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波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41586发布日期:2021-10-30 00:4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击波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波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2.冲击波在临床医学领域最早应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开始被运用到骨科及康复理疗领域。现有的冲击波理疗装置多数是利用气压使振子在空腔内高速运动产生振动,通过枪式探头耦合进入人体。然而其工作过程中需要吸收外界的空气,而外界的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固体微粒和水汽凝结物,会影响振子在空腔内的高速运动,并且振子在高速运动过程中与固体微粒的碰撞也会加快振子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冲击波理疗装置,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水汽凝结物,提高振子在空腔内的高速运动的流畅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波理疗装置,包括:主机、软体连接部和手持组件;
5.所述主机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的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表面的水气分离过滤器、控制面板;其中,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外露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外露在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软体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6.所述软体连接部包括气管,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与所述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
7.所述手持组件包括手柄部、管体部和若干个治疗头,所述手柄部、管体部和治疗头依次连接;所述管体部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和锥体振子,所述外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手柄部相固定,所述内管体套接在所述外管体内,所述气管穿过所述手柄部与所述内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锥体振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管体的内部;所述治疗头与所述外管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治疗头与所述外管体连接时,所述治疗头与所述内管体的另一端抵接。
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和水气分离过滤器分别将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水汽凝结物过滤,确保进入所述内管体的空气不存在影响所述锥体振子移动的杂质,提高所述锥体振子在所述内管体的内部高速移动的流畅性,且避免所述锥体振子在高速移动中会碰撞到固体微粒而累积磨损,有利于延长锥体振子的使用寿命。
9.进一步,所述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的气量控制电磁阀,所述气量控制电磁阀包括信号输入端和阀门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阀门端位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的连接处,和/或所述阀门端位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的进气口的连接处;所述软体连接部还包括信号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部的外表面设有一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利用控制空气的流通。
10.进一步,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过滤网和静电吸附单元,所述静电吸附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通过所述过滤网过滤空气中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再通过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吸附的空气的固体微粒。
11.进一步,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内部铺设有消音材料。防止空气进入所述空气过滤器时由于流速过快而产生刺耳的声音。
12.进一步,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设有气室,所述气室通过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内管体上的通气孔与所述内管体的内部连通。降低所述锥体振子向所述治疗头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气压阻力。
13.进一步,所述通气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气端和第二通气端,所述第一通气端位于所述内管体的内壁,且靠近所述治疗头;所述第二通气端位于所述内管体的外壁,且远离所述治疗头。降低所述锥体振子向所述治疗头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气压。
14.进一步,所述内管体与所述气管连接的一端设有可吸引所述锥体振子的磁环。通过所述磁环吸引所述锥体振子,确保撞击所述治疗头后的锥体振子可以返回到同一初始位置。
15.进一步,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露有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的一侧,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6.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可活动地固定有一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有利于用户操作使用。
17.进一步,所述显示器的与所述箱体的顶部铰接。有利于调整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箱体的夹角。
18.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空气过滤器的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手持组件的结构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第一状态外观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第二状态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结构图,该冲击波理疗装置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水汽凝结物,提高振子在空腔内的高速运动的流畅性,包括:主机、软体连接部3和手持组件5;
26.所述主机包括箱体101,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01的内部的空气过滤器103、空气压缩机 105、电路板107和设置在所述箱体101外表面的水气分离过滤器109、控制面板;其中,所述空气过滤器103的进气口外露在所述箱体101的外表面,所述空气过滤器103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0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外露在所述箱体101的一侧,所述空气压缩机105的出气口与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的出气口与所述软体连接部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107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05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路板107连接。
27.所述软体连接部3包括气管31,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与所述气管31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持组件5与所述气管31的另一端连接。
