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0827发布日期:2021-12-08 11:4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体表面杀菌灭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2.既能满足人们食品的多样性及生活需要,又能避免细菌病毒等通过冷链途径传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及其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杀灭冷链产品表面的细菌或病毒,为人们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冷链产品携带细菌病毒,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此外保证了人们食品的多样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链表面灭活装置,用于杀灭冷链产品包装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包括:
6.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包括:第一等离子装置、第二等离子装置、第三等离子装置、第四等离子装置、第五等离子装置和第六等离子装置;
7.支撑壳体,包括顶壁、底壁、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支撑壳体内部形成中空的容纳腔;
8.其中,所述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所述容纳腔;
9.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和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依次首尾相邻,且分别置于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10.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和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第四侧壁。
11.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中,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和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均包括:
12.基于滑动电弧放电原理的等离子发生组件,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其中,相邻行的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在列方向上错位排布,同一行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等距间隔排布;
13.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
14.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中,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和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还包括:
15.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若干个,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壳体内部。
16.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中,所述第三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
口两侧设置有第一上下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置于所述第三侧壁内侧面;
17.所述第四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两侧设置有第二上下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置于所述第四侧壁内侧面;
18.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的支架两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匹配;
19.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的支架两端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匹配。
20.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中,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为丝杠传动,其中,
21.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块套于所述第一丝杠外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带动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沿所述第三侧壁上下移动;
22.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块套于所述第二丝杠外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转动,带动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沿所述第四侧壁上下移动。
23.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中,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为滑轨传动,其中,
24.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块嵌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上下移动,带动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沿所述第三侧壁上下移动;
25.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块嵌于所述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滑轨上下移动,带动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沿所述第四侧壁上下移动。
26.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中,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的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与水平面成第一预设角度设置;
27.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的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与水平面成第二预设角度设置。
28.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链表面灭活系统,包括:
29.传输装置,用于传输所述冷链产品;
30.冷链表面灭活装置;
31.第一壳体,包裹于所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外;
32.其中,所述传输装置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支撑壳体。
33.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系统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
34.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台及承载过道,所述承载过道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
35.传送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传送滚筒,所述传送滚筒设置于所述承载过道;
36.联动式动力组件,包括联动转轴及动力件,所述联动转轴的一端与所述传送滚筒架传送连接,所述联动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相邻的传送滚筒架传送连接,所述动力件与所述联动转轴连接,所述动力件用于带动所述联动转轴相对所述承载台进行旋转,以使所述承载过道上的所述若干传送滚筒进行旋转。
37.可选的,在上述冷链表面灭活系统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支撑壳体之间的容纳
腔内设置有风机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内空气抽到所述第一壳体外。
3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及其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链表面灭活装置,用于杀灭冷链产品包装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包括: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和支撑壳体,所述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包括:第一等离子装置、第二等离子装置、第三等离子装置、第四等离子装置、第五等离子装置和第六等离子装置,意在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杀灭冷链产品包装表面的细菌和病毒;支撑壳体主要起到支撑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的作用,可以直接是多个片状材质拼接而成,也可以是多龙骨对接成的龙门框架结构,只要支撑壳体能被冷链产品通过,并牢固的支撑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即可,支撑壳体包括顶壁、底壁、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支撑壳体内部形成中空的容纳腔;其中,所述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所述容纳腔,各个等离子装置依托于支撑壳体内壁设置;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和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依次首尾相邻,且分别置于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形成一个“口”形,使得通过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内的冷链产品外包装的顶面、底面及两侧均能被灭活处理;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和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第四侧壁,保证了冷链产品外包装的正面和背面均能被灭活处理到。当冷链产品通过冷链表面灭活装置时,冷链产品置于第一位置,第三侧壁的第五等离子装置上下移动,冷链产品正面包装进行灭活处理,冷链产品正面包装灭活处理完成后,冷链产品继续通过,此时第一等离子装置、第二等离子装置、第三等离子装置和第四等离子装置启动,冷链产品通过前述四个等离子装置形成的“口”形框,在冷链产品通过的过程中,冷链产品外包装的顶面、底面及两侧面均能被灭活处理,当冷链产品置于第二位置,第四侧壁的第六等离子装置上下移动,冷链产品背面包装进行灭活处理,至此冷链产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被灭活完成。
4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41.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4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链表面灭活装置的结构图;
4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链表面灭活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4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链表面灭活系统的结构图;
4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链表面灭活系统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46.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47.100

