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采集消毒一体装置

文档序号:27915520发布日期:2021-12-11 10:2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采集消毒一体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危病原微生物采集技术与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采集消毒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高危病原微生物引发的重大灾难性传染病来势凶猛,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重大危害,随着人口数最和密度的增加,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大规模爆发的风险也日益增加,甚至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其中空气传播因具有最隐形、最广泛、危害面积最大的特点,故为该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3.目前,传统采集方式多通过医务人员或检验人员利用咽拭子、鼻拭子等对呼吸道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采集,并且大多现有的采集装置,在收集时步骤复杂且缺乏消毒措施,消毒不充分,因此造成不仅采集过程复杂、采集效率较低,而且医务人员或检验人员对被采集者进行采集操作时,存在一定的被传染风险的问题。部分消毒剂在消毒过程中虽然能够达到消毒的效果,但极易影响核酸分子的效果,且因其可能存在毒性也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给采集装置的消毒过程带来很多不便。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呼吸道病原微生物进行消毒,一方面由于其与病原微生物的渗透压相似,可以在病原微生物的表面蛋白未完全变性之前逐渐渗透入病原微生物内,使其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最终导致病原微生物死亡,达到对没有完全裂解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消毒,又不破坏核酸分子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其并不具有毒性,可以直接排入大气中。为将病毒裂解为核酸分子,并保证裂解效果,所使用裂解液的组分为:3.0~5.0mol/l高氯酸钠、0.01%~0.04%w/v的十二烷基硫酸锂、1~50mmol/l的edta和50~100ul/ml的triton x

100。
4.为了简化病原微生物的采集过程、提高采集效率,在加强消毒措施的情况下并不破坏所采集的核酸分子的效果,设计一种安全有效的采集装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在对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极易传染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由于传统采集方式导致的采集过程复杂、效率低且缺乏消毒措施导致安全性不高、消毒不充分、有安全隐患、采集装置使用不够方便、废液回收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采集消毒一体装置,将采集过程和消毒步骤集为一体,在采集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充分消毒、降低传染风险,使用步骤简单、方便,被检测者可自主操作,能够提高采集效率及采集过程的安全性,避免病原体对采样的医务人员或检验人员造成伤害。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采集消毒一体装置,包括吹气面罩,开关,进气软管,壳体,第一消毒层,第二消毒层,第三消毒层,第四消毒层,裂解区,裂解液,排气口,滤膜,过滤层,隔离板,隔离板控制滑块,排液口,所述吹气面罩直接与进气软管相连,进气软管伸入壳
体内部,直达裂解液的液面以下;所述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消毒层、滤膜、第二消毒层、过滤层及包含裂解液的裂解区,所述壳体凸出的一侧内,依次设置隔离板、过滤层、第三消毒层、滤膜及第四消毒层,其中隔离板将裂解区与过滤层隔开;所述隔离板控制滑块位于壳体表面靠近隔离板的一边,通过上下滑动,控制隔离板在壳体的内部上下运动,达到控制裂解区与过滤层接触的目的;所述第一消毒层设有一个排气口;所述排液口位于壳体凸出的一侧的下方。
8.进一步的,所述吹气面罩,外形为口罩的形状并与被检测者的面部紧密贴合,中央设置为漏斗状的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软管相连;吹气面罩佩戴在被检测者的面部,并遮盖口鼻;开关安装在进气软管上,控制气体的流通;通过开关,控制气体的进入和裂解液的排出;所述进气软管,在开关的控制下起到防止液体回流的作用,且便于收纳;所述壳体由质量轻且环保的材料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毒层,第二消毒层,第三消毒层及第四消毒层,由浸渍了酒精的棉球填充构成。
10.进一步的,所述裂解区,包含裂解液将病毒裂解为核酸分子,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3.0~5.0mol/l高氯酸钠、0.01%~0.04%w/v的十二烷基硫酸锂、1~50mmol/l的edta和50~100ul/ml的triton x

