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施加用针尖、手持件以及皮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4003发布日期:2021-03-26 20:37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电流施加用针尖、手持件以及皮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针头的电流施加用针尖、手持件以及皮肤处理装置,所述针头形成有随着除了针头的末端以外的一部分区域以非绝缘的状态暴露而以电磁方式通电的有源区。


背景技术:

2.通常,人的皮肤起着抵御诸如太阳、寒冷和风等的环境影响的主要屏障的作用。随着老化,皮肤由于环境的影响失去有活力的外观并产生皱纹。
3.从外侧到内侧,皮肤由厚度约为100μm的表皮、位于表皮下方的厚度约为4mm的真皮层、位于真皮层下方的皮下层构成。
4.这种真皮层由胶原蛋白、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构成,皮下层具有连接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和皮下之间的差异的弹性纤维。
5.其中,胶原蛋白以及弹性纤维为皮肤提供韧性及弹性,但是随着老化以及暴露在太阳光线下可能会失去韧性以及弹性。其结果,可能降低皮肤的活力,因此目前正在开发用于给予皮肤活力的许多的皮肤处理装置。
6.这种皮肤处理装置是以治疗各种伤疤或者皮肤病为目的,或者以诸如皮肤改善或者皱纹改善之类的美容方面的目的而治疗皮肤的装置,其向皮肤输送多种多样的能量源,从而诱导皮肤的伤痕并刺激皮肤的胶原蛋白进而诱导胶原蛋白的再生作用。
7.皮肤处理装置具有传输超声波的方式(hifu type)、传输电能的方式(rf type)、传输激光的方式(optical type)等多种多样的种类。
8.其中用传输电能的方式的皮肤处理装置将绝缘针头或者非绝缘针头侵入到皮肤之后施加射频电流。其结果,电能通过绝缘针头或者非绝缘针头传输到了皮肤的深部。
9.图1至图2是示出利用于现有的皮肤处理装置的针头的图。
10.以往是利用了将图1的绝缘针头10和图2的非绝缘针头30插入到皮肤20的表皮21以及真皮22从而对皮肤20的治疗部位施加电能(rf)的方式。但是随着因电能集中到尖锐的末端的特性而表现出能量集中到针头末端的倾向,将会表现出电能针对除了末端部12以外的整体用绝缘体11涂布的绝缘针头10和非绝缘针头30都以末端部为中心集中的倾向。因此存在只有末端部所处的皮肤20部位过度发生烫伤的问题。
11.此外,存在绝缘针头10只能向末端部12所处的皮肤20传输电能而不能向位于针头侧面的皮肤20传输电能的问题。
12.此外,非绝缘针头30的所有部位31没有用绝缘体涂布,因而可以向针头的侧面传输电能,但是会向针头接触的所有面传输电能,从而存在总能量增加并且引起过剩能量的问题。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如上所述,非绝缘针头30也可能在末端集中电能,这可能成为引起不必要的疼痛的原因。
13.另外,非绝缘针头30不能将电能仅传输到皮肤20的某特定的深度而是向插入有针头的所有部位传输电能,因此存在无法仅对对应于特定目标深度的皮肤20进行治疗的问
题。


技术实现要素:

14.技术问题
1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电能只提供到皮肤的特定深度的电流施加用针尖。
16.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向针头末端集中的过量的电能被传输到皮肤的电流施加用针尖。
17.本发明期望解决的课题并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下面的记载而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18.技术方案
19.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包括:针头固定部;以及多个针头,末端形成有第一绝缘区域、其余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有源区和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区域,多个针头布置在所述针头固定部的一面,并被施加电流,其中所述有源区被露出而并以电磁方式通电,所述第一绝缘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区域可以被绝缘体涂布。
20.此外,由于所述多个针头在相邻的针头之间输出不同或者相同的一个极性,并且每个所述针头有一个以上的所述有源区布置在相同的高度,可以通过各个所述针头的所述有源区之间形成的能量传输区域仅对皮肤的特定深度提供电能。
21.此外,各个所述有源区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大小。
22.此外,通过调节对所述多个针头施加的电流的强度,从而能够调节所述能量传输区域形成在皮肤的大小。
23.此外,当所述多个针头具有相互隔开的多个有源区时,通过对多个针头施加的电流的强度调节为20w至50w,从而能够使形成在所述多个有源区之间的多个能量传输区域扩散。
24.此外,在所述多个针头中的相邻的两个针头中,一方输出(+)极性,另一方输出(-)极性。
2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持件可以安装有前述的电流施加用针尖。
2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外壳,吸入皮肤表面的目标部位;针盒,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一侧;第一项的电流施加用针尖,布置在所述针盒的内部;驱动部,使所述电流施加用针尖往返移动于所述针盒的内侧或者外侧;供电部,对所述电流施加用针尖的多个针头施加电流;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供电部。
27.此外,所述针盒具有形成在紧贴于皮肤的紧贴面和所述电流施加用针尖之间的第一空间,并且所述第一空间可以在所述针头插入皮肤之前形成负压。
2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待生成为与非绝缘区域对应的有源区的厚度的导电性物质;将多个针头结合到针头固定部;将多个针头插入到所述导电性物质中直至插入到要形成有源区的所述多个针头的位置为止;以及在所述导电性物质中插入有所述多个针头的状态下喷射绝缘物质而形成第一绝缘区域及第二绝缘区域。本发明的其他具体事项包括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29.技术效果
30.据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对于多个针头,由于各个针头的有源区布置在相同的高度,因而可以通过形成在各个针头的有源区之间的能量传输区域而仅对皮肤的特定深度提供电能。
31.此外,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的针头的末端被绝缘,从而可以防止集中到针头的末端的过量的电能传输到皮肤。
32.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下面的记载而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至图2是示出利用于现有的皮肤处理装置的针头的图。
34.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处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35.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36.图5是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示出针头布置在针头固定部的状态的平面图(双极型)。
