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8912发布日期:2021-10-09 09:1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


背景技术:

2.儿童胸壁畸形常见的两大类:漏斗胸和鸡胸,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点,而鸡胸是除漏斗胸以外最常见的畸形,发病率约为漏斗胸的1/4,同时存在男女差异,男女发病率约为4:1。鸡胸的症状表现为胸前壁凸起,形状如鸡的胸骨,不仅影响外观,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心肺功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
3.目前针对上述儿童胸壁畸形的治疗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为胸骨翻转术、胸肋沉降术等,需要在胸前做切口,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经济成本高,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保守治疗通过矫正板对突出胸骨施加压力,长期作用下,使患者突出的胸骨在外力条件下逐渐恢复,从而得到矫正。虽然其疗程较长,但其具有无创、费用低、效果好、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小等有点。
4.目前针对于保守治疗用的矫正装置调节过程复杂,患者无法独立操作,矫正装置中用于调节的调节件位置无法避开胸部安装,未考虑到儿童胸部的发育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矫正板配套使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传动件及移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传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相对于所述矫正板移动,以实现所述矫正板的收紧和放松。
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括至少一第一传动部和至少一第二传动部,相邻所述第二传动部之间互相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传动部对应一第二传动部,对应第二传动部的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移动件传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别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通过传动可相对于所述矫正板实现相向移动或相对移动。
10.医用矫正器,包括上述调节机构及用于安装所述调节机构的至少一矫正板。
11.进一步的,所述医用矫正器还具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使所述驱动件锁定且不可驱动所述传动件传动。
12.进一步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件上的至少一外齿及设置在所述矫正板上可与所述外齿啮合的至少一内齿。
13.进一步的,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可与所述驱动件
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二端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或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端上开设可与所述驱动件一端连接的开口。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开口处具有至少一侧凹陷形成限位口,以用于所述驱动件连接开口的一端在旋转时嵌入。
15.进一步的,所述矫正板具有至少一贯通部分,所述贯通部分沿横向贯穿所述矫正板,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件在所述贯通部分中移动。
16.进一步的,所述矫正板为一块以上时,在相邻矫正板的侧面之间连接至少两根胸带,处于所述矫正板同一侧的两根胸带之间具有间隙以用于避开患者胸部区域。
17.进一步的,所述医用矫正器还包括至少一根肩带,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根胸带固定或所述肩带连接于相邻矫正板之间。
18.进一步的,所述矫正板面对胸部或背部的一侧设置软垫。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20.(一)利用调节机构中旋钮转动并带动内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齿条相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矫正板收紧,给矫正板施加矫正力以达到治疗效果。
21.(二)调节机构的旋钮上增加外齿以及在矫正板上设置可与所述外齿反向咬合的内齿,利用内齿与外齿的咬合可使所述旋钮无法在转动并带动齿轮及齿条的运动,从而防止齿条逆向移动,使矫正板始终被施加矫正力,易于患者独立操作。
22.(三)通过在连接件上增加一限位口,利用该限位口可以避免所述旋钮在操作时与所述连接件分离,若该旋钮损坏其也可以与所述连接件分离便于更换。
23.(四)上胸带与下胸带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避开人体胸部部位,适用于胸部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患者。
24.(五)根据不同病况的患者可以扫描患者胸部轮廓三维数据,以制备出符合人体设计的个性化定制矫正板,其针对患者畸形胸部对应设计,使患者的佩戴更为舒适,达到更精确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前胸矫正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28.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调节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矫正板定制的流程示意图。
