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7857发布日期:2021-09-08 01:0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


背景技术:

2.缝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它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针尖,针体和针眼。针尖按形状分为园头、三角头及铲头三种:针体有近园形、三角形及铲形三种。针眼是可供引线的孔,它有普通孔和弹机孔两种。圆针根据弧度不同分为1/2,3/8弧度等,弧度大者多用于深部组织。三角针前半部为三棱形,较锋利,用于缝合皮肤、软骨、韧带等坚韧组织,损伤性较大。无论用圆针或三角针,原则上应选用针径较细者,损伤较少,但有时组织韧性较大,针径过细易于折断,故应合理选用。此外,在使用弯针缝合时,应顺弯针弧度从组织拔出,否则易折断。一般多使用穿线的缝针,而将线从针尾压入弹机孔的缝针,因常使线披裂、易断,且对组织创伤较大,现已少用。
3.现有的固定器,只是靠简单的卡合作用进行固定,在选取缝针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卡合的夹力导致缝针弹飞,造成缝针丢失,严重的可能误伤医护人员;现有的固定器,传统针板是多个缝针固定在同一个针板上,在复杂的手术过后,缝针的清点会是一件麻烦事,需要逐个清点,同时,由于缝针的尖端可能会从固定器的顶端冒出,这样会导致在清点的时候对医护人员产生误伤;现有的固定器,摆放在不同位置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偏移,从而导致清点错乱,严重的可能会从高处的工作台滑落,从而将固定器摔损。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包括底板、泡沫块,所述底板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泡沫块底端设有吸盘,且所述吸盘底端与凹槽顶端表面相互吸附,所述泡沫块顶端设置有u型槽,且所述泡沫块在靠近u型槽的顶端粘接有一对防刺片,所述底板底端粘接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底端安装有若干尖状凸起,所述底板在靠近第一放置板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底端安装有若干磁块,所述底板在靠近第二放置板的一侧粘接有第三放置板,所述第三放置板底端安装有若干圆形凸起。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泡沫块两侧均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壁套设有缝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缝针一端套设有针套,且所述针套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顶端靠近泡沫块处粘接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的原料为医用塑料。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底端表面设置为光滑面,且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1c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为医用塑料材质,且所述底板的厚度为1~2cm。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厚度相同,且所述尖状凸起、磁块和圆形凸起在同一水平线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泡沫块为医用泡沫材质,且所述泡沫块的厚度为3~4c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通过底板顶端表面设置凹槽,泡沫块底端设有吸盘,且吸盘底端与凹槽顶端表面相互吸附的组合结构,避免了取放缝针带来的意外险情,利用吸附固定,既可以保证缝针适中保持静止状态,还可以通过人力直接取出泡沫块,再从泡沫块中抽出缝针,简单方便,同样放回缝针的时候,只需把缝针插回泡沫块,再把泡沫块放回凹槽,或者直接合理丢弃,减少了事故操作的带来的危害;
15.2、该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通过泡沫块顶端设置u型槽,且泡沫块在靠近u型槽的顶端粘接一对防刺片的组合结构,有效地帮助了医护人员的清点工作,避免遗失缝针,每个u型槽的两端都储存着一个缝针,相互配合,都有着对应的位置,使得医护人员一眼就可以辨别是否缺少缝针,从而做出及时的判断,避免遗失缝针,造成经济损失,其次还可以保护患者,以防医疗器械缝针遗留在患者体内,造成生命安全威胁;
