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5426741发布日期:2021-06-11 21:40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系统某些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患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严重血尿患者均需留置三腔尿管进行加压持续膀胱冲洗。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膀胱血块填塞导致尿管堵塞,冲洗引流不畅,血块刺激膀胱收缩出现痉挛引发腹痛,患者倍感焦虑、痛苦,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恢复。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开放性脉冲式膀胱冲洗作为首选的床旁处理方式。

临床实践中全麻病人一般需要留置尿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术中需要给予抗凝药,这就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易出现血尿。针对这类病人,医生的处理是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导尿时将导尿管头部插入患者的膀胱内,并将导尿管尾部与引流部对接,这样患者的尿液即可流入到引流袋中,从而实现患者尿液的导出。而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通常将药液输入管尾部的穿刺针插入导尿管尾部的侧面,并将冲洗药液沿着导尿管的内腔注入患者的膀胱,膀胱冲洗后的冲洗液可流入引流袋中,从而完成膀胱冲洗操作。这种膀胱冲洗器,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穿刺针多次穿透导尿管后,穿刺孔将导致导尿管的封密性大大降低,这将使膀胱冲洗器达不到无菌要求,从而很容易产生感染,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传统引流袋没有膀胱冲洗接口,是拿输液器针头直接扎到导尿管上进行冲洗,如操作不当易导致尿管扎穿,或者发生医护人员被针刺伤的不良现象。另外,导尿管没有设置相关的固定结构,无法将导尿管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存在有患者活动过程中发生拖拽等行为时造成尿道损伤或尿管脱出。

另外,开放性脉冲式膀胱冲洗是指经原尿管冲洗,需分离尿管和引流端,使用生理盐水,用注射器进行脉冲式抽吸。此方式比较局限且有一定缺陷,由于存在注射器乳头与尿管管径不同而导致管口连接不紧密,抽吸时需要操作者手动固定连接位置。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当或固定得不稳固,导致连接位置发生尿液泄露甚至喷溅,从而会显著增加操作者的暴露率,而且费时、费力。另外由于反复的抽吸操作需要将三腔尿管与引流部、疏导组件等反复的分离,往往也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逆行性泌尿系感染。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临床实际,需要一种多功能膀胱冲洗引流管路,管路通畅时不影响冲洗,当尿管被血块堵塞时可进行疏通,遵循无菌原则且能保持密闭的冲洗环境。

