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4746发布日期:2021-09-22 21:0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一般涉及家居生活用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护理床垫。


背景技术:

2.睡眠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人对于睡姿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知之甚少。从人体的骨骼结构来讲,人体的脊柱具有一定的生理曲度。平躺姿态睡眠过程中,床垫应该紧贴脊柱对其产生一个均衡的支撑力,使脊柱在睡眠过程中能始终保持住自然的生理曲度。侧躺姿态的睡眠过程中,应使脊柱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从后背看,脊柱应为一条水平直线)。这样的睡姿既可以起到矫正脊柱形状的作用,还可以真正的消除疲劳,起到休息的作用。
3.在睡眠过程中,由于人体无法做到保持平躺这一姿势一直不变,且平躺睡姿与侧躺睡姿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不一样,高度差较大,因此对于枕头的选择往往是顾此失彼,无法满足高质量的睡眠要求。同时,平躺睡姿时腰部悬空,床垫对于腰部的支撑力很弱,这也直接影响了睡眠的效果;此外,部分人群会有打鼾的问题,打鼾不仅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众多的失能老人及残障人士处于一种长期卧床的状态,极易发生褥疮,这部分人员的护理难度大,耗费资源,严重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
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用以解决上述的脊柱易变形,无法满足高质量的睡眠要求,不能消除或减弱打鼾程度,存在死亡风险,以及对于长期卧床人员易出现褥疮现象,不能得到良好的护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有效保护人体脊柱,提高睡眠质量,可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降低死亡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障护理质量,减少褥疮问题,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保健护理床垫。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保健护理床垫,包括:基础床垫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上的气囊组件;
7.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头枕气囊、腰部气囊以及两个背部气囊;当人体平躺在所述基础床垫上时,所述头枕气囊位于人体头颈部位置,所述腰部气囊位于人体腰部位置,两个所述背部气囊位于人体背部的两侧;
8.所述气囊组件还设置有控制系统。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充气泵和四组与所述充气泵连通的阀组件;所述充气泵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路;四组所述阀组件分别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通过通气管路分别与所述头枕气囊、所述腰部气囊以及两个所述背部气囊连通;所述通气管路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且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阀组件包括:气体电磁阀和与所述气体
电磁阀的常开端连接的排气电磁阀;所述气体电磁阀的常闭端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其公用端与相应的所述通气管路连接;所述排气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电磁阀的常开端连接,且其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床垫与所述腰部气囊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有压力设置键。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排气电磁阀为两位两通电磁阀。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床垫表面还设置有声音传感器,且其与所述头枕气囊相邻设置。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床垫的表面包覆有布套。
16.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具体结构。本技术具体地利用基础床垫作为此保健护理床垫的主体部分,在其上设计对应人体的头颈部、腰部以及背部两侧的位置的头枕气囊、腰部气囊和背部气囊,并通过设计控制系统控制各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证人体处于不同睡姿时,各气囊均能够满足人体头、颈部和腰部不同高度的要求,以及需要护理人员的规律性翻身;实现有效保护人体脊柱,提高睡眠质量,可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降低死亡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障护理质量,减少褥疮问题的目的。
17.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在所述基础床垫表面设置声音传感器,且其与所述头枕气囊相邻设置,能够感知打鼾的声音,如鼾声的强度、频率、间隔等;当控制器接收到声音传感器发出的声音信号时,通过调节头枕气囊的气压改变头、颈部的高矮,还可以对背部气囊进行充气,以改变人体的睡姿,进而达到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的目的。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9.图1、图2为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在人体翻身时背部气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基础床垫;2、头枕气囊;3、腰部气囊;4、背部气囊;5、控制器;6、充气泵;7、通气管路;8、气压传感器;9、气体电磁阀;10、排气电磁阀;11、压力传感器;12、声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4.实施例一
25.请参考图1、图2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础床垫1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1上的气囊组件;
26.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头枕气囊2、腰部气囊3以及两个背部气囊4;当人体平躺在所述基础床垫1上时,所述头枕气囊2位于人体头颈部位置,所述腰部气囊3位于人体腰部位置,两个所述背部气囊4位于人体背部的两侧;
27.所述气囊组件还设置有控制系统。
