将接收到的镇痛指令发送到电子注药泵,电子注药泵根据接收到的镇痛指令进行给药。

可选地,无线通信模块可用hc-05型号的蓝牙模块,该型号的蓝牙模块为主从一体式串口模块,出厂默认为从机,可以通过at指令切换成主机,输入电压为3.2-6v,可以连接各种型号的单片机,在空旷环境下的有效通信距离可达10米。

可选地,可用mt7601u型号的wifi模块,该型号的频率范围为2.4ghz,数据速率为150mbps,工作电压为3.3v,户外通信距离可达100米。数据传输速率快但是功耗大。

可选地,可用zm516x系列的zigbee模块,该型号的模块采用纯串口操作,设计简单,休眠功耗低至100na,适用于低速率、低功耗的场合。

可选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芯片的串口通讯、4g单元、5g单元、lora物联网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与电子注药泵有线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电信号将镇痛指令发送到电子注药泵。

进一步地,微处理器包括计数单元,可以记录用户当前已按压的总次数,包括用户有效按压的次数和无效按压的次数,记录用户当前有效按压的次数,记录单位时间内用户有效按压的次数。微处理器还包括计时单元,若用户在当前镇痛时间段内的总镇痛次数已达到上限,则统计距离下一次可进行有效镇痛的剩余时间。微处理器将上述次数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发送到显示屏进行显示。

显示屏,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显示镇痛次数信息和时间信息。

具体地,显示屏包括数量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用户当前已按压的总次数,显示用户当前有效按压的次数,显示单位时间内用户有效按压的次数中的一种或多种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当前已按压的总次数,包括用户有效按压的次数和无效按压的次数,通过显示用户当前已按压的总次数,可以缓解患者的心里压力,同时提示医护人员患者希望镇痛的程度。还可以显示用户当前有效按压的次数,通过显示用户当前有效按压的已镇痛次数,可以让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当前的实际给药情况。还可以显示单位时间内用户有效按压的次数,通过显示单个镇痛时间段内用户的已镇痛次数,可以让用户知晓当前时间段内的镇痛次数是否已用完。

还包括时间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距离下一次有效镇痛的剩余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与电子注药泵进行通讯,在一定时间内按压超过规定次数后,再次按压则给药无效,显示屏此时会显示在倒计时状态,提示下一次可以进行有效按压的时间。

根据该设置,可以在pca屏幕上显示用户的按压次数,显示距离下一个镇痛时间段的剩余时间,有效的为用户做出使用提示,防止用户盲目按压pca。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震动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进行震动反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震动模块包括震动马达,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当用户按下pca按键进行自控给药时,若按压有效,则在有效给药的同时进行震动反馈,提示用户此次按压有效。

可选地,也可以当用户按下pca按键无效时进行震动反馈,提示用户此次按压无效。

可选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蜂鸣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当用户按下pca按键无效时,蜂鸣器报警,提示用户此次按压无效。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提示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进行视觉提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用呼吸灯作为提示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在一定时间内按压超过规定次数后,再次按压则给药无效,显示屏此时会显示在倒计时状态,提示下一次可以进行有效按压的时间,等数字归零后,在按键周围呼吸灯亮,具有视觉提示功能,提示用户倒计时结束,可以进行自控镇痛。

可选地,蜂鸣器还可以用于倒计时结束后,进行蜂鸣器报警,提示用户可以进行自控镇痛。

进一步地,智能自控镇痛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为智能自控镇痛装置供电。其中,电源模块可为锂离子电池、干电池或者纽扣电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自控镇痛装置,可以在pca屏幕上显示用户的按压次数,显示距离下一次可进行有效镇痛的剩余时间,有效的为用户做出使用提示,帮助用户更加方便智能地使用pca。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