100。
11.进一步的,所述滤膜为超滤膜,所述过滤层为活性炭。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消毒一体装置,首先在回收前利用酒精进行充分消毒,达到对没有完全裂解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消毒,又不破坏已产生的核酸分子的效果;其次利用过滤层、滤膜及消毒层直接达到过滤、消毒、收集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分子的目的,该多重过滤、消毒机构的设计,实现了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的阻挡和杀灭,同时也有利于持续采集及后续的回收;
14.2.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消毒一体装置,通过吹气面罩呼入气体,直接通入裂解区进行裂解,该使用步骤简单、方便,被检测者可自主操作,提高了采集效率及采集过程的安全性;同时采用的进气软管不使用时可缠绕在壳体外部,更加方便收纳;
15.3.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消毒一体装置,避免了医务人员或检验人员直接与被检测者呼出的气体接触,降低了传染风险,避免病原体对采样的医务人员或检验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采集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消毒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消毒一体装置的局部扩大图。
18.附图中标号说明:
[0019]1‑
吹气面罩,2

开关,3

进气软管,4

壳体,5

第一消毒层,501

第二消毒层,502

第三消毒层,503

第四消毒层,6

裂解区,601

裂解液,7

排气口,8

滤膜,9

过滤层,10

隔离板,11

隔离板控制滑块,12

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为了解决在对病原微生物进行采集的过程中由于传统采集方式导致的采集步骤复杂、效率低,特别是呼吸道疾病能够通过空气快速传播、极易传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采集消毒一体装置。
[0024]
如图1所示,所述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采集消毒一体装置,包括吹气面罩1,开关2,进气软管3,壳体4,第一消毒层5,第二消毒层501,第三消毒层502,第四消毒层503,裂解区6,裂解液601,排气口7,滤膜8,过滤层9,隔离板10,隔离板控制滑块11,排液口12,所述吹气面罩1佩戴在被检测者的面部,并遮盖口鼻;开关2安装在进气软管3上,控制气体的流通;所述壳体4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消毒层5、滤膜8、第二消毒层501、过滤层9及包含裂解液601的裂解区6,所述壳体凸出的一侧内,依次设置隔离板10、过滤层9、第三消毒层502、滤膜8及第四消毒层503,其中隔离板10将裂解区6与过滤层9隔开;所述隔离板控制滑块11位于壳体4表面靠近隔离板的一边,通过上下滑动,控制隔离板10在壳体4的内部上下运动,达到控制裂解区6与过滤层9接触的目的;所述第一消毒层5设有一个排气口7;所述排液口12位于壳体凸出的一侧的下方。
[0025]
实施例2
[002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实施说明。
[0027]
被检测者紧密佩戴吹气面罩1,打开位于进气软管3上的开关2之后进行吹气,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气体通过进气软管3直接通入裂解区6,与裂解液601充分发生反应;随着气体通入量的增大,部分依然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气体会随着已经在裂解液601中将病原微生物去除的那部分气体向上欲排出,此时欲排出的所有气体先通过的过滤层9对其中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物质进行第一步的过滤,随后经过第一消毒层5进行消毒,再次通过滤膜8时,将气体中携带的直径较小的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以及部分随气体排上来的核酸分子进行进一步的拦截,并在气体经过第二消毒层501的时候进行进一步的消毒;最终,经过充分过滤、消毒的气体通过排气口7排出。
[0028]
实施例3
[002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实施说明。
[0030]
如图2所示,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气体直接通入裂解区6中与裂解液601充分反应后产生对应的核酸分子,此时裂解液601中仍有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向上滑动隔离板控制滑块11,以此打开隔离板10,使携带核酸分子及未裂解完全的病原微生物的裂解液601开始与过滤层9进行接触,打开位于排液口12上方的开关2,此时携带核酸分子及未裂解完全的病原微生物的裂解液601开始从左至右通过了过滤层9、第三消毒层502、滤膜8及第四消毒层503,将核酸分子富集在滤膜8上待取出检测,最终,经过充分过滤、消毒的废液,通过排液口12排出到回收装置中。
[0031]
实施例4
[003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实施说明。
[0033]
为了解决在对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极易传染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由于传统采集方式导致的采集过程复杂、效率低且缺乏消毒措施导致安全性不高、消毒不充分、有安全隐患、采集装置使用不够方便、废液回收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将采集过程和消毒步骤集为一体的采集装置,通过简单的使用方法配合内置的多重过滤、消毒结构,提高了采集过程的效率及安全性;其中采用的吹气面罩1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配置和变换,灵活性高;同时采用的进气软管3不使用时可缠绕在壳体4外部,更加方便收纳;该装置结构巧妙、安全性高,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0034]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