32.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矫正板安装在患者胸部中心的示意图。
33.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矫正板与患者胸部偏离安
装的示意图。
34.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矫正板采用异形结构安装在患者胸部中心的示意图。
35.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较大尺寸矫正板安装在患者胸部中心的示意图。
36.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中较小尺寸矫正板安装在患者胸部中心的示意图。
37.附图中标记:1、第一矫正板;101、第一板体;102、第二板体;103、槽;104、齿座;105、内齿;1051、通孔;201、旋钮;2011、第一凸出部;2012、外齿;2013、第二凸出部;2021、第一齿条;2022、第二齿条;2023、第三齿条;2024、第四齿条;2031、第一齿轮;2032、第二齿轮;2033、第三齿轮;2034、第四齿轮;2041、第五齿轮;2042、第六齿轮;2043、第七齿轮;2044、第八齿轮;31、下胸带;32、上胸带;301、第一卡扣;302、间隙;4、肩带;401、第二卡扣;5、连接件;501、第一端;502、开口;503、限位口;504、第二端;6、第二矫正板;7、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39.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上述调节机构及医用矫正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限定术语“远端”和“近端”,上述术语为医疗器械领域的专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以图1为例,图1中齿条伸入矫正板的一端为近端,齿条伸出矫正板的一端为远端。
40.下面描述实施例一所述医用矫正器的具体结构:
41.请参考图1,所述医用矫正器包括用于安装调节机构的至少一矫正板,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医用矫正器中所述矫正板为两块分别为第一矫正板1和第二矫正板6,其中第一矫正板1为前胸矫正板,第二矫正板6为后背矫正板,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前胸矫正板上。
42.下面描述调节机构的具体结构:
43.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调节机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前胸矫正板配套使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传动件及移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传动,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选用旋钮201,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相对于前胸矫正板移动,以实现所述前胸矫正板的收紧和放松。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余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也可以相对于后背矫正板进行移
动。
44.具体的,所述传动件包括至少一第一传动部和至少一第二传动部,相邻所述第二传动部之间互相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传动部对应一第二传动部,对应第二传动部的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移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具有任意一者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的是第二传动部。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中第一传动部具有四个齿轮,分别为第一齿轮2031、第二齿轮2032、第三齿轮2033和第四齿轮2034,第一齿轮2031、第二齿轮2032、第三齿轮2033及第四齿轮2034四个齿轮互相啮合且通过轴和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矫正板1中。
45.具体的,所述第二传动部也具有四个齿轮,分别为第五齿轮2041、第六齿轮2042、第七齿轮2043和第八齿轮2044,其中所述第五齿轮2041分别与第六齿轮2042和第八齿轮2044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042和第七齿轮2043和第五齿轮2041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043和第六齿轮2042和第八齿轮2044啮合,所述第八齿轮2044和第六齿轮2042和第七齿轮2043啮合,使得只要上述四个齿轮中的任意一个齿轮转动,都可以传递运动副至其他齿轮运动。
46.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2,上述第五齿轮2041还与第一齿轮2031相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042与第二齿轮2032相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043与第三齿轮2033相啮合,所述第八齿轮2044与第四齿轮2034相啮合。
47.以上第五齿轮2041、第六齿轮2042、第七齿轮2043和第八齿轮2044也通过轴和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矫正板1中。
48.下面描述移动件的具体结构:
49.所述移动件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别与第二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通过传动可相对于所述矫正板实现相向移动或相对移动。
