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5526发布日期:2021-12-28 22:0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牵张器,特别是涉及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属于皮肤牵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临床上,外伤导致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较为多见,通常会选择负压引流装置(vsd)对创面部位进行覆盖和治疗,可以避免频繁换药,缩短愈合时间,更可以封闭创面避免感染,减少水肿,还有文献表明,vsd可促进创面肉芽生长,从而加快创面愈合速度,而创面较大时,往往需要采用皮肤牵张术来治疗,皮肤牵张术需要用到皮肤牵张器,主要是利用皮肤的线性扩张来增加皮肤面积,但是,对于皮肤缺损面积较大时,单纯vsd和单纯皮肤牵张术治疗后创面缩小有限。甚至还需要二期手术植皮等方法进行修复,使患者治疗周期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3.而现有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操作较为复杂,培训难度较高,不方便更换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操作较为复杂,培训难度较高,不方便更换负压吸引装置的问题,而提供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6.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包括固定柱、穿刺针、固定滑套和负压引流装置组成,所述穿刺针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滑套上,所述固定滑套套接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卡扣,所述卡扣卡紧在所述穿刺针上用于固定所述负压引流装置,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钉,所述穿刺针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处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穿刺针位置的调节螺栓。
7.优选的,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主体设置为海绵。
8.优选的,所述固定钉设置为高分子材料固定钉。
9.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转动所述调节螺栓的第一把手柱。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滑套包括第二把手柱,所述第二把手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贯穿有固定桩。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把手柱,所述固定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桩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套筒上与所述固定桩相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滑套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滑套的所述调节螺栓。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通过设置
调节螺栓,能够方便的调节穿刺针的位置,进而形成不规划形状以适应创口形状,通过设置固定钉,能够穿透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皮肤、肌肉等组织固定于骨骼表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将临床中常用的负压吸引装置与皮肤牵张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覆盖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同时,缓慢地牵拉创缘,形成力学刺激,促进创面愈合,从而达到早期闭合创面的作用,便于调节,培训周期短,使用方便,为临床医生减轻工作负担,减少了医疗器械更换频次,使用方便,安装便捷,对于医疗设备水平要求不高,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工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固定滑套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固定桩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调节螺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穿刺针,2

固定柱,3

卡扣,4

负压引流装置,5

调节螺栓,501

第一把手柱,6

固定钉,7

固定滑套,701

套筒,702

固定桩,703

第二把手柱,704

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2.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包括固定柱2、穿刺针1、固定滑套7和负压引流装置4组成,穿刺针1的两端固定于固定滑套7上,固定滑套7套接在固定柱2上,负压引流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卡扣3,卡扣3卡紧在穿刺针1上用于固定负压引流装置4,负压引流装置4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钉6,穿刺针1与固定柱2连接处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调节穿刺针1位置的调节螺栓5。通过设置调节螺栓5,能够方便的调节穿刺针1的位置,进而形成不规划形状以适应创口形状,通过设置固定钉6,能够穿透负压引流装置4、皮肤、肌肉等组织固定于骨骼表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将临床中常用的负压吸引装置与皮肤牵张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覆盖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同时,缓慢地牵拉创缘,形成力学刺激,促进创面愈合,从而达到早期闭合创面的作用,便于调节,培训周期短,使用方便,为临床医生减轻工作负担,减少了医疗器械更换频次,使用方便,安装便捷,对于医疗设备水平要求不高,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工作。
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图5示,负压引流装置4的主体设置为海绵,固定钉6设置为高分子材料固定钉,调节螺栓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转动调节螺栓5的第一把手柱501,固定滑套7包括第二把手柱703,第二把手柱70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筒701,套筒701上贯穿有固定桩702,固定桩7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把手柱703,固定桩702的底部固
定安装有防滑垫704,固定桩702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套筒701上与固定桩702相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固定滑套7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滑套7的调节螺栓5。通过设置固定滑套7,能够方便的对穿刺针1进行固定,且拆卸和安装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第一把手柱501,能够方便拧动调节螺栓5转动,使用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第二把手柱703,能够方便的转动固定桩702,使用方便省力。
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25.步骤1:通过穿刺针1穿刺患者皮肤表面,然后将穿刺针1的两端通过固定滑套7固定套在固定柱2上,然后通过调节螺栓5调节穿刺针1的位置,并固定;
26.步骤2:然后将负压引流装置4通过卡扣3卡在穿刺针1上,使负压引流装置4覆盖在患者伤患处,将患者伤口上的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和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导引到负压引流装置4内部,没使用一段时间对负压引流装置4进行更换。
27.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一体化vsd皮肤牵张器,通过设置调节螺栓5,能够方便的调节穿刺针1的位置,进而形成不规划形状以适应创口形状,通过设置固定钉6,能够穿透负压引流装置4、皮肤、肌肉等组织固定于骨骼表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将临床中常用的负压吸引装置与皮肤牵张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覆盖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同时,缓慢地牵拉创缘,形成力学刺激,促进创面愈合,从而达到早期闭合创面的作用,便于调节,培训周期短,使用方便,为临床医生减轻工作负担,减少了医疗器械更换频次,使用方便,安装便捷,对于医疗设备水平要求不高,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工作。通过设置固定滑套7,能够方便的对穿刺针1进行固定,且拆卸和安装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第一把手柱501,能够方便拧动调节螺栓5转动,使用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第二把手柱703,能够方便的转动固定桩702,使用方便省力。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