37.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头的示意图。
38.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的能量传输区域的示意图(双极型)。
39.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头的电能传输效果的比较图(双极型)。
40.图9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多个第一针头形成于皮肤的表皮到凝固区的深度的图表,是示出凝固区的长度的图表以及示出凝固区的宽度的图表。
41.图10a和图10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头的电能传输效果的比较图(单极型)。
42.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的能量传输区域的示意图。
43.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持件的立体图。
44.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安装在手持件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的剖视图。
45.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安装在手持件的电流施加用针尖发生了泵浦效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参照与附图一起详细后述的一实施例,则可以明确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达成这些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实现为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并不限于以下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本一实施例仅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并用于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本发明范围,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所定义。
47.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为说明一实施例的,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在本说明书中,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除非在语句中特别提到。说明书中使用的“包含(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不排除除了所提及的构成要素之外的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存在或添加。贯穿整个说明书,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和/或”包括所提及的
构成要素中的每一个和一个以上的所有组合。虽然“第一”、“第二”等用于叙述多种构成要素,但这些构成要素显然不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进行区分。因此,以下提及的第一构成要素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显然也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
48.除非有其他定义,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及科学术语)可使用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含义。此外,一般所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不能被理想地或过度地解释,除非有特别明确地定义。
49.如图中所述,作为空间上相对的术语的“下方(below)”、“下方(beneath)”、“下部(lower)”、“上方(above)”、“上部(upper)”等可以用于方便描述一个构成要素和另一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空间上相对的术语应当理解为除了图中所示的方向以外还包括使用时或者操作时构成要素的相互不同的方向。例如,翻转图中所示的构成要素时,描述为另一构成要素的“下方(below)”或者“下方(beneath)”的构成要素可以置于另一构成要素的“上方(above)”。因此,作为示例性的术语的“下方”可以包括下方和上方这两个方向。构成要素也可以沿其他方向定向,因此空间上相对的术语可以根据定向来解释。
5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51.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处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52.如图3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外壳110、电流施加用针尖、驱动部140、供电部150、连接器160、针盒170、连接部件180、以及控制部(未示出)。
53.外壳110容纳驱动部140和供电部150,外壳110的一侧可替换地结合有针盒170,外壳110的另一侧通过连接部件180与连接器160结合。
54.外壳110可以分离为左侧外壳和右侧外壳。这种左侧外壳以及右侧外壳可以通过螺栓113、插入部件114、第一结合部件111以及第二结合部件112可拆卸地结合。其中螺栓113可以将左侧外壳以及右侧外壳进行螺纹结合,插入部件114可以围绕螺栓113的头部,第一结合部件111以及第二结合部件112可以在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插入结合左侧外壳110和右侧外壳110。
55.外壳110的另一侧通过第三结合部件115以及第四结合统件而与连接部件180结合。第三结合部件115、第四结合部件116以及连接部件180的内部可以为了贯通连接器160的电线而被连通。
56.电流施加用针尖将因供电部150施加的电流而发生的电能传输到皮肤的目标部位,从而起到在皮肤的目标部位中去除损伤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并促进新的形成的作用,该电流施加用针尖可以包括针头固定部120以及多个针头130。
57.针头固定部120布置在针盒170的内部,且被设置成通过驱动部140能够往返移动于针盒170的内侧或者外侧,且起到固定多个针头130的作用。因此,当针头固定部120通过驱动部140往返移动于针盒170的内侧或者外侧时,多个针头130也可以通过驱动部140往返移动于针盒170的内侧或者外侧。
58.作为一例,在针头固定部120的一面,多个针头130可以排列为具有一个以上的行和一个以上的列中的至少一个而被固定。
59.此外,在针头固定部120的一面,可以形成有使多个针头130贯通而固定的多个贯通孔。
60.多个针头130侵入到皮肤而起到将借助由供电部150施加的电流而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皮肤的目标部位的作用。
61.具体地,多个针头130在针盒170的紧贴面与皮肤的表面紧贴的状态下借助驱动部140而与针头固定部120一起朝针盒170的外侧移动并突出,从而侵入到皮肤之后,将借助由供电部150施加的电流而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皮肤的目标部位。
