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0678发布日期:2022-09-03 04:3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导丝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丝。


背景技术:

2.以往,为了利用内窥镜照相机观察插入到生物体管腔内的导丝的前端的位置和朝向,已知有一种在导丝主体的外表面具备树脂标记(视觉识别标记)的导丝(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导丝,在该导丝的外表面设置有作为视觉识别标记发挥功能的、包含树脂和颜料的隆起部形成层。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特许第5509276号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导丝中,由于导丝的、设置有标记的部分的外径比没有设置标记的部分的外径大,因此存在能够配套使用的导管的尺寸有限的问题。此外,由于标记比树脂部更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因此存在标记因与配套使用的设备或体腔的内壁接触而剥离的问题。另外,如果为了抑制导丝外径的增加而减小导丝主体的外径,则存在导丝的刚性降低的问题。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丝,该导丝在芯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包含树脂的标记,这样的导丝抑制了由于在导丝上设置标记而引起的导丝外径的增加。
9.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而提出的,本发明能够以下述方式来实现。
1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导丝。该导丝包括:芯轴,该芯轴具有细长的外形;以及包含树脂的覆膜,所述覆膜形成在所述芯轴的外表面上;所述覆膜具有:标记部,该标记部包含颜料、且在所述覆膜的外表面上呈线状;以及树脂部,该树脂部不包含所述颜料;在所述覆膜的外表面上,所述标记部与所述树脂部在延伸方向上交替地呈现,在所述覆膜中的、外表面上所述标记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与外表面上所述树脂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或者所述标记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树脂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
12.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覆膜中的、外表面上标记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与外表面上树脂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或者外表面上标记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外表面上树脂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导丝上设置标记而引起的导丝外径的增加。
13.(2)上述方式的导丝也可以是,在沿着所述芯轴的延伸方向的纵截面上,所述标记
部的截面宽度朝向所述芯轴的径向内侧减小。根据这种结构,与标记部的截面宽度朝向芯轴的径向内侧大致恒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标记部与树脂部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降低标记部与树脂部剥离的可能性。
14.(3)上述方式的导丝也可以是,所述标记部具有包括所述标记部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周围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颜料的含量小于所述第一颜料的含量。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减少与树脂部接触的标记部的颜料的含量,能够保持标记部与树脂部之间的密着性,从而降低标记部与树脂部剥离的可能性。
15.(4)上述方式的导丝也可以是,所述标记部中包含的颜料的平均粒径小于所述树脂的平均粒径。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形成标记部之前、在芯轴的外表面上先形成了树脂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树脂部上加热颜料,来使颜料浸渗至树脂部中,从而形成标记部。
16.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导管、内窥镜、图像生成装置、检查装置、治疗系统、导丝的制造方法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17.图1是示例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18.图2是示例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19.图3是放大了图2的x部分的说明图。
20.图4是示例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21.图5是示例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22.图6是示例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23.图7是示例了第四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24.图8是示例了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第一实施方式》
26.图1是示例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1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图2是示例了导丝1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下面,将图1的左侧称为导丝1和各结构部件的“前端侧”,并且将图1的右侧称为导丝1和各结构部件的“基端侧”。导丝1的前端侧是插入体内的一侧(远位侧),导丝1的基端侧是由医生等手术者操作的一侧(近位侧)。此外,将图1的左右方向称为导丝1和各结构部件的“延伸方向”或“轴线方向”。图2示出了沿着导丝1的延伸方向截取的纵截面。导丝1是在将导管插入血管或消化器官时使用的医疗器具,导丝1包括覆膜10、芯轴40、线圈体50、前端侧接合部60、以及基端侧接合部70。
