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1302发布日期:2021-12-11 09:4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理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艾灸盒。


背景技术:

2.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理疗手段,因其易于操作,成本低,且对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痛经、头痛、失眠等有显著缓解作用,因此,是人们常用的理疗方法。但是现有的艾灸产品中,大多采用明火燃烧艾条,由于艾条在艾灸盒的狭小空间内燃烧,温度上升过快,温度不易调控,造成艾灸区域温度不均匀,用户体验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艾灸盒发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艾灸盒,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拆卸连接的顶盖,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围合空间内的燃烧组件及过滤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燃烧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隔热件,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多个热灸孔,所述隔热件设有隔热区域,所述隔热区域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热灸孔连通的热传导孔。
5.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区域的厚度范围为0.5mm

1.2mm。
6.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范围为18mm

56mm。
7.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为圆片,所述隔热区域为所述圆片区域,多个所述热传导孔分布于所述圆片上。
8.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主体为一圆环,所述隔热区域为设于所述圆环内的圆片,所述圆环与所述圆片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筋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为金属隔热件。
10.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内设有主板,所述底座内侧还设有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11.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组件包括具有燃烧腔的座体以及设于所述燃烧腔内的安装罩,所述安装罩上设有固定针以及可供烟雾通过流向所述过滤组件的通孔,所述固定针上设有艾条。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罩外部形状呈圆台状,所述圆台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固定针轴向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通孔为多个,间隔设于所述圆台的顶面与侧壁。
13.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与所述艾条的距离范围为3mm

5mm。
14.本技术提供的艾灸盒,其有益效果在于:艾条在艾灸盒的狭小空间内燃烧时,艾灸盒中心温度高,边缘温度低,而由于增加了隔热件,隔热件中心的隔热区域可隔断部分热量,与隔热区域对应的底座中心部分不会升温过快,这样温度不再集中于底座中心,底座底面的温度能更均匀,使用户的灸疗更舒适。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艾灸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艾灸盒的爆炸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艾灸盒中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艾灸盒中隔热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艾灸盒中隔热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艾灸盒中安装罩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3.10

底座;11

热灸孔;12

进气口;20

顶盖;30

燃烧组件;31

座体;32

安装罩;33

固定针;34

通孔;40

过滤组件;50

隔热件;51

隔热区域;52

热传导孔;53

连接筋;54

安装孔;60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灸盒,包括底座10、与底座10拆卸连接的顶盖20,以及设于底座10与顶盖20围合空间内的燃烧组件30及过滤组件40,还包括设于燃烧组件30与底座10之间的隔热件50,底座10底部设有多个热灸孔11,隔热件50设有隔热区域51,隔热区域51上设有多个与热灸孔11连通的热传导孔52。
29.本实施例中,艾条在艾灸盒的狭小空间内燃烧时,艾灸盒中心温度高,边缘温度低,而由于增加了隔热件50,隔热件50中心的隔热区域51可隔断部分热量,与隔热区域51对应的底座10中心部分不会升温过快,这样温度不再集中于底座10中心,底座10底面的温度能更均匀,使用户的灸疗更舒适使用户的灸疗更舒适。
30.进一步地,根据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以选择热传导性、比热容,以及热辐射不同的材料,同时,对隔热件50的形状与厚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地,隔热区域51的厚度范围可在0.5mm

1.2mm。
31.隔热件50的形状可根据对温度的要求进行调整。参照图3至图5,为三种不同形状的隔热件50。图3与图4中,隔热件50主体为一圆环,隔热区域51为设于圆环内的圆片,热传导孔52分布在圆片上,圆环与圆片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筋53连接。图2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圆片的面积大小不同。图5中,隔热件50为一圆片,隔热区域51即为整个圆片区域,热传导孔52分布在圆片上。三个实施例中,隔热件50的整体横截面均为圆形,这样能更好地与圆柱体状的艾灸盒适应安装,整体外圆的直径范围为18mm

56mm。在图3与图4中,连接筋53与圆环连接处设有用于固定安装隔热件50的安装孔54。当然,也可以将安装孔54设于圆环上,或者不设置安装孔54,采用其它方式来安装隔热件50。
32.本实施例中,顶盖20内设有主板,底座10内侧还设有与主板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0。在底座10内侧设置温度传感器60,利用温度传感器60能快速实时监测底座10的艾灸温度。
33.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6,本实施例中,燃烧组件30包括具有燃烧腔的座体31以及设于燃烧腔内的安装罩32,安装罩32上设有固定针33以及可供烟雾通过流向过滤组件40的通孔34,固定针33上设有艾条。座体31内的燃烧腔用于容纳固定安装罩32,同时也为艾条的燃烧提供空间。在使用时,将艾条固定于固定针33上,底座10上设有进气口12,由进气口12进来的空气使艾条充分燃烧并通过通孔34向过滤组件40排出烟气。
34.安装罩32外部形状呈圆台状,而内部呈具有空腔,固定针33轴向设于空腔内,通孔34为多个,一部分间隔设于圆台的侧壁上,一部分间隔设置于圆台的顶面。本实施例中,安装罩32采用这种圆台状结构,其底部大顶部小,对燃烧的热量起到聚集的作用,并汇聚到底部并传递给底座10。而位于侧壁的通孔34呈长条状,沿侧壁上下设置。而在侧壁上设置通孔减少了安装罩32的聚热面积,即是对安装罩32的聚热效果进行调节,使得传递至底座10的温度不致于过高,提升艾灸时的舒适度。当然,为更好地调节温度,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侧壁上通孔的大小以及通孔的数量。设置于圆台顶面的通孔,可供空气流通,能使艾条更充分燃烧。
35.使用时,将艾条插设于固定针33上,艾条于空腔内燃烧,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则通过通孔34排向过滤组件40。且通孔34的设计方便将烟气由燃烧腔向过滤组件40传导。
36.本实施例中,艾条固定在安装罩32的固定针33上,为方便艾条的燃烧以及隔热件50的热传导,隔热件50与艾条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mm

5mm。
37.综上,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艾灸盒内增设有了隔热件50,很好地控制了明火燃烧的艾条温度,使艾灸时与皮肤接触处的温度更均匀,可控,提高艾灸的舒适度。
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