中国专利cn111135364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腔及三腔尿管膀胱冲洗的防逆流尿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其包括三腔尿管,所述三腔尿管的底端设置有进液口、导尿口和注气口,所述导尿口内螺纹连接有尿袋接头,所述尿袋接头的底端与导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尿袋接头的底端设置有冲洗组件,所述导管的右端与储存组件的左侧面相连通。该适用于双腔及三腔尿管膀胱冲洗的防逆流尿袋,通过设置三腔尿管、输液器连接头和侧管口,尿袋接头与导尿口密封连接,输液器连接头与输液器管筒完全密闭连接,输液器管筒去掉头皮针拧入输液器连接头上,即能够保证完全密闭的膀胱冲洗或上药,降低感染的风险,可以有效避免感染,有效防止患者被针刺伤,杜绝了安全隐患。但是该专利无法针对堵塞的尿管进行有效地疏通,且假设其可以通过三腔尿管连接注射器进行脉冲式抽吸疏通。但是,可能仍会存在注射器乳头与尿管管径不同而导致管口连接不紧密,抽吸时需要操作者手动固定连接位置。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当或固定得不稳固,导致连接位置发生尿液泄露甚至喷溅,从而会显著增加操作者的暴露率,而且费时、费力,另外由于反复的抽吸操作需要将三腔尿管与引流部、疏导组件等反复的分离,往往也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逆行性泌尿系感染。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遵循无菌原则并能保持密闭的冲洗环境而对堵塞尿管进行脉冲式液流疏通的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其包括插入到膀胱中的方式与人体连接导尿管,所述导尿管的端部按照构成能够对膀胱进行冲洗和/或引流的膀胱清洁组件的方式连接有冲洗部和引流部,在所述冲洗部上还设有疏导组件,所述疏导组件能够根据导尿管和/或引流部的管体堵塞情况而与所述冲洗部的管路相连通,进而可选择地向堵塞的密闭管路内通入脉冲式加压液流,其中,加压液流是以可调节的流动速率对堵塞管路进行冲击,所述疏导组件是响应于管路发生堵塞的指令而启动疏通操作的;所述疏导组件至少包括能够为脉冲液流提供驱动力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能够在对疏导液进行加压形成脉冲式液流之后控制脉冲液流定向通入冲洗部,从而经冲洗部导入的脉冲液流对封闭堵塞状态的导尿管和/或引流部进行疏通。通过在所述冲洗部的管体上设置能够对堵塞管路进行疏通的疏导组件,从而能够向密闭管路的内部可选择地充入脉冲加压液流,进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引流堵塞问题,能够高效且卫生地对引流管路中的堵塞位置进行疏通。尤其是在设置疏导组件的基础上将双腔尿管的多条支路管路设置为能够进行选择性连通的三通结构,从而能够方便医护人员选择性地将不同支路管路连通,从而在不拆除双腔尿管与人体连接的情况下,就能够对不同的堵塞支路管路进行冲洗疏通。通过疏导组件和三通调控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管路连接的密闭性,避免了现有管路需要频繁拆卸连接结构来实现不同操作的弊端,大大降低了管路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和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此外,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了管路的使用时间,降低了插入人体的部分管路的更换频率,从而减小管路取出或插入人体时造成的伤害。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至少包括驱动腔囊、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按照位置相对且与驱动腔囊的内部连通的方式设置在驱动腔囊的两侧,所述驱动腔囊内设置有允许液体单向流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两端插入到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与驱动腔囊连通的管路中,从而能够调节液体在管路内的流动方向。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包括单向进液组件、单向出液组件和连接杆,其中,单向进液组件按照允许液体从输入端单向流入到所述驱动腔囊的方式设置在输入端靠近驱动腔囊的管路内;所述单向出液组件按照液体从驱动腔囊流出输出端的方式设置在输出端靠近驱动腔囊的管路内。单向进液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驱动腔囊和输入端连接管路内部的第一连接管,且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还设置有第一塞体,所述第一塞体按照移动至第一连接管远离驱动腔囊一端的方式实现对输入端的封闭;单向出液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驱动腔囊和输出端连接管路内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置有第二塞体,所述第二塞体按照移动至第二连接管远离驱动腔囊的一端的方式实现对输出端的封闭。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分别连接在贯穿驱动腔囊腔室的连接杆的两端,从而第一塞体与第二塞体形成联动结构,其中,当第一塞体移动至第一连接管远离驱动腔囊一端而对输入端进行封闭时,第二塞体移动至第二连接管靠近驱动腔囊的一端,使得驱动腔囊内的液体从输出端单向流出;当第一塞体移动至第一连接管靠近驱动腔囊一端时,第二塞体移动至第二连接管远离驱动腔囊的一端对输出端管路进行封闭,使得驱动腔囊从输入端的管路内单向地吸入液体。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按照贯穿驱动腔囊腔室的方式设置在驱动腔囊内部,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单向进液组件、单向出液组件连接,从而实现单向进液组件、单向出液组件在驱动部的腔室内的联动,进而使得调节组件能够调节驱动腔囊进行单一的液体吸入或排出。其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可调节地对管路内部充入不同大小冲击力的疏通液流,同时在形成脉冲式液流的同时能够限定管路内部液体仅能单向流出冲洗部,而在驱动腔囊呈现为负压时阻碍液流反向流回疏导组件,有效地避免了实际疏通过程中回流液流污染疏导组件的风险。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尿管的一端设置有三通调控部,所述三通调控部能够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导尿管、冲洗部和引流部中的任意两个管路接口,使得连通后的通道能够用于冲洗、引流或疏通,其中,所述三通调控部至少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磁阀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能够连接导尿管、冲洗部以及引流部的接口,所述电磁阀组件按照能够选择性地连通不同管路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阀组件至少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三个接口的管路内壁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电磁阀组件还包括分别对应安装在三个接口处的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上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电磁阀组件还包括能够与传感器信号连接并控制电磁铁开关的开闭的控制单元。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上的端口设置有能够包裹导管的外套管和插入到导管内的内嵌管,其中,所述内嵌管按照与所述外套管共轴线的方式设置在外套管的内部,且所述外套管的管体向所述壳体外侧延伸,使得外套管的端口能够与封闭接口的封闭塞连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定位粘带,所述定位粘带能够将所述导尿管定位粘贴在人体表面。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尿管管体上还套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按照能够将导尿管的端部插入膀胱并紧闭填充膀胱口的方式设置有膀胱固定气囊,所述膀胱固定气囊通过通气管连通有充气口,其中,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导尿管靠近三通调控部的端部,从而所述充气口能够固定在三通调控部的一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将三通调控部的壳体上的三个接口分别与导尿管、冲洗部以及引流部的管路连接,所述三通调控部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电磁阀组件可选择地连通所述导尿管、冲洗部和引流部中的任意两条管路,其中,所述电磁阀组件能够监测不同管路内的压力并根据输出的压力控制电磁铁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使得所述三通调控部连接三条管路可选择地进行连通;所述冲洗部还连接有能够向密闭管路内通入脉冲式加压液流的疏导组件,从而所述疏导组件通入的脉冲液流能够对导尿管和/或引流部的堵塞管路进行脉冲疏通。其优势在于,通过设置能够向密闭管路内可选择地充入脉冲加压液流的疏导组件和三通调控部,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引流堵塞问题,能够高效且卫生地对引流管路中的堵塞位置进行疏通。尤其是在设置疏导组件的基础上将双腔尿管的多条支路管路设置为能够进行选择性连通的三通结构,从而能够方便医护人员选择性地将不同支路管路连通,从而在不拆除双腔尿管与人体连接的情况下,就能够对不同的堵塞支路管路进行冲洗疏通。通过疏导组件和三通调控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管路连接的密闭性,避免了现有管路需要频繁拆卸连接结构来实现不同操作的弊端,大大降低了管路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和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此外,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了管路的使用时间,降低了插入人体的部分管路的更换频率,从而减小管路取出或插入人体时造成的伤害。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疏导组件至少包括能够驱动脉冲液流进入导尿管和/或引流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能够调节液流流速形成脉冲液流并控制脉冲液流定向流动,从而在密闭通道中通过脉冲液流对封闭堵塞状态的导尿管和/或引流部的堵塞管路进行脉冲式疏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的三通调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的辅助装置的三通调控部进行调节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导尿管2:冲洗部3:引流部