50.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中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齿条2021和第三齿条2023,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齿条2022和第四齿条2024,上述各齿条的高度长度均相同,其中所述第一齿条2021与所述第二齿条2022处于同一平面且共同位于所述矫正板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三齿条2023和所述第四齿条2024处于同一平面且共同位于所述矫正板的下半部分。
5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条2021的近端与所述第一齿轮2031互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2022的近端与第四齿轮2034互相啮合,所述第三齿条2023的近端与第二齿轮2032互相啮合,所述第四齿条2024的近端与第三齿轮2033相啮合,上述各齿条的宽度均相等,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施例设置相等或不等。
52.下面描述医用矫正器的具体结构如下:
53.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医用矫正器包括上述调节机构及用于安装所述调节机构的至少一矫正板,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用矫正器矫正板为两块,分别为第一矫正板1和第二矫正板6。
54.具体的,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第一矫正板1或所述第二矫正板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固接构成,由于调节机构是安装在第一矫正板1中,所述第一矫正板1具有可供移动件(第一齿条2021、第二齿条2022、第三齿条2023和第四齿
条2024)相对于所述第一矫正板1移动的贯通部分。
55.进一步的,所述贯通部分使所述第一板体101与所述第二板体102的任意一相对面凹陷形成一槽103,即所述槽103可以成型于第一板体101,也可以成型于第二板体102或分别将槽103成型于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上,当所述槽103分别成型于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上时,在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上的槽103位置相对应且在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对接时,相邻两槽103拼接形成所述贯通部分。所述槽103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一齿条2021、第二齿条2022、第三齿条2023和第四齿条2024的宽度,使所述第一齿条2021、第二齿条2022、第三齿条2023和第四齿条2024可沿所述槽103内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用矫正器中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分别为两块,因此所述槽103在第一板体101为两条。
56.下面描述自锁结构的具体内容:
57.进一步的,所述医用矫正器还具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使驱动件被锁定且不可驱动传动件传动,使得相邻移动部之间无法回退,保证了矫正板夹紧力的始终保持。
58.进一步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设置在驱动件的至少一外齿2012以及设置在所述矫正板上可与所述外齿2012啮合的至少一内齿105。
59.具体的,请参考图3和图5,在所述旋钮201面向第一矫正板1的一面具有第一凸出部2011,所述第一凸出部2011上形成至少一外齿2012,在所述第一凸出部2011的表面还具有一第二凸出部2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用矫正器中该外齿2012沿圆周方向成型于所述第一凸出部2011的外侧。所述内齿105沿周向成型于齿座104的内壁,所述内齿105沿周向围成一圈,且在所述圈的中心处形成通孔1051,所述通孔1051用于供旋钮201的中心凸出部分或用于连接件穿过。所述齿座104为具有空心部分的圆形结构,所述齿座104嵌接于第一矫正板1的第一板体101上。
60.进一步的,上述内齿105和外齿2012采用单向齿,即所述旋钮20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外齿2012与内齿105的齿面互相接触,从而阻止旋钮201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当旋钮20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外齿2012和内齿105的齿面互相脱离,使得旋钮201可以进一步转动。
61.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和图5,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一连接件5,连接件5具有第一端501可与驱动件连接,连接件5具有第二端504可与第一传动部或第二传动部连接。
62.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5,所述连接件5的第一端501上开设开口502,所述第一端501用于穿过通孔1051并通过所述开口502与所述旋钮201上的第二凸出部2013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用矫正器中所述第二端504用于与第八齿轮2044的轴承相配合,通过转动旋钮201可以通过所述连接件5传动至第八齿轮2044。
63.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所述第二端504靠近开口502处具有一侧凹陷形成限位口503,所述限位口503用于旋钮201的第二凸出部2013伸入开口502后旋转时嵌入,当所述旋钮201的第二凸出部2013伸入开口502并旋转嵌入所述限位口503时,所述旋钮201与所述连接件5即无法脱离,反之当第二凸出部2013旋出限位口503时,所述第二凸出部2013可以顺着开口502脱离出连接件5。