62.另一方面,侵入到皮肤的多个针头130需要迅速地排出才能够防止发生事故危险并能够减少皮肤的疼痛。因此,后述的控制部将驱动部140驱动为使侵入到皮肤的多个针头130能够迅速地排出,从而能够迅速地排出侵入到皮肤的多个针头130。
63.多个针头130可以实现为将(+)极性的针头130和(-)极性的针头130全都包括的双极(bipolar)方式。在这种双极型中,施加到(+)极性的针头130的电流回流到(-)极性的针头130。其结果,多个针头130的后述的有源区132a、132b之间可以形成传输电能的能量传输区域。另一方面,(+)极性可以是阳极,(-)极性可以是阴极。
64.针头130的内部可以是空的,针头130的材质可以由如金属、硅胶等的导电性物质或者非导电性物质构成。当针头130的材质由非导电性物质构成时,可以形成为在非导电性物质上镀有导电性物质的结构。
65.针头130的包括末端的部分区域可以用绝缘体涂布,并且末端可以形成为尖锐的结构。绝缘体的涂布方式可以利用聚对二甲苯涂布、铁氟龙涂布或者陶瓷涂布实现。另一方面,针对针头130中包括涂布有绝缘体的末端的部分区域(即,第一绝缘区域以及第二绝缘区域)将进行后述。
66.此外,针头130中未涂布绝缘体的有源区以电磁方式通电。因此施加于(+)极性的针头130的有源区的电流回流到(-)极性的针头130的有源区。其结果,多个针头130的有源区之间可以传输电能。对这种有源区将进行后述。
67.驱动部140设置在外壳110的内部,且使针头固定部120和多个针头130往返移动于针盒170的内侧或者外侧。这时,驱动部140可以利用借助电信号而移动的电磁力、油压、气压、电磁阀中的任意一种而被驱动。
68.供电部150设置在外壳110的内部,向多个针头130施加电流。这时,由供电部150向多个针头130施加的电流可以是射频电流,并且由供电部向多个针头130施加的电流强度可以被控制部控制。
69.连接器160可以电连接到外部电源,可以具有电连接外部电源与驱动部140、控制部以及供电部150的电线。
70.连接部件180连接连接器160和外壳110的另一侧,在内部贯通有连接器160的电线。
71.针盒170可以是电流施加用针尖,也可以是容纳电流施加用针尖的壳体。以下将针盒170定义为容纳电流施加用针尖的壳体。
72.针盒170可以具有紧贴到将被多个针头130侵入的皮肤的表面的紧贴面,且可以可装卸地设置在外壳110的一侧。如上所述,针盒17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针头130,多个针头130固定在借助驱动部140而往返移动于针盒170的内侧或者外侧的针头固定部120。
73.这种针盒170的紧贴面可以形成为平面。因此与针盒170的紧贴面紧贴的皮肤的表面可以处于平整的状态,因此多个针头130可以侵入到平整的状态的皮肤的表面,从而多个针头130侵入到皮肤的深度全部相同。其结果,根据在多个针头130之间只有皮肤的特定深度被均匀地布置,传输到多个针头130之间的电能可以只传输到皮肤的特定深度。
74.针盒170的紧贴面可以形成有用于使各个针头130穿过的多个穿孔。因此,各个针头130可以通过多个穿孔突出到针盒170的外侧。
75.针盒170的紧贴面的材质可以利用橡胶或者硅胶构成,以使紧贴面容易与皮肤表面的紧贴。此外,针盒170的紧贴面可以形成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76.另一方面,针盒170可以具有针盒170的与皮肤表面紧贴的紧贴面和针头固定部120之间形成的第一空间,这种第一空间在多个针头130插入到皮肤之前可以形成负压。这种负压可以在借助于控制部而在皮肤表面紧贴到针盒170的紧贴面的情况或者借助驱动部140而在针头固定部120和多个针头130移动到针盒170的外侧的情况下形成。此外,负压可以通过吸入第一空间的空气的泵(未示出)来形成,泵可以设置在外壳110的内部。
77.通过这种方式,当皮肤的表面与针盒170的紧贴面紧贴时,由于在第一空间形成负压,因而皮肤的表面被吸入向针盒170的紧贴面。其结果,紧贴到针盒170的紧贴面的皮肤的表面可以处于平整的状态。
78.控制部起到控制控制驱动部140以及供电部150的作用。
79.作为一例,在皮肤的表面与针盒170的紧贴面紧贴的状态下,控制部可以控制由驱动部140往返移动针头固定部120和多个针头130的距离,以使多个针头130侵入到皮肤的目标部位。
80.此外,在多个针头130侵入到皮肤的状态下,控制部可以运行供电部150而使电能通过多个针头130传输到皮肤。
81.另一方面,当在皮肤的表面与针盒170的紧贴面紧贴的状态下多个针头130侵入到皮肤时,因多个针头130对皮肤的表面施加的压力,紧贴于针盒170的紧贴面的皮肤的表面可能会变成变形的状态。为了对此进行补偿,优选为将固定到针头固定部120的各个针头130的长度形成为不同长度。
82.例如,当多个针头130侵入到皮肤时,在多个针头130中布置在针头固定部120的中央的针头130可以比布置在针头固定部120的边缘的针头130下垂的状态侵入到皮肤。
83.为了对此进行补偿,布置在针头固定部120的中心的针头130可以具有比布置在针头固定部120的边缘的针头130长的长度。即,布置在针头固定部120的中心的针头130比布置在针头固定部120的边缘的针头130从针头固定部120突出。
84.图5是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示出针头布置在针头固定部的状态的平面图(双极型),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头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的能量传输区域的示意图(双极型),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头的电能传输效果的图(双极型)。
85.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起到将借助从外部电源施加的电流(即,射频电流)而发生的电能传输到皮肤的目标部位的作用,可以包括针头固定部120以及多个针头130。
86.针头固定部120与上述说明的皮肤处理装置的针头固定部120相同,因此省略详细
的说明。
87.多个针头130侵入到皮肤之后,起到将借助从外部电源施加的电流而发生的电能传输到皮肤的目标部位的作用。其中,多个针头130侵入皮肤可以通过上述说明的皮肤处理装置的驱动部和控制部来执行。
88.这种多个针头130可以布置并固定在针头固定部120的一面。
89.例如,多个针头130可以在针头固定部120的一面排列为具有一个以上的行和一个以上的列中的至少一个而被固定。
90.此外,多个针头130的每一个行和列以相互交叉的方式输出不同的极性,可以实现为将(+)极性的针头130和(-)极性的针头130全都包括的双极型(bipolar type)。
91.参照图5,多个针头130可以在各个针头130的每一个行交替地输出(+)极性和(-)极性,在各个针头130的每一个列交替地输出(+)极性和(-)极性。
92.因此,沿着行或者列彼此相邻的两个针头130由(+)极性的针头130以及(-)极性的针头130构成。
93.当对这种双极型的多个针头130施加电流时,施加于(+)极性的针头130的电流回流到(-)极性的针头130或者施加于(-)极性的针头130的电流回流到(+)极性的针头130。其结果,电能可以通过向多个针头130的后述的有源区132a、132b之间传输的能量传输区域a、c对皮肤的特定深度形成损伤区域。
94.本发明可以通过向后述的多个针头130的有源区132a、132b之间传输电能的能量传输区域a、c对皮肤的特定深度形成损伤区域。
95.另一方面,多个针头130中相邻于一个针头130的至少两个以上的针头130中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一个针头130相同的极性。
96.参照图6至图7,多个针头130可以在末端形成有第一绝缘区域131a、131b,在其余部分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有源区132a、132b和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区域132a、133a。
97.第一绝缘区域131a、131b是各个针头130的末端用绝缘体涂布的区域。