4:疏导组件5:驱动部6:调节组件

7:三通调控部11:通气管12:膀胱固定气囊

13:充气口21:冲洗液输入管22:冲洗液容器

23:挂环24:药液添加口31:引流输出管

32:密封接头33:引流瓶34:排出开关

51:驱动腔囊52:输入端53:输出端

61:单向进液组件62:单向出液组件63:连接杆

71:壳体72:电磁阀组件73:定位粘带

611:第一连接管612:第一塞体621:第二连接管

622:第二塞体711:外套管712:内嵌管

713:封闭塞721:第一压力传感器722:第二压力传感器

723:第三压力传感器724:第一位置传感器725:第二位置传感器

726:第三位置传感727:控制单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3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能够用于对膀胱进行冲洗和引流的双腔尿管,且该双腔尿管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能够对堵塞的管路进行疏通的辅助装置,尤其是能够基于疏导组件对膀胱引流过程中发生堵塞的管路进行疏通。

根据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导尿管1、冲洗部2、引流部3、疏导组件4、驱动组件5、调节组件6和三通调控部7。导尿管1,用于插入膀胱并与外部管路连通,从而向膀胱输入或导出液体;冲洗部2,用于向导尿管1内注入冲洗液,对膀胱进行注液清洗;引流部3,用于引出导尿管1的液体,对清洗后的膀胱内液体进行引流;疏导组件4,设置在冲洗部的管路上,对被堵塞的导尿管1或引流部3的管路进行液流冲击、疏通;驱动组件5,用于对疏导组件4输送的液流提供驱动力;调节组件6,用于限制驱动组件5仅能够驱动液流进行单向流动;三通调控部7,用于将导尿管1、冲洗部2、引流部3的管路相互连接,选择性地连通其中任意两条管路。

