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型接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80737发布日期:2022-07-26 21:1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抗菌型接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型接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反复地进行输液时,一般通过连接接头将进入人体静脉内的静脉留置针或留置导管与药液注射设备互相连接,从而实现加药等操作。为了更方便地使用留置针,一般会配套使用一个将留置针和输液吊瓶相连起来的正压连接件。正压连接件一头连于留置针的导管上,一头连接于输液吊瓶的导管上,这样使得换药时直接更换输液吊瓶和与输液吊瓶连接的导管即可,不需要更换正压连接件和留置针,减少了不必要的更换流程,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患者少受痛苦。
3.现有的临床诊治中,患者长期输液时容易出现细菌感染问题,而细菌感染很大比例的来源为正压连接件和留置针。这是因为现有的留置针和正压连接件都是不抗菌的,而留置针和正压连接件一般不会频繁更换,这导致留置针和正压连接件的连接接头处容易滋生细菌,造成患者的感染。因此,如何增加留置针、正压连接件的连接处的抗菌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型接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抗菌型接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将抗菌型接头浸入含有2-10%v/v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20%v/v的过氧化氢异丙苯的乙烷溶液中,使得所述抗菌型接头的表面均布有一层混合溶液;
8.s2、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抗菌型接头浸入含有20-80%w/v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0.1%w/v二氯化铁和1%w/vl-抗坏血酸的溶液中进行反应,使得其表面形成由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相互连接形成的抗菌涂层。
9.优选的,本方法还包括s3、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抗菌型接头浸入含有1%w/v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溶液中。
10.优选的,本方法还包括s4、将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抗菌型接头浸入去离子水中过夜后晾干。
11.优选的,本方法所述步骤s1中的浸泡时间至少为5分钟,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5%v/v。
12.优选的,本方法所述步骤s2中的浸泡反应时间至少为15分钟,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50%w/v。
13.优选的,本方法所述步骤s3中的浸泡反应时间至少为5分钟。
14.优选的,本方法所述步骤s1、s2、s3和s4的浸泡反应温度为25℃
±
5℃。
15.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抗菌型接头的应用,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应用于留置针、正压连接件的接头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7.1、通过芬顿反应产生自由基,再让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与自由基反应,在导管的表面形成由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结构化合物,使得导管表面形成的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构成抗菌层更加稳定,不易破裂,使得在实际应用中的抗菌效果更持久;
18.2、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去除掉没有连接结合的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提高导管表面抗菌层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20.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抗菌型接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s1、将抗菌型接头浸入含有2-10%v/v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简称egdma)和20%v/v的过氧化氢异丙苯(cumene hydroperoxide,以下简称chp)的乙烷溶液中,使得所述抗菌型接头的表面均布有一层混合溶液。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反应温度为室温,温度范围为25℃
±
5℃。为了保证所述抗菌型接头的表面的混合溶液分布均匀,所述抗菌型接头至少浸泡5分钟。本步骤s1中的所述egdma的含量优选为5%v/v。
22.s2、将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抗菌型接头浸入含有20-80%w/v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sulfobetaine methacrylate,以下简称sbma)、0.1%w/v二氯化铁(fecl2)和1%w/vl-抗坏血酸的溶液中进行反应,使得所述抗菌型接头的表面形成由磺基三甲胺乙内脂丙烯酸甲酯相互连接形成的抗菌涂层。本步骤s2的反应温度为室温,温度范围为25℃
±
5℃。为了使得各成分之间充分反应,所述导管至少浸泡15分钟。
23.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fecl2和chp进行芬顿反应,产生带有自由基的chp,其化学式为:
24.chp+fe
2+

chp
·
+fe
3+
25.进一步的,sbma含有一个c=c双键,使得sbma可与带有自由基的chp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式如下:
[0026][0027]
这使得sbma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结构的化合物,使得所述导管表面形成由sbma构成的化合物层,所述sbma为两性聚合物,既具有正负电荷的两亲性,同时又有抗蛋白吸附等功能,大大减少所述导管表面粘附的细菌。
[0028]
进一步的,溶液中的egdma,首尾各有一个c=c双键,两个双键都可以与带有自由
基的chp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式如下:
[0029][0030]
所述egdma的首尾既可以连接egdma也可以连接sbma,这使得所述导管表面形成的sbma涂层中具有egdma成分,这可以增强所述sbma涂层的稳定性。
[0031]
为了保证溶液内具有足够多的sbma形成可以覆盖所述抗菌型接头表面的涂层,本步骤s2中的所述sbma的含量优选为50%w/v。
[0032]
s3、将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抗菌型接头浸入含有1%w/v十二烷基磺酸钠(以下简称sds)的溶液中。该步骤s3利用所述sds除掉导管表面没有连接的sbma,为了尽可能地去除未结合的sbma,所述步骤s3的浸泡时间至少为5分钟。本步骤s3的反应温度为室温,温度范围为25℃
±
5℃。
[0033]
s4、将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导管浸入去离子水中过夜后晾干。本步骤s4的反应温度为室温,温度范围为25℃
±
5℃。
[0034]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抗菌型接头,根据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揭示的所述抗菌型接头应用于留置针或正压接头。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留置针可以为普通留置针、防针刺伤型留置针、带正压接头的留置针、带分割膜无针接头的留置针,所述正压接头可以为无针输液接头和正压无针接头,通过表面具有的sbma抗菌涂层来减少细菌的吸附,达到长时间抗菌的目的。
[0035]
本发明的抗菌原理为:细菌一般会附着于裸露在空气中的抗菌型接头表面。当抗菌型接头表面具有sbma抗菌涂层,利用两性聚合物sbma既具有正负电荷的两亲性,同时又有抗蛋白吸附等功能,使得细菌难以粘附于导管的表面,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同时sbma抗菌涂层网络状的结构使得其在使用中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不易产生破损,使得所述sbma抗菌涂层可以满足长时间的抗菌效果。
[0036]
本发明将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抗菌型接头进行亲水性测试,由水接触角测试仪(gbx inc.,france)进行测试,分别在材料表面滴加1μl去离子水,30s后用接触角测试仪在不同位置测试水接触角。
[0037]
结果如表1所示:
[0038]
表1:亲水性测试
[0039] 未涂层涂层后水接触角(
°
)81.7
±
0.525.0
±
1.3
[0040]
该结果显示抗菌型接头的表面对水的亲和力降低了,使得其表面不易吸附过多水分,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滋生。
[0041]
本发明将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抗菌型接头进行抗蛋白测试,采用抗体-抗原
反应的方法来测试未涂层与涂层后表面纤维蛋白的吸附,结果如表2所示:
[0042]
表2:纤维蛋白吸附测试
[0043] 未涂层涂层后纤维蛋白吸附率(%)9526
[0044]
该结果显示抗菌型接头的表面对纤维蛋白的吸附率大大降低,具有减少细菌滋生的作用。
[0045]
本发明将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抗菌型接头进行抑菌率测试,按照iso 22196-2007中的方法,对未涂层和涂层后分别进行细菌培养,计算细菌增值率,结果如表3所示:
[0046]
表3:抑菌率测试
[0047] 未涂层涂层后细菌增值率(%)90.5
±
35.0
±
2.8
[0048]
该结果显示抗菌型接头的表面具有抑制细菌滋生的作用。
[0049]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50]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