98.有源区132a、132b是暴露有除了各个针头130的末端以外的预定区域的区域。具体地,有源区132a、132b是除了各个针头130的末端以外的预定区域未被绝缘体涂布而露出的区域。这种有源区132a、132b借助施加到各个针头130的电流以电磁方式通电。
99.另一方面,当双极型的多个针头130侵入皮肤以及施加电流时,随着向(+)极性的针头130的有源区132a、132b施加的电流回流到(-)极性的针头130的132a、132b,多个针头130的有源区132a、132b之间形成传输电能的能量传输区域a、c,据此在皮肤部位形成均匀厚度的损伤区域d。
100.这时,由于多个针头130的末端因第一绝缘区域131a、131b而被绝缘,从而电能不会从多个针头130的射频电流集中的末端向皮肤部位传输,因此可以防止在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如同现有的针头(即,末端未被绝缘体涂布的针头)一样发生钟形态的损伤区域
101.实际上,参照图8a可以确认到,在与多个针头130的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没有发生如同现有的针头(即,末端未被绝缘体涂布的针头)一样的钟形态的损伤区域和烫伤。
102.此外,由于多个针头130的能量传输区域a、c从与多个针头130的侧壁的有源区132a、132b相邻的皮肤部位开始发生,因而损伤区域d优先从与多个针头130的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开始发生。
103.然而,参照图8b,对于现有的双极型的多个针头(即,末端未被绝缘体涂布的针头)而言,如果由于射频电流的特性而射频电流集中于末端,则随着从末端传输过多的电能到皮肤部位,从而与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会发生钟形态的第一损伤区域22a和烫伤。
104.此外,由于现有的多个针头的传输电能的能量传输区域优先发生于与多个针头的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后再发生于与多个针头的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从而优先在与多个针头的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第一损伤区域22a后在与多个针头的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第二损伤区域22b。
105.因此,对于现有的多个针头而言,即使想要优先从与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开始产生第二损伤区域22b的情况下,也是在与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第一损伤区域22a后,与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第二损伤区域22b,从而提供不必要的电能,且会延迟治疗时间。
106.参照图6至图7,多个针头130可以包括第一针头130a以及第二针头130b,以下为了方便说明,针对多个针头130以第一针头130a以及第二针头130b为示例来说明。
107.第一针头130a可以在末端形成第一绝缘区域131a,在其余部分沿着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多个有源区132a和多个第二绝缘区域133a。例如,第一针头130a可以交替地形成单一的第一绝缘区域131a、两个以上的有源区132a以及两个以上的第二绝缘区域133a(参照图6的左侧)。
108.通过这种方式,在多个针头130仅由第一针头130a构成的情况下,当多个第一针头130a侵入皮肤时,在多个第一针头130a之间形成彼此隔开的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如此,可以通过彼此隔开的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向多个皮肤部位提供电能。
109.第二针头130b可以具有单一的第一绝缘区域131b、单一的有源区132b以及单一的第二绝缘区域133b。即,第二针头130b在末端形成第二绝缘区域133b,在其余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单一的有源区132b以及单一的第二绝缘区域133b。(参照图6的右侧)
110.参照图7,随着多个针头130中每个针头130都有一个以上的有源区132a、132b布置在相同的高度,当多个针头130侵入皮肤时,各个针头130的有源区132a、132b之间形成的能量传输区域a、c只布置在皮肤的特定深度。因此,通过布置在皮肤的特定深度的能量传输区域a、c可以仅向皮肤的特定深度提供电能。
111.各个针头130的有源区132a、132b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大小。具体地,各个针头130的有源区132a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以及厚度。
112.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对多个针头130施加的电流强度,可以调节能量传输区域a、c在皮肤形成的大小(例如,深度和宽度)。其中,电流强度可以使用前述的皮肤处理装置的供电部或者控制部来调节,并且对此的详细事项将在下述的实验示例中说明。
113.参照图7的左侧,多个针头130由具有彼此隔开的多个有源区132a的多个第一针头130a构成,并在这种多个第一针头130a之间形成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的情况下,当多个第一针头130a侵入皮肤时,可以通过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向多个皮肤部位提供电能。
114.然而,根据用户的需要,可能需要向各个能量传输区域a之间传输电能。
115.为此,通过将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调节到特定的数值范围,可以使形成于多个第一针头130a之间的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分别向长度方向扩散。其结果,电能能够传输到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之间。
116.这时,各个第一针头130a的直径可以是0.23mm至0.27mm,各个第一针头130a的第
一绝缘区域131a的长度t1可以是0.28mm至0.32mm,各个第一针头130a的有源区132a的长度t1可以是0.23mm至0.27mm,各个第一针头130a的有源区132a之间的隔开距离(t2,即,位于各个第一针头130a的有源区132a之间的第二绝缘区域133a的长度)可以是0.28mm至0.32mm,位于第一针头130a的最顶端的第二绝缘区域133a的长度不会特别地受限制。进一步地,多个第一针头130a之间的间隔可以是1mm至2.4mm,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117.针对规定上述的数值的理由,将举实验示例进行说明。
118.[实验示例]
[0119]
图9是示出通过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多个第一针头之间形成的能量传输区域而形成于皮肤的表皮到凝固区的深度的图表,是示出凝固区的长度的图表以及示出凝固区的宽度的图表。
[0120]
将由具有上述的数值的第一绝缘区域131a和夹设于具有上述的数值的两个有源区132a之间的第二绝缘区域133a构成的多个第一针头130a侵入到皮肤并施加电流后,测量了通过在多个第一针头130a的两个有源区132a之间分别形成的两个能量传输区域a而形成于皮肤的表皮到凝固区的深度、形成于皮肤的凝固区的长度以及宽度。
[0121]
