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8152发布日期:2021-09-10 23:5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鼻肠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


背景技术:

2.鼻肠管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目前商用的或通用的鼻肠管由不透x 光射线的医用级聚氨酯材料制成,一般分为两种结构的鼻肠管。
3.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1520739134.5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新型防堵塞鼻肠管,包括伸入人体肠胃内的鼻肠软管体和插入所述鼻肠软管体内的金属导丝,所述鼻肠软管体的前端为盲端...。通过检索发现主要通过鼻肠软管体上设置有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自膨胀出液段,在肠腔内能自动膨开,呈灯笼一般,不但扩大了出液口面积,同时有效避免了出液口紧贴肠壁造成的堵塞和金属导丝一端带有弯钩,便于手持,用来调节导管行走方向,另一端带有钢丝球,防止操作过程中金属导丝滑出管腔,损伤肠管的目的;
4.经过检索分析后,并且经过申请人在本领域的长时间研究和不断地实验发现,现有技术中在预防堵塞方面太过于单一,在鼻肠管堵塞的情况下难以清理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在引导丝取出的过程中内有达到任何有作用,不能进行鼻肠管一定空间的抵接,使其鼻肠管不会太过于僵硬等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提供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以解决现有鼻肠管在预防堵塞方面太过于单一,在鼻肠管堵塞的情况下难以清理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在引导丝取出的过程中内有达到任何有作用,不能进行鼻肠管一定空间的抵接,使其鼻肠管不会太过于僵硬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包括外鼻肠管、上进液口、下进液口、引导丝,所述外鼻肠管左端的上下端分别贯穿稳定有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所述外鼻肠管的内部贯穿滑动有引导丝。
8.优选的,所述外鼻肠包括:上进液口、一号卡块、二号卡块、三号卡块、一号卡槽、中鼻肠管、二号卡槽、内鼻肠管、三号卡槽和通孔,所述外鼻肠管的内部贯穿有中鼻肠管,同时中鼻肠管的内部贯穿有内鼻肠管,其外鼻肠管左端的上下端均设置有一号卡槽,且中鼻肠管左端的上下端均设置有二号卡槽,并且内鼻肠管左端的上下端均设置有三号卡槽。
9.优选的,所述两端的所述一号卡槽均是与其两端的二号卡槽对应,同时二号卡槽均是与其两端的三号卡槽对应,其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分别贯穿位于外鼻肠管上端的一号卡槽和二号卡槽内,且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一号卡块,并且一号卡块对应的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二号卡块,二号卡块对应的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三号卡块。
10.优选的,所述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下端两侧设置的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以及三号卡块均分别与其外鼻肠管和中鼻肠管以及内鼻肠管上下端的一号卡槽和二号卡槽以及三号卡槽贯穿对应,同时外鼻肠管和中鼻肠管以及内鼻肠管均为软管所致可随意弯曲设置,且外鼻肠管和中鼻肠管以及内鼻肠管的右端周围均匀贯穿设置有通孔。
11.优选的,所述引导丝包括:中心珠、连接杆、滑槽、延伸杆、滑块、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上活动珠和下活动珠,所述引导丝的中部均匀固定设置有中心珠,其中心珠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同时亮两端的连接杆中部均贯穿设置有延伸杆,且延伸杆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块,并且两端延伸杆下端设置的滑块对应的连接杆内壁均设置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
12.优选的,所述延伸杆上端的中部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其中心珠两端的一号连接杆均是与其中心珠的两侧固定设置,同时二号连接杆均活动位于一号连接杆的另一端,且二号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活动珠和下活动珠,并且两端的连接杆中部均贯穿有延伸杆,由延伸杆将其连接杆分为两部分设置。
13.优选的,所述引导丝位于内鼻肠管内部一侧的末端设置有小圆球,同时引导丝位于内鼻肠管外端一侧的末端设置有大圆球。
14.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通过在喂营养液进入到上进液口或下进液口内后进入到内鼻肠管内部时,可由内鼻肠管末端周围均匀设置的通孔进行营养液的喂养,其内鼻肠管内部发生堵塞难以疏通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其内鼻肠管抽出,进行中鼻肠管的继续使用,当中鼻肠管发生堵塞难以疏通时也可直接将其中鼻肠管抽出继续使用外鼻肠管,使其不需要进行较高难度的鼻肠管疏通,直接将其抽出后使用,不仅方便快捷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的痛苦。
16.2、还通过在依次抽出内鼻肠管和中鼻肠管的过程中其两端贯穿设置的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也会跟随着脱离内鼻肠管进入到中鼻肠管内,在从中鼻肠管进入到外鼻肠管内,也就是抽出内鼻肠管后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的一号卡块脱离三号卡槽使其二号卡块进入到二号卡槽内,抽出中鼻肠管后二号卡块便脱离二号卡槽进入到外鼻肠管内,使其三号卡块与三号卡槽对应,从而在抽出内鼻肠管和中鼻肠管的过程中使其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能够稳定,使其在换取鼻肠管时也能充分的保证喂营养液的充分。
17.3、其次,在引导丝引导鼻肠管进入到肠道内找准位置后,便可将其引导丝取出,在取出引导丝的过程中其引导丝两端的连接杆可带动活动设置的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来抵动对应延伸杆在连接杆中部随意延伸后抵接对应的上活动珠和下活动珠,使其在跟随着引导丝取出的过程中抵接内鼻肠管,内鼻肠管抵接中鼻肠管,中鼻肠管抵接外鼻肠管,使其内鼻肠管和中鼻肠管以及外鼻肠管之间能够受到力进行一定的舒展不会太过于僵硬,便于其营养液的进入,避免内鼻肠管和中鼻肠管以及外鼻肠管的堵塞。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鼻肠管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导丝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鼻肠管弯曲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鼻肠管外壁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中内鼻肠管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液口与卡块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1