冲洗部2通过设置在其管壁上的能够向连通的密闭管路内输送脉冲加压液流的疏导组件4向导尿管1或引流部3的管路内输送脉冲液流,最终达到对被堵塞的导尿管1或引流部3的管路进行疏通的目的。导尿管1、冲洗部2、引流部3通过三通调控部7相互连接并构成完整的密闭管路通路,从而能够在不进行管路拆卸和反复安装操作时就能够根据需求利用密闭管路对膀胱进行冲洗或引流操作。三通调控部7能够通过调节其内部连接结构的方式选择性地连通导尿管1、冲洗部2、引流部3中的任意两条管路,从而满足不同的冲洗、引流以及管路疏通需求。疏导组件4包括能够为疏通液提供驱动力和控制疏通液形成脉冲液流并定向流动的驱动组件5。通过设置能够向密闭管路内可选择地充入脉冲加压液流的疏导组件4,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引流堵塞问题,且能够高效、卫生地对引流管路中的堵塞位置进行疏通。尤其是在设置疏导组件的基础上将双腔尿管内的多条支路管路的接口处设置有可选择地连通的三通调控部7,从而能够方便医护人员选择性地将不同支路管路连通,在不拆卸双腔尿管与人体连接或各个支路管路之间的连接的情况下,就能够对不同的堵塞支路管路进行冲洗疏通。通过疏导组件和三通调控部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管路连接的密闭性,避免了现有管路需要频繁拆卸连接结构来实现不同操作的弊端,大大降低管路被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和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此外,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使用寿命,尽可能地延长装置的使用时间,降低了插入人体的管路的更换频率,从而减小了取装操作对人体的伤害。

优选的,如图1所示,冲洗部2的管体上倾斜设置有能够对堵塞的管路进行疏通的疏导组件4。疏导组件4在导尿管1和/或引流部3发生堵塞的情况下与冲洗部2的管路相互连通,以使得疏导组件4通入密闭管路的脉冲式加压液流能够对导尿管1和/或引流部3的堵塞管路进行冲击。设置在疏导组件4内的驱动部5能够在对疏通液进行加压形成脉冲式液流之后控制脉冲液流定向通入冲洗部2,从而经冲洗部2导入的脉冲液流对封闭堵塞状态的导尿管1和/或引流部3进行疏通。优选的,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腔囊51、输入端52和输出端53。驱动腔囊51通过输出端53连接的导管能够直接根据需求与冲洗部2连通。优选的,输出端53连接的管体与冲洗部2靠近冲洗液容器22部分管体之间的交角为锐角。通过构成y型的连通管路能够尽可能地降低驱动组件5输出的脉冲液流在经过与冲洗部2相连接的转角时由于管路弯折的影响而降低液流的脉冲当量。优选的,输入端52和输出端53按照位置相对且与驱动腔囊51的内部连通的方式设置在驱动腔囊51的两侧。驱动腔囊51内设置有允许液体单向流动的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的两端插入到输入端52和输出端53与驱动腔囊51连通的管路中,从而调节液体在管路内的流动方向。

优选的,调节组件6包括单向进液组件61、单向出液组件62和连接杆63。单向进液组件61按照允许液体从输入端52单向流入到驱动腔囊51的方式设置在输入端52靠近驱动腔囊51的管路内。单向出液组件62按照液体从驱动腔囊51流出输出端53的方式设置在输出端53靠近驱动腔囊51的管路内。连接杆63按照贯穿驱动腔囊51腔室的方式设置在驱动腔囊51内部。连接杆63的两端分别与单向进液组件61、单向出液组件62连接,从而实现单向进液组件61与单向出液组件62在驱动部5的腔室管路内的联动,进而使得调节组件6能够调节驱动腔囊51进行单一的液体吸入或排出。进一步优选的,单向进液组件61包括设置在驱动腔囊51和输入端52连接管路内部的第一连接管611,且在第一连接管611内还设置有第一塞体612。第一塞体612按照移动至第一连接管611远离驱动腔囊51一端的方式实现对输入端52的封闭。单向出液组件62包括设置在驱动腔囊51和输出端53连接管路内的第二连接管621,第二连接管621内设置有第二塞体622。第二塞体622按照移动至第二连接管621远离驱动腔囊51的一端的方式实现对输出端53的封闭。

优选的,导尿管1管体上还套接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的一端按照能够将导尿管1的端部插入膀胱并紧闭填充膀胱口的方式设置有膀胱固定气囊12。膀胱固定气囊12通过通气管11连通有充气口13,其中,充气口13设置在导尿管1靠近三通调控部7的端部,从而充气口13能够固定在三通调控部7的一侧。通过设置通气膨胀结构,可以将插入到膀胱内的导管利用充气的膀胱固定气囊12进行卡位固定,有效地防止导尿管1直接从膀胱滑出。

