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

文档序号:27721047发布日期:2021-12-01 10:5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婴幼儿造瘘术是指将小肠或结肠放在腹壁,做成暂时性人工肛门,让肠道内容物通过造瘘口输出。
3.婴幼儿造瘘术后的患儿,经常会出现如造口皮肤粘膜完全分离、造口旁伤口感染、造口旁疝、肠液外渗等不易粘贴而致使用造瘘袋困难的情况,并且造瘘底盘及造瘘袋在使用时,底盘需要根据瘘口大小进行裁剪,裁剪边缘容易损伤皮肤。
4.目前,婴幼儿肠造瘘术后的造口护理方法还会采用多头腹带捆绑式或人工肛门袋法的护理方式。市场上出售的多头腹带操作复杂,易松动造成粪便外流,异味较大;人工肛门袋多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其材料为塑料制品,透气性差,且固定于皮肤处的人工肛门袋塑料较硬或为粘贴式,护理造口时需反复拆卸,易造成人工肛门周围皮肤破溃、擦伤和肠管破溃出血或者胶粘部位使用时反复撕扯,尤其在术后有伤口,造瘘袋易脱落,污染伤口,不利于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造口护理装置不易护理伤口旁的造口、易漏、透气性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包括:防护盒、滑动设置在防护盒一端的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向防护盒中延伸的排泄通道,防护盒上与调节板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防护盒盖,防护盒的外壁上设有固定防护盒的绑带。
8.该造口护理装置设有防护盒,可以容纳造口排出的排泄物,防护盒的一端设置开口,开口的大小与造口的大小相匹配,并且防护盒上设有绑带,将防护盒上的开口与造口相对应扣设在造口处,通过绑带可以将防护盒整体固定。防护盒的开口设置在一块调节板上,调节板与防护盒滑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板调节开口的位置,从而使防护盒适应不同部位的造口,避免防护盒对其他仪器或者患儿身上的其他伤口造成影响;防护盒内部设有与开口对应的排泄通道,排泄通道中可以填塞吸附药水的棉球,以对造口进行护理,并且也可以填塞棉球来吸附造口处的排泄物,从而减小防护盒松动造成的排泄物泄漏;防护盒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还设有防护盒盖,防护盒盖可以在不拆卸防护盒的情况下打开以更换排泄通道中的棉球,或者对患儿的造口进行护理。
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盒的壁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
10.防护盒的壁面上设有排气孔可以使防护盒中空气流通,减少盒中细菌滋生。
1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排气孔分别设置在防护盒靠近调节板的一端和防护盒远离调节板的一端。
12.排气孔设置在防护盒的两端,可以较好的形成空气对流,使防护盒中换气效果更好。
1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盒上设有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滑道,调节板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滑道中。
14.调节板与防护盒滑动连接通过滑道结构实现,滑道的凹槽的深度和调节板的厚度相匹配,调节板卡设在滑道中,从而可以沿滑动移动,为保证安装到位后开口不随意移动,滑道和调节板之间的滑动应具有一定的阻尼,需要成人用力才可以滑动调节。
1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开口的内壁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防护盒内外,排泄通道与连接管设置在防护盒内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16.开口处设置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排泄通道,连接管的另一端抵触在患儿的造口周围,以将造口围设在开口内;排泄通道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如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排泄通道对造口进行护理,也方便防护盒和排泄通道分别清洗消毒。
1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管设置在防护盒外的一端设有一圈第一垫圈。
18.连接管与患儿皮肤接触的一圈设有第一垫圈,第一垫圈可以加强防护盒的固定,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避免排泄物从开口周围溢出。
1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盒上设有一圈与第一垫圈间隔设置的第二垫圈,第一垫圈以及第二垫圈远离防护盒的一端齐平。
20.第一垫圈的外围设置第二垫圈,并且两个垫圈的高度相同,当将防护盒固定在患儿的皮肤上时,只有两个垫圈与患儿的皮肤接触,从而减少防护盒的端面与患儿皮肤接触的面积,避免影响患儿造口旁边其他伤口,并减少患儿皮肤的闷热感。
2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排泄通道靠近调节板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排泄通道远离调节板一端的横截面面积。
