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89363发布日期:2021-06-22 17:0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肠道微生态制剂,属于人体保健产品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都是由肠道完成的。肠道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力由肠道发挥,肠道可以直接抵御病原菌的侵袭,也可以间接通过中间产物去激活免疫系统发挥免疫作用。此外,肠道微生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对机体神经系统进行信息交流与神经调控。肠道微生物对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的诱发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肠道的健康对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代研究表明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基因总量是人体本身的500倍之多;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对宿主的糖类、蛋白、脂肪代谢以及免疫进行调节,并且还可以对大脑的神经进行调控。例如乳酸菌可以通过分解短链脂肪酸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来调控食欲。此外,当前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肥胖及ⅱ型糖尿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系。益生菌在维持肠道稳定及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益生菌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黏附作用。益生菌通过黏附在肠道上皮细胞,形成占位效应,最终定植在肠道中。这种空间位阻效应在肠道表面形成一种屏障,避免病原微生物与肠道接触,有利于对病原菌的清除。此外,益生菌可以直接或间接的通过信号因子与肠细胞或免疫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来起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因此,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不规律的生活、暴饮暴食、以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已使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肠道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屏障,已经不堪重负;由此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腹泻、便秘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日常人活中。微生态制剂通过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快速的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解决诸多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类不良症状。本发明在传统微生态制剂的基础上,引入食药同源的中药材,通过科学的复配,在抑制肠道病原菌、修复肠道损伤、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目前的技术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其通过将传统的食药同源的药材与益生菌及益生元结合;其能够有缓解肠道炎症,改善肠道菌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传统食药同源的药材与益生菌、益生元相结合,达到1+1大于2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所述固体制剂的原料组成及质量份数为:葛根:40~60份、黄芪:5~10份、黄精:5~10份、低聚糖类:3~10份、益生菌:0.1~2份、大豆异黄酮:0.1~1份。优选的是,所述原料组成及质量份数为:葛根40~55份、黄芪5~8份、黄精5~8份、大豆低聚糖5~8份、益生菌0.2~1.5份、大豆异黄酮0.3~0.8份。优选的是,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所述原料组成及质量份数为:葛根40份、黄芪5份、黄精5份、大豆低聚糖3份、益生菌0.2份、大豆异黄酮0.3份。优选的是,一种调节肠道紊乱的固体制剂,所述原料组成及质量份数为:葛根50份、黄芪8份、黄精6份、菊粉5份、益生菌0.5份、大豆异黄酮0.3份;优选的是,所述益生菌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的是,所述乳酸菌为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任一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的是,所述益生菌活菌数为108~1011cfu/g;所述低聚糖为大豆低聚糖、菊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干燥的葛根、黄芪、黄精切片,粉碎,过120目筛网,备用;s2:向s1中混合粉按比例依次加入低聚糖、益生菌及大豆异黄酮,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定量罐装,封口即可。优选的是,所述制剂可以冲调引用,也可以制成胶囊或压片形式;优选的是,在本发明基础上还可以添加酸味剂、甜味剂、营养强化剂。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多种功能物质组合,能使益生菌快速增殖,形成占位效应;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多种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肠道微生物生长,并且可以快速修复肠道损伤;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高活性益生菌可以有效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生长,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确定的受试人员受试前的粪便情况统计(由粪便情况可以判断受试者肠道健康情况)。图2是受试者接受制剂干涉后粪便情况统计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较佳实施例结合效果试验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肠道微生态制剂的原料组成及质量份数为:葛根40~60份、黄芪5~10份、黄精5~10份、低聚糖类3~10份、益生菌0.1~2份、大豆异黄酮0.1~1份。