其中,将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调节为20w至60w。电流强度使用前述的皮肤处理装置的供电部或者控制部来进行了调节。
[0122]
其结果,当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20w至60w的电流时,表皮到凝固区的深度(即,在皮肤形成能量传输区域的深度)被调节为0.71mm至1.00mm。即,可以确认到,通过调节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可以调节能量传输区域a形成于皮肤的深度。(参照图9所示的示出表皮到凝固区的深度的图表)
[0123]
此外,当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20w至60w的电流时凝固区的宽度(即,在皮肤形成能量传输区域的宽度)被调节为0.18m至0.48mm。即,可以确认到,通过调节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能够调节能量传输区域a在皮肤形成的宽度。(参照图9所示的示出凝固区的宽度的图表)
[0124]
此外,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为20w至50w时,两个有源区132a相加的最大长度为0.54mm(即,0.27mm
×
2),通过两个能量传输区域a形成于皮肤的凝固区的长度为0.542mm至0.790mm。
[0125]
即,可以确认到,通过两个能量传输区域a形成于皮肤的凝固区的长度大于两个有源区132a相加的最大长度。因此,可以确认到,两个能量传输区域a分别向长度方向扩散。
[0126]
但是,当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小于20w或者大于50w时,两个能量传输区域并没有向长度方向扩散。因此,优选地,对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为20w至50w。(参照图9所示的示出凝固区的长度的图表)
[0127]
此外,当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为42w时,两个有源区132a和第二绝缘区域133a相加的最小长度为0.74mm(即,0.23mm
×
2+0.28mm),通过两个能量传输区域形成于皮肤的凝固区的长度为0.790mm。
[0128]
即,可以确认到,通过两个能量传输区域a形成于皮肤的凝固区的长度大于两个有源区132a和第二绝缘区域133a相加的最小长度。因此,可以确认到,在两个能量传输区域a发生了具有作为两个数值的差值的0.05mm(0.790mm-0.74mm)的长度并且一部分重叠的重叠区域b。(参照图7以及图9所示的示出凝固区的长度的图表)
[0129]
这种重叠区域b的概念在图7的左侧示出过。
[0130]
如上所述,多个第一针头130a之间可以形成沿长度方向隔开的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
[0131]
这时,当对多个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电流强度为42w时,在多个第一针头130a之间形成的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分别沿长度方向扩散,同时比第二绝缘区域133a的长度的一半更大地扩散,从而在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形成一部分重叠的重叠区域b。
[0132]
这样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分别沿长度方向扩散的长度t5可以是0.23mm至0.25mm,如上扩散的多个能量传输区域a中彼此相邻的两个能量传输区域a的总长度t6可以是1.25mm至1.32mm。
[0133]
参照图7的右侧,作为一例,当多个针头130由多个第二针头130b构成时,多个第二针头130b的有源区132b之间可以形成能量传输区域c。当这种多个第二针头130b侵入皮肤时,可以通过能量传输区域c向单一的皮肤部位提供电能。
[0134]
参照图6的左侧以及图7的右侧,作为一例,第二针头130b的直径可以是0.23mm至0.27mm,第二针头130b的第一绝缘区域131b的长度t3可以是0.18mm至0.22mm,第二针头130b的有源区132b的长度t4可以是0.48mm至0.52mm,第二针头130b中位于最顶端的第二绝缘区域133b的长度不会被特别地限制。
[0135]
进一步地,第二针头130b之间的间隔可以是1mm至2.4mm,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136]
另一方面,当对多个第二针头130b施加的电流为20w至50w时,在多个第二针头130b的有源区之间形成的能量传输区域c沿长度方向扩散,并且这种能量传输区域c扩散的长度可以是0.23至0.25,能量传输区域c的总长度可以为0.98mm至1.02mm。
[0137]
据此,本发明的根据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通过在针头的末端形成绝缘的第一绝缘区域,从而能够防止集中到针头末端的电能传输到皮肤而发生钟形态的损伤区域。
[0138]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对于多个针头,使每个针头的有源区分别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从而可以通过在各个针头的有源区之间形成的能量传输区域而仅向皮肤的特定深度提供电能。
[0139]
作为一例,多个针头130连接到一个以上的射频源(例如,皮肤处理装置的供电部),沿纵向以及横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针头130可以分别或者被分组而交替地输出相同的极性,且可以实现为配备有与此相反的极性的接地电极的单极型(monopolar type)。例如,多个针头130可以都以(+)极性输出,接地电极实现为(-)极性。此外,多个针头130可以都以(-)极性输出,接地电极实现为(+)极性。
[0140]
图10a和图10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头的电能传输效果的比较图(单极型)。
[0141]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单极型的针头130以单极型的第一针头130a为基准来说明。但是,显然单极型的第二针头130b也具有单极型的第一针头130a所具有的功能和效果。
[0142]
参照图10a,当单极型的第一针头130a侵入皮肤以及施加射频电流时,根据射频电流的特性,射频电流会集中到第一针头130a的末端,然而,第一针头130a的末端被绝缘,而侧壁的有源区132a被暴露,因而对第一针头130a施加的射频电流从第一针头130a的侧壁的有源区132a回流到布置在非目标地点(例如,皮肤外侧)的接地电极。
[0143]
其结果,在广泛的范围内形成了从第一针头130a的侧壁的有源区132a传输电能的
能量传输区域e,通过这种能量传输区域e能够治疗广泛的范围的皮肤部位。
[0144]
即,第一针头130a对皮肤部位的治疗范围得到提高。
[0145]
此后,尽管第一针头130a侵入皮肤且持续施加射频电流,由于在第一针头130a的射频电流集中的末端不会向皮肤部位传输电能,因而能够防止在与第一针头130a的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钟形态的损伤区域和烫伤。
[0146]
此外,由于第一针头130a的能量传输区域e从与第一针头130a的侧壁的有源区132a相邻的皮肤部位开始发生,因而会从与第一针头130a的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开始优先发生损伤区域。
[0147]
相反,参照图10b,现有的单极型的针头30(即,末端未被绝缘体涂布的针头)侵入皮肤以及施加射频电流时,根据射频电流的特性,射频电流会集中到现有的针头30的末端,而现有的针头30的末端会处于暴露状态,因此施加于现有的针头30的电流以现有的针头30的末端为中心回流到布置在非目标地点(例如,皮肤外侧)的接地电极。