所述冲洗部2包括冲洗液输入管21、冲洗液容器22、挂环23和药液添加口24。冲洗液输入管21的一端通过三通调控部7与管路密闭连接,冲洗液输入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冲洗液容器22。在冲洗液容器22远离冲洗液输入管21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将冲洗液容器22悬空挂起并使得与冲洗液输入管21的接口位于最低位置的挂环23。挂环23方便将冲洗液容器22悬挂在输液挂杆等高方位的位置,使得冲洗液容器22的垂直高度远远高于膀胱位置,便于冲洗液从冲洗液容器22中流经导尿管1后进入到膀胱中。优选的,挂环23设置在冲洗液容器22远离冲洗液输入管21连接端的表面,使得冲洗液输入管21位于冲洗液容器22的底部,方便使容器中的冲洗液尽可能地都能够流入冲洗液输入管21,降低冲洗液残留导致的浪费。优选的,冲洗液容器22还设置有贯穿容器壳壁的药液添加口24。通过设置药液添加口24方便需要进行膀胱冲洗时向冲洗液容器22内添加冲洗液,避免采用直接利用注射器的针头插入管内进行冲洗液添加的传统方式,大大降低了注射器针头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同时也避免多次穿刺造成密封性能下降。优选的,冲洗液容器22还可以是输液时使用的药液存储袋。通过使用输液待可以大大降低装置的成本。

引流部3的引流输出管31远离导尿管1的一端还设置有与引流瓶33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接头32。密封接头32通过设置有排出开关34的引流输出管31可拆卸地连接引流瓶33。优选的,引流输出管31的一端被设置为斜插针形状,方便将引流输出管31直接插入到引流瓶33的内部。优选的,引流部3中设置有仅允许尿液从导尿管1中单向流出并进入引流瓶33的单向阀。优选的,引流瓶33的瓶口设置有方便引流输出管31插入的橡胶瓶塞。通过设置排出开关34能够避免当冲洗液流入导尿管1时直接流入到引流瓶33中,使得流入冲洗部2的冲洗液仅能流入到膀胱中。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能够使得进入引流瓶33的尿液等废液不会出现回流到导尿管1中,避免对装置造成二次污染。

实施例2

导尿管1远离插入膀胱的一端连接有三通调控部7。三通调控部7能够可调节地连通导尿管1、冲洗部2和引流部3中的任意两个管路接口,使得连通后的管路能够可选择地用于冲洗、引流或疏通。如图2所示,三通调控部7包括壳体71和电磁阀组件72。壳体71上设置有能够连接导尿管1、冲洗部2以及引流部3的接口。电磁阀组件72选择性地将与壳体71的三个接口相连接的导尿管1、冲洗部2以及引流部3中任意两个管路连通。

优选的,电磁阀组件72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721、第二压力传感器722、第三压力传感器723、第一位置传感器724、第二位置传感器725、第三位置传感器726、控制单元727和电源。第一压力传感器721、第二压力传感器722和第三压力传感器723分别设置在壳体71连接导尿管1、冲洗部2以及引流部3的三个接口的管路内壁上。如图3所示,第一位置传感器724、第二位置传感器725和第三位置传感器726分别对应安装在三个接口处的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上。位置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帮助患者或医护人员对实际电磁阀的开闭进行了解,能够确定管路实际的开闭情况,有效地避免了在设定的冲洗、引流或疏通模式下,需要开启或关闭的某些管路出现异常故障,影响使用的安全性。优选的,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所对应的电磁阀开关与导尿管1、冲洗部2以及引流部3的接口相对应。在传感器单元和控制单元均与电源电性连接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27与各传感器单元信号连接,并能控制各个接口处的电磁铁开关的开闭。

