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仿生助产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3801发布日期:2021-05-28 14: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仿生助产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妇产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仿生助产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优生优育已经成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为了产妇和胎儿的健康考虑,自然分娩是最为常见的分娩方式,为了减少分娩难度,医生会对产妇使用助产设备。

现有的全自动仿生助产仪,包括气泵、气包、手柄和气囊,气泵、气包、手柄和气囊顺次连接。使用时,气泵将空气充入气包从手柄进入气囊,通过膨胀的气囊打开宫颈和软产道,提前模拟胎头作用,减少胎儿通过软产道的阻力。然而,由于气泵中的气体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气囊,一旦气囊存在泄露现象,气体中的有害物会直接进入产妇产道,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存有隐患。另外,由于手柄和气囊属于一次性用品,拆除即使用。因此在寒冷天气时,直接将处于寒冷状态下的气囊放入产妇产道中,会引起产妇的强烈不适,急需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仿生助产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组件、箱体、第二进气管、手柄组件和气囊;

所述第一进气组件包括第一气泵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箱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手柄组件包括连接组件和手柄本体;

所述第一气泵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一气泵通过若干组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

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卡接,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

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二气泵、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壳体和隔热棉,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隔热棉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隔热棉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隔热棉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空腔;

所述第二气泵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泵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还包括加热块和储气管道组件,所述加热块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位于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加热块位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三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热棉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连通;所述储气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包括电动推杆和堵块;

所述隔热棉内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上端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堵块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过盈配合;

所述堵块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本体一端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管道组件设置为若干组储气管首尾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一弹簧、连接管、密封环、第三卡环、第五空腔;

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径,所述第一卡环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卡环的内径;

所述第二卡环远离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的内壁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壁长度,所述第二卡环远离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壁的连接面为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二卡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四空腔内,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弹性连接;

所述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远离所述第一卡环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密封环和第三卡环;所述第三卡环与所述密封环采用具有收缩功能的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第三卡环的一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三卡环的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密封环的一端下方;所述密封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

所述第三卡环相对的内壁为斜面,且与所述第二卡环远离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的斜面平行;

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手柄本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位于消毒剂液面下方,使进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气体能经过消毒剂的消毒过滤,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进入气囊的空气对人体无害。

2、所述储气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三出气管内的气体是否进入所述储气管道组件内,并且使所述第三出气管内的气体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内的气体隔绝,避免发生热量传递,增加能量损耗。

3、所述第二气泵将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三出气管输送至所述储气管道组件内,通过所述加热块进行加热,使所述储气管道组件内的空气温度上升至人体舒适温度,从而进入所述气囊中,随着所述气囊扩张,对产妇进行仿生助产,此时气囊的温度适宜且内部的空气无害、安全。

4、通过将若干组所述储气管首尾相连,增长了所述储气管道内的气体行程,增加了被加热的时间,使空气能充分受热。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仿生助产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仿生助产仪的主图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仿生助产仪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仿生助产仪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气管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气组件;11、第一气泵;12、第一出气管;13、支撑杆;2、箱体;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第二空腔;24、第一空腔;25、第二气泵;26、第二出气管;27、第一进气管;28、隔热棉;281、第二进气管;29、第三空腔;210、储气管道组件;2101、储气管;211、加热块;212、第三出气管;213、阀门;2131、电动推杆;2132、堵块;2133、第一密封圈;214、第四出气管;3、第二进气管;4、手柄组件;41、连接组件;411、第一卡环;412、第二卡环;413、第一弹簧;414、连接管;415、第一环形槽;416、第二环形槽;417、密封环;418、第三卡环;419、第四空腔;4110、第五空腔;42、手柄本体;5、气囊;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仿生助产仪包括第一进气组件1、箱体2、第二进气管3、手柄组件4和气囊5,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第一进气组件1包括第一气泵11、第一出气管12和支撑杆13,所述手柄组件4包括连接组件41和手柄本体42;

所述第一气泵11设置在所述箱体2外,所述第一气泵11通过若干组支撑杆13与所述箱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泵11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12与所述箱体2连通。

所述手柄本体42的一端与所述气囊5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4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管3的一端卡接,所述气囊5与所述第二进气管3连通。

所述第二进气管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箱体2并与所述箱体2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2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组万向轮6,使所述全自动仿生助产仪能够灵活移动。

所述箱体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气泵25、第二出气管26、第一进气管27、储气管道组件210和第三出气管212,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

所述第一壳体21内设置有第二壳体22和隔热棉28,所述第二壳体22位于所述隔热棉28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22和所述隔热棉28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24,所述隔热棉28与所述第一壳体21之间设置有第三空腔29;所述第二气泵25位于所述第一空腔24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泵25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出气管26与所述第二壳体22连通。

