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0581发布日期:2021-07-06 20:1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药物用量不足造成的麻醉深度过浅,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术中知晓和体动等不良反应,使手术无法顺利进行;麻醉药物过量造成的麻醉过深则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内的生命器官功能出现严重抑制,缺血缺氧,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脑功能损伤,危及生命。因此,术中麻醉深度监测既有利于控制麻醉质量,又可利用最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但是传统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由于显示角度不能调节,从而使得医护人员不能方便的查看病人的麻醉情况,从而会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危险性,而且调节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高度也较为不易,从而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对病人的监测工作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内部右侧上方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上方装有第一数据传导线,所述第一数据传导线另一端设有数据收集器,所述数据收集器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若干脑波感应探头,所述上箱体下方设有高度调整箱。
6.作为优选,所述上箱体内部右侧底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散热风扇。
7.作为优选,所述上箱体内部左端垂直设有第二连接轴和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轴下端安装有第二直角齿轮,所述第二直角齿轮下端安装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下端转动安装于上箱体内部底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上端延伸至上箱体外部上方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数据处理器通过第二数据传导线相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导线为螺旋状。
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直角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左端延伸至上箱体外部安装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直角齿轮与第二直角齿轮啮合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整箱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高度调整箱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延伸至高度调整箱外部连接有第二手轮,所述螺纹杆杆身套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右端穿过滑槽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与上箱体下表面。
10.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整箱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下表面四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底部分别安装有锁止万向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脑波感应探头,从而对病人的脑电波进行监测,以判断病人的麻醉程度,通过设置散热孔,使得上箱体内部空气得以与外界连通,通过设置电机,从而带动散热风扇转动,从而对上箱体内部进行散热,防止装置过热。
13.(2)通过设置第一手轮,从而通过转动第一手轮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直角齿轮转动,通过设置第一直角齿轮与第二直角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第二直角齿轮转动,从而调整显示屏的角度,方便医护人员便于查看显示屏上的信息,通过设置第二手轮,从而转动第二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上下移动,通过设置螺纹套与支撑板通过滑块连接,从而使得螺纹套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通过设置支撑柱,从而使得支撑板上下移动时带动上箱体移动,从而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a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高度调整箱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显示屏;2、上箱体;3、固定板;4、第一连接轴;5、第一手轮;6、高度调整箱;7、锁止万向轮;8、支撑腿;9、储物箱;10、支撑板;11、支撑柱;12、电机;13、散热风扇;14、散热孔;15、数据处理器;16、脑波感应探头;17、数据收集器;18、第一数据传导线;19、第二数据传导线;20、第一直角齿轮;21、第二连接轴;22、第二直角齿轮;23、第三连接轴;24、滑槽;25、螺纹杆;26、螺纹套;27、第二手轮;28、连接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
21.如图1

4所示,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上箱体2,所述上箱体2内部右侧上方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器15,所述数据处理器15上方装有第一数据传导线18,所述第一数据传导线18另一端设有数据收集器17,所述数据收集器17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若干脑波感应探头16,所述上箱体2下方设有高度调整箱6。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脑波感应探头16,从而对病人的脑电波进行监测,以判断病人的麻醉程度,通过设置数据收集器17,从而将脑波感应探头16记录到的数据进行收集,通过设置第一数据传导线18,从而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器15进行处理分析。
23.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所述上箱体2内部右侧底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4,所述散
热孔14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散热风扇13,通过设置散热孔14,使得上箱体2内部空气得以与外界连通,通过设置电机12,从而带动散热风扇13转动,从而对上箱体2内部进行散热,防止装置过热。
24.在具体设置时,所述上箱体2内部左端垂直设有第二连接轴21和固定板3,所述第二连接轴21下端安装有第二直角齿轮22,所述第二直角齿轮22下端安装有第三连接轴23,所述第三连接轴23下端转动安装于上箱体2内部底端,所述第二连接轴21上端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上方安装有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1与数据处理器15通过第二数据传导线19相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导线19为螺旋状,通过设置第二数据传导线19,从而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显示屏1,从而使医护人员可以直观的查看病人的情况,所述固定板3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4,所述第一连接轴4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直角齿轮20,所述第一连接轴4左端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安装有第一手轮5,所述第一直角齿轮20与第二直角齿轮22啮合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板3,从而将第一连接轴4限位在上箱体2内部,通过设置第一手轮5,从而通过转动第一手轮5带动第一连接轴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直角齿轮20转动,通过设置第一直角齿轮20与第二直角齿轮22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第二直角齿轮22转动,从而调整显示屏1的角度,方便医护人员便于查看显示屏1上的信息。
25.在具体设置时,所述高度调整箱6右侧开设有滑槽24,所述高度调整箱6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下端延伸至高度调整箱6外部连接有第二手轮27,所述螺纹杆25杆身套有螺纹套26,所述螺纹套26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滑块28,所述连接滑块28右端穿过滑槽24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11,每个所述支撑柱11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与上箱体2下表面,通过设置第二手轮27,从而转动第二手轮27带动螺纹杆25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26上下移动,通过设置螺纹套26与支撑板10通过连接滑块28连接,从而使得螺纹套26带动支撑板10上下移动,通过设置支撑柱11,从而使得支撑板10上下移动时带动上箱体2移动,从而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设置滑槽24,从而将支撑板10限制在滑槽24范围内上下移动。
26.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所述高度调整箱6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储物箱9,所述储物箱9下表面四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8,每个所述支撑腿8底部分别安装有锁止万向轮7,通过设置储物箱9,从而可以将病人所需要的一些常用物品放置在储物箱9内部,通过设置锁止万向轮7,从而方便装置移动到不同的工作区域。
27.该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28.使用时,首先装置放置于适合的工作区域内,然后将脑波感应探头16固定在病人头部,对病人的脑电波进行监测,以判断病人的麻醉程度,其中,通过数据收集器17,从而将脑波感应探头16记录到的数据进行收集,通过第一数据传导线18,从而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器15进行处理分析,通过第二数据传导线19,从而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显示屏1,从而使医护人员可以直观的查看病人的情况,通过散热孔14,使得上箱体2内部空气得以与外界连通,通过启动电机12,从而带动散热风扇13转动,从而对上箱体2内部进行散热,防止装置过热,通过转动第一手轮5带动第一连接轴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直角齿轮20转动,通过设置第一直角齿轮20与第二直角齿轮22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第二直角齿轮22转动,从而调整显示屏1的角度,方便医护人员便于查看显示屏1上的信息,通过转动第二手轮27带动螺纹杆25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26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螺纹套26带动支撑板10上
下移动,通过支撑柱11,从而使得支撑板10上下移动时带动上箱体2移动,从而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29.需要说明的是,电机12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