冷链表面灭活装置,110

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111

第一等离子装置,112

第二等离子装置,113

第三等离子装置,114

第四等离子装置, 115

第五等离子装置,116


六等离子装置,117

等离子发生组件,118
‑ꢀ
等离子发生器,119

支架,120

支撑壳体,121

第一开口,122

第二开口,130

固定件,140

第一滑块,150

第二滑块,160

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70
‑ꢀ
第二上下传动装置,220

传输装置,221

承载组件,222

传送组件,223
‑ꢀ
传送滚筒,230

第一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9.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50.实施例一
51.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链表面灭活装置的实施例。
5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链表面灭活装置 100,用于杀灭冷链产品包装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包括: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110和支撑壳体120,所述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110包括:第一等离子装置111、第二等离子装置112、第三等离子装置113、第四等离子装置114、第五等离子装置115和第六等离子装置116;所述支撑壳体120,包括顶壁、底壁、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支撑壳体120内部形成中空的容纳腔;其中,所述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 110置于所述支撑壳体120的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111、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112、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113和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114 依次首尾相邻,且分别置于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和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116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116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第四侧壁。
53.在具体实施中,支撑壳体120主要起到支撑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110 的作用,可以直接是多个片状材质拼接而成,也可以是多龙骨对接成的龙门框架结构,只要支撑壳体120能被冷链产品通过,并牢固的支撑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110即可。
54.具体地,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110包括:第一等离子装置111、第二等离子装置112、第三等离子装置113、第四等离子装置114、第五等离子装置115和第六等离子装置116,意在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杀灭冷链产品包装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各个等离子装置依托于支撑壳体120内壁设置,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111、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112、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113 和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114依次首尾相邻,形成一个“口”形,使得通过冷链表面灭活装置100内的冷链产品外包装的顶面、底面及两侧均能被灭活处理,而第五等离子装置115和第六等离子装置116相对设置,分别可移动的置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保证了冷链产品外包装的正面和背面均能被灭活处理到。
55.更为具体地,当冷链产品通过冷链表面灭活装置100时,冷链产品置于第一位置,第三侧壁的第五等离子装置115上下移动,冷链产品正面包装进行灭活处理,冷链产品正面包装灭活处理完成后,冷链产品继续通过,此时第一等离子装置111、第二等离子装置112、
第三等离子装置113和第四等离子装置114启动,冷链产品通过前述四个等离子装置形成的“口”形框,在冷链产品通过的过程中,冷链产品外包装的顶面、底面及两侧面均能被灭活处理,当冷链产品置于第二位置,第四侧壁的第六等离子装置 116上下移动,冷链产品背面包装进行灭活处理,至此冷链产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被灭活完成。
56.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111、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112、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113、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114、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和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116,均包括:基于滑动电弧放电原理的等离子发生组件117和支架119,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117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118,其中,相邻行的所述等离子发生器 118在列方向上错位排布,同一行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等离子发生器118等距间隔排布;所述支架119用于支撑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117。
57.具体地,第一等离子装置111、第二等离子装置112、第三等离子装置 113、第四等离子装置114、第五等离子装置115和第六等离子装置116,均包括:基于滑动电弧放电原理的等离子发生组件117和支架119,等离子发生组件117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118,等离子发生器118,可以提供低温等离子焰流,当低温等离子焰流,接触冷链产品表面时,可以杀灭冷链产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保证灭菌效果的情况下,实现冷链产品外包装的完整性,相邻行的等离子发生器118在列方向上错位排布,同一行中两个相邻的等离子发生器118等距间隔排布,交错的间隔排布方式保证了等离子发生器118喷发出的等离子焰流能够无死角灭活,避免焰流之间的空隙导致灭活面的遗漏,支架119用于支撑等离子发生组件117。
58.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等离子装置111、所述第二等离子装置112、所述第三等离子装置113和所述第四等离子装置114,还包括固定件130,所述固定件130为若干个,所述固定件130置于所述支架119,用于将所述支架119固定于所述支撑壳体120内部。
59.具体地,第一等离子装置111、第二等离子装置112、第三等离子装置 113和第四等离子装置114,还包括固定件130,固定件130为若干个,固定件130可以将支架119固定于支撑壳体120内部,保证了第一等离子装置111置于顶壁、第二等离子装置112置于第一侧壁、第三等离子装置113 置于底壁、以及第四等离子装置114置于第二侧壁的牢固性。
60.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三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121,所述第一开口121两侧设置有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置于所述第三侧壁内侧面;所述第四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122,所述第二开口122两侧设置有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 170置于所述第四侧壁内侧面;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的支架119两端设置有第一滑块140,所述第一滑块140与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匹配;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116的支架119两端设置有第二滑块150,所述第二滑块150与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匹配。
61.具体地,第三侧壁设置的第一开口121和第四侧壁设置的第二开口122 相对应,便于冷链产品的通过,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开口121两侧设置有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第二开口122两侧设置有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第五等离子装置115的支架119两端设置有第一滑块140,第一滑块140与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匹配,便于第五等离子装置115相对于第三侧壁上下移动;第六等离子装置116的支架119两端设置有第二滑块150,第二滑块150与第二
上下传动装置170匹配,便于第六等离子装置116相对于第四侧壁上下移动;实现冷链产品包装正面和背面的灭活处理。