[0148]
其结果,以现有的针头30的末端为中心在狭窄的范围内形成传输电能的能量传输区域30a,通过这种能量传输区域30能够治疗狭窄范围的皮肤部位。
[0149]
即,现有的针头30对皮肤部位的治疗范围有限。
[0150]
此后,如果现有的针头30侵入皮肤以及持续施加射频电流,则从现有的针头30的集中射频电流的末端向皮肤部位传输过量的电能,因而在与现有的针头30的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中发生钟形态的损伤区域和烫伤。
[0151]
此外,由于现有的针头30的能量传输区域30a优先在与现有的针头30的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后,在与现有的针头30的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因而优先在与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第一损伤区域后,在与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第二损伤区域。
[0152]
因此,对于现有的针头30而言,即使想在与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优先发生第二损伤区域,也会从与末端相邻的皮肤部位开始发生第一损伤区域后在与侧壁相邻的皮肤部位发生第二损伤区域,因而提供不必要的电能,且会延迟治疗时间。
[0153]
另一方面,单极型的多个针头130可以由沿着列和行交替排列的第一针头130a和第二130b组成,这时,将第一针头130a分组化为第一针头130a组,将第二针头130b分组化为第二针头130b组。
[0154]
例如,以图5为基准用(+)表示的针头130被分组化为第一针头130a组,用(-)表示的针头130被分组化为第二针头130b组。
[0155]
这种第一针头130a组和第二针头130b组可以交替地被施加射频电流。
[0156]
作为一例,第一针头130a组和第二针头130b组可以并联连接到相同的射频源,借助相同的射频源的切换,射频电流可以交替地施加到第一针头130a组和第二针头130b组中。
[0157]
作为另一例,第一针头130a组和第二针头130b组可以单独地连接到彼此不同的射频源,借助彼此不同的射频源在彼此不同的时间施加射频电流,射频电流可以交替地施加到第一针头130a组和第二针头130b组中。
[0158]
如此,如果射频电流在彼此不同的时间施加到第一针头130a组和第二针头130b组,则可以防止在具有这种第一针头130a组和第二针头130b组的单极型的多个针头130发生的邻近效应。
[0159]
其中,邻近效应是指施加于单极型的多个针头130的射频电流只流到多个针头130中的一部分。例如,邻近效应可以是指射频电流只流到单极型的多个针头130中位于边缘的针头,或者是射频电流只流到单极型的多个针头130中位于中央的针头。
[0160]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的能量传输区域的示意图。
[0161]
如图11所示,用于治疗黑斑的传输电能所需的皮肤的深度c1可以是0.5mm以下,用于肤色、皮肤质地、皮肤收紧的传输电能所需的皮肤的深度c2可以是1mm以下,用于治疗毛孔以及红斑痤疮的传输电能所需的皮肤的深度c3可以是1.25mm以下。
[0162]
即,根据治疗对象,传输电能所需的皮肤的深度会有不同,本发明的第一针头130a以及第二针头130b可以在互不相同的皮肤深度形成能量传输区域。
[0163]
此外,第一针头130a可以在用于治疗黑斑、肤色、皮肤质地、收紧、毛孔、红斑痤疮的皮肤深度形成能量传输区域,第二针头130b可以在用于治疗黑斑、肤色、皮肤质地、收紧的皮肤深度形成能量传输区域。
[0164]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持件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安装在手持件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安装在手持件的电流施加用针尖发生了泵浦效应的剖视图。
[0165]
如图12至图14所示,可以包括手持件500。
[0166]
手持件500是医生握持的部分,医生可以在将手持件500接触到对象的皮肤的状态下使其进行移动,从而变更目标地点(作为一例,面部的一部分)。手持件500可以通过电缆连接到皮肤处理装置。
[0167]
手持件500可以内置驱动模块700以及电源模块。因此电缆可以将内置在手持件500的驱动模块700以及电源模块分别与内置在皮肤处理装置的电子控制模块进行电连接。手持件500的端部可以安装有电流施加用针尖600。这时,电流施加用针尖600可以容纳于可替换地安装于手持件500的端部的针盒,从而安装于手持件500的端部。
[0168]
手持件500的外侧可以布置有:第一导电部件501,用于将电流施加用针尖600的针头单元620和电源模块进行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件502,用于转接到电缆连接器503而将电源模块与电缆进行电连接。这时,第一导电部件501和第二导电部件502可以制作为膜形态。作为一例,第一导电部件501和第二导电部件502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尽管后述,由于电流施加用针尖600的针头单元620会进行往返移动(驱动),所以为了在电流施加用针尖600的针头单元620的往返移动过程中不使导电线冲突,电流施加用针尖600的针头单元620和电源模块的导电线以及电源模块和电缆的导电线设置在手持件500的外侧。
[0169]
电流施加用针尖600可以是对目标地点的皮肤深部施加高频的部件。电流施加用针尖600可以可分离地安装于手持件500的端部。电流施加用针尖600可以包括圆筒610以及针头单元620。圆筒610可以是作为“定子”可分离地安装于手持件500的端部的部件。针头单元620作为“动子(以垂直方向移动)”可以是如下的部件:包括一个以上的针头621而可以以一定周期(驱动模块的驱动周期)侵入到目标地点的皮肤深部,并根据需要向皮肤的真皮层施加高频(rf,radio frequency)的部件。
[0170]
圆筒610可以沿垂直方向形成中空。圆筒610的内部空间可以布置有针头单元620。
圆筒610的下面可以被开放,圆筒610的下端部可以布置在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因此圆筒610的开放部分可以因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而被封闭。
[0171]
圆筒610可以包括第一圆筒611以及第二圆筒612。这时,第一圆筒611可以位于上侧,第二圆筒612可以位于下侧。第一圆筒611的下端和第二圆筒612的上端可以连接。第二圆筒612的下面可以被开放。
[0172]
第一圆筒611以及第二圆筒612的内部可以布置有针头单元620,第一圆筒611以及第二圆筒612的连接部分可以因针头单元620而被封闭。
[0173]
针头单元620的连杆625可以贯通第一圆筒611的上表面。在第一圆筒611可以因针头单元620的第一柱塞623-1而形成第一空间1和剩余空间1-1。即,第一圆筒611的内部空间可以因针头单元620的第一柱塞623-1而在垂直方向上被封闭,且可以划分为位于上侧的第一空间1和位于下侧的剩余空间1-1。
[0174]
为了维持第一圆筒611的第一空间1的气密性,第一圆筒611的上面和针头单元620的连杆625之间可以布置有垫圈626。此外,第一圆筒611的内周表面和针头单元620的第一柱塞623-1的外周表面之间可以布置有垫圈626。
[0175]
第二圆筒612的下端可以布置在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因此,第二圆筒612的下面的开放部分可以借助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而被封闭。在第二圆筒612可以因针头单元620的第二柱塞623-2而形成下面开放的第二空间2。第二圆筒612的内部空间可以因针头单元620的第二柱塞623-2而在垂直方向上被封闭,且在上侧可以布置有针头单元620的保持器622和针头单元620的第二柱塞623-2,在下侧可以布置有下面被开放的第二空间2。
