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4860发布日期:2022-04-14 19:4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新型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助行器。


背景技术:

2.助行器是一种辅助人站立与行走的工具,普遍应用于老年人、残疾人、骨科术后康复期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外科手术后的患者,为实现快速康复,预防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肠梗阻等并发症,在病情稳定后应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尽早让患者下床活动。
3.现有的助行器一般都配置有放置箱或垃圾桶,用于放置患者的随行物品或者是产生的垃圾,但由于助行器上配置的垃圾桶大都是固定连接于助行器上,患者在扔垃圾或者吐痰时,弯腰等行为会牵扯到患者身上的各种导管,为避免细菌的传播,垃圾桶一般都配置垃圾桶盖,但垃圾桶盖大都需要手动开合,用手接触垃圾桶仍然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且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助行器,使得患者无需弯腰即可进行扔垃圾或者吐痰等行为,且无需手动开合垃圾桶盖,极大的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助行器,其主体设置有助行器框架,所述助行器框架一侧设置有垃圾桶,所述垃圾桶上连接有垃圾桶盖,所述垃圾桶设置有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与垃圾桶盖之间通过联动件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助行器框架的一侧设置垃圾桶,用于盛放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且垃圾桶上设置垃圾桶盖,可防止垃圾桶内细菌、病毒的传播,垃圾桶上设置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可带动垃圾桶运动,实现其位置的调节,利用联动件将运动组件与垃圾桶盖连接,使得运动组件在带动垃圾桶运动的同时,垃圾桶盖状态发生变化,即患者需要投放垃圾时,通过联动件即可实现垃圾桶运动及垃圾桶盖开合的联动效果,极大方便了患者的使用过程。
7.优选的,所述联动件设置有连杆和齿轮,所述连杆一端与齿轮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垃圾桶盖连接,所述齿轮与运动组件啮合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动组件产生的作用力通过齿轮与连杆,传递到垃圾桶盖上,实现垃圾桶盖的运动。
9.优选的,所述运动组件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与垃圾桶连接,所述齿轮啮合连接于顶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运动组件中的顶杆与垃圾桶连接,使得顶杆推动垃圾桶上下运动,同时顶杆与齿轮啮合连接,顶杆运动的同时将作用力传递给联动件,结构简单。
11.优选的,所述运动组件还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与顶杆连接,所述气缸电连接有电磁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阀控制气缸运行,气缸带动顶杆运动,且电磁阀由控制按钮控制,从而实现一键启动垃圾桶的模式。
13.优选的,所述助行器框架下方安装有滚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的设置,可方便助行器框架的移动。
15.优选的,所述助行器框架上设置有输液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架用于固定输液瓶。
17.优选的,所述输液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输液架的高度调节,方便患者悬挂输液瓶与顺利完成输液过程。
19.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啮合件,所述啮合件与输液架啮合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啮合件与输液架啮合连接,利用啮合件的运动带动输液架运动。
21.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啮合件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啮合件运动,且驱动电机由第一控制开关控制,从而实现一键调节输液架的模式。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将助行器框架一侧的垃圾桶在运动组件的作用下,实现自身的位置调节,且垃圾桶盖与此运动组件通过联动件连接,使得此运动组件可同时带动垃圾桶盖开合运动,通过操作运动组件,同时实现对垃圾桶位置及垃圾桶盖开合的调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2)运动组件中由气缸提供驱动力,且驱动气缸在电磁阀的作用下开合,电磁阀通过控制开关即可实现一键控制,操作更为快捷、方便;(3)在助行器框架上连接输液架,用于固定输液瓶,且输液架在驱动电机及第一控制开关的作用下,可实现一键控制升降。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实施例1中垃圾桶与垃圾桶盖的状态示意图;