62.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和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为丝杠传动,其中,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 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块140套于所述第一丝杠外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带动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沿所述第三侧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块150套于所述第二丝杠外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转动,带动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116沿所述第四侧壁上下移动。
63.具体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和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为丝杠传动,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杠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沿所述第三侧壁上下移动,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的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杠转动,可带动第六等离子装置116沿所述第四侧壁上下移动,实现冷链产品包装正面和背面的灭活处理。
64.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和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为滑轨传动,其中,所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 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块140嵌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40沿所述第一滑轨上下移动,带动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沿所述第三侧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块150嵌于所述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块150沿所述第二滑轨上下移动,带动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116沿所述第四侧壁上下移动。
65.具体地,第一上下传动装置160和第二上下传动装置170为滑轨传动,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40沿所述第一滑轨上下移动,可带动第五等离子装置115沿第三侧壁上下移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滑块150沿第二滑轨上下移动,可带动第六等离子装置116沿第四侧壁上下移动,实现冷链产品包装正面和背面的灭活处理。
66.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的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117与水平面成第一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六等离子装置 116的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117与水平面成第二预设角度设置。
67.具体地,第五等离子装置115与第六等离子装置116相对应,第五等离子装置115的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117与水平面成第一预设角度设置,第一预设角度为120
°‑
150
°
,第六等离子装置116的所述等离子发生组件 117与水平面成第二预设角度设置,第二预设角度为30
°‑
60
°
,保证了第五等离子装置115与第六等离子装置116能够无死角的灭活冷链产品包装正面和背面,避免冷链产品包装的正面和背面贴近底面的部分未被离子焰流扫描到,导致冷链产品表面细菌和病毒灭活不彻底的情况。
68.实施例二
69.图3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链表面灭活系统的实施例。
70.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链表面灭活系统,包括:传输装置220、冷链表面灭活装置100和第一壳体230,所述传输装置220 用于传输所述冷链产品;所述第一壳体230包裹于所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 100外;其中,所述传输装置220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30及所述支撑壳体 120。
71.在具体实施中,冷链表面灭活系统包括:传输装置220、冷链表面灭活装置100和第
一壳体230,传输装置220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30及支撑壳体 120,第一壳体230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设置有自动开合门或幕帘,用于将第一壳体230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隔绝,避免在灭活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第一壳体230外部的操作人员产生身体伤害,冷链产品置于传输装置220,在传输装置220的带动下,冷链产品传输至第一壳体230及冷链表面灭活装置100,在传输的过程中实现了冷链产品表面的灭活操作,保证了冷链产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能够被杀灭,避免由于冷链产品表面附着细菌和病毒导致的疫情进一步扩散,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72.具体地,当冷链产品置于传输装置220后,冷链产品随传输装置220 传动行驶,穿过第三开口后,经冷链表面灭活装置100,冷链产品置于第一位置,第三侧壁的第五等离子装置115上下移动,冷链产品正面包装进行灭活处理,冷链产品正面包装灭活处理完成后,冷链产品随传输装置220 继续传动行驶,此时第一等离子装置111、第二等离子装置112、第三等离子装置113和第四等离子装置114启动,冷链产品通过前述四个等离子装置形成的“口”形框,在冷链产品通过的过程中,冷链产品外包装的顶面、底面及两侧面均能被灭活处理,当冷链产品置于第二位置,第四侧壁的第六等离子装置116上下移动,冷链产品背面包装进行灭活处理,至此冷链产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被灭活完成,冷链产品随传输装置220传动从第四开口驶出。
73.如图3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传输装置220包括:承载组件221、传送组件222和联动式动力组件,所述承载组件221包括承载台及承载过道,所述承载过道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传送组件222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传送滚筒223,所述传送滚筒223设置于所述承载过道;所述联动式动力组件包括联动转轴及动力件,所述联动转轴的一端与所述传送滚筒223架传送连接,所述联动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相邻的传送滚筒223 架传送连接,所述动力件与所述联动转轴连接,所述动力件用于带动所述联动转轴相对所述承载台进行旋转,以使所述承载过道上的所述若干传送滚筒223进行旋转。
74.具体地,传输装置220包括:承载组件221、传送组件222和联动式动力组件,传送滚筒223通过联动式动力组件的作用下,通过滚动带动冷链食品的移动,值得注意的是,相邻的两个传送滚筒223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不能干涉第三等离子装置113的工作,即该预设距离需满足第三等离子装置113工作时喷射的焰流不被遮挡,保证冷链产品底面能被灭活操作完全处理到。
75.如图3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壳体230与所述支撑壳体120之间的容纳腔内设置有风机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230内空气抽到所述第一壳体230外。
76.具体地,第一壳体230与所述支撑壳体120之间的容纳腔内设置有风机装置,由于滑动电弧等离子装置在工作时产生臭氧气体,而臭氧气体被工作人员吸入后会会损伤呼吸道,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风机装置将第一壳体230内空气抽到第一壳体230外。
77.具体地,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冷链表面灭活装置,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78.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7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
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80.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81.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8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83.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84.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8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