本发明的肠道紊乱的固体制剂,其能够有缓解肠道炎症,改善肠道菌群。本发明通过将传统食药同源的药材与益生菌、益生元相结合,达到1+1大于2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原料的功效及药理分析如下:①葛根: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原料,在食品医药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葛根中的活性物质主要为异黄酮类、葛根苷类、三萜皂苷类以及生物碱。研究表明葛根及其提取物对心脑血管系统有着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可以抗心律失常、降血压、促进闹循环及心血管循环。此外,葛根在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抗氧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此外,葛根可以使巨噬细胞的异物吞噬功能活化,从而使初期感染状态下的异物排除功能增强,从而增强免疫力。近年来,葛根凭借着无毒、无异味、口感好,已经开发了诸多食品,如葛根口服液、葛根面条、葛根分析等等。近年来,饮食、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研究人员对小鼠灌胃葛根后,发现乳杆菌、双歧杆菌和梭菌的数量显著增加,而肠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则显著减少,这表明葛根葛根可以促进小鼠肠道益生菌生长,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繁殖,从而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维持小鼠肠道内环境稳态;另有研究表明,葛根的抗氧化作用的一部分是因为本身的作用,而另一部分则是由葛根促进肠道菌群产生抗氧化物质。②黄芪:主要含有多糖、苷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抗衰老、耐缺氧等功效,可保护肝脏、调节内分泌系统。黄芪多糖是黄芪中的主要活性物质。黄芪多糖虽然其在哺乳动物胃肠道的吸收效率很低,但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具有广泛的药理效应。如机体的免疫功能、糖脂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等。而这些活动往往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密切相关。③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等,广泛种植在我国河北、内蒙古、陕西、辽宁;黄精主要含有黄精多糖、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原料。多项研究表明黄精中的有效成分为黄精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类化合物、生物碱等,而其中以黄精多糖研究最多。黄精多糖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等多种功效。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把研究了黄精多糖和肠道菌群的关系。黄精多糖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有效地提高肠道菌群中产scfas菌的相对丰度,增加scfas含量,抑制机会致病菌的生长,缓解肠道通透性的增加,调节宿主代谢功能。④低聚糖:低聚糖广泛应用在发酵乳制品、焙烤食品、甜味剂、营养添加剂以及代餐产品中。很难在小肠中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低聚糖可以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从而增加肠道益生菌的占位效应,达到改善肠道菌群,改善健康的效果。⑤大豆异黄酮:又名植物雌激素,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大豆异黄酮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成骨细胞凋亡作用等功能的活性物质的。常见的大豆异黄酮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的,其生物利用率低,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发现,糖苷型异黄酮组分可以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生物可利用度显著提高的化合物;大豆异黄酮与肠道菌群的可以说是一个互利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大豆异黄酮可以为肠道菌群提供营养物质,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乳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维持肠道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在肠道微生物酶系的作用下,大豆异黄酮被转化为多种活性物质,如s-雌马酚,这大大增加其生物可利用度。⑥益生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维护人体健康的一道重要屏障。而肠道为菌群是这一器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体免疫、代谢及神经心理功能密切相关。数以万亿计的肠道微生物,为宿主提供了大量自身无法合成的酶系及物质。益生菌是一类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定植肠道、生成短链脂肪酸、乳酸等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从而达到维持宿主健康的目的。因此,补充益生菌是当前改善肠道菌群的最直接方法。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份的单位是g或kg。实施例1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40份、黄芪:5份、黄精:5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大豆低聚糖5份,干酪乳杆菌粉0.5份,浓度为109cfu/g,大豆异黄酮0.2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定量罐装,封口即可。实施例2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50份、黄芪:5份、黄精:10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大豆低聚糖5份,鼠李糖乳杆菌粉1份,浓度为1010cfu/g,大豆异黄酮0.2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定量罐装,封口即可。