27.芯轴40具有细长形状,在芯轴4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覆膜10。覆膜10具有标记部20和树脂部30。线圈体50卷绕在芯轴40的前端部的外周上。
28.芯轴40是构成为外径从基端侧向前端侧逐渐减小(前端变细)的细长形状的部件。芯轴40可以例如由不锈钢合金(sus302、sus304、sus316等)、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琴钢线(piano wire)、镍-铬系合金、钴合金、钨等材料形成。芯轴40也可以由上述以外的公知材料形成。芯轴40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示例出为1000mm~5000mm的范围。芯轴40的外径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示例出为0.1mm~1.0mm的范围。
29.线圈体50由一个或多个线圈构成,并且以覆盖芯轴40的前端侧的外周的方式卷绕在芯轴40上。其中,线圈体50卷绕在芯轴40的前端侧的细径部和锥形部的一部分上。构成线圈体50的线圈,可以是将圆形截面的一根线材螺旋状卷绕而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单线圈,也可以是将多根线材的绞线捻合而形成为圆筒形状的中空绞线线圈。线圈体50也可以通过组合单线圈和中空绞线线圈而构成。线圈体50可以由例如不锈钢合金(sus302、sus304、sus316等),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琴钢线,镍-铬系合金,钴合金,钨等放射线透过性合金,金、铂、钨或包括这些元素等的不透射线合金(例如,铂-镍合金)形成。线圈体50也可以由上述以外的公知材料形成。线圈体50的长度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示例出为10mm~100mm。线圈体50的外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示例出为0.1mm~1.0mm的范围,并且构成为从前端至基端为恒定。线圈体50也可以具有线圈节距不同的疏松卷绕部和紧密卷绕部。
30.线圈体50的前端通过前端侧接合部60与芯轴40的前端接合。线圈体50的基端通过基端侧接合部70与芯轴40接合。线圈体50通过前端侧接合部60和基端侧接合部70固定在芯轴40上。前端侧接合部60和基端侧接合部70由银焊料、金焊料、锌、sn-ag合金、或au-sn合金等金属焊料形成,并且线圈体50与芯轴40通过该金属焊料进行固定。另外,前端侧接合部60和基端侧接合部70也可以由环氧系粘合剂等粘合剂形成,并且线圈体60与芯轴20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前端侧接合部60和基端侧接合部70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31.覆膜10形成在芯轴40的外表面上,该覆膜具有标记部20和树脂部30。覆膜10配置在芯轴40中的、比基端侧接合部70更靠近基端侧的位置。在覆膜10中,对于形成有标记部20的区间(标记呈现区间)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示出为100mm~500mm的范围。覆膜10不仅覆盖芯轴40中的、比基端侧接合部70更靠近基端侧的外表面,还可以覆盖基端侧接合部70、线圈体50、前端侧接合部60。
32.标记部20包含颜料、且形成在芯轴40的外表面上。标记部20形成覆膜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标记部20是形成在覆膜10的一部分上的线状的部位,其构成为能够在视觉上与树脂部30进行区分。当从外侧观察导丝1时,标记部20在导丝1上呈线状的图案,在操作导丝1时,手术者能够通过观察该图案的朝向或位置的变化,来确认导丝1的推拉、旋转动作。
33.在展开芯轴40的外周的展开图中,标记部20形成为波形的图案。即,在使芯轴40以延伸方向(轴线方向)为旋转轴、向左右各往复旋转预定角度(例如为180
°
)的状态下,使朝向芯轴40滴下的颜料沿延伸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形成该波形图案。此外,标记部40也可以螺旋状地形成在芯轴40上。即,在使芯轴40以延伸方向(轴线方向)为旋转轴、沿一个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使朝向芯轴40滴下的颜料沿延伸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形成螺旋图案。
34.形成标记部20的颜料可以是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但考虑到耐热性这一点,优选使用无机颜料。作为无机颜料,可以使用炭黑、云母、二氧化钛、镍钛黄、普鲁士蓝、密罗里蓝(milori blue)、钴蓝、群青、铬绿(viridian)等。标记部20可以包含树脂,例如可以包含pai(聚酰胺酰亚胺)、ptfe(聚四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pfa(全氟烷氧基烷烃)、fep(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pe(聚乙烯)、pp(聚丙烯)等。标记部30也可以由上述以外的公知材料形成。标记部20能够包含与形成树脂部30的树脂相同或者不同种类的树脂。
35.树脂部30包含树脂、且形成在芯轴40的外表面上。树脂部30形成覆膜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36.树脂部30例如可以由pai(聚酰胺酰亚胺)、ptfe(聚四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pfa(全氟烷氧基烷烃)、fep(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pe(聚乙烯)、pp(聚丙烯)等形成。树脂部30也可以由上述以外的公知材料形成。树脂部30可以包含颜料,例如可以是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但考虑到耐热性这一点,优选使用无机颜料。作为无机颜料,可以使用炭黑、云母、二氧化钛、镍钛黄、普鲁士蓝、密罗里蓝、钴蓝、群青、铬绿等。树脂部30形成为与标记部20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提高标记部20的视觉识别性。
