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8211发布日期:2021-09-10 22:5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


背景技术:

2.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有效地牵引能够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快速的缓解颈椎病症状,具体来说,颈椎牵引主要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颈椎牵引需要借助牵引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以便于达到牵引效果,现有颈椎牵引板在使用时存在,不能够在患者准备就绪后进行调节,以便于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牵引板的使用时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不方便病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解决了现有牵引板不能够在患者准备就绪后进行调节,以便于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牵引板的使用时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不方便病人的使用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通过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且支撑架上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完全贯穿挡板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所述安装板上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上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杆位于支撑杆和挡板之间的位置套装有橡胶垫,所述挡板通过第二滑块与安装板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上对应第一滑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滑槽,且安装板上对应第二滑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关于安装板对称轴所在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和限位块对应设置,且支撑垫和限位块的中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块通过安装块与电动推杆的下部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位于螺纹杆的上端,所述螺纹杆完全
贯穿第一滑块,且螺纹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位于支撑杆的上方,所述挡板上的通槽为圆弧状。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牵引板,通过将支撑杆使用第一滑块与安装板滑动连接,并将第一滑块与安装板上设置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准备对患者的颈椎进行牵引时,可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对支撑杆在安装板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达到患者适应范围内的最佳的牵引效果,通过在第一滑块上固定连接挡板,并将挡板与安装板滑动连接,在牵引工作准备过程中,能够通过固定旋钮与限位杆之间的配合对自由转动的支撑杆进行固定,以便于限位杆进行角度调节后的位置限定,在对患者颈部进行牵引时支撑杆的角度固定,解决了现有牵引板不能够在患者准备就绪后进行调节,以便于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牵引板的使用时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不方便病人的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杆和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19.图中:1、安装板;101、第一滑槽;102、固定板;103、第一齿轮;104、螺纹杆;105、电机;106、第二滑槽;107、第二齿轮;2、支撑杆;201、固定旋钮;202、第一滑块;203、橡胶垫;204、限位杆;3、支撑架;301、支撑垫;302、限位块;303、电动推杆;304、安装块;4、挡板;401、通槽;402、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中部通过第一滑块202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用于支撑架3的安装,同时便于支撑架3所在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支撑杆2远离第一滑块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设置便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在进行牵引时患者的后部处于被限制的过程,提高患者颈椎牵引的效果,支撑架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02,限位块302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在支撑架3使用时便于使用不同患者的头部,且支撑架3上通过安装块304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03,电动推杆303推动或者拉动限位块302在支撑架3的内壁进行滑动,使得限位块302始终将患者的头顶压住,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
板4能够与固定旋钮201和限位杆204相互配合,对支撑杆2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支撑杆2角度调节完成后处于固定状态,不会因为患者得我使用发生位置变化,支撑杆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4,限位杆204完全贯穿挡板4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201,固定旋钮201逆时针转动时能够松开对支撑杆2的固定,便于对支撑杆2的角度进行调节,安装板1上通过固定板102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4,螺纹杆104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滑块202在安装板1上进行位置调节,螺纹杆10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7,第二齿轮107与第一齿轮103相互配合,便于电机105转化的机械能传递到螺纹杆104上,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05,电机105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107之间的配合带动螺纹杆104发生转动,电机10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3。
23.具体的,挡板4上对应限位杆204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槽401,通槽401的设置便于限位杆204完全贯穿挡板4,使得固定旋钮201旋紧时能够固定支撑杆2的位置,限位杆204位于支撑杆2和挡板4之间的位置套装有橡胶垫203,橡胶垫203在固定旋钮201旋紧时能够被支撑杆2紧紧的抵住,提高支撑杆2的固定效果,挡板4通过第二滑块402与安装板1滑动连接,提高挡板4安装的牢固程度,使得支撑杆2进行高度或者角度调节时更加的稳定。
24.具体的,安装板1上对应第一滑块202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滑槽101,第一滑槽101用于限制第一滑块202在安装板1上的移动轨迹,保证第一滑块202与安装板1的连接稳定,且安装板1上对应第二滑块402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106,第二滑槽106关于安装板1对称轴所在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第二滑槽106能够限制挡板4在安装板1上的移动轨迹,保证挡板4只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移动。
25.具体的,支撑架3的底部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301,支撑垫301用于对患者的下巴进行支撑,提高颈椎牵引时患者的舒适程度,支撑垫301和限位块302对应设置,且支撑垫301和限位块302的中部均设置有凹槽,限位块302通过安装块304与电动推杆303的下部固定连接,凹槽的设置增加可支撑垫301和限位块302与患者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患者的头部的限定效果。
26.具体的,第一齿轮103与第二齿轮107相互啮合,第一齿轮103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107的直径,减小螺纹杆104的转动速度,以便于对支撑杆2所在高度进行精确地调节,使得支撑架3能够位于最佳的牵引高度,第二齿轮107位于螺纹杆104的上端,螺纹杆104完全贯穿第一滑块202,且螺纹杆104与第一滑块202螺纹连接,螺纹杆104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滑块202在安装板1上向上或者向下滑动。
27.具体的,挡板4位于支撑杆2的上方,挡板4的设置不会影响患者的头部放置到支撑架3中,挡板4上的通槽401为圆弧状,使得支撑杆2转动时限位杆204在挡板4上开设的通槽401中滑动。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逆时针转动固定旋钮201,松开对支撑杆2的固定,转动支撑杆2到合适的角度,使得病人不需要进行较多的移动即可将头部放置到支撑架3中,完成支撑杆2角度调节后顺时针转动固定旋钮201,通过限位杆204将支撑杆2的角度固定,启动电机105,电机105通过第一齿轮103与第二齿轮107之间的啮合带动螺纹杆104发生转动,螺纹杆104转动时带动第一滑块202在安装板1上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第一滑块202带动挡板4在安装板1上滑动,使得支撑杆2和支撑架3能够调节到合适的角度,接着患者将头部放置到支撑架3中设置的支撑垫301上,启动电动推杆303,电动推杆303推动
限位块302在支撑架3中向下滑动,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开始颈椎牵引,牵引板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电机105对支撑杆2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架3的位置升高一点,以便于提高患者的颈椎牵引效果。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