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杀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9495发布日期:2021-11-22 17:1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车载杀菌器的制作方法
车载杀菌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杀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杀菌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健康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空气中含有各种不同的细菌及病毒,包括流感病毒、飞沫中的细菌病毒等。
3.由于近年来轿车已成为家用必备的出行交通工具,但是,汽车内空间狭小,往往搭载较多乘客,空气相对浑浊不流动;汽车室内的细菌和污染,已成为一大“隐形杀手”,如有汽车内冷暖空调、感染病毒的乘客及司机人员,极易将各种细菌病毒带入车厢内,从而传染给车上其他人员,造成交叉感染,使一个本应干净舒适空间,却成了较为严重的病菌感染地,时刻危害乘员的健康。
4.为此,现有的车辆内部一般通过采用药水喷洒消毒,这种方法不但十分麻烦,而且还会影响车辆的运营和使用,车辆喷洒这种药水后,还无法立即承载乘客或家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造型美观,能够随时发出特定波长范围的紫外线杀灭细菌,从而达到有效对车辆内部空气进行消毒杀菌的车载杀菌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车载杀菌器,用于车内空气的循环杀菌,包括杀菌壳体和用于发出紫外光线杀菌的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管安装于所述杀菌壳体内部形成防止紫外线外泄的封闭式杀菌空腔中;
8.所述杀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杀菌空腔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杀菌壳体内;
9.所述杀菌壳体的进风口内侧设有将车内空气抽入杀菌空腔中的抽风扇;
10.所述杀菌壳体的进风口内侧还设有位于所述抽风扇后侧、防止杀菌空腔中紫外线灯管产生的紫外线外泄的进口遮光板;
11.所述杀菌壳体的出风口内侧还设有防止杀菌空腔中紫外线灯管产生的紫外线外泄的出口遮光板。
12.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壳体的杀菌空腔中还设置有便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呈“s”形环流经过紫外线灯管杀菌的u形挡风板。
13.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壳体的进风口处还设置有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网。
14.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壳体呈长方体结构,该杀菌壳体包括左侧板、u 形扣盖、u形底座和右侧板,所述u形扣盖嵌盖于u形底座顶侧、且左右两侧分别由左侧板和右侧板封盖后形成中空的长方体形杀菌空腔,所述进风口设置于左侧板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右侧板上;所述u形挡风板安装固定于所述u形扣盖的内侧中部、并将抽风扇从进风口抽入的气流经倾
斜设置的进口遮光板导入u形扣盖上侧的杀菌空腔后偏向导流至下侧u形底座对应的杀菌空腔中,所述紫外线灯管沿杀菌空腔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u 形底座底侧、并对偏向导流至空气进行紫外杀菌后经出口遮光板再次偏转导流后由所述出风口导出。
15.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管采用照射253.7nm波段紫外光的长条形管体。
16.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总开关、led电源指示灯、导光灯和与车用点火电源电连接的电源插座。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灯管采用照射253.7nm波段紫外光的长条形管体,能够对各种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有极大的毁灭,实现将细菌病毒中的生命中枢dna(去氧核糖核酸)及rna(核糖核酸)的结构直接破坏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由于进风口内侧设有进口遮光板,出风口内侧设有出口遮光板,有效防止杀菌空腔中紫外线灯管产生的紫外线外泄,不用在车内无人时才可以工作杀菌,实现车厢内人机并存,实时高效快捷的对车内空气进行循环净化消毒杀菌。
19.使用时利用抽风机将汽车内空气抽入杀菌空腔中,气流呈“s”形环流经过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杀菌,并将消毒净化后的空气再排入汽车内,使汽车内空气不停循环流动的杀菌,保持车内驾乘人员一直具有消毒后的新鲜空气;实现车内空气及时不断消毒杀菌,排出净化后的空气,将车内空气的含菌量降低,减少被细菌病毒感染之风险。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4.车载杀菌器,参见图1至图3所示,用于车内空气的循环杀菌,包括杀菌壳体和用于发出紫外光线杀菌的紫外线灯管1,紫外线灯管1采用照射 253.7nm波段紫外光的长条形管体,紫外线灯管1安装于杀菌壳体内部形成防止紫外线外泄的封闭式杀菌空腔2中;杀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3,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4,杀菌空腔2位于进风口3与出风口4之间的杀菌壳体内;杀菌壳体的进风口3内侧设有将车内空气抽入杀菌空腔2中的抽风扇5,杀菌壳体的进风口3处还设置有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网(图中未示)。
25.继续如图1至图3所示,该杀菌壳体呈长方体结构,杀菌壳体包括左侧板6、u形扣盖7、u形底座8和右侧板9,左侧板6上设置有电源总开关 10、led电源指示灯11、导光灯12和与车用点火电源电连接的电源插座13;该u形扣盖7嵌盖于u形底座8顶侧、且左右两侧分别由左侧板6和右侧板9封盖后形成中空的长方体形杀菌空腔2,进风口3设置于左侧板6上,出风口4设置于右侧板9上;在杀菌壳体的进风口3内侧还设有位于抽风扇5后侧、倾斜设置且防止杀菌空腔2中紫外线灯管1产生的紫外线外泄的进口遮光板14;杀菌壳体的出风口4内侧还设有防止杀菌空腔2中紫外线灯管1产生的紫外线外泄的出口遮光板15,杀菌壳体的杀菌空腔2中还设置有便于进风口3进入的气流呈“s”形环流经过紫外线灯管1杀菌的u 形挡风
板16;该u形挡风板16安装固定于u形扣盖7的内侧中部、并将抽风扇5从进风口3抽入的气流经倾斜设置的进口遮光板14导入u形扣盖7 上侧的杀菌空腔2后偏向导流至下侧u形底座8对应的杀菌空腔2中,紫外线灯管1沿杀菌空腔2的长度方向安装于u形底座8底侧、并对偏向导流至空气进行紫外杀菌后经出口遮光板15再次偏转导流后由出风口4导出。
26.使用时,由于紫外线灯管1采用照射253.7nm波段紫外光的长条形管体,实现将细菌病毒中的生命中枢去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结构直接破坏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通过利用抽风机将汽车内空气抽入杀菌空腔2 中,气流呈“s”形环流经过紫外线灯管1进行消毒杀菌,并将消毒净化后的空气再排入汽车内,使汽车内空气不停循环流动的杀菌,排出净化后的空气,将车内空气的含菌量降低,减少被细菌病毒感染之风险,保持车内驾乘人员一直具有消毒后的新鲜空气。
27.同时,进风口3内侧设有进口遮光板14,出风口4内侧设有出口遮光板15,有效防止杀菌空腔2中紫外线灯管1产生的紫外线外泄,不用在车内无人时才可以工作杀菌,实现车厢内人机并存,实时高效快捷的对车内空气进行循环净化消毒杀菌。
28.空气中含有细菌病毒,当乘客上车时亦可能将车外含有细菌病毒的空气带入车厢,使车厢内空气污染,导致车厢内司机乘客感染细菌病毒之风险增高。本实用新型车载杀菌器可以实现人机并存,发挥其特定功能,不停的对车厢内空气进行有效的循环消毒杀菌,再将净化后的新鲜空气排放到车厢内,从而大大降低了车厢内细菌病毒的传播,更好的维护和保证了人们的健康安全。
29.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显而易见的变动,以及其他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改动,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