37.关于标记部20和树脂部30,沿着导丝1的延伸方向,标记部20与树脂部30交替无间隙地连续并反复呈现。
38.图3是放大了图2的x部分的说明图。x部分位于比图2的基端侧接合部70更靠近基端侧的位置,该x部分是在芯轴40的外表面设置有覆膜10的部分、且设置有标记部20。以x部分为例,对标记部20、树脂部3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39.将在覆膜10中的、外表面上标记部20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设置为hm。此处的厚度hm是在芯轴40的纵截面上、从标记部20的外表面至芯轴40的外表面的长度的最大值。厚度hm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例示出为0.01mm~0.1mm的范围。在图3中,由于标记部20的外表面是平坦的,因此厚度hm在芯轴40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点上都大致相同。
40.在芯轴40的纵截面中,将存在于相邻的标记部20之间的、在覆膜10中的、外表面上树脂部30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设为hr。此处的厚度hr是在芯轴40的纵截面上、从树脂部30的外表面至芯轴40的外表面的长度的最大值。厚度hr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例示出为0.01mm~0.1mm的范围。在图3中,由于树脂部30的外表面是平坦的,因此厚度hr在芯轴40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点上都大致相同。
41.在覆膜10的外表面上标记部20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hm、与在覆膜10的外表面上树脂部30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hr大致相同。换而言之,标记部20的外表面和树脂部30的外表面形成为平滑的。例如,厚度hm与厚度hr的差值优选为20μm以内,更优选为10μm以内。
42.在芯轴40的纵截面中,将标记部20在芯轴40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标记部20的截面宽度。此外,将标记部20的外表面处的标记部20的截面宽度设置为外侧截面宽度wm。由于标记部20为圆弧状、且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凸出,因此标记部20的截面宽度朝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逐渐减小。换而言之,标记部20的截面宽度朝向芯轴40的径向外侧逐渐增大。
43.标记部20具有包含标记部20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20a、以及设置在第一区域20a的周围的第二区域20b。在芯轴40的纵截面中,第一区域20a为圆弧状、且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凸出。第二区域20b是覆盖第一区域的周围的圆弧状、且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凸出。其中,第二区域20b中包含的颜料的含量小于第一区域20a中包含的颜料的含量。在标记部20由树脂和颜料构成的情况下,第二区域20b中包含的颜料的含量大于第一区域20a中包含的树脂的含量。
44.图4是示例了导丝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在标记部20中包含的颜料100的平均粒径小于树脂部30的树脂的平均粒径的情况下,在树脂部30上以波形图案呈现的标记部20可以通过例如以下工序来制造。首先,将树脂部30覆盖在芯轴40的外表面上。接着,在使芯轴40以延伸方向(轴线方向)为旋转轴、向左右各往复旋转预定角度(例如为180
°
)的状态下,使朝向芯轴40滴下的颜料100沿着延伸方向移动。由此,使颜料100在树脂部30的外表面上涂覆成波形图案。接着,通过利用加热器等加热颜料100,使颜料100的粒子进入树脂部30的
粒子间。最后,通过干燥颜料100和树脂部30,从而能够使颜料100和树脂部30固定、以形成覆膜10。根据这种方法,标记部20形成为以涂覆有以颜料100的点为中心、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其结果是,在标记部20中,在颜料100的被涂覆点的附近,颜料100的含量较多,并且随着远离颜料100的被涂覆点,颜料100的含量逐渐减少。通过这样的工序,也能够形成第一区域20a和第二区域20b。
45.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由于在导丝1上设置标记部20而引起的导丝1外径的增加。通过抑制导丝1外径的增加,手术者能够在使用具有供导丝插入的管腔的导管等配套设备时,选择管腔内径更小的设备。此外,手术者更容易将导丝插入末梢血管等直径较小的部位。
46.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标记部20的截面宽度朝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大致恒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标记部20与树脂部30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降低标记部20与树脂部30剥离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抑制标记部20剥落而残留在导管等配套设备内和/或患者的体内。
47.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通过减少与树脂部30接触的标记部20c的颜料含量,可以保持标记部20c与树脂部30之间的密着性,从而降低标记部20c与树脂部30剥离的可能性。
48.《第二实施方式》
49.图5是示例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1a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导丝1a具有覆膜11,覆膜11具有标记部21来代替图3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标记部20。在覆膜11的外表面上标记部21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hm小于在覆膜11的外表面上树脂部30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hr。换而言之,标记部21的外表面比树脂部30的外表面更靠近芯轴40的径向内侧。
