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6193发布日期:2021-11-03 12:4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救治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2.随着日渐增多的车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伤者容易在事故中发生颌面部创伤,进而导致颌面部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出血情况,以及由于颌骨骨折而带来的上颌骨后下移位、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引起的舌后坠等,容易发生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以及口咽腔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威胁伤病员的情况。
3.公开号为cn20528715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口腔手术专用双气囊咽腔填塞器,该装置使用简单,与气管插管一起使用,结构小巧,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
4.但上述方案不适用于压迫止血,且其气囊结构无法在气管插管上移动,使得其只能够适用于部分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能够用于缓解和阻止伤员口咽腔出血的问题,还能够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协助颌骨骨折复位,从而减少活动性出血和疼痛,提高救治效果;除此之外,还能够适用于多类型人群,提高使用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提供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上连接有用于气管处的第一充放气结构,所述气管插管上还滑动连接有用于口咽部处的第二充放气结构、用于口腔部处的第三充放气结构;所述第二充放气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充放气结构与第三充放气结构之间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第一充放气结构、第二充放气结构、第三充放气结构分别用于对气管、口咽部、口腔部进行充放气,通过压力作用支撑起骨折下坠的上颌骨等骨性结构,从而起到压迫止血和辅助骨折固位的目的;还有,第二、第三充放气结构均能够在气管插管上移动,使得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9.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放气结构包括插接于所述气管插管上的气管气囊,还包括第一充气端头,所述气管气囊与第一充气端头通过第一充气管连接。气管气囊的设置,能够用于支撑骨折下坠的上颌骨等骨性结构,使得伤者呼吸道能够维持通畅。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充放气结构包括滑动插接于所述气管插管上的口咽部气囊,还包括第二充气端头,所述口咽部气囊与第二充气端头通过第二充气管连接。口咽部气囊的设置,既能够用于对咽腔进行止血,还能够用于阻隔口鼻腔内出血下流而发生的误吸或窒息问题。
11.优选地,所述第三充放气结构包括滑动插接于所述气管插管上的口腔部气囊,还
包括第三充气端头,所述口腔部气囊与第三充气端头通过第三充气管连接。口腔部气囊的设置,既能够用于对口腔部进行止血,还能够起到辅助颌面部骨折固位的作用。
12.优选地,所述口咽部气囊位于所述气管气囊与口腔部气囊之间。
13.优选地,所述气管气囊的容量为10~15ml。
14.优选地,所述口咽部气囊的容量为20~25ml。
15.优选地,所述口腔部气囊的容量为20~25ml。
16.优选地,所述气管插管远离第一充放气结构的一端设有用于收纳充放气结构的卡盘。
17.优选地,所述卡盘上设有若干用于卡接充气管的凹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第一充放气结构、第二充放气结构、第三充放气结构分别用于对气管、口咽部、口腔部进行充放气,通过压力作用支撑起骨折下坠的上颌骨等骨性结构,从而起到压迫止血和辅助骨折固位的目的;还有,第一、第二、第三充放气结构均能够在气管插管上移动,使得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0023]1‑
气管插管,2

第一充放气结构,21

气管气囊,22

第一充气端头,23

第一充气管,3

第二充放气结构,31

口咽部气囊,32

第二充气端头,33

第二充气管,4

第三充放气结构,41

口腔部气囊,42

第三充气端头,43

第三充气管,5

卡盘,51

凹槽,6

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
实施例1
[0027]
如图1至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气管插管1,气管插管1上连接有用于气管处的第一充放气结构2,气管插管1上还滑动连接有用于口咽部处的第二充放气结构3、用于口腔部处的第三充放气结构4;第二充放气结构3位于第一充放气结构2与第三充放气结构4之间。
[0028]
第一充放气结构2、第二充放气结构3、第三充放气结构4分别用于对气管、口咽部、口腔部进行充放气,通过压力作用支撑起骨折下坠的上颌骨等骨性结构,从而起到压迫止血和辅助骨折固位的目的;还有,第二充放气结构3、第三充放气结构4均能够在气管插管1上移动,使得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0029]
另外,第一充放气结构2包括插接于气管插管1上的气管气囊21,还包括第一充气端头22,气管气囊21与第一充气端头22通过第一充气管23连接。气管气囊21的设置,能够用于支撑骨折下坠的上颌骨等骨性结构,使得伤者呼吸道能够维持通畅。如图1所示,第一充气管23的一端与第一充气端头22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伸入气管插管1内与气管气囊21连接且连通。
[0030]
其中,第二充放气结构3包括滑动插接于气管插管1上的口咽部气囊31,还包括第二充气端头32,口咽部气囊31与第二充气端头32通过第二充气管33连接。口咽部气囊31的设置,既能够用于对咽腔进行止血,还能够用于阻隔口鼻腔内出血下流而发生的误吸或窒息问题。如图1所示,第二充气管33的一端与第二充气端头32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伸入气管插管1内与口咽部气囊31连接且连通。口咽部气囊31的两端均连接有管套6,管套6与气管插管1相匹配,口咽部气囊31通过管套6滑动连接在气管插管1上。
[0031]
其中,第三充放气结构4包括滑动插接于气管插管1上的口腔部气囊41,还包括第三充气端头42,口腔部气囊41与第三充气端头42通过第三充气管43连接。口腔部气囊41的设置,既能够用于对口腔部进行止血,还能够起到辅助颌面部骨折固位的作用。如图1所示,第三充气管43的一端与第三充气端头42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伸入气管插管1内与口腔部气囊41连接且连通。口腔部气囊41的两端均连接有管套6,管套6与气管插管1相匹配,口腔部气囊41通过管套6滑动连接在气管插管1上。
[0032]
还有,口咽部气囊31位于气管气囊21与口腔部气囊41之间。本实施例中气管气囊21的容量为10~15ml;口咽部气囊31的容量为20~25ml;口腔部气囊41的容量为20~25ml。具体地,气管气囊21的容量为10ml,口咽部气囊31的容量为20ml,口腔部气囊41的容量为20ml。气管气囊21、口咽部气囊31、口腔部气囊41充气后均呈椭圆状。
[0033]
再有,气管气囊21、口咽部气囊31、口腔部气囊41、第一充气端头22、第二充气端头32、第三充气端头42上均设置有标识,用以进行区别。具体地,将气管气囊21与第一充气端头22使用相同颜色标识,口咽部气囊31与第二充气端头32使用相同颜色标识,口腔部气囊41与第三充气端头42也使用相同颜色标识,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快速找到需要充放气的气囊,并根据需求对不同的气囊进行充气放气。
[0034]
使用时,根据伤者的口咽部与口腔部之间的距离,调整口咽部气囊31与口腔部气囊41之间距离,然后将气管插管1插入伤者气管内,然后依次向气管气囊21、口咽部气囊31、口腔部气囊41充气,以封闭气管气囊21与气管壁之间、口咽部气囊31与口咽部软组织之间、口腔部气囊41与口腔内组织之间的空隙,通过各气囊的压力作用,支撑起骨折下坠的上颌骨等骨性结构,从而起到压迫止血和辅助骨折固位的作用。
[0035]
实施例2
[00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气管插管1远离气管气囊21的一端设有用于收纳充放气结构的卡盘5。卡盘5上设有若干用于卡接充气管的凹槽5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凹槽51,分别用于卡接第一充气管23、第二充气管33、第
三充气管43。
[0037]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