28.所述手持组件5包括手柄部51、管体部53和若干个治疗头55,所述手柄部51、管体部 53和治疗头55依次连接;所述管体部53包括外管体531、内管体533和锥体振子535,所述外管体531的一端与所述手柄部51相固定,所述内管体533套接在所述外管体531内,所述气管31穿过所述手柄部51与所述内管体533的一端连接,所述锥体振子53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管体533的内部;所述治疗头55与所述外管体53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治疗头55与所述外管体531连接时,所述治疗头55与所述内管体533的另一端抵接。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启动所述空气压缩机105,在所述空气压缩机105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从所述空气过滤器103的进气口进入,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03过滤掉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后,进入所述空气压缩机105;所述空气压缩机105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气压强度后,空气进入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过滤掉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空气沿所述气管31进入所述手持组件5的内管体533中,并作用于所述锥体振子 535。所述锥体振子535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治疗头55的方向高速移动,当所述锥体振子 535撞击所述治疗头55,所述治疗头55向外发出由撞击产生的冲击波。
3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103和水气分离过滤器109分别将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水汽凝结物过滤,确保进入所述内管体533的空气不存在影响所述锥体振子535移动的杂质,提高所述锥体振子535在所述内管体533的内部高速移动的流畅性,且避免所述锥体振子535在高速移动中会碰撞到固体微粒而累积磨损,有利于延长锥体振子535的使用寿命。
31.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1的内部的气量控制电磁阀 111,所述气量控制电磁阀111包括信号输入端和阀门端1111,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路板 107连接,所述阀门端1111位于所述空气过滤器103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05的进气口的连接处,和/或所述阀门端1111位于所述空气压缩机105的出气口与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的进气口的连接处;所述软体连接部3还包括信号线32,所述电路板107与所述信号线32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持组件5与所述信号线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部51的外表面设有一触发器511,所述触发器511与所述信号线32的另一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触发器511 为物理按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触发所述触发器511产生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
通过所述信号线32传输到所述电路板107上,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的电路板107产生并发出阀门开通信号,所述气量控制电磁阀111的信号输入端根据接收到的阀门开通信号驱动所述阀门端 1111导通,从而实现通过所述触发器511控制空气的流通。
32.请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空气过滤器103的结构图。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103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0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过滤网1031和静电吸附单元1033,所述静电吸附单元1033与所述电路板107 电连接。通过所述过滤网1031过滤空气中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再通过所述静电吸附单元 1033吸附的空气的固体微粒。其中,所述静电吸附单元1033可以铺设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03 的内壁,也能以网状结构垂直于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03的内部。
33.优选地,所述空气过滤器103的内部铺设有消音材料。防止空气进入所述空气过滤器103 时由于流速过快而产生刺耳的声音。
34.请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手持组件5的结构图,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管体531和内管体533之间设有气室537,所述气室537通过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内管体533上的通气孔5331与所述内管体533的内部连通。所述锥体振子 535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治疗头55的方向高速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锥体振子535和所述治疗头55之间的空气受到挤压并通过所述通气孔5331进入所述气室537,由于所述气室537 为所述锥体振子535和所述治疗头55之间的空气提供了额外的容置空间,因此,所述锥体振子535向所述治疗头55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气压阻力大大降低,使所述锥体振子535高速移动更加流畅。
35.优选地,所述通气孔533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气端和第二通气端,所述第一通气端位于所述内管体533的内壁,且靠近所述治疗头55;所述第二通气端位于所述内管体533的外壁,且远离所述治疗头55。由于所述第一通气端靠近所述治疗头55,第二通气端远离所述治疗头55的结构,使所述通气孔5331倾斜于所述内管体533的管壁,因此空气沿所述通气孔 5331倾斜流入所述气室537时与所述气室537内壁的碰撞阻力更小,空气的流入更通顺;并且增加了所述通气孔5331的长度,进一步为所述锥体振子535和所述治疗头55之间的空气提供了额外的容置空间,使所述锥体振子535向所述治疗头55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气压阻力大大降低,所述锥体振子535高速移动更加流畅。
3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体533与所述气管31连接的一端设有可吸引所述锥体振子535的磁环539。在所述磁环539的吸引力作用下,所述锥体振子535与所述磁环539 贴合,此时所述锥体振子535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当空气气压对所述锥体振子535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磁环539的吸引力时,所述锥体振子535与所述磁环539分离,并向所述治疗头55 的方向高速移动,在与所述治疗头55碰撞后,所述锥体振子535在反弹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治疗头55,并回到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磁环539贴合。
37.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装置113,所述散热装置113设置在所述箱体101 外露有所述水气分离过滤器109的一侧,所述散热装置113与所述电路板107电连接。所述散热装置113为散热电风扇,所述散热电风扇将所述冲击波理疗装置工作时所述箱体101内的热量排出,或在所述冲击波理疗装置工作时将外界的空气吹入所述箱体101的内部以降低所述箱体101的内部温度。
38.请参阅图4和图5,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第一状态外观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波理疗装置的第二状态外观图。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1的外表面可活动地固定有一显示器115,所述显示器115与所述电路板107连接。其中,所述显示器115的与所述箱体101的顶部铰接,所述显示器115沿铰接处转动,所述显示器115与所述箱体101的顶部的夹角随所述显示器115的转动而发生变化。
39.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器115上,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可以邻近设置在所述显示器115的屏幕的旁边,也可以与所述显示器115结合形成触控屏。方便用户根据显示器115的画面进行操作。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