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9314发布日期:2021-08-06 12:5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妇产科护理临床上,产妇分娩前后以及产后检查时,都要对其阴部进行清洗,以防止发生感染,而产妇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对阴部的清洗十分不便,而且现有的大多数妇产科用的清洗装置结构简单,基本只起到接水的作用,还需要护理人员另外取热水来为孕产妇清洗,费时费力;另外一般的妇产科使用的清洗装置为清洗盆,结构设计不合理,需要孕产妇将身体支撑住才能清洗,时间稍长就会使孕产妇产生烦躁心理,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不利于保持产妇的良好心情。目前,传统的妇产科清洗装置存在费时费力、患者不适感强等问题。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新型的清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清洗装置,通过脚踏式充气机构将储液箱内水压出进入出水软管,通过清洗喷头喷出进行清洗,省力便捷,既能让孕产妇自己清洗,又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盆体,清洗盆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盆体和外盆体,内盆体的一端设有坐台,内盆体和外盆体之间设有夹层,夹层内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顶部连接进气软管并通过进气软管与设置在清洗盆体外的脚踏式充气机构连接,储水箱底部连接出水软管并通过出水软管与设置在清洗盆体外的清洗喷头连接,清洗喷头包括手持管、支撑管、接管和清洗头,支撑管和接管分别连通在手持管两端,在手持管靠近支撑管一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凸缘,接管与出水软管可拆卸式连接。

本方案通过设置清洗盆体,产妇可坐于内盆体的坐台上,踩踏脚踏式充气机构利用气压将储水箱内的水压入出水软管,可手持手持管利用清洗头出水对阴部进行清洗,操作方便,既能让孕产妇自己清洗,又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进一步的,清洗头包括海绵头,在海绵头外套有棉布套,在海绵头内设有空腔,在棉布套的套口上固定有一圈橡皮筋,支撑管插入到海绵头内的空腔内,橡皮筋套在支撑管外的环形凸缘上。

储水箱内水通过支撑管喷出,并浸透海绵头和棉布套,通过棉布套对孕妇的会阴部进行清洗和消毒,由于清洗液是持续由内向外冒出,因此粘附在棉布套上的污物能够被喷出的清洁清洗液冲洗掉,进而避免频繁更换棉球,减少清洗液的浪费量,并且提高会阴部的清洗效果。

更进一步的,支撑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

出水口能够确保消毒液能够均匀快速的进入到海绵头内。

进一步的,脚踏式充气机构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倾斜踏板和水平底板,倾斜踏板与水平底板之间连接有弹簧形的气囊,气囊上部设置进气口,气囊下部设置与进气软管连接的出气口,出气口处安装有单向阀。

通过脚踩倾斜踏板,利用倾斜踏板向下挤压气囊,将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单向阀压入进气软管内,进而可增大储水箱内的压力,通过气压将储水箱内的水压出,并进入清洗喷头内用于清洗。

作为优选,储水箱内安装有恒温加热器,夹层内设置有电池座,恒温加热器与电池座内电池通过开关电连接。

恒温加热器可以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恒温加热,使其内部的水处于适合清洗的温度,提高产妇清洗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储水箱的顶部开设进液口和排气口,进液口处通过进液管连接有储液罐,进液管在储液箱和储液罐之间安装有进液电磁阀,排气口处安装与进液电磁阀联动的排气电磁阀。

储水箱顶部开设进液口,通过储水罐连接进液管可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补充,而排气口处安装的排气电磁阀可以与进液管上的进液排气阀同步开启,以保证储液罐内的水可以顺利补入储水箱内。

进一步的,清洗盆体在坐台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立杆,立杆端部通过万向节转向接头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反光镜。

清洗盆体在坐台相对一侧安装立杆,通过安装可万向转动的反光镜,可以帮助产妇清楚查看清洗位置,以便于了解是否清洗干净。

进一步的,盆体的底部开设下水孔。

盆体底部的下水孔用于将冲洗后的后从内盆体排出,方便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产妇可单手拿手持管,脚踩脚踏式充气机构的倾斜踏板,就可以将空气压入储水箱中,推动储水箱中清洗水顺着出水软管进入清洗喷头,实现产妇对阴部的冲洗,相比手捏式洗涤瓶操作更加省力和便捷,既能让孕产妇自己清洗,又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二、通过将储液罐与储水箱连接,控制进液电磁阀打开,对储水箱内洗涤水的补给,排气电磁阀与进液电磁阀联动,同时启闭,操作简便。