所述加热块211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位于所述第三空腔29内,所述加热块211位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的上方,所述加热块211用于为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内的气体加热至人体适宜温度。

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23,所述第二空腔23用于盛放消毒剂。

所述第一进气管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12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2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2位于所述第二空腔23内且位于消毒剂液面下方,使进入所述第二空腔23内的气体能经过消毒剂的消毒过滤,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进入气囊5的空气对人体无害。

所述第一进气管27将所述第一气泵11传输的空气输入至所述第二空腔23内,通过第二空腔23内的消毒剂消毒后,从所述第二出气管26进入到所述第二气泵25内。

所述第三出气管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泵25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气管2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热棉28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连通。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与所述第三出气管212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213,用于控制所述三出气管212内的气体是否进入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内,并且使所述第三出气管212内的气体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内的气体隔绝,避免发生热量传递,增加能量损耗。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气泵11将所述箱体2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12、所述第一进气管27进入到所述第二空腔23内,经过所述第二空腔23内的消毒剂的过滤后从所述第二出气管26进入到所述第二气泵25中。此时所述第二气泵25将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三出气管212输送至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内,通过所述加热块211进行加热,使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内的空气温度上升至人体舒适温度,从而进入所述气囊5中,随着所述气囊5扩张,对产妇进行仿生助产,此时气囊的温度适宜且内部的空气无害、安全。

所述阀门213包括电动推杆2131和堵块2132,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

隔热棉28内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81,所述第二进气管28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出气管212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281的上端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281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133,所述堵块2132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133过盈配合,所述堵块2132用于堵住所述第二进气管281的上端。所述堵块2132与所述电动推杆2131的输出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131的本体一端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固定连接。通过启动所述电动推杆2131来控制所述堵块2132是否断绝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与所述第三出气管212之间的连通关系。当所述堵块2132进入所述第三出气管212的上端时,所述第三出气管212与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断开连通,避免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内的热空气将热量传导入第三出气管212,确保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内的热空气持续将热量传导至与之连通的气囊5中,使所述气囊5保持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

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气管212连通,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出气管214连通。所述第二气泵25输出的空气从所述第三出气管212进入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并从所述第四出气管214排出。所述储气管道组件210设置为若干组储气管2101首尾相连,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

通过将若干组所述储气管2101首尾相连,增长了所述储气管2101内的气体行程,增加了被加热的时间,使空气能充分受热。

所述第四出气管214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1与所述手柄本体4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1包括第一卡环411、第二卡环412、第一弹簧413、连接管414、第一环形槽415、第二环形槽416、密封环417、第三卡环418、第四空腔419、第五空腔4110,示例性的,如图7和图8所示。

所述第一卡环411与所述第二卡环4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环41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卡环412的外径,所述第一卡环411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卡环412的内径。所述第二卡环412远离所述第一卡环411的一端的内壁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环412的外壁长度,所述第二卡环412远离所述第一卡环411的一端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卡环412的外壁的连接面为斜面。

所述连接管414靠近所述第一卡环41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空腔419,所述第二卡环412活动卡接在所述第四空腔419内,所述第一卡环411与所述连接管414通过所述第一弹簧413弹性连接。

所述连接管414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槽415和第二环形槽416,所述第一环形槽415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416远离所述第一卡环411的一侧。

所述第三卡环418的一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环形槽416内,所述第三卡环418的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密封环417的一端下方;所述密封环417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环形槽415内。

所述第三卡环418相对的内壁为斜面,与所述第二卡环412远离所述第一卡环411的一端的斜面平行;通过使所述第二进气管3进入所述第四空腔419,所述第二进气管3的端部抵触在所述第三卡环418的内壁上,随着所述第二进气管3的深入,所述第三卡环418带动所述密封环417扩张,使所述密封环417的直径增大。

当所述第二进气管3进入所述密封环417内时,所述密封环417自身产生的收缩自动将所述第二进气管3牢牢固定,完成对所述第二进气管3的快速安装,连接便利。所述连接管414远离所述第一卡环4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五空腔4110,所述第五空腔4110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42。

优选的,所述第三卡环418与所述密封环417可采用具有收缩功能的橡胶材料制成。

示例性的,当所述第二进气管3固定在所述密封环417内时,通过按压所述第一卡环411,所述第二卡环412的斜面端抵触在所述第三卡环418的内壁斜面上;随这所述第二卡环412的斜面端更加的深入,所述第三卡环418向外扩张,使所述密封环417的直径增大,此时,可轻松的将所述第二进气管3拔出,拆卸便利,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