16.3、该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通过底板底端粘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底端安装若干尖状凸起,底板在靠近第一放置板的一侧粘接第二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底端安装若干磁块,底板在靠近第二放置板的一侧粘接第三放置板,第三放置板底端安装若干圆形凸起的组合结构,实现了固定器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避免意外移动,将固定器放置在手术台的布料上面时候,可以利用尖状凸起,对布料产生剐蹭效果,从而达到增大摩擦的效果,避免固定器从布料上面滑落,其次,再将固定器摆放在金属板上,可以利用磁块的磁力,把固定器吸附在金属板上,防止发生偏移,再其次,将固定器防止在硬质无磁力的板面上,可以利用圆形凸起,来增加摩擦系数,从而达到不移动目的。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的仰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的剖视图。
21.图中:1、底板;2、泡沫块;3、隔板;4、缝针;5、针套;6、凹槽;7、吸盘;8、防刺片;9、第一放置板;10、第二放置板;11、第三放置板;12、插孔;13、圆形凸起;14、磁块;15、尖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包括底板1、泡沫块2,
底板1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6,泡沫块2底端设有吸盘7,且吸盘7底端与凹槽6顶端表面相互吸附,泡沫块2顶端设置有u型槽,且泡沫块2在靠近u型槽的顶端粘接有一对防刺片8,底板1底端粘接有第一放置板9,第一放置板9底端安装有若干尖状凸起15,底板1在靠近第一放置板9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放置板10,第二放置板10底端安装有若干磁块14,底板1在靠近第二放置板10的一侧粘接有第三放置板11,第三放置板11底端安装有若干圆形凸起13。
24.其中泡沫块2两侧均设置有插孔12,插孔12内壁套设有缝针4,为缝针4提供固定位置。
25.其中,缝针4一端套设有针套5,且针套5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保护缝针4的卫生安全,以防缝针4受到污染。
26.其中,凹槽6顶端靠近泡沫块2处粘接有若干隔板3,隔板3的原料为医用塑料,为各个泡沫块2之间实现间隔,避免连接到一起,造成取放的不便。
27.其中,凹槽6底端表面设置为光滑面,且凹槽6的深度为0.5~1cm,有利于吸盘7的吸附,起到固定作用。
28.其中,底板1为医用塑料材质,且底板1的厚度为1~2cm,保护缝针4的卫生安全,以免滋生细菌微生物。
29.其中,第一放置板9、第二放置板10和第三放置板11厚度相同,且尖状凸起15、磁块14和圆形凸起13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固定器摆放处于水平位置。
30.其中,泡沫块2为医用泡沫材质,且泡沫块2的厚度为3~4cm,避免缝针4刺伤医护人员的手指。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的时候,通过底板1顶端表面设置凹槽6,泡沫块2底端设有吸盘7,且吸盘7底端与凹槽6顶端表面相互吸附的组合结构,避免了取放缝针4带来的意外险情,利用吸附固定,既可以保证缝针4适中保持静止状态,还可以通过人力直接取出泡沫块2,再从泡沫块2中抽出缝针4,简单方便,同样放回缝针4的时候,只需把缝针4插回泡沫块2,再把泡沫块2放回凹槽6,或者直接合理丢弃,减少了事故操作的带来的危害,该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通过泡沫块2顶端设置u型槽,且泡沫块在靠近u型槽的顶端粘接一对防刺片8的组合结构,有效地帮助了医护人员的清点工作,避免遗失缝针4,每个u型槽的两端都储存着一个缝针4,相互配合,都有着对应的位置,使得医护人员一眼就可以辨别是否缺少缝针4,从而做出及时的判断,避免遗失缝针4,造成经济损失,其次还可以保护患者,以防医疗器械缝针4遗留在患者体内,造成生命安全威胁,该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通过底板1底端粘接有第一放置板9,第一放置板9底端安装若干尖状凸起15,底板1在靠近第一放置板9的一侧粘接第二放置板10,第二放置板10底端安装若干磁块14,底板1在靠近第二放置板10的一侧粘接第三放置板11,第三放置板11底端安装若干圆形凸起13的组合结构,实现了固定器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避免意外移动,将固定器放置在手术台的布料上面时候,可以利用尖状凸起15,对布料产生剐蹭效果,从而达到增大摩擦的效果,避免固定器从布料上面滑落,其次,再将固定器摆放在金属板上,可以利用磁块14的磁力,把固定器吸附在金属板上,防止发生偏移,再其次,将固定器防止在硬质无磁力的板面上,可以利用圆形凸起13,来增加摩擦系数,从而达到不移动目的。该种一次性缝针固定器,结构合理,易于实现,值得推广。
32.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

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