[0176]
在第二圆筒612的下面可以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槽612-1(参照图3)。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可以从第二圆筒612的外周表面到第二圆筒612的内周表面形成。即,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可以形成为贯通第二圆筒612。此外,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可以沿着第二圆筒612的下面的外围相互隔开而排列。即,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可以以圆周方向相互隔开而形成。
[0177]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第二空间2的下面的开放部分可以借助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而被封闭。这时,为了维持第二空间2的气密性,第二圆筒612的内周表面和针头单元620的第二柱塞623-2的外周表面之间可以布置有垫圈626。另一方面,第二空间2在维持气密性的状态下,借助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而只有下端部分选择性地与外部连接,从而可以提高后述的泵浦效应。
[0178]
在第二空间2可以布置有针头单元620的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如上所述,由于第二空间2的下面是开放的,因而一个以上的针头621通过第二空间2的开放部分进入到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
[0179]
与第一圆筒611的垂直方向垂直的截面积可以大于与第二圆筒612的垂直方向垂直的截面积。因此,借助针头单元620的柱塞623的垂直方向上的往返移动,第一圆筒611的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变化量可以大于第二圆筒612的第二空间2的体积的变化量。
[0180]
圆筒610可以额外包括座架613(参照图11)。座架613可以位于第二空间2。座架613可以布置为从第二圆筒612的内周表面朝向内侧向下倾斜。座架可以为环形态,且沿着第二圆筒612的内周表面而布置。这时,本发明的座架613与“阀座”的形态相同,可以沿着针头单元620的一个以上的针头621的外围而布置。即,座架613可以覆盖针头单元620的一个以上
的针头621的外围。
[0181]
座架613的外侧端部是固定端,座架613的内侧端部可以是自由端。因此,座架613的向下倾斜角度可以因座架613周围的空气的流动而变化。为了提升倾斜角度的可变作用,座架613可以利用弹性材质形成。
[0182]
座架613的外侧端部可以相比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布置于上侧。其结果,座架613的倾斜角度可以借助通过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流动的空气的流动而变化。座架613与第二圆筒612的一个以上的槽612-1相互作用而提升后述的泵浦效应。
[0183]
针头单元620可以布置在圆筒610的内部。针头单元620可以借助驱动模块700而沿垂直方向进行往返移动。即,针头单元620可以布置在第一圆筒611和第二圆筒612的内部,且如“活塞”一样能够进行往返运动。进一步地,具备柱塞623,从而可以划分第一圆筒611和第二圆筒612的内部空间,可以使第一圆筒611和第二圆筒612的内部空间的体积发生变化。
[0184]
针头单元620可以借助垂直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来反复地(周期性地)侵入目标地点的皮肤。进一步地,针头单元620在目标地点的皮肤深部发生高频,由于因高频产生的热能而受到损伤的胶原蛋白以及弹性纤维等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再生,从而可以增加皮肤弹性。
[0185]
针头单元62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针头621、保持器622、柱塞623以及连杆625。针头621可以是前述的针头130,保持器622可以是前述的针头固定部120。
[0186]
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与柱塞623一起往返移动,从而交替地重复插入皮肤以及从皮肤排出的操作。一个以上的针头621被施加高频,从而对目标地点的皮肤深部发生热能。
[0187]
然而,并不限于此,一个以上的针头621除了被施加高频以外也可以被施加多种多样的波长带的电能以及超声波等。进而,如上所述,对一个以上的针头621也可以不施加电能或者超声波等。
[0188]
当对一个以上的针头621施加高频等的电能时,可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而接收电源。为此,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借助上述的第一导电部件501与电源模块进行电连接。
[0189]
另一方面,一个以上的针头621中多个电极具有两个极性,且可以是相邻的电极之间生成高频的双极型(bipolar type)的电极单元,也可以是多个电极都具有相同极性的单极型(monopolar type)的电极单元。另一方面,当一个以上的针头621为单极型(monopolar type)时,可以额外具备用于使在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发生的射频回流的接地电极模块(未示出)。
[0190]
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借助保持器622而被支撑。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从保持器622向下延伸。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布置在第二圆筒612的第二空间2。
[0191]
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借助驱动模块700的驱动力而沿垂直方向往返移动。在针头单元620的下死点,一个以上的针头621的下端部可以布置在目标地点的皮肤深部,在针头单元620的上死点,一个以上的针头621的下端部可以布置在目标地点的皮肤表面的上侧。
[0192]
因此,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反复地侵入到目标地点的皮肤的深部。这时,一个以上的针头621穿过形成在第二圆筒612的第二空间2的下面的开放部分向下侧突出之后再
向上侧返回(回归)。此外,一个以上的针头621的侵入深度可以是大约2.1mm。
[0193]
保持器622可以是支撑一个以上的针头621的部件。保持器622与一个以上的针头622相同,可以布置在第二圆筒612的第二空间2。此外,保持器622可以布置在第二柱塞623-2的下面,并与第二柱塞623-2结合。此外,可以视情况省略保持器622,这时,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直接布置在柱塞623。
[0194]
柱塞623向下侧和上侧往返移动并在圆筒610的内部形成第一空间1和第二空间2。此外,柱塞623可以形成有连接第一空间1和第二空间2的第一通道3。
[0195]