22.排泄通道采用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截顶圆锥体结构,其远离造口的一端横截面面积小,可以避免填塞在排泄通道中的棉球等轻易漏出来。
2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盒设置调节板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防护盒设置防护盒盖一端的横截面面积。
24.防护盒设置靠近患儿身体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较大,从而使防护盒整体呈现上小下大的结构,使防护盒固定更稳定。
2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盒的材质为医用泡沫塑料。
26.防护盒采用医用泡沫塑料材质,材质较轻,减轻给患儿带来的压迫感。
2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该装置设置了防护盒,防护盒上设有位置可以调节的开口,通过调节开口位置可以避免防护盒影响患儿造口旁边其他仪器或者伤口;该防护盒设有排泄通道,在排泄通道中填充棉球等可以护理造口、吸收造口处的排泄物,减少排泄物外漏;与开口位置相对的一端设有可以打开的防护盒盖,可以在不拆卸防护盒的情况下,通过打开防护盒盖对患儿的造口进行护理;该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结构简单,对患儿的造口护理方便,降低患儿造口感染风险与护理难度。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在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2.其中:1-防护盒;11-防护盒盖;12-排气孔;13-滑道;2-调节板;21-开口;3-排泄通道;4-绑带;5-连接管;51-第一垫圈;6-第二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4.实施例
35.参照图1和图2,一种婴幼儿用造口护理装置,包括:防护盒1、滑动设置在防护盒1上端面的调节板2,调节板2上设有开口21,开口21处设有向防护盒1中延伸的排泄通道3,防护盒1上与调节板2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防护盒盖11,防护盒1的外壁上设有固定防护盒1的绑带4,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盒1的横截面为圆形,参照图2,防护盒1设置调节板2 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防护盒1设置防护盒盖11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即防护盒1外轮廓为上大下小的截顶圆台状,防护盒1采用医用泡沫塑料材质,尖角处均做倒圆角处理,避免尖角划伤。防护盒1的壁面上设有排气孔12,排气孔12分别设置在防护盒1靠近调节板2的一端和防护盒1远离调节板2 的一端,以在防护盒1中形成空气对流,加强防护盒1中的空气流通。
36.参照图2,防护盒1内壁面上设有滑道13,滑道13横截面为“凹”字形结构,调节板2为板状结构,调节板2的厚度与滑动的凹槽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使调节板2能在滑道13中滑动以调节调节板2的位置,调节板2的中部设有圆形的开口21,开口21的大小需保证能将患儿的造口完全包覆在内,参照图2和图3,开口21的内壁设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防护盒1内外,排泄通道3与连接管5设置在防护盒1内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排泄通道3与连接管5通过螺纹连接,排泄通道3靠近调节板2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排泄通道3远离调节板2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即排泄通道3的纵截面外轮廓为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结构。连接管5设置在防护盒1外的一端设有一圈第一垫圈51,防护盒1上设有一圈与第一垫圈51间隔设置的第二垫圈6,第一垫圈51以及第二垫圈6远离防护盒1的一端齐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51和第二垫圈6均采用医用橡胶材质,以保证密封性和防滑性,从而保证防护盒1设置稳定。
37.下面结合图1-图3介绍该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
38.根据患儿的造口位置,在防护盒1上滑动调节板2以调节调节板2上开口21的位置,例如患儿造口右边有其他伤口,可以将调节板2上开口21向右侧调节,以使防护盒1固定在患儿身上时,防护盒1的大部分位于患儿造口的左侧,从而避免防护盒1影响造口右侧的伤口,调整好开口21位置后通过绑带4将防护盒1固定在患儿身上,固定时,可以打开防护盒1另一端的防护盒盖11,以方便将开口21位置与患儿造口对准,将造口完全包覆在开口21中,位置调整完毕后即可通过绑带4将防护盒1固定在患儿身上;防护盒1固定好以后,在排泄通道3中塞入干棉球或者吸附药水的棉球,以达到吸收排泄物或者护理造口的功能,并可以通过防护盒盖11定期更换排泄通道3中的棉球,也可以将排泄通道3拆掉来护理造口。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