优选的,在进行冲洗操作时,导尿管1与冲洗部2的管路相互连通。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开启,同时第三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关闭。此时,第一压力传感器721、第二压力传感器722能够监测导尿管1和冲洗部2管路中的液压。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722对导尿管1内液压的测量值,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膀胱内压力和冲洗液的充入量进行判断,在冲洗过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722的压力数值超出预设的临界压力值时,控制单元727能够做出预警并关闭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在进行引流操作时,导尿管1与引流部3的管路相互连通。第一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关闭,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开启。膀胱内的冲洗液或尿液从人体中流出经导尿管1后流入引流部3的引流瓶中。在这个引流过程中若管路出现堵塞,控制单元727能够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722、第三压力传感器723采集的压力值的不同判断阻塞管路为导尿管1还是引流部3的管路。在导尿管1堵塞时,设置有传感器的该段管路由于处于单侧封闭而另一侧自然贯通。根据管路液压理论,第二压力传感器722、第三压力传感器723所处的液体环境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不会存在压力变化。当引流部3的管路存在堵塞时,由于膀胱会膨胀收缩,会对导尿管1的管路内部提供一定的驱动,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722测量的压力值会呈现波动,且第二压力传感器722的测量值高于第三压力传感器723的测量值。控制单元727根据分析处理得到堵塞管路的判定结构改变电磁阀开关的开闭。例如,当导尿管1堵塞时,关闭第三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同时开启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并利用与冲洗部2管路连通的疏导组件4向导尿管的管路中充入脉冲式液流,从而对其管路堵塞部分进行疏通。当引流部3的管路存在堵塞时,关闭第二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同时开启第一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对应的电磁阀开关,从而向引流部3的管路中充入脉冲式液流,从而对其管路堵塞部分进行疏通。

优选的,所述疏导组件4可以根据实际监测到的堵塞情况向管路中充入不同的脉冲当量的疏通液流。三通调控部7的壳体71上设置有提示单元,在管路出现堵塞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27根据收集到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对堵塞管路位置进行判定,并根据压力值判定堵塞情况。控制单元中的处理模块能够根据收集到的压力数据将堵塞情况分为絮状沉淀物堵塞和血块堵塞,从而通过提示单元做出预警,并提供堵塞程度参考。例如,轻度堵塞为黄灯,重度堵塞为红灯。当堵塞管路是被絮状沉淀物堵塞造成的轻度堵塞时,医护人员可以采用脉冲当量较小的疏导液流进行管路疏通;当堵塞管路是被血块堵塞造成的重度堵塞时,医护人员可以采用脉冲当量较大的疏导液流进行管路疏通。

壳体71上的端口设置有能够包裹导管的外套管711和插入到导管内的内嵌管712。内嵌管712按照与外套管711共轴线的方式设置在外套管711的内部,且外套管711的管体向壳体71外侧延伸,使得外套管711的端口能够嵌入设置能够封闭端口的封闭塞713。优选的,三通调控部7的壳体71上设置有定位粘带73。定位粘带73能够将所述导尿管1定位粘贴在人体表面。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双腔尿管膀胱冲洗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三通调控部7将导尿管1、冲洗部2以及引流部3相互连接。三通调控部7根据冲洗、引流或疏通堵塞等功能需求不同可选择地连通导尿管1、冲洗部2的冲洗液输入管21以及引流部3的引流输出管31中的两条管路。三通调控部7的连接端口设置有能够对连接的导管端口进行限位的外套管711和内嵌管712。

在冲洗部2上设置能够向堵塞的导尿管1和/或引流部3输送脉冲液流的疏导组件4。

疏导组件4至少包括能够驱动脉冲液流进入导尿管1和/或引流部3的驱动部5,驱动部5具有调节液流流速形成脉冲液流并控制脉冲液流定向流动的功能,从而能够在密闭通道中通过脉冲液流对封闭堵塞状态的导尿管1和/或引流部3的堵塞管路进行脉冲式疏通。

在具体的疏通操作时,

首次使用时,用手挤压驱动腔囊51,单向进液组件61在气动压力下即可自动关闭,驱动腔囊51中的空气则通过单向出液组件62,经输出端53上设置的排气阀排出内部气体,然后关闭排气阀使得驱动腔囊51内形成真空状态。然后松开驱动腔囊51,驱动腔囊51内所产生的负压即可打开单向进液组件61,通过输入端52将液体从储液瓶中自行吸入驱动腔囊51的囊腔中。当再次挤压存储有冲洗液的驱动腔囊51时,驱动腔囊51内的液体就可冲开单向出液组件62,经输出端53排出,从而实现对堵塞的管路进行冲洗,在撤去对驱动腔囊51的外力后,单向进液组件61再次连通驱动腔囊51的腔室,从而对其腔室进行冲洗液补充。另外,在进行挤压操作时能够通过人为的控制施加的挤压力的大小,使得排出的冲洗液流能够形成具有可变化的流动速度的脉冲式疏导液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