64.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当所述矫正板为一块以上时,例如如图1所示具有一块第一矫正板1和第二矫正板6时,所述第一矫正板1和第二矫正板6的同一侧之间连接至少两根胸
带。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用矫正器中,所述胸带分别采用上胸带31和下胸带32,其中上胸带31为一根,下胸带32为一根,上下相邻的一根上胸带31和一根下胸带32之间形成间隙302,所述间隙302用于避开患者的胸部区域,其更适用于胸部发育的女性患者。
65.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用矫正器中上胸带31的一端与第二齿条2022的远端连接,所述上胸带3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矫正板6的贯通部分并与第一齿条2021的远端连接。同理,所述下胸带32的一端与第四齿条2024的远端连接,所述下胸带3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矫正板6的贯通部分并与第三齿条2023的远端连接。
66.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医用矫正器还包括至少一根肩带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医用矫正器中肩带4为两根,所述肩带4的两端分别与上胸带32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肩带4的一端可以固定在第一矫正板1,肩带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矫正板6。或者所述肩带4的一端可以固定在上胸带32上,肩带4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第二矫正板6上。
67.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为了避免矫正板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不适,因此在第一矫正板1靠近胸部、第二矫正板6靠近背部的一侧设置软垫7,所述软垫7采用海绵、棉布、乳胶、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
68.进一步的,在上述上胸带32、下胸带31以及肩带4上可以设置魔术贴或卡扣以调节角度松紧及矫正板的位置,具体的上胸带32、下胸带31中分别设置两个第一卡扣301,肩带4上分别设置第二卡扣401。其中上胸带32、下胸带31及肩带4均可以采用棉布、涤纶、丙纶或丝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矫正板1、第二矫正板6可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不锈钢或尼龙等。
69.下面描述实施例一所述医用矫正器的具体使用过程:
70.请参考图1至图6,将该医用矫正器绑定至患者身上,利用第一卡扣301和第二卡扣401分别调整胸带以及肩带4的角度及松紧度。患者自行将旋钮201插入第一矫正板1中,具体是旋钮201的第二凸出部2013伸入连接件5的开口502中,然后旋转旋钮201使其通过连接件5传递动力至第八齿轮2044,所述第八齿轮2044依次传动动力至第五齿轮2041、第六齿轮2042及第七齿轮2043,由此将转动副传递至第一齿轮2031、第二齿轮2032、第三齿轮2033及第四齿轮2034,通过上述齿轮分别控制第一齿条2021和第二齿条2022之间、以及第三齿条2023和第四齿条2024之间相向移动,在齿条的相向移动过程中逐渐施加收紧力给第一矫正板1施加矫正力,以达的治疗效果。
71.进一步的,在旋转过程中,旋钮201的外齿2012在所述旋钮201旋转时与第一矫正板1上的内齿105相接触,接触后所述旋钮201无法进一步旋转,从而使上述第一齿条2021相对于第二齿条2022以及第三齿条2023相对于第四齿条2024无法回退。在上述过程中,旋钮201的第二凸出部2013在旋转时进入限位口503,从而使该旋钮201与连接件5无法分离。
72.反之,当需要分离旋钮201和连接件5时,反向旋转旋钮201,使旋钮201的外齿2012和内齿105脱离,同时旋钮201的第二凸出部2013也从限位口503中脱离,使得该旋钮201可从连接件5上拔出。
73.下面描述实施例二所述医用矫正器的具体结构:
7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所述医用矫正器的不同在于第一矫正板1或第二矫正板6采用了定制结构,该定制结构是指第一矫正板1或第二矫正板6的形状、位置采用非标准规格
并根据患者胸壁情况进行安装。
75.具体的,请参考图7,上述第一矫正板1或第二矫正板6制备的步骤如下:
76.s1:利用三维/3d扫描仪扫描人体轮廓,具体为人体的胸部和背部做撒为扫描,以获得扫描数据。
77.s2:对获得的扫描数据进行影像重建,以获得患者胸背轮廓的三维结构。
78.s3:根据该患者的胸部、背部的三维结构设计模型,具体是使用三维软件(例如cad等)设计个性化定制矫正板。
79.s4:利用三维/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出矫正板。
80.s5:将矫正板装配至患者的患处。
81.上述个性化定制的矫正板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进行定制处理,其具有以下几种安装情况如下:
82.请参考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医用矫正器中的矫正板安装在患者胸部的中心处。
83.请参考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医用矫正器中的矫正板可以与患者胸部偏离安装。
84.请参考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医用矫正器中的矫正板可根据患者胸部畸形部位定制成异形结构。
85.请参考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医用矫正器中的矫正板可以采用较大尺寸安装在患者胸部,矫正板也可如参考图12所示采用较小尺寸安装在患者胸部。
86.本实施例二医用矫正器中的矫正板通过个性化定制,使矫正板的形状以及安装在患者患处的安装位置可以任意改变,其不仅使患者的佩戴更为舒适,还能达到精确治疗的效果。
8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