7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外鼻肠管

1,上进液口

11,一号卡块

12,二号卡块

13,三号卡块

14,一号卡槽

15,中鼻肠管

16,二号卡槽

17,内鼻肠管

18,三号卡槽

19,通孔

110,下进液口

2,引导丝

3,中心珠

31,连接杆

32,滑槽

33,延伸杆

34,滑块

35,一号连接杆

36,二号连接杆

37,上活动珠

38,下活动珠

39。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包括外鼻肠管1、上进液口11、下进液口2、引导丝3,外鼻肠管1左端的上下端分别贯穿稳定有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外鼻肠管1的内部贯穿滑动有引导丝3。
30.其中,外鼻肠1包括:上进液口11、一号卡块12、二号卡块13、三号卡块14、一号卡槽15、中鼻肠管16、二号卡槽17、内鼻肠管18、三号卡槽19和通孔110,外鼻肠管1的内部贯穿有中鼻肠管16,同时中鼻肠管16的内部贯穿有内鼻肠管18,其外鼻肠管1左端的上下端均设置有一号卡槽15,且中鼻肠管16左端的上下端均设置有二号卡槽17,并且内鼻肠管18左端的上下端均设置有三号卡槽19,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的设置使其可以从任意一端进行营养液的喂养,从而找到患者最为舒适的喂养方式,较少患者的痛苦。
31.其中,两端的一号卡槽15均是与其两端的二号卡槽17对应,同时二号卡槽17均是与其两端的三号卡槽19对应,其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分别贯穿位于外鼻肠管1上端的一号卡槽15和二号卡槽17内,且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一号卡块12,并且一号卡块12对应的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二号卡块13,二号卡块13对应的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三号卡块14,卡块与卡槽对应设置使其在抽取内鼻肠管和中鼻肠管后可以将其两端的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可以更稳定更密封的进行中鼻肠管16和外鼻肠1内,从而不影响营养液输送。
32.其中,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下端两侧设置的一号卡块12和二号卡块13以及三号卡块14均分别与其外鼻肠管1和中鼻肠管16以及内鼻肠管18上下端的一号卡槽15和二号卡槽17以及三号卡槽19贯穿对应,同时外鼻肠管1和中鼻肠管16以及内鼻肠管18均为软管所致可随意弯曲设置,且外鼻肠管1和中鼻肠管16以及内鼻肠管18的右端周围均匀贯穿设置有通孔110,内鼻肠管18和中鼻肠管16以及外鼻肠管1的设置使其可以在堵塞后难以疏通
时直接进行内鼻肠管18和中鼻肠管16的取出,方便快捷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