28.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基础床垫1作为此保健护理床垫的主体部分,在其上设计对应人体的头颈部、腰部以及背部两侧的位置的头枕气囊2、腰部气囊3和背部气囊4,并通过设置控制系统控制各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证人体处于不同睡姿时,各气囊均能够满足人体头、颈部和腰部不同高度的要求,以及需要护理人员的规律性翻身;实现有效保护人体脊柱,提高睡眠质量,可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降低死亡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障护理质量,减少褥疮问题的目的;
29.其中,气囊组件的位置可以是位于基础床垫1的上表面,也可以是位于基础床垫1的下表面,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30.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5、充气泵6和四组与所述充气泵6连通的阀组件;所述充气泵6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路;四组所述阀组件分别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通过通气管路7分别与所述头枕气囊2、所述腰部气囊3以及两个所述背部气囊4连通;所述通气管路7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8,且其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阀组件,其数量为四组,分别通过通气管路7与头枕气囊2、腰部气囊3和背部气囊4连通,通过阀组件控制各个气囊充、放气;
32.充气泵6,其出气口设有出气管路,利用出气管路与四组阀组件分别连接,实现气路连通,充气泵6用于为各气囊充气;
33.气压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通气管路7上,用于监测各个气囊的气压值;
34.控制器5,与气压传感器8连接,用于根据气压传感器8监测到的相应气压值,控制相应的气囊的充、放气状态。
35.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组件包括:气体电磁阀9和与所述气体电磁阀9的常开端连接的排气电磁阀10;所述气体电磁阀9的常闭端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其公用端与相应的所述通气管路7连接;所述排气电磁阀10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电磁阀9的常开端连接,且其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36.在本实施例中,气体电磁阀9,设有常闭端、公用端和常开端,通过其常闭端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其公用端与相应的所述通气管路7连接,其常开端与所述排气电磁阀10的进气口连接,用于控制各气囊的充、放气;此处,气体电磁阀9的类型,例如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37.排气电磁阀10,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通过其进气口与所述气体电磁阀9的常开端连接,其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当气囊需要放气时,排气电磁阀10导通,从而将气体排至外界大气中;此处,排气电磁阀10的类型,例如为两位两通电磁阀。
38.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床垫1与所述腰部气囊3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且其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
39.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1与所述腰部气囊3之间,且其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用于检测人体腰部的压力的分布状态值,并向控制器5发出压力信号,
控制器5根据此信号判断人体的睡姿,例如平躺或者侧躺。
40.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5还设置有压力设置键。
41.在本实施例中,压力设置键,设置在所述控制器5,用于设置各个气囊的压力值,根据不同人体体态设置不同的气压值,从而保证保护人体脊柱的良好效果。
42.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床垫1表面还设置有声音传感器12,且其与所述头枕气囊2相邻设置。
43.在本实施例中,声音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1表面,且其与所述头枕气囊2相邻设置,用于感知打鼾的声音,如鼾声的强度、频率、间隔等;当控制器5接收到声音传感器12发出的声音信号时,通过调节头枕气囊2的气压改变头颈部的高矮,还可以对背部气囊4进行充气,以改变人体的睡姿,进而达到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的目的。
44.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床垫1的表面包覆有布套。
45.在本实施例中,布套,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1的表面,用于将基础床垫1包裹起来,起到整洁、美观的作用。
46.其中,人体颈部和腰部的凸起程度还可以通过机械方式进行调节,如交叉臂或升降柱等;为了精确控制充气量,还可以设置流量传感器、流速传感器感知头枕气囊2和腰部气囊3的充气量;还可以设计摄像头或者测距仪来监控人体睡姿以及头枕气囊2和腰部气囊3的高度;背部气囊4还可以用机械式翻转板代替,实现翻身的目的;声音传感器12还可以用振动传感器来代替,同样能实现感知打鼾的目的。
47.本床垫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48.1.人体处于平躺状态
49.头枕气囊及腰部气囊的气压值可以事先根据不同体态的状况进行设定,以平躺时感觉舒适的气压值为基础,并将此数值标记为基础值(如需要进行某种矫正治疗需根据治疗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数值设定)。
50.2.人体由平躺改为侧躺
51.压力传感器发出压力信号,控制器感知到该信号后,头枕气囊回路中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常闭端导通,充气泵动作,对头枕气囊充气至设定气压(即增加枕头的高度),与此同时,腰部气囊回路中的放气阀导通,腰部气囊向大气中排气(即降低腰部凸起的高度)。
52.3.人体由侧躺改为平躺
53.压力传感器发出压力信号,控制器感知到该信号后,头枕气囊回路中的排气电磁阀导通,头枕气囊向大气中排气,直至头枕气囊中的气压值恢复到基础值后,关闭排气阀,停止排气(即降低枕头的高度),与此同时,腰部气囊回路中的两位三通电磁阀常闭端导通,充气泵向腰部气囊充气至基础值(即增加腰部凸起的高度)。
54.4.人体起床或下床
55.头枕气囊未受到来自头部的压力,因此,头枕气囊内的气压值将低于基础值。可以以此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此信号后打开腰部气囊回路中的排气电磁阀,向大气中排气,直至腰部气囊中的气压值为零,此时床垫腰部无任何凸起,与普通床垫同样平整。
56.同理,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对背部的两个背部气囊进行有规律的充、放气,以达到让身体由平躺改变为侧躺,或由侧躺变换为平躺,即实现翻身动作(此时头枕气囊及腰部气囊按上述运动规律与翻身动作同步进行)。
5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