27.图4为实施例1中垃圾桶与垃圾桶盖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28.图中:1-助行器框架;2-垃圾桶;3-垃圾桶盖;4-运动组件;410-顶杆;420-气缸;5-联动件;510-连杆;520-齿轮;6-滚轮;7-输液架;8-啮合件;9-握把;10-底座;11-安置槽;12-定位柱;13-壳体;14-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如图1所示的新型助行器,其主体设置有助行器框架1,助行器框架1上形成有握把9,握把9方便患者把持并推动助行器框架1。
31.所述助行器框架1下方连接有底座10,底座10上安装有滚轮6,滚轮6优选但不局限
于万向轮,滚轮6的设置,更加方便患者推动,具有一定的省力作用。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行器框架1上设置有输液架7,输液瓶可通过输液架7悬挂固定,免于患者手持。
33.所述输液架7通过助行器框架1上预设的滑槽滑动连接于助行器框架1,滑槽纵向开设于助行器框架1表面,使输液架7仅能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输液架7上设置有升降机构,输液架7在升降机构8的作用下,实现自身高度的调节。
34.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啮合件8,如图2所示,输液架7上设置啮合齿,啮合件8通过啮合齿与输液架7配合连接,啮合件8转动连接于助行器框架1,通过控制啮合件8运动,进而控制输液架7上下运动。
3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啮合件8同轴连接,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助行器框架1,驱动电机带动啮合件8转动,驱动电机正反转由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此处的第一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
36.所述升降机构外设置有保护壳14,保护壳14固定连接于助行器框架1上。
37.当患者需要将输液瓶悬挂于输液架7时,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运行,并带动啮合件8逆时针旋转,输液架7在啮合齿的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方便患者完成输液瓶的悬挂固定;完成输液瓶固定后,再次通过第一控制开关实现输液架7上移,输液架7升高,有助于输液过程的顺利完成。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行器框架1一侧设置有垃圾桶2,如图1所示,垃圾桶2上设置有运动组件4,运动组件4连接于下方,垃圾桶2通过助行器框架1上预设的滑槽滑动连接于助行器框架1,滑槽纵向开设于助行器框架1表面,通过运动组件4,可推动垃圾桶2上下运动,可调节位置的垃圾桶2,更加方便患者投掷垃圾,且可避免患者弯腰。
39.所述垃圾桶2上连接有垃圾桶盖3,垃圾桶盖3可盖合于垃圾桶2上方,垃圾桶盖3用于防止垃圾桶2内的细菌、病毒向外传播。
40.所述垃圾桶盖3与运动组件4之间设置有联动件5,如图3或图4所示,联动件5连接垃圾桶盖3与运动组件4,当运动组件4运动时,运动组件4一方面带动垃圾桶2上下运动,另一方面,在联动件5的作用下,运动组件4带动垃圾桶盖3做开合运动,使得垃圾桶盖3状态发生变化,不需要患者用手去接触垃圾桶盖3,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41.具体的,所述联动件5包括有齿轮520和连杆510,如图3所示,垃圾桶盖3放置于垃圾桶2上端面,连杆510设置为l型结构,连杆510一端与垃圾桶盖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520连接。连杆510与齿轮520连接方式如图3或图4所示,连杆510上预设有安置槽11,安置槽11中放置有定位柱12,定位柱12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柱12设置于安置槽11的两端,定位柱12固定连接于齿轮520表面,定位柱12非重合于齿轮520圆心,在定位柱12与安置槽11的限位作用下,连杆510可随齿轮520转动。
42.通过顺时针转动联动件5中的齿轮520,可带动连杆510运动,垃圾桶盖3在连杆510作用下,开合连接于垃圾桶2。需要注意的是,当垃圾桶盖3水平盖合于垃圾桶2时,连杆510下端水平放置,如图3所示,此种状态为垃圾桶盖3的初始状态。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组件4设置有顶杆410,所述顶杆410竖直连接于垃圾桶2下方,顶杆410可推动垃圾桶2进行上下位置调节。
44.所述顶杆410上端设置有啮合齿,齿轮520通过啮合齿啮合连接于顶杆410,当推动
顶杆410向上移动时,顶杆410推动垃圾桶2上移,上移的垃圾桶2无需患者弯腰投掷垃圾,与此同时,齿轮520顺时针转动,垃圾桶盖3在连杆510的作用下打开,如图4所示,方便患者投掷,实现垃圾桶2运动与垃圾桶盖3开合同时进行。
45.进一步的,所述运动组件4设置有气缸420,所述气缸420竖直连接于顶杆410的下端,利用气缸420的活动杆移动,带动顶杆510运动,气缸420电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由第二控制按钮控制,第二控制按钮控制电磁阀通电与断电,以此来控制气缸420中活动杆的伸缩。其中,电磁阀与气缸420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46.所述运动组件4与联动件5外设置有壳体13,壳体13固定连接于助行器框架1,壳体13对第二气缸420进行支撑,齿轮520圆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13。
47.当患者想要扔垃圾或者吐痰时,可通过按压第二控制按钮,电磁阀通电,则第二气缸420中的活动杆带动顶杆410上移,垃圾桶2被顶杆410推动上移,与此同时,齿轮520正转,连杆510带动垃圾桶盖3打开;完成扔垃圾或者吐痰工作后,松开第二控制按钮,电磁阀断电,则气缸420的活动杆带动顶杆410下移,垃圾桶2及垃圾桶盖3复位。
48.所述气缸420与空压机连接,空压机为气缸420提供驱动气压。
49.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