33.其中,引导丝3包括:中心珠31、连接杆32、滑槽33、延伸杆34、滑块35、一号连接杆36、二号连接杆37、上活动珠38和下活动珠39,引导丝3的中部均匀固定设置有中心珠31,其中心珠3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2,同时亮两端的连接杆32中部均贯穿设置有延伸杆34,且延伸杆34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块35,并且两端延伸杆34下端设置的滑块35对应的连接杆32内壁均设置有与滑块35对应的滑槽33,引导丝3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引导鼻肠管更通畅更有效的进入到肠道内的位置找准。
34.其中,延伸杆34上端的中部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一号连接杆36和二号连接杆37,其中心珠31两端的一号连接杆36均是与其中心珠31的两侧固定设置,同时二号连接杆37均活动位于一号连接杆36的另一端,且二号连接杆3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活动珠38和下活动珠39,并且两端的连接杆32中部均贯穿有延伸杆34,由延伸杆34将其连接杆32分为两部分设置,引导丝3中部结构的设置使其在跟随着引导丝3取出时更好的进行内鼻肠管18的抵接,其内鼻肠管18便会抵接中鼻肠管16,中鼻肠管16便抵接外鼻肠管1,使其鼻肠管之间受到一定外力的抵接松动,避免鼻肠管之间太过于僵硬。
35.其中,引导丝3位于内鼻肠管18内部一侧的末端设置有小圆球,同时引导丝3位于内鼻肠管18外端一侧的末端设置有大圆球,小圆球的设置使其更好带领引导丝的抽取,大圆球的设置使其引导丝在拿取时更加的方便。
36.工作原理:先由引导丝3引导鼻肠管进入到肠道内找准位置后,便可将其引导丝3取出,在取出引导丝3的过程中其引导丝3两端的连接杆32可带动活动设置的一号连接杆36和二号连接杆37来抵动对应延伸杆34在连接杆32中部随意延伸后抵接对应的上活动珠38和下活动珠39,使其在跟随着引导丝3取出的过程中抵接内鼻肠管18,内鼻肠管18抵接中鼻肠管16,中鼻肠管16抵接外鼻肠管1,使其内鼻肠管18和中鼻肠管16以及外鼻肠管1之间能够受到力进行一定的舒展不会太过于僵硬,便于其营养液的进入,避免内鼻肠管18和中鼻肠管16以及外鼻肠管1的堵塞,然后可喂营养液进入到上进液口11或下进液口2内后进入到内鼻肠管18内部时,可由内鼻肠管18末端周围均匀设置的通孔110进行营养液的喂养,其内鼻肠管18内部发生堵塞难以疏通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其内鼻肠管18抽出,进行中鼻肠管16的继续使用,当中鼻肠管16发生堵塞难以疏通时也可直接将其中鼻肠管16抽出继续使用外鼻肠管1,使其不需要进行较高难度的鼻肠管疏通,直接将其抽出后使用,不仅方便快捷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的痛苦,最后在依次抽出内鼻肠管18和中鼻肠管16的过程中其两端贯穿设置的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也会跟随着脱离内鼻肠管18进入到中鼻肠管内,在从中鼻肠管16进入到外鼻肠管1内,也就是抽出内鼻肠管18后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的一号卡块12脱离三号卡槽19使其二号卡块13进入到二号卡槽17内,抽出中鼻肠管16后二号卡块13便脱离二号卡槽17进入到外鼻肠管1内,使其三号卡块14与三号卡槽19对应,从而在抽出内鼻肠管18和中鼻肠管16的过程中使其上进液口11和下进液口2能够稳定,使其在换取鼻肠管时也能充分的保证喂营养液的充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