由于因柱塞623的往返移动而引起的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变化量大于第二空间2的体积的变化量,因而当柱塞623向下侧移动时第二空间2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通道3移动到第一空间1,当柱塞623向上侧移动时第一空间1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通道3移动到第二空间2。
[0196]
因此当柱塞623向下侧移动时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侵入到皮肤并在第二空间2形成负压状态(压力减少),当柱塞623向上侧移动时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从皮肤排出并在第二空间2形成正压状态(压力增加)
[0197]
柱塞623可以包括第一柱塞623-1和第二柱塞623-2。第一柱塞623-1可以布置在第一圆筒611的内部空间。第一柱塞623-1可以将第一圆筒611的内部空间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封闭,从而在第一圆筒611形成位于上侧的第一空间1和位于下侧的剩余空间1-1。
[0198]
第一柱塞623-1可以借助驱动模块700的驱动力而沿垂直方向进行往返移动。当第一柱塞623-1向下侧移动时,第一空间1的体积可以增加,而剩余空间1-1的体积可以减少(参照图14的(1))。当第一柱塞623-1向上侧移动时,第一空间1的体积可以减少,而剩余空间1-1的体积可以增加(参照图14的(2))。
[0199]
第二柱塞623-2可以位于第二圆筒612的内部空间。第二柱塞623-2将第二圆筒612的内部空间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封闭,从而在第二圆筒612中形成第二空间2。
[0200]
第二柱塞623-2可以借助驱动模块700的驱动力沿垂直方向进行往返移动。当第二柱塞623-2向下侧移动时,第二空间2的体积可以减少(参照图5的(1))。当第二柱塞623-2向上侧移动时,第二空间2的体积可以增加。
[0201]
在第一柱塞623-1和第二柱塞623-2可以形成连接第一空间1和第二空间2的第一通道3。这时,形成于第一柱塞623-1和第二柱塞623-2的第一通道3可以是沿垂直方向贯通第一柱塞623-1和第二柱塞623-2的(形成于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一个以上的流路(3-1)。
[0202]
连杆625可以布置在第一柱塞623-1的上侧。连杆625可以借助驱动模块700的驱动力沿垂直方向移动。连杆625与驱动模块700以及第一柱塞623-1连接,可以执行将驱动模块700的驱动力传输到第一柱塞623-1的功能。
[0203]
以下,参照图14对电流施加用针尖600的运行(泵浦效应)进行说明。若运行本发明的皮肤处理装置,则针头单元620沿垂直方向(上下方向)进行往返移动,能够反复地侵入目标地点的皮肤(施加高频时在皮肤深部发生热能)。此外,在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可以涂抹缓解因侵入引起的疼痛或者促进伤口再生的药物。
[0204]
当针头单元620向下侧移动时,第一空间1的体积可以增加,第二空间2的体积可以减少。这时,由于第一空间1和第二空间2的与垂直方向垂直的截面积的差异,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变化量可以大于第二空间2的体积的变化量。即,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增加量可以大
于第二空间2的体积的减少量。此外,由于第一空间1和第二空间2借助第一通道3连接,第二空间2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通道3移动到第一空间1(参照图11的(1),由于因体积的变化量差异引起的压力差异而移动)。因此,第二空间2成为“负压状态(压力减少;与此相反,第一空间由于压力增加而成为正压状态)”而吸入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并可以使目标地点的皮肤的高度变得均匀。其结果,一个以上的针头621可以以均匀的深度侵入(以均匀的深度侵入的效果,因为多个针头都在符合医学设计条件的侵入深度(已设定的深度)中照射高频)。
[0205]
当针头单元620向上侧移动时,第一空间1的体积可以减少,第二空间2的体积可以增加。这时,由于第一空间1和第二空间2的与垂直方向垂直的截面积的差异,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变化量可以大于第二空间2的体积的变化量。即,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减少量可以大于第二圆筒612的第二空间2的体积的增加量。此外,由于第一空间1和第二空间2借助第一通道3连接,第一空间1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通道3移动到第二空间2(参照图5的(2),由于因体积的变化量差异引起的压力差异而移动)。其结果,第二空间2可以成为“正压状态(压力增加;与此相反,第一空间由于压力减少而成为负压状态)”而将涂抹到目标地点的皮肤的表面的药物深深地注入到侵入部位(因针头电极的插入和排出而形成的孔)的内部(将药物深深注入到皮肤深部的效果)。
[0206]
此外,第一圆筒611可以形成有连接剩余空间1-1和外部的第二通道4。第二通道4可以防止剩余空间1-1的气体的压力阻碍第一柱塞623-1的垂直方向上的往返移动。即,当针头单元620向下侧移动时,可以将剩余空间1-1的空气排放到外部来消除阻力。
[0207]
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针头可以如下制造。首先准备待生成为与非绝缘部位对应的有源区的厚度的硅胶,并将针头结合到针盒中,且直至要形成针头的有源区的位置为止插入到硅胶,在硅胶中插入有针头的状态下喷射绝缘物质,由此可以形成第一绝缘区域以及第二绝缘区域。此外,也可以将针头制作成使部分区域分别成为非绝缘之后最终组装,也可以制作针头之后插入到硅胶层来进行绝缘处理。
[0208]
具体地,当制造在特定的相同的位置包括相同个数的有源区的电流施加用针尖时,在针盒中优先固定未被进行绝缘处理的针头,再将针头插入到与有源区的范围相对应的厚度的硅胶中。这时,为了使多个针头同时布置在预定的深度,特定厚度的硅胶垫可以从两侧拉伸,以使插入针头时不会被塌陷。此外,当将多个有源区形成在各个针头的相同的位置时,使与各个有源区范围相对应的厚度的硅胶垫维持与有源区之间的距离相当的距离的状态下插入多个针头。然后,硅胶布置在要形成有源区的位置的状态下,对多个针头进行绝缘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多个针头可以在相同的位置形成有源区。
[0209]
其中,可以如下的多样的材料代替使用硅胶:能够使针头贯通而布置在期望的位置,且能够以要形成有源区的范围的厚度生成。例如,硅胶、橡胶等的软性材质的材料都可以被使用。
[021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施加用针尖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待生成为与非绝缘区域对应的有源区的厚度的硅胶;将多个针头结合到针头固定部;直至要形成有源区的所述多个针头的位置将多个针头插入到所述硅胶中;以及在所述硅胶中插入有所述多个针头的状态下喷射绝缘物质而形成末端部以及绝缘区域。
[0211]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
的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其技术思想或者必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以上记载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为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