实施例3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50份、黄芪:10份、黄精:5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菊粉5份,鼠李糖乳杆菌粉0.2份,浓度为1010cfu/g,副干酪乳杆菌0.3份,浓度为1010cfu/g,大豆异黄酮0.5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压制成片即可。实施例4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50份、黄芪:8份、黄精:7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菊粉5份,植物乳杆菌粉0.2份,浓度为1010cfu/g,益生芽孢杆菌0.1,浓度为109cfu/g,大豆异黄酮0.5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压制成片即可。实施例5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40份、黄芪:8份、黄精:6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菊粉5份,双歧杆菌0.8份,浓度为1010cfu/g,大豆异黄酮0.5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制成胶囊即可。实施例6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40份、黄芪:8份、黄精:6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菊粉5份,双歧杆菌0.8份,浓度为1010cfu/g,大豆异黄酮0.5份,复合维生素0.01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压制成片即可。实施例7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40份、黄芪:8份、黄精:6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菊粉5份,双歧杆菌0.5份,浓度为109cfu/g,干酪乳杆菌0.2份,浓度为109cfu/g,大豆异黄酮0.5份,复合维生素0.01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压制成片即可。实施例8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葛根:50份、黄芪:5份、黄精:8份,切片、粉碎,过120目筛;s2:称取菊粉5份,双歧杆菌0.5份,浓度为109cfu/g,干酪乳杆菌0.2份,浓度为109cfu/g,大豆异黄酮0.5份,复合维生素0.01份,山梨糖醇5份s3:将s2中物料加入到s1中,并放入三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s3:压制成片即可。以下为效果试验例部分的内容。效果试验例1、抑菌效果试验人体肠道是多种菌群共生的体系。病原微生物在肠道内的多种生理活动,是造成众多肠道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生长,是维持肠道稳态的关键。大肠杆菌是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也是肠道内常见的细菌之一,也是抑菌试验中常见的指示菌。通常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来表征抑菌物质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菌效果。示菌活化:分别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8mllb肉汤培养基中,置于37℃摇床中,120r/min培养12h。传代2~3次后,调节菌悬液od600nm=0.5备用。样品制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称取效果例1-4的2g固体制剂,分别溶于100ml无菌水中,充分混合均匀,过滤,用无菌水定容至100ml,备用。抑菌活性测定: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测定。在培养皿下层倒入15ml含有1.5%琼脂的lb固体培养基,待凝固后。将已灭菌并干燥后的牛津杯放置在已经凝固的培养皿上。然后,在已经凝固的培养基的上层倒入20ml含有0.8%琼脂的lb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已经加入1mlod600nm=0.5大肠杆菌atcc25922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悬液),待上层培养基凝固后,在每个牛津杯中加入200μl样品制备液,其中一个添加无菌生理盐水用作空白,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12h,测量抑菌圈直径,并记录。表1组份配方及抑菌效果讨论: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效果例1-4,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效果例4的抑菌效果最优,这可能是多菌种协同抑菌的结果。2、功能评价受试人群筛选: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排除过敏体质。排除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有严重疾病者。依据表2中的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选择便秘:第一型、第二型,腹泻型:第五型至第七型,招募100名受试者,年龄在20~45岁,其中男士55人,女士45人。表2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第一型一颗颗硬球(很难通过)第二型:香肠状,但表面凹凸第三型香肠状,但表面有裂痕第四型像香肠或蛇一样,且表面很光滑第五型断边光滑的柔软块状(容易通过)第六型粗边蓬松块,糊状大便第七型水状,无固体块(完全液体)剂量与方法:采用实施例8的配方进行试验,制成规格为10g/袋的粉剂产品,受试人群每天服用1袋,连续服用10天。受试者在实验期间按照日常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生活。待实验结束后,收集受试者的肠道健康状态、排便情况、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粪便性状第一型、第二型为便秘患者,粪便性状第三型、第四型为健康者,粪便性状第五型、第六型、第七型为腹泻或轻微腹泻者。讨论:图1和图2显示的是里面受试者接受制剂干预前后的统计图。图1是干涉前受试者排便情况;图2是干涉后受试者排便情况。由图1-2可以看出,受试前,志愿者中便秘者(第一、二型)占总人数的38%,腹泻者(第五、六、七型)占62%,经过服用微生态制剂后,干涉后便秘人数(第一、二型)从38%下降为15%,腹泻者(第五、六、七型)从62%下降为21%;受试前所有受试者均有便秘或者腹泻,经过干涉后,受试者的肠道健康由0%提高到67%,说明该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调节肠道。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