三、由于清洗液是持续由内向外冒出,因此粘附在棉布套上的污物能够被喷出的清洁清洗液冲洗掉,进而避免频繁更换棉球,减少清洗液的浪费量,并且提高会阴部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水箱与储液箱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洗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脚踏式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内盆体,2、外盆体,3、坐台,4、夹层,5、储水箱,6、出水软管,7、清洗喷头,8、电池,9、下水孔,10、恒温加热器,11、立杆,12、万向节转向接头,13、反光镜,14、排气电磁阀,15、脚踏式充气机构,16、进气软管,17、进液电磁阀,18、进液管,19、储液罐,20、棉布套,21、支撑管,22、海绵头,23、凸缘,24、手持管,25、单向阀,26、倾斜踏板,27、水平底板,28、气囊,29、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妇产科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盆体,盆体的底部开设下水孔9。清洗盆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盆体1和外盆体2,内盆体1的一端设有坐台3,内盆体1和外盆体2之间设有夹层4,夹层4内设有储水箱5,储水箱5的顶部连接进气软管16并通过进气软管16与设置在清洗盆体外的脚踏式充气机构15连接,储水箱5底部连接出水软管6并通过出水软管6与设置在清洗盆体外的清洗喷头7连接,清洗喷头7包括手持管24、支撑管21、接管和清洗头,支撑管21和接管分别连通在手持管24两端,在手持管24靠近支撑管21一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凸缘23,接管与出水软管6可拆卸式连接。

清洗头包括海绵头22,在海绵头22外套有棉布套20,在海绵头22内设有空腔,在棉布套20的套口上固定有一圈橡皮筋,支撑管21插入到海绵头22内的空腔内,橡皮筋套在支撑管21外的环形凸缘23上,支撑管21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

脚踏式充气机构15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倾斜踏板26和水平底板27,倾斜踏板26与水平底板27之间连接有弹簧形的气囊28,气囊28上部设置进气口29,气囊28下部设置与进气软管16连接的出气口,出气口处安装有单向阀25。

储水箱5内安装有恒温加热器10,夹层4内设置有电池座,恒温加热器10与电池座内电池通过开关电连接。

储水箱5的顶部开设进液口和排气口,进液口处通过进液管18连接有储液罐19,进液管18在储液箱5和储液罐19之间安装有进液电磁阀17,排气口处安装与进液电磁阀17联动的排气电磁阀14。

清洗盆体在坐台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立杆11,立杆11端部通过万向节转向接头12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反光镜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产妇坐于内盆体1的坐台3上,手拿手持管24,通过脚踩倾斜踏板,利用倾斜踏板下压挤压弹簧形的气囊变小,将气囊内的空气通过进气软管16压入储水箱5内,进气软管16上的单向阀25可以防止气体反向进入气囊内,气体进入储水箱5后增大储水箱5内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将储水箱5内的清洗水压入出水软管6内并进入清洗喷头7,储水箱5内安装恒温加热器10,可保证储水箱5内的清洗水始终保持一个适合清洗的恒定温度,清洗水在经过支撑管21时,由于支撑管21上开设有出水口,清洗水从各个出水口溢出,由海绵头22吸收,产妇可操作手持管,利用湿润的海绵头22对阴部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产妇可通过另一只手调整反光镜13的镜面至合适角度,方便观察是否清洗干净。

本清洗装置的储水箱5缺水时,可通过储液罐19进行补水,储液罐19通过进液软管18和进液电磁阀17与储水箱5连接,进液电磁阀17打开同时排气电磁阀14打开,此时,储液罐19内的清洗水流入储水箱5内,对储水箱5进行补水,在补水结束后,进液电磁阀17关闭同时排气电磁阀14也关闭,储水箱5恢复密封状态,方便下次清洗使用,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