50.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标记部21的外表面难以与导管等配套设备(未图示)的内周面、身体的内脏、或血管等的壁面(未图示)接触,能够降低标记部21剥离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导管等配套设备(未图示)的内周面、身体的内脏、或血管等的壁面(未图示)与标记部21的外表面难以接触,而与树脂部30的外表面更容易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导丝1a的滑动性。
51.图6是示例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导丝1b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导丝1b具有覆膜12,覆膜12具有标记部22来代替图3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标记部20。关于标记部22,其截面宽度在芯轴40的径向上大致恒定。此外,关于标记部,在其纵截面中的颜料的含量整体上大致恒定。例如,覆膜12可以是通过在芯轴40的外表面上覆盖具有槽的树脂部30、且将形成为线状的标记部22嵌入至形成在树脂部30的槽中而形成的,其中,上述槽朝向芯轴40的延伸方向形成为波形或螺旋形状。
5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标记部的截面宽度朝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变小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标记部22的端部的厚度,因此能够抑制标记部22以标记部22的端部为起点的损坏。
53.图7是示例了第四实施方式的导丝1c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导丝1c具有覆膜13,覆膜13具有标记部23来代替图3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标记部20。标记部23的内表面与芯轴40的外表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标记部23的最大厚度与在覆膜13的外表面上标记部23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hm相等。
5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标记部的内表面与芯轴40的外表面不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标记部23的厚度,因此提高了标记部23的强度。
55.《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56.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也可以进行如下的变形。
57.[变形例1]
[0058]
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标记部20、21、22、23(参见图3、图5、图6、图7)呈现在芯轴40中的一部分(标记呈现区间)上。但是,标记部20、21、22、23也可以形成在整个芯轴40上。此外,标记部20、21、22、23是以一个图案(图形)绘制的。但是,标记部20、21、22、23也可以具有多种图案。在这种情况下,标记部20、21、22、23可以是图案连续地变化的形态,也可以是按每个预定的区间而不同的图案。此外,标记部20、21、22、23也可以在芯轴40的中途被断开、以绘制在多个位置。例如,标记部20、21、22、23可以隔开预定的间隔在多个位置绘制多种图案,也可以等间隔地连续绘制环状的图案。
[0059]
[变形例2]
[0060]
图8中记载有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导丝1d。导丝1d具有覆膜14,覆膜14具有标记部24。标记部24的外表面为圆弧状、且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凹陷。因此,厚度hm在芯轴40的延伸方向上并不是大致恒定的,所述厚度hm为在覆膜14的外表面上标记部24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在图8的情况下,标记部24的端部的厚度是在覆膜14的外表面上标记部24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的最大值。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标记部20、21、22、23,也可以如标记部24描述的那样,在芯轴40的纵截面上,标记部20、21、22、23的外表面向芯轴40的径向内侧凹陷。此外,只要标记部20、21、22、23的外表面不比树脂的外表面更向芯轴40的径向外侧突出,则标记部20、21、22、23的外表面也可以向芯轴40的径向外侧凸出。
[0061]
[变形例3]
[0062]
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导丝1、1a、1b、1c在前端具备线圈体50。但是,导丝1、1a、1b、1c也可以不具备线圈体50。在这种情况下,覆膜10、11、12、13也可以设置在芯轴40的前端部。
[0063]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变形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形态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以及权利要求请求范围之内所作的变形、改进以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其技术特征如果在本说明书中没有被描述为不可或缺,则可以进行适当删除。
[0064]
附图标记说明
[0065]
1、1a、1b、1c

导丝
[0066]
10、11、12、13

覆膜
[0067]
20、21、22、23

标记部
[0068]
30

树脂部
[0069]
40

芯轴
[0070]
50

线圈体
[0071]
60

前端侧接合部
[0072]
70

基端侧接合部
[0073]
100

颜料
[0074]
hm

外表面上标记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
[0075]
hr

外表面上树脂部的呈现的部分的